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7138700000103

第103章 灵枢译注卷七(3)

【译文】

黄帝说:有些人容易患消瘅病,应该怎样候察呢?少俞答道:五脏都很柔弱的人,就容易发生消瘅病。黄帝说:怎样知道五脏是柔弱的呢?少俞答道:大凡五脏柔弱的人,必定心性刚强,心性刚强则多怒,故五脏柔弱的人就容易受到损伤。黄帝说:怎样候察五脏柔弱与心性刚强呢?少俞答道:这种人皮肤脆薄,但是眼睛生得很坚固深入,眉毛竖起,心性刚暴,心性刚暴就容易发怒,怒则使气上逆,而积蓄在胸中,血与气交阻而停留,充廓于肌肉皮肤之间,使血脉不得畅流而生郁热,热则消烁肌肉皮肤,而成为消瘅。这就是指性情刚暴而肌肉脆弱的人而言。

黄帝说:有些人容易患寒热病,应该怎样候察呢?少俞答道:凡是骨骼细小,肌肉脆弱的人,就容易患寒热病。黄帝说:应该怎样候察骨骼的大小、肌肉的坚脆、气色的不同呢?少俞答道:面部颧骨是骨骼的基本标志。颧骨大则周身的骨骼也大,颧骨小则周身的骨骼也小。皮肤薄弱肌肉也不能隆起,胳膊弱而无力,面部下巴的气色晦浊无神,与天庭的气色不一致,像蒙有一层污垢为其特点,这就是诊候骨、肉、色的方法。同时,臂部肌肉薄弱,其骨髓必不充实,所以容易患寒热病。

黄帝说:怎样候察容易患痹病的呢?少俞答道:腠理粗疏而肌肉不坚实,则容易患痹病。黄帝道:痹病的部位上下有一定的处所吗?少俞答道:要知道痹病部位的高下,必须观察各个部位的虚弱情况。

黄帝说:有些人容易患肠中积聚,应该怎样候察呢?少俞答道:皮肤薄弱缺乏润泽,肌肉不结实而缺乏滑泽,这样,就可知他的肠胃功能不健,故邪气容易停留而成积聚,致伤及脾胃的正常功能。如果在脾胃之间因寒温不调,即使邪气轻微,也会蕴蓄停留,而形成积聚病。

黄帝说:关于病形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再想听听疾病与时令的关系。少俞答道:首先要确定整个一年的气候概况,然后再掌握各个时令的气候。凡在气候对疾病有利之时,其病就会好转,气候对疾病不利之时,病就会恶化,有时虽然某一时令的气候变化并不剧烈,但因该年气候对其人体不适应,也可以引起发病。这就是由于形体素质不同而发生各种疾病的,以上都是五变的纲要。

本脏第四十七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窘乎哉问也。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运四时,化五节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肺坚则不病,咳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痹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肺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悗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凑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归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肾小,则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俛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俛仰;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俛仰,为狐疝。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凡此二十五变者,人之所苦常病。

黄帝曰:何以知其然也?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麤理者,心大。无者,心高;小、短、举者,心下。长者,心下坚;弱小以薄者,心脆。直下不举者,心端正;倚一方者,心偏倾也。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人的气血精神,是奉养生命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经脉是气血通行的道路,使气血运行于机体内外,濡润筋骨,滑利关节;卫气能温煦肌肉,充养皮肤,滋润腠理,主导汗孔的开合;人的意志,能够统驭精神,收摄魂魄,适应气候寒温的变化,调节情绪。血脉通调和顺,则气血畅行,流于周身,营养肌体,从而强劲筋骨,滑利关节;卫气的功能正常,则使肌肉滑润,皮肤柔和润泽,腠理致密;志意专注,则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安定,不产生懊悔愤怒的情绪变化,五脏就不会遭受邪气的侵扰。如寒热调和,六腑就能运化五谷,使风病、痹病等无从产生,经脉通利,肢体关节灵活。以上就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五脏贮藏精神气血魂魄,六腑传化水谷而输送津液。这些功能,都是先天所赋,与人的愚笨、聪明、贤能、浅薄无关。但有的人能享尽天年,不受邪气侵扰,老而不衰,即使是风雨、骤寒暴暑,也不能伤害他;有的人虽然足不出户,也没有受到忧伤、惊恐的刺激,但仍免不了生病,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这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啊!五脏的生理功能,是与自然界相适应的,符合阴阳变化的规律,并与四时的变化相联系,与五个季节的五行相适应,五脏本身就有大小、高低、坚脆、端正及偏斜的不同,六腑也有大小、长短、厚薄、曲直、缓急的差异。这二十五种情况各不相同,分别显示着善恶吉凶,请允许我详加说明。

心脏小,则神气敛藏安定,邪气不易侵害人,但人易伤于忧愁;心脏大,则人不易伤于忧愁,而易被邪气所伤。心位偏高,则向上压迫肺使肺气壅滞,令人烦闷不舒而健忘,固执己见;心位偏低,则心神之脏气外散,令人易受寒邪,易被言语恐吓。心脏坚实的,则脏气安定,守卫固密;心脏脆弱,则人容易患消瘅病及热中。心脏端正,则神气血脉和利,邪气难以侵害人;心脏偏斜不正,则操守不坚,使人无主见。

肺脏小,则饮邪很少停留,不会使人喘息;肺脏大,则多有饮邪停滞,易使人患胸痹、喉痹及气逆的病。肺位偏高,则气机上逆,使人抬肩喘咳;肺位偏低,则居处接近横膈,以致胃脘上迫于肺,使人易患胁下疼痛的病。肺脏坚实,则人不易患咳逆上气;肺脏脆弱的,则易患消瘅。肺脏端正的,则肺气调和宣通,使人不易被邪气所伤。肺脏偏斜的,则使人胸中偏痛。

肝脏小,则脏气安宁,令人不患胁下痛;肝脏大,则压迫胃脘,上迫咽部而令人患膈中症,且胁下疼痛。肝位偏高,则向上支撑膈部,并紧贴着胁部使其满闷,成为息贲病;肝位偏低,则逼迫胃脘,令胁下空虚,使人易被邪气侵袭。肝脏坚实,则脏气安宁不易被邪气所伤;肝脏脆弱,则易患消瘅病。肝脏端正,则肝气条达,人不易受邪;肝脏偏斜,则人易患胁下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