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宫乱
71508000000029

第29章 罕见敌手

牡丹绝品照殿红的出处,有很多种传说,其中最传奇的说法,简王赵似与宋徽宗赵佶都喜欢京城名J李师师,一日机缘巧合同时在李师师家聚集。李师师的房间内正巧有两盆红牡丹枯萎了,李师师指着两盆牡丹向二人道:“听说你们都善于养花,不知能否将这两盆牡丹起死回生?”

一位亲王、一位当今天子为了在李师师面前争宠,不顾身份,一人捧了一盆垂死的牡丹回去。没过多久,简王赵似的那盆牡丹被他摆弄死了,而宋徽宗赵佶的那盆牡丹却养得比原先更加光彩夺目,当时那盆花正摆放在寝宫大殿给众妃嫔观赏,于是赵佶给它另起了个名字“照殿红”。

此事给简王赵似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照殿红极其难培植,所以当朱太妃打探到皇宫内的那盆照殿红失踪了,赵似便马上意识到,刘旷带进简王府的这盆照殿红,就是皇宫中的那一盆,刘旷本人必然也已经被皇帝收买。他根本不相信世界上除了皇上,还有其他人能培育出另外的照殿红,赵似之所以仍然派家丁押解刘旷去寻找并不存在的那位花匠,目的就是要让刘旷死得心服口服。

当街真的有人承认他便是刘旷要找的那名花匠,四名简王府家丁都傻了眼,一起拿眼瞪着那人问:“你小子能培植出照殿红?别不是吹牛吧。”

那人拱手笑道:“几位大爷怀疑小的不能培植出照殿红,随小的进店一观,不就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说,你的店内还有照殿红?”

“照殿红虽然难以培植,在小的看来,并不算太难的事。”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听说店内还有绝品牡丹照殿红,众家丁随着花匠一哄而入,将刘旷单忘在了店外。

刘旷并不相信那位陌生的花匠,还能养出另外的照殿红,看到逃跑的机会来了,转身刚想跑,却被人一把紧紧的拉住。转身一看,是高俅。

“高大人,高老爷,您饶过小的吧,如果小的这次跑不掉,简王非扒了小的皮不可。”刘旷一边挣扎,一边哀告。高俅毫未理会,将他拉入隔壁的古董店内。

古董铺里空无一人。一但高俅松了手,刘旷又开始告求:“高大人,您知道今天小的在简王府受的什么罪吗?高……”高俅警惕地向外面望了望,语气严肃道:“我跟皇上花了那么多功夫,才将你安插到简王身边,现在你跑了,岂不是前功尽弃?”

“小的不跑,回去只有死路一条,还能给你们干什么?”

“不会的,经过这一番考验之后,简王只会更信任你。”高俅道:“那些家丁很快就会出来,咱们没多少时间,这两天你在简王身边打探到了什么,快点说。”

刘旷虽然对高俅的话半信半疑,仍是将简王与梁从政商议,准备收买时迁盗取四颗辟火珠的事告诉了高俅。

皇上在简王身边收买坐探的这一招果然高明。高俅敬佩之余,从身边取出一块十两银子塞入刘旷怀中:“你打探到的消息很重要,以后就这样干,皇上不会亏待你的。”然后转身绕出了古董店的后门。

刘旷正在犹豫着下一步怎么办,外面传来简王府家丁惊慌失措的喊叫:“坏了,刘旷跑了,这不是要了咱们的命吗?”又听到那名花匠的声音:“几位大爷,别怕,小的看得真切,那位刘公公不会跑的,那不是,他正在隔壁古董铺闲逛。”几名家丁先后冲入了古董铺。

这个该死的家伙,不是又将自己往阴曹地府送吗?刘旷虽然暗恨那名花匠,此时也只得硬撑着,哈哈大笑道:“你们怕我跑,我为何要跑?花铺内的那些照殿红长势如何,比不我带进简王府的那盆不差吧。”

“真是神了呃!”为首的家丁竖着大拇哥道,“刘公公,您真该去看看,一溜四盆,跟您送给咱家王爷的那盆照殿红一模一样。”

看来高俅没有吹牛。自己这条小命算是保住了。刘旷长长出了口气。在回往简王府的一路上,一个问题一直在刘旷的内心缠绕,连简王赵似都认为这世上照殿红是绝品,只有皇上亲自栽培的那一盆,大相国寺的那家花铺,如何有本事栽培出那么多?

刘旷并不知道,为了他能顺利在简王府潜伏,赵吉作出了精心安排。为了投其所好,他先是让刘旷将那盆照殿红带入了简王府,然后安排高俅花重金买下大相国寺的那家花铺,请了能工巧匠,将店铺温室内的全部红色牡丹,依照照殿红的模样,经过筛选组合,插成四盆假的照殿红。

赵吉的一招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既保住了刘旷一条命,又获取了简王赵似将派时迁盗取四颗辟火珠的重要情报。正如梁从政告诉赵似的那样,赵吉从李宪手中搞到的四颗辟火珠,确实在王皇后的寝宫韵畅阁保存。高俅向赵吉建议,韵畅阁到了晚上,都是宫女值守,辟火珠在那儿保存,极其危险,最好能将它们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

赵吉却另有想法,通过《水浒传》的描述,时迁不愧是天下第一神偷,如果能将此人收入麾下,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赵吉作出了具体安排。

梁从政估计的没错,时迁表面上拒绝了潜入皇宫盗取辟火珠的要求,暗中却展开了行动。时迁敢于在东京城肆无忌惮的作案,并非他一个人独来独往,他有自己的班底。时迁在一些富商大户,各级官府衙门,甚至皇宫中都收买有眼线,所以每次偷盗都有准确的情报做后盾。

这次也不例外,时迁首先找在内宫当差的一名熟识的小黄门,通过他花重金收买了韵畅阁的一名内侍黄门,打探到几天前皇上确实将一个乌木匣交给王皇后保管,宫内都传说里面是四颗价值连城的宝贝,但谁也未曾见过。

掌握了这些消息,时迁心里有了底。仍没敢轻易出手,等到第三日的夜晚,并没见那位内侍黄门出卖自己,他才仔细收拾了一下。没从旅店卧房的房门或者窗户出去,飞身上了房梁,用匕首撬开几块房瓦,翻身上了屋顶。

找准皇宫方向,时迁跳房跃脊很快来到皇宫。皇宫高墙对于一般盗贼来说,翻过去等于神话,但时迁如履平地。找到拐角一处僻静所在,拉开一段距离,猛往前冲,脚蹬手扒,十多个纵跃之后,他稳稳地站在了城垣之上。余下的事更用不着费力了,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爬上了韵畅阁的屋顶。

撬开屋瓦向下面观看,寝宫内灯光明亮,却空无一人,帷幕后的寝帐内,传出细微匀称的呼吸声,显然里面躺着的人都在熟睡。

宋朝内宫并不像明清时期的皇宫那般气势恢宏,仅比一般民居稍微高大一些而已。时迁如一只狸猫纵身而下,轻飘飘的落到地上。他打眼四望,在寝宫帷幕之外,并没有那个内侍黄门告诉他的红木立柜。时迁蹑足潜踪走到了帷幕之前,刚伸出两手把帷幕拉开一道缝隙,突然另外一双手从帷幕后伸了出来,一把攥住他的双手。

无论是史实还是民间传说,时迁都并非《水浒传》中所写的那样武功低微。双手被抓,他马上意识到中了埋伏,并没有怎样的慌乱,用力挣了一下,没有挣脱,立刻改变主意,右腿趁势蹬了出去。

时迁算定,被帷幕相隔,抓他手之人,由于看不到他的这一动作,必然会被蹬个正着。但他马上感觉到了不妙,因为用力过猛,随着一脚蹬空,身子失去了重心,猛地向前一栽歪,随之右腿膝盖也被对方的膝盖硬碰硬撞击了一下。

时迁轻功登峰造极,所练功夫大都在腿上,膝盖跟对方硬碰硬的撞击,应该对方承受不住才对,没成想自己却是膝盖处一酸一麻,随之一阵剧烈痛疼,右腿一软半跪到了地上。

时迁确实不含糊,右膝盖刚着地,左手已经迅速抽刀在手,一招藏头裹尾,刀锋围着自己的躯体扫了出去。他算计,即使这一刀不能伤到对手,也必能逼得他后退,自己即刻趁势跃身而起。时迁的刀刚划出半圈,突听得一声脆响,手中的刀只剩下了一个刀柄。

由于职业原因,时迁所使的兵器不是太长太宽,至多比匕首稍长那么一点。这把刀虽不起眼,却大有来头,师父传给他时,曾经告诉过他,这把刀名曰幻月,据说是东汉末年,曹操的摸金校尉从一座古墓中获取。

低头看了看地上的断刀,时迁心疼得直想掉眼泪,把砍断他刀的人恨到了骨头里。

此时帷幕已经完全被拉开,时迁扭头看向他的敌人,见此人至多十五六岁的年纪,手中一把短刀,比幻月还要短上一截,周身青黑色,毫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