书城历史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7168900000001

第1章 自序: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我要在一把尘土里,让你看到恐惧。(《荒原》英·艾略特)

【思考】

当我看到这句诗的时候,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情不自禁地微微颤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狠狠地疼痛起来,仿佛焚烧,仿佛涅磐。一直以为,自己能如青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却不知早已在红尘三千中零落成泥。可是,这一把尘土,让我从黑暗中惊醒,哪怕醒来后终将面对恐惧,却是无憾了。

伟大的华兹华斯面对华特卢桥时曾说:“大地拿不出比这更美的风景,/谁看到这一动人的奇观/而不停留,谁的灵魂就已经迟钝。”于是,我便学着走路的时候,思考、内省、陈述我所见的、所感的,并竭力把这一切转化为成熟的智慧。此时,拙作《天下无香》已经搁笔,可是心里却依旧波涛汹涌,一种情感在密封的地牢里徘徊,寻找缺口。于是,便有了《沧浪》。

【行走】

一直以为,众多个在不同时空中的静止构成运动。

喜欢行走,体验静止与运动的万千变幻。常常在夕阳薄暮的时候,一个人走在中山东路,从东到西,从西到东,一遍一遍。或是行人如涌,或是冷清寂寞。走过的每一遍,每一步,仿佛都是不一样的。风、光、人、影。每一次的思考、回省,都是迥异的体验。

思路闭塞时,出门走走。看看天,看看水。立在桥上,明时的桥身,清时的栏杆;或许燕王朱棣曾打马而过,或许溱淮柳如是曾纤手轻拭。心里仿佛有一道闪电亮过,点点滴滴便融入了《沧浪》。

【怀念】

某个早晨醒来,发现镜子里的人早已不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了。

我是一个喜欢怀念的人。所有的往事零碎成片断,那些片断又浓缩为一个个画面:一个微笑,一个拍手,一场杯盘狼藉的聚会,一次声嘶力竭的争吵……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画面,让我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不断流泪。

写《沧浪》时,我忽然发现,原来那个在文中哭笑、爱恨、挣扎、逃避的人,恰恰是我记忆里的一个兄弟,一个哥们。或许,等到书完时,可以寄给散落天涯的兄弟,寻找些过往的流年碎影。

他们都老了吗?他们在哪儿呀?幸运的是我曾陪他们开放。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侠义】

有关这一个词,此处不再多言,便摘选一段旧文作解:

至今犹记,大学时,好友汪云飞大笔一挥,豪气干云地写下“疯人堂”三个字,并将之悬挂于寝室大门,逢人便言,“此室四子,皆疯人也。”言毕大笑。何为侠?这便是侠!

同样也是这位兄弟,在我和某一个朋友闹翻时,不远千里,从涟水坐六个小时的车一路颠簸赶到南京,不为其它,只为当面相劝两句。那个夜里,有风清凉,我们行走在古城墙边,爬上玄武门,看着他瘦小的身影,我忽然欲哭无泪。一生中,有此兄弟,无憾矣!何为义?这便是义!(旧作:《1460·那些花儿》)

《沧浪》中,或许没有“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却有多如上文的侠义之士。

【心经】

尝读《尚书》,至《大禹谟》处见“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直觉得,这对于中华文明是一种大幸。此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郑重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循循嘱咐的是关于“心”的大义。

唐传奇中诸如红拂夜奔、红线盗盒等,莫不是寻着一个“心”的指引。我写《沧浪》,虽微言,却求大义。

【完美】

至于读者,最关注的莫不是结局。悲剧?或是喜剧?我曾经说过,只有睡着的时候才是甜蜜的,其余皆是噩梦。如今,连睡觉都不甜蜜了。何敢追求完美?如此,只在乎阅读的“心”了。

借雪莱《诗辩》的口气来说:不是真理在完美难道还是你在完美不成!

斯为序。

2007年写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