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每年产卵一窝,每窝产卵3-5枚,卵为椭圆形,乳白色,上面分布有浅橙黄色的隐约斑块。卵重约60-70克,比白鹳的卵小得多。雌雄鹳轮流孵卵,以雌鹳为主,孵化期为36-38天,雏鸟出壳后,双亲共同育雏,雌亲鸟常留在巢内照看幼雏,而雄亲鸟则外出觅食,回来时不立刻把食物送入巢中,而是在离巢几米远的地方休息,观察动静,然后再把食物吐在巢中,一般要分三次吐完。每日平均要喂食三次,有特殊情况,比如受到惊扰,可以暂时不喂食。经过60-70天幼鸟便可离巢独立生活。到了9-10月份进入青年期的黑鹳便可跟随它们的双亲飞到南方越冬。
黑鹳分布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甘肃等地为繁殖区,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台湾等省则为越冬区。在欧洲、苏联也分布有黑鹳。
黑鹳是珍稀观赏鸟类,野黑鹳胆小怕人,但在动物园内较为容易饲养。黑鹳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之一,我国把黑鹳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鸟类明珠——朱鹮
朱鹮又称朱鹭,红鹤。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脊椎动物,鸟纲,鹳形目,鹮科。
朱鹮是世界公认的濒危鸟类。据文献记载,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苏联的南部,中国的东北、长江下游、秦岭、台湾岛及日本诸岛,都有过朱鹮的踪迹。自20世纪30年代起,人类大量的捕杀鹮,使之变为自己的美味佳肴;再加上栖息地的树木被人类滥加砍伐;还有一些动物如乌鸦、豹猫、青鼬、猛禽等经常捕食,使得朱鹮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明显缩小。到了50年代朱鹮基本绝迹了。到1982年8月为止,日本只剩下2只,我国的野生种仅有7只。这7只朱鹮的发现还有一段复杂经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在1978年秋季开始,前后用了3年的时间,踏遍了万水千山,克服了重重困难,行程五万余公里,历经辽宁、安徽、江苏、浙江、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九省,终于在1981年5月23日和5月30日,在陕西省秦岭南坡洋县的金家河山谷,和距离金家河两公里的姚家沟一带的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发现了尚存的朱鹮营巢地。金家河有一对成鸟,四枚卵,但育雏没有成功,姚家沟的巢中发现三只幼鸟。这证明朱鹮在我国不但没有绝迹,而且还有繁衍后代的能力,拯救这种珍鸟免于绝种有了希望。
朱鹮自从被发现以后,世界各国的动物学家们把保存朱鹮的希望寄托到中国身上。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在姚家沟建立了一个“秦岭一号朱鹮群体观察站”,在朱鹮栖息的青桐林畔搭了观察棚。他们24小时值班,日夜用望远镜及其他仪器观察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研究朱鹮的生活习性,为以后朱鹮数量的增加,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朱鹮的幼鸟羽毛颜色发灰色,随着幼鸟的长大,羽毛颜色逐渐变为白色。前面提到的《中国东部的鸟类》一书曾说,朱鹮有两种类型:白色型和灰色型的,这种说法不正确,所谓两类,实际上指的是它的成鸟和幼鸟。
朱鹮是一种美丽的中型鸟类,称为东方鸟类的明珠。它体型较为肥硕。远远望去朱鹮的体羽为白色,走近观看全身雪白的体羽中的羽干、羽基、翅膀边缘的飞羽都略带淡淡的粉红色,初级飞羽为鲜艳的粉红色,闪烁着晚霞般的光辉。它的额顶和面颊都裸露无毛,且为朱红色。长长的喙略向下方弯曲,为黑色,喙尖为朱红色。后枕部有十几根冠羽,冠羽柳叶形长而下披,触及到后背部,别有一番俏丽的韵致。它的腿和脚都为桔红色,和它头部的朱红色遥相呼应。朱鹮的虹膜也呈淡红色。朱鹮的全身色彩基调为红色,有深有浅,恰似化妆师精心妆扮的披着头纱的新娘,真是吉祥、喜庆之鸟。
朱鹮身长60-80厘米,体重1.5-2公斤,为中等体型的涉禽。
朱鹮栖息在沼泽、水田、河滩、溪流附近,多为群体活动。互相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夜晚在高高的大树上栖宿过夜。朱鹮休息的时候,常呈“金鸡独立”的姿势,并且转动它那长度适中的颈部把喙插入背部的羽毛中,像是盘头养神,又像在向人们展示它那美丽的冠羽。朱鹮只有在白天才共同外出觅食,它们朱鹮的种群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主要到水田、河溪、沼泽地中以鱼、虾、泥鳅、青蛙以及软体动物为食。它尤其喜欢吃泥鳅。
在每年的早春二月,朱鹮成双成对飞回繁殖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占领地盘,然后选择高大的树木;或者是高大的白杨树,或是松树,或是粟树,或是高大的青冈树,在距离地面10-20米左右的粗树枝上,早出晚归,叼材建巢。在建巢的过程中,它们经常遭到邻居比如喜鹊等其他鸟类的捣乱。它们只好一边产卵,一边补建巢穴,一直到所有的卵都孵化成雏鸟为止。
朱鹮一般每窝产卵2-4枚,每年产一窝。卵呈青绿色或蓝灰色,上面带有褐色的斑点,卵似鸭蛋样大小,每个约重60-75克。雌雄鸟轮流共同孵卵,经过近一个月的孵化,小朱鹮一个个出世了。幼雏绒羽为淡灰色,腿呈桔红色。幼雏为晚成鸟,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由双亲进行育雏。人们观察到小朱鹮的亲鸟将稻田里的泥鳅、水中的小鱼、青蛙、甲壳类动物以及昆虫,吞进食道的夹袋里,制成半流食,再飞回巢边。喂食时,亲鸟把嘴张开,先让最先出壳的雏鸟把喙伸进夹袋里掏食,然后再给第二个出壳的雏鸟喂食,然后是第三只……。雏鸟吃饱了,就会把头低下。亲鸟每次喂食都严格按照这个顺序进行。如果一窝雏鸟数量较多,有4只左右,那末轮到最后一只雏鸟吃食的时候,亲鸟夹袋里的食物已经被前面的雏鸟吃光了。这样下来后面的雏鸟因为没有食物吃,身体会逐渐瘦弱下来,最后被弃之巢外。所以一般情况下,根据亲鸟的喂养能力,喂养2个雏鸟是理想的,喂养3只就吃力了。
在“秦岭一号朱鹮群体观察站”,1981年人们就发现一窝三只雏中的“小三”因为吃不上食物,身体瘦弱,最后被弃之巢外。1985年一窝4只雏鸟中的“小四”也遭到遗弃。这种现象又一次证明了,自然界中自然淘汰的残酷现实。
后来人们一旦发现了朱鹮有弱雏在挣扎,就立即从巢中取出,送往北京动物园,由人工精心饲养。遇到有弃之巢外的幼雏,也同样处理。现在北京动物园至少有5只以上的朱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送来落户的。
雏鸟由于进食半消化的食物,因此长得很快,大约1个月就能长大,可离巢觅食。1-2年性成熟,寿命20-30年。
朱鹮目前仅分布于我国陕西省的洋县,为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列为我国一级保护珍禽。在1983年在陕西省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
我国独有的珍禽——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在分类学上位于脊椎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角雉属。
黄腹角雉为我国特有种,体形比家鸡略大,体长约60厘米,尾长20-23厘米,体重约1.5公斤。雌雄雉羽毛颜色不同,雄鸟羽毛色彩极其华丽,头顶具有前面为黑色、后面为橙红色的冠羽。冠羽下面隐藏着一对长约20厘米的翠蓝色肉质角,喉下长着一个橙黄色的肉质裙。身上的羽毛大部分为粟红色,其间点缀着许多卵圆形的黄色斑块,圆形斑块的周围镶着黑色的边。身体下部呈皮黄色,因此得名黄腹角雉。雄雉的尾为棕黄色,尾的尖端布有黑色的横带,尾部为钝圆形。雌雉个体稍小于雄雉。上体羽毛主要呈棕灰褐色,其间散布有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或白色的斑纹。雌雉的肉角没有发育,也没有肉裙,还没有冠羽。雌雉的体色显然不如雄雉华丽。
黄腹角雉生活在海拔800-14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混交林内,经常在流水的沟谷中、灌木丛林中觅食,主要吃植物的嫩叶、花、浆果、种子,也吃少量的昆虫。到了秋季、冬季主要吃青岗的种子,交让木的叶和果实。这些树木数量极少,只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因此就决定了黄腹角雉生存范围狭小,数量也就极少了。所以黄腹角雉这种我国独有的珍禽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物种。
3月中旬黄腹角雉开始发情,在发情求偶期间,雄鸟常在清晨时发出短暂的、激烈的、好像婴儿啼哭的声音。这声音实际上是求偶的鸣叫声,这声音对人不怎么好听,可是对于雌鸟来说,却是非常美妙的声音。在此同时,雄鸟在雌鸟面前上下起伏,它那位于头部后方的冠羽不断竖起,抖动它那暗蓝色的肉角(有3厘米长),以引起对方的注意。雄的黄腹角雉平时肉裙比较小,不显眼,到了发情求偶期也变得颜色特别鲜艳,翠蓝色的条纹纵横交错在充血膨胀的肉裙上。那条纹远看似繁体的“寿”字,故有人又称其为“寿鸡”。其肉裙交替舒缩,突然充血膨胀展开,下垂在胸前,一边抖动,一边鸣唱,直到使得它面前的雌鸟满意为止。
黄腹角雉的巢筑在高大的树干上,而且非常简陋,雌鸟把枯树枝等较细的枝条,用腹部压成一个浅浅的窝,这就是它的巢穴。4月初产卵,卵的大小比鸡蛋稍大,为土棕色,其间分散有褐色的细点。产卵时不是一次都产出,而是隔日产1枚卵,平均每窝2-4枚左右,每年产一窝。
孵卵的任务由雌鸟担任,雌鸟在孵卵期间非常认真负责,每天只离开巢一个小时左右外出觅食。有时遇到天气不好,或下雨天,雌鸟可以1-2天不离巢,它用自己的身体或张开双翅把雨水挡住,以保持卵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孵化期为28天左右。出壳的雏鸟身体表面布满了棕褐色的绒羽,在出壳的当天,雏鸟即可扇动它那幼小的双翅,这说明雏鸟的翅羽成熟得很快。雏鸟出壳之后,亲鸟对它还是百般地爱护,一直用身体给雏鸟保暖,一直到第三天的清晨,雌鸟才带着雏鸟从巢中飞落地面,雏鸟跟随雌鸟到处寻觅食物。幼鸟生长发育较为缓慢,一般两年以后才能发育为成鸟,性成熟。
由于黄腹角雉飞行能力差,行动缓慢,反应迟缓,易被天敌捕食,故又称“呆鸡”。加上它生存的环境范围狭窄,繁殖能力差,性成熟时间长,人为的捕猎等等因素,黄腹角雉现已成为濒危物种,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鸟类。1975年在黄腹角雉的原产地浙江省泰顺县鸟岩岭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6.1平方公里,并于1987年首次人工繁殖成功。1986年又在广西省建立了西岭岗自然保护区,面积有200平方公里。1988-1989年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内人工饲养并繁殖出幼鸟,且两年以后达到了性成熟,1990年进行人工控制光照促使发情提前的实验,同样获得成功。经人工驯养的黄腹角雉,提前一个月发情并产卵成功。黄腹角雉将在数量上有所增加。
没有角的褐马鸡
褐马鸡因其身上的颜色是以褐色为主的,并且较深而得名。它是一种大型的雉科鸟类,体长80-100厘米左右,尾长40-60厘米,体重2-3公斤左右。褐马鸡的眼周围裸露无羽,皮肤呈鲜红色,喙为粉红色。它最大的特点有两处,一处是它的颏和喉的上部是白色的羽毛,与它的白色的耳羽毛连接起来,而且这两簇白色的耳羽又向头后面的斜上方伸出,好像两只角,所以又称为角鸡。另一处是它的腰部和尾上覆盖着银白色的羽毛,尾羽的基部为银白色,而到了末端则变成黑色,这黑色里泛着紫蓝色的闪光。褐马鸡的尾羽共有22枚,中间的尾羽特别长,向上高翘于其他尾羽之上,又披散垂下来,羽毛离散而蓬松,像马的尾巴。它的腿和足都呈珊瑚红色。
区分雌雄性主要看它们足上有无距。有距的为雄性,无距的为雌性。
褐马鸡喜群居,多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密林中栖息。那里的山坡上长着大量的云杉、橡树、油松等,林木繁茂,灌木丛生。褐马鸡夜间跳到树上休息,白天觅食。它们食植物的种子,如松籽、橡籽等,也吃小的昆虫、蚂蚁,有时也吃农作物,如豌豆、莜麦等。在取食的时候,常有1只褐马鸡在高处放哨警戒。
三月下旬左右,雄性之间为了求偶,互相之间进行激烈的争斗,胜者与雌鸡结对,形影不离。五月左右,它们开始筑巢,巢建在灌木丛中,用树叶、杂草筑成。每窝产卵9-14枚左右,卵如鸡蛋大小,约重60克左右,淡褐色。孵卵的任务主要由雌鸡完成,不管外界发生什么情况,雌鸡都坚守岗位,而雄鸡则担任保卫工作。雌鸡只有在觅食时才每日离巢一次,离巢之前,还不放心,还要在周围叼一些树叶、小草盖在卵上。这个习惯动作不知是为了掩护卵还是给卵保温,也可能二者都有吧。经过大约26-27天,雏鸡破壳而出,这时亲鸟就带领它们去觅食。弃巢之前,亲鸟还要在巢里排下粪便,把巢弄得又脏又乱。人们现在还不理解这种奇怪的动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褐马鸡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