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7141100000014

第14章 生物与环境(4)

四不像的家史还有一段故事。四不像早先在我国分布较广,黄河上下游、长江南北都有它们的足迹。满清皇室在北京市南郊的皇家猎苑曾养有一群。1866年,养在猎苑的麋鹿被英、法、德等国公使、代办等弄走30多只,分别养在欧洲各地动物园里,供人观赏。麋鹿已在外国安家、繁衍后代,尤其在英国和美国生长得很好。1894年,北京遭受洪水,四不像死去不少,直到1900年全部灭绝。1956年之后,英国、美国多次送麋鹿给中国,所以现在我国各地动物园展览的麋鹿,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又从国外引进来的。

现在,全世界共有1100多头麋鹿,它们都是中国麋鹿的子孙后代。当前国内外的科学家都十分重视饲养麋鹿,并且进行科学研究,加速繁殖麋鹿,相信四不像的麋鹿又将会枝繁叶茂起来。

横跨两类的鸭嘴兽

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它既具有哺乳动物的特点,以乳汁喂养幼仔;同时又具有爬行类、鸟类的特点:生殖孔与排泄孔合在一起,生殖方式是卵生,而且还孵卵……它的嘴外形又像鸭子的嘴,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鸭嘴兽”。

鸭嘴兽身上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地方。首先它的外形很奇特。它的身体像兽类,全身被有浓密的短毛,体形为流线型,身长约50厘米左右。它的嘴是颌部的延长,外形极似鸭子的嘴。别看它的嘴像鸭嘴,可比鸭嘴高级得多了。它的嘴里面是角质的,覆盖在角质上面的是一层柔软的、富有弹性的黑色皮肤,皮肤里还有一些特殊的结构,能感觉到动物肌肉里电场的移动。这使得鸭嘴兽的嘴能准确地把藏在水底淤泥里的小动物捕捉到。它的嘴的前缘还有脊纹,可以咬碎或咬紧食物,下颌两旁还有“过滤器”,可以把水挤压出去。

从鸭嘴兽的头部看,好像没有耳朵,实际上它也有耳孔,它没有的只是外耳,当它在潜水的时候,耳孔和眼紧靠在一起,耳孔和眼睛上的肌肉褶皱把耳孔和眼睛严密地遮盖起来,使得水无法进入。

鸭嘴兽有短而粗的四肢。更为特别的是与它那四肢比例不相称的发达的脚,脚上长着蹼,当它在水中游泳的时候,蹼便伸到爪外。当它在陆上的时候,蹼就缩回去,好像一把折扇,可以打开、关上一样。鸭嘴兽的爪极其锐利,当它为自己建造洞穴的时候,其爪好似挖土机,大约15分钟就可以挖出深50厘米的洞穴。鸭嘴兽的爪子不仅锐利,在雄兽后脚的大拇趾上长着的锋利的角质距,终身都存在。这个角质的距能分泌毒液,此毒液能使狗很快死去,如果到了兔子的皮下,2分钟之内家兔也死去了,可见“距”分泌的毒液毒性之大。

鸭嘴兽的尾扁而平,样子像船上的舵,起到了舵的作用。尾长约是体长的1/3-1/4左右。它的尾巴还会铲土造墙。墙的厚度有20-30厘米左右。可见鸭嘴兽的尾巴力气之大。

鸭嘴兽喜在水边挖洞而居,尤其是在近水的树下建造它自己的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洞口,一个在水下,一个在岸上。岸上的洞口容易被敌害发现,鸭嘴兽就在洞口用杂草、碎石伪装起来。水下的那个洞口主要是为了到水下觅食方便,还有逃避敌害的作用。

鸭嘴兽主要在水中捕食小鱼虾、青蛙、螺蛳、蚯蚓等食物。由于它的活动量大食量也很大。鸭嘴兽的食量几乎和它的体重相等,有人观察到一只鸭嘴兽一天吃了540条蚯蚓,2-3只虾,还有2只小青蛙。

每年的10月份,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正是初夏时节,雌兽和雄兽在水中交配。鸭嘴兽是“单孔目”动物,大肠末端只有一个孔,这个孔有三个作用,排出粪便,排泄尿液,排出精子或卵细胞。这个孔被称为“泄殖腔孔”。而动物界只有爬行类和鸟类有泄殖腔孔,在这点上,鸭嘴兽与它们是相似的。大约半个月左右鸭嘴兽通过泄殖腔孔产下1-3枚卵,卵为白色,壳软,卵个头约似鹌鹑蛋大小。这时雌兽就把卵抱在胸前孵化。雌兽孵卵时,它的地下室就不同以往的地下室那样了,在产卵前鸭嘴兽把地下室收拾得可舒服了,先把洞里的通道加长加宽,然后在原来“卧室”的基础上再挖宽一点,最后把用水泡了一天一夜的许多草茎、树叶,码放整齐摆在洞里,这就成了它的舒适的床垫。鸭嘴兽就在这样高级的床上产卵,孵卵。

喜红怕白的坡鹿

海南坡鹿是泽鹿的一个亚种。泽鹿分布在缅甸、泰国、越南和印度的部分地区,而坡鹿仅残存在我国海南岛西部,是我国热带地区的珍稀鹿种。早在1915年,已为世界动物学家公认是世界珍贵动物。

海南坡鹿外形优美,瘦长的身躯,毛色清秀。背毛是黄褐色,背脊的中央,从颈部到臀部,有一条黑色脊纹,两边有明显的白色斑点,黑白相衬,十分显眼。每年冬季,这些白色斑点逐渐消失;到了春季,白色斑点又重新出现。

坡鹿外形同梅花鹿相似,但比梅花鹿小,一般重65~80千克。雄鹿头上长角,雌鹿不长角。坡鹿的角不像梅花鹿那样主角有许多树枝般的分叉,而是成对向前倾斜,到了角尖才分小叉。它主角弯弯似眉毛,因此又叫它“眉角鹿”。

坡鹿主要栖息在海南岛的西部和西南部海拔200米左右的丘陵平原和沼泽地。它喜欢群栖,常成对或三五成群地活动。发情期间,群集现象就更多啦。

坡鹿白天栖息在灌木林带,早晚才出来觅食,雨过天晴的时候活动很频繁。它吃食青草和嫩枝叶,爱吃沼泽边的水草、竹叶、茅草、甘薯叶、竹节草等也吃。它喜欢舔食盐碱土,常常在烧过的草灰土上嘬灰土。

坡鹿机灵,听觉灵敏,能跑善跳。鹿群之间,远在1千米外,相互都能呼应。鹿群中总有一只“哨鹿”。负责站岗放哨,发现敌情来临,首先发出警告,立即快速逃跑。在吃草的时候,每吃上几口,便抬头张望;饱餐以后,鹿群选择一个地方,屁股对着屁股蹲下休息,各自还警戒着一方。

每当受惊,特别是听到枪声响的时候,坡鹿逃命时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千米以上,凌空跃起,就像一条白烟似的沿着地面消失了。它是跳高跳远的“健将”,高2~3米的障碍物,六七米宽的山沟,都能一跃而过。人们曾看到过:一只坡鹿闻风奔跑时,凌空飞跃过离地4米高的电话线;一只坡鹿受到狗追逐逃跑时,越过12行薯地,起点和落脚点相距845米。

坡鹿在4~5月发情。这时候,雄鹿常常因争偶而互相格斗,鹿角是争斗武器,双方猛打猛撞,结果带来了累累伤痕。有时一方得胜,另一方受伤;有时双方因角斗而死去,鹿角叉在一起再也拉不开了。胜利者独占雌鹿,一直到发情结束。

雌鹿怀孕后,每胎产一仔,仔母相随。有一次,人们曾将一头乳鹿在夜幕降临前,从原生地抱走,这时母鹿一直凭借乳鹿的呼叫声,在相距1千米外紧紧跟随,历时数10分钟之久。这说明坡鹿的听觉十分灵敏。

坡鹿出没于丘陵的灌木丛边缘,草坡的顶处,有时跑到农田里来吃庄稼。当地农民为了保护甘薯田,在地里悬挂着一块黑布或白布,黑布是用来恐吓山猫的,白布却用来威吓坡鹿。说也奇怪,挂有白布的甘薯田,坡鹿不敢上前一步,而没有白布的甘薯田,那甘薯叶却照吃不误。

坡鹿虽然有“忌白”的习性,可是却喜欢红色和绿色。人们掌握了坡鹿的特性,为它们创造一个适合栖息的自然环境,来保护和发展坡鹿。在自然保护区的边界上,置有“鹿界”的标志,上面涂上了红色,好像是一种鹿颜色文字:不要外跑。

坡鹿喜欢同黄牛作伴,却畏惧山羊。人们曾发现一件奇事:一群山羊远远而来,突然“咩咩”地叫了几声,坡鹿听到后,像见了猛兽似的受惊逃跑了。

坡鹿是珍贵的良种鹿,我国已列为一类保护动物,建立了坡鹿保护区,并开辟了枫木养鹿场进行人工饲养繁殖。

被称为羚牛的扭角羚

羚牛属于牛类还是属于羊类?起初动物分类学认为它的形态和分类介于山羊与羚羊之间,根据它的角的形状,称它为扭角羚。后来又认为它的形态介于绵羊和牛之间,而它的形态近似于牛,又称它为羚牛。还有人主张叫它牛羚,但是牛羚这个名子已经属于一种曾被称为“角马”的羚羊了,于是就又用最初用过的名字——扭角羚了。

扭角羚一共有四个亚种:喜马拉雅扭角羚、不丹扭角羚、四川扭角羚、秦岭扭角羚。这四个亚种扭角羚中国全都出产,而其中四川扭角羚、秦岭扭角羚为中国所特有。喜马拉雅扭角羚产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云南省的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在国外印度、缅甸也出产);不丹扭角羚产于西藏南部与不丹相邻的地带(在国外产于不丹);四川扭角羚产于四川的西北部和青海的南部相连的地带;秦岭扭角羚产于陕、甘南部的秦岭山区和川北的岷山山区。秦岭扭角羚因为身上披覆着浅黄或金黄色的体毛,因而又叫金毛扭角羚。

扭角羚是一种体形粗壮的大型食草动物,它的体形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像牛,那粗壮的身躯、短粗的脖子、硕大的脑袋都尤其像牛。但是多毛而短小的尾巴、上部向后上方扭转的特殊犄角与牛却大不相同。它的肩高大约130公分,雌性稍矮些,大约115公分左右;体长雄性的多在200公分以上,雌性一般不超过190公分。体重差别较大,雄性的多在300公斤以上,而雌性的一般不会超过250公斤,多在200公斤左右。尾长在20公分上下。扭角羚最有特色的那对角,先伸向外侧,然后再向后面扭转过去,长度在50-65公分之间,角基部粗达25至35公分。它的体毛不同的亚种之间差别较大,喜马拉雅扭角羚体毛全部呈深褐色;不丹扭角羚体毛肩背部呈黄色,腹略浅;四川扭角羚的面部、躯体前部毛色明黄,唇吻部、躯体后半部及四肢为黄褐色;秦岭扭角羚全身体毛呈金黄色,难怪它有个好听的“金毛扭角羚”的别名。不过,同一个亚种的体毛颜色,随着季节、年岁的变化也有所变化。

扭角羚喜欢群居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多居住在2500公尺至4500公尺的山上,随着季节的变化垂直迁徙,气温高的季节往高处迁,气温低的季节就往海拔低些的地方迁。在成群迁徙时很有秩序,那只强壮的雄性羚总是以领袖的身分走在最前面,其他成年雄性羚紧跟在后面,幼羚走在队伍的中间,雌性成年羚走在最后面,一只接一只,首尾相接。当大群的扭角羚迁徙时,队伍拉得很长。

扭角羚日常的活动有昼伏夜出的特点,白天在林木草丛间歇息,晚间出来活动、觅食,它们以栖息地附近的青草、林木枝叶等为食。在冬季食源较紧时,它们会分解成小群觅食。扭角羚还有喜欢食盐的习性,常常到盐水湖附近舔食带咸味的水或咸土。

大约每年七八月之间,扭角羚进入发情期,成年的雄性扭角羚为了争夺配偶总免不了要展开激烈的争雄战,相互间拼死决斗,雌羚的孕期约8个多月到9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落地后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随群体活动,当然体力要差得多。3至4年以后,幼兽就进入成年期了。

扭角羚虽然看上去笨重粗大,但是行动并不笨,尤其在逃避敌害时反应迅速而灵敏,跑得很快。它的栖息地点又在偏僻的山区,捕捉成年活兽很不容易,因此动物园捕捉到的都是幼年的扭角羚,然后人工饲养大的。

扭角羚本来数量不多,捕捉又极不易,因而是一种很珍贵的观赏动物,为了保护扭角羚的自然生长、繁殖,我国已将它定为一类保护动物。

白肢野牛

牛科动物中有一类叫做野牛。野牛又可分为欧洲野牛、亚洲野牛、美洲野牛、野牦牛、印度野牛等。在这些种野牛中,人们又习惯于将印度野牛直称为“野牛”,甚至有的动物学书籍中也将印度野牛定名为“野牛”。这是一种不科学的、以偏代全的做法。它的直接错误影响就是使动物分类学知识较少的人误认为印度野牛等于野牛的全部。其实“印度野牛”这一称呼也未必很恰当,因为这类命名法会使人误以为只有印度才有这种野牛。许多动物学家根据印度野牛的形貌特征,称它为“白肢野牛”,应当说这是一种不致使人产生误解的科学命名,因为只有被称为印度野牛的一类野牛,四肢下部是白色的,其他类的野牛没有这种形貌特征。

欧洲野牛在森林中以嫩枝叶和小灌木为生,北美野牛则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动物。白肢野牛主要产于亚洲南部,我国的西双版纳也产白肢野牛。西双版纳人根据白肢野牛的形貌特征,将它称为“白袜子”,这确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称呼。

白肢野牛被公认为是现代牛类中身躯最为魁伟的一种。一头雄性白肢野牛肩高可超过220公分,一般在190至220公分之间;体长在260至330公分之间;体重大多在800至1000公斤之间,也有1000公斤以上的。而雌性的白肢野牛身躯要小一些。白肢野牛的角也很给人以力量感,雌性的白肢野牛角长70公分左右,两角之间的宽度可超过90公分,已知的最高纪录达110公分。角基部的周长将近50公分。整个角形向侧后方弯曲,弯度比较大。雌性白肢野牛的角就小得多了。牛角呈浅绿色,角尖部颜色比较深,接近于黑色。

白肢野牛的体毛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雄性的体毛为黑色或黑褐色,雌性的体毛为深褐色。未成年的白肢野牛体毛颜色比则要浅一些。但无论性别、无论长幼,白肢野牛四肢下半部都长着白色的毛。这就难怪人们要称它“白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