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畸形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环境致畸的局面愈加严峻。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已知化学物约400多万种,世界每年新合成6000多种,其中不少是致畸化合物。
目前,环境化学物质致畸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明了,但在某些致畸环节上有新的突破。亲代生殖细胞和胚胎体细胞突变,如DNA大分子合成减慢或停止,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分化;胚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分子结构出现变化,导致胚胎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障碍而出现异常形态。
胚胎细胞酶或辅酶活性受阻,生物合成的前体和基质缺失,能量供应不足,造成胚胎细胞生成迟缓或细胞死亡,使胚胎组织不能接合,器官缺损。发育基因调节失控,造成胚胎各种细胞和组织之间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紊乱,导致器官发育异常。胚胎致畸的机制较复杂,这就给致畸研究的设计造成了困难。
目前已清楚的是,致畸物质的作用与剂量成正比,剂量加大,可延长器官畸形成敏感期。人类胚胎致畸敏感期始于胎龄第18~20天,第30天达敏感高峰,第55天左右,致畸敏感性迅速下降。比如,心脏在第21天时易受致畸物的影响,出现心脏畸形。
致畸作用存在着种属差异和个人差异,例如,乙酰水杨酸可使小鼠引起唇裂,但对猴子却无此作用;反应停(thalidomide)是人类胚胎致畸物质,但对大鼠、小鼠出现强致畸作用,而对长期接触此药的农妇却无明显影响。据2000种药物对致畸动物的实验结果证实,约1/3获阳性结果。但对人类的致畸效应尚无确实证据。
大多数畸胎研究学者认为,动物实验的结果外推于人类,必须持谨慎态度。由于动物及人对外界环境因素的致畸反应差异较大,要确定某种化学物质是否对人有致畸作用,最终的结论应依据对人群的观察。
外物种入侵
什么叫外物种入侵(the invading of exotic species)呢?一个物种在原栖身地并不起眼,但一旦迁居到另一个地方就可能大肆繁殖起来,成为破坏该处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入侵物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形生物炸弹”。
20世纪8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招徕了亚洲型蟑螂(cockroach),它与原有的德国蟑螂(生活于室内并畏光)不同,它不但喜光而且能飞,已在佛州定居下来并进一步向美国东南部扩张。1992年有几个标有爬行动物标签的箱子从尼日利亚运进了美国,实际上里面装的是1000只非洲巨型蜗牛(giant African snail)。这种东西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生态环境破坏者,像棒球一样大小,约1磅重,却生有8万多个牙齿,可以噬食一切,其繁殖速度惊人,5年内将产生108个后代。因此联邦政府紧急下令,务必在其遁入野外之前,将其捕获。无独有偶,2003年5月我国检疫人员在广东顺德截获非洲大蜗牛100余只,这些害物是附在进口的中东海枣苗中混入的,属于国家二类检疫害虫,如果其入侵得逞,则花卉、蔬菜、木瓜、香蕉等都会成为它的“美味佳肴”。可见非洲蜗牛已不仅入侵美洲,而且已企图登陆中国了。一种叫欧洲八哥的鸟从1890年被携入美国后,一个世纪以来已成为入侵美国最成功的鸟类,估计数量已超过2亿只,和美国人口差不多。它糟蹋粮食,污染饲料,侵占本土鸟类巢穴,发出各种噪声,已成为美国第一大害鸟。它还被称为“有羽毛的子弹”,因为它严重威胁机场的安全。估计每年由这种鸟引起的损失达8亿美元之巨。还有,自北美水貂入侵欧洲以来,攻占了本地水貂的生态家园,已将欧洲水貂逼到了灭绝的边缘。动物外物种入侵已发生得十分频繁,如火蚁、非洲杀人蜂(killer bees)、水风信子的入侵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与外界交流增多,在引入国外生物种类时,更需特别小心,一个例子便是2002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清剿食人鲳的事件。这种鱼外观漂亮,是作为热带观赏鱼而引进的,却不知它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水域杀手,性情凶悍,下颚发达,牙齿锐利,极具攻击性,当一个猎物不幸遭受它们的围攻时,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便会只剩下一副白骨。而一些饲养者又缺乏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若不慎使其进入我国的江河湖泊,会成为最厉害的水域生态破坏者,其他鱼类将遭到灭顶之灾。
为什么食人鲳在它的原产地并未见有如此大的破坏性呢?这正是新物种入侵的道理所在,因为原产地还有比它更厉害的克星,有的鱼可以吃掉食人鲳,从而保持了该地区生态的平衡,但若移到一个新环境,限制因素没有了,平衡便被打破,食人鲳便会疯狂地繁殖起来。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航天和星际探索,当宇航员返回地面或从外星上带回样品时,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以免携回一些人类还不认识的东西,从而使地球爆发一场生态灾难。许多生物入侵都是由人类造成的,往往受经济利益、捕猎需求和喜好宠物等因素的驱使。人类在世界各处导致了许多外物种入侵的事例,甚至引发了生态灾难,今天该是好好反省的时候了。
吸烟污染
据分析,烟草中大约含有1200多种化合物,其中多数成分对人体有害,特别是尼古丁危害尤大。1支香烟里的尼古丁可以毒死1只老鼠,20支香烟里的尼古丁能够毒死1头牛。一个成年人如果每天抽20~25支香烟,就将吸入50~70毫克尼古丁,这些尼古丁足可以致人于死地,只是由于它们是逐步被吸入人体的,再加上人体有一定的解毒能力,才幸免于死难。
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如苯并[α]芘、亚硝胺等),另外还有许多促致癌物(如酚甲醛)以及能够降低机体排出异物能力的纤毛毒物质。这些毒物附着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结果又大大加强了致癌作用。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两倍半。此外,吸烟还能引起喉癌、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等。
吸烟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控制吸烟问题十分关注,在一些国家人们的心目中,吸烟已被看成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发达国家限制吸烟的措施很多,吸烟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1979年,我国国务院曾批准了卫生部等《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许多卫生专家也发出强烈呼吁,特别提出青少年的吸烟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这是关系到民族素质和社会风气的大事。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引起各国对吸烟问题的重视,自1988年起,将4月7日定为世界戒烟日,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
蚊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蚊香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出烟雾,造成居室空气的污染。有些人在点蚊香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灭蚊,常把门窗关上,让烟雾在室内聚集。这样,蚊香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就不易扩散,加重了污染程度。
目前我国生产的蚊香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一般蚊香,填充物多是植物性粉末;第二类为无烟蚊香,填充物为木炭,发烟量很少;第三类为电热驱蚊片,绝大多数是原药,没有填充料,在电热器上受热后药物挥发在空气中,没有燃烧现象。蚊香的主要成分是除虫菊脂,或其他有效的中草药。蚊香燃烧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有悬浮颗粒物和苯并(α)芘等。根据测定结果,点燃蚊香以后,室内的悬浮颗粒物可增加到原来的90.9倍,苯并(α)芘含量可增加到原来的131.1倍。点燃以后的室内空气中,该两项污染指标全部超过标准,悬浮颗粒物超过我国居民区大气标准9倍,苯并(α)芘超过供参考的室内标准6.2倍。不同类型的蚊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苯并(α)芘有明显差异。一般蚊香最多,无烟蚊香较少,电热驱蚊片由于不燃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苯并(α)芘低到不能测出。由此看来,蚊香的发展趋势,应降低燃烧产生污染,向无烟化发展。
电话机的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打电话的既有健康人,也有病人。病人打电话时,常常会将口腔中的病菌喷到话筒内,而健康人再接着打电话,就可能将这些病菌吸入口中、鼻内,引起疾病发生。此外,病人手上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都可能沾染在电话机上,导致流感、咽炎、流脑、皮肤病、肺络核、甲肝、乙肝等疾病的传播。德国一项调查表明,粘附在电话听筒上的细菌和病毒有400多种,送话筒上高达2400多种。
目前,我国城市的公用电话大多未进行过卫生消毒,给一些病毒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传播基地。曾有人对某市149部公用电话的送话筒抽样调查,发现有乙肝病毒的占40.91%,比饭店未经消毒的碗筷上带乙肝病毒的情况还严重。
所以,打公用电话时,嘴与话筒要有一定的距离,不要用手握着送话筒,更不要用嘴接触送话筒,以免大量唾沫飞溅在送话筒上,或被送话筒上的病毒感染。打完电话,未洗手前切忌抓食物吃。患有传染病的病人,最好不打电话,以免传染他人。电话机应定期消毒,以减少污染。
居室装修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要求把自己的家布置得更美观、大方、气派、舒适,因此,近几年兴起了家庭装修热。但是,一些现代化的生活用品及建材家具等对环境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保护身体健康,还需科学使用。
新漆家具、门窗等产生苯及苯的同素物污染。一般建筑、门窗所使用的油漆,所用溶剂主要是汽油、松节油、桐油等。由这些溶剂挥发出来的苯,在空气中的浓度平均为6.5毫克/立方米,能引起白细胞偏低,但一般不会出现苯中毒的情况。高级家具所使用的清喷漆中,苯含量为10%~20%,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引起白细胞偏低或慢性轻度苯中毒。因此油漆家具、门窗或陈设新家具的居室,必须注意通风。
在自制家具装修时使用的建材,如硬质纤维板、木屑纤维板、胶合板等含有甲醛污染。因为这些板材中含有尿甲醛黏合剂。这些材料在使用中,可以放出甲醛。甲醛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对眼、鼻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