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游弋在卡夫卡的玄妙的艺术世界中,每次阅读都会使我处于一种恍兮惚兮忘乎所以的状态。当精神困顿的时候,取一册卡夫卡的作品在手,他焦虑的文字会让萎靡的思绪重新激荡起来;心情晦暗的时候,卡夫卡俨然就是一个老朋友,及时地给我心灵的慰藉。我会把自己读卡夫卡的体验带到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反复品味,他们总会带给我新鲜的阅读体验和反馈。在做论文选题的时候,我几乎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卡夫卡,我感觉与卡夫卡的精神已经很难分开了。
每次阅读卡夫卡的作品,内心里不时地会产生一种警醒:我思考的果真是那个卡夫卡吗?尼采算得上是卡夫卡的前辈,他生前收获过比卡夫卡多得多的荣誉,但尼采质疑纷拥而来的对他的作品做的解释,其中有多少是他真正想说的?有多少解释是他正想反对的?在《瞧!这个人》中,尼采做了个假设:如果一本书论及的经验完全在我们日常经验之外(甚至稀有经验),这本书乃是新经验之最初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不会从书中听到什么的,因为没有人能从事物中(包括书本)听到比他已经知道的更多的东西。甚而人们会以为,既然听不到什么东西,那就根本没有东西。那么,带着个人既有的有限经验去读卡夫卡,看似能得出万千种解释,而对超越于已知经验之外的卡夫卡,我们真正收获了多少?
但正是这不可确知的世界不断地诱惑着我。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中,我系统地阅读了存在主义思潮的文献资料以后,对于卡夫卡产生了新的认识。尤其是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他的诗与思会通的思维模式,他对艺术本质的思考,使我获得了重新解读卡夫卡的新的视角。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就被我用来作为贯串全书的思想。一次次的思索、读书、再思索、再读书,我对卡夫卡的认识,终于从最初的感悟式的亲近,上升到了哲理性的认知。
如今回想这个认知的过程,不能不新生许多感慨:在连接沪杭两地的摇动的火车上,一书在手,每每心领神会;挥汗如雨的炎夏,蛰居斗室,伴着窗外建筑工地的轰鸣,以床为桌,翻阅着大大小小的图书资料,多少次收获茅塞顿开的喜悦。终于把心中模糊的想法变成了明晰的文字,感觉自己就是一只羽化的蝴蝶,从一场最艰难的蜕变中苏醒。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初次尝到了学术的艰辛,也体味到了思维的快乐。这艰难走来的路上,总有许多思想大师耐心地陪伴着我,等着我能够与他们对话。他们的名字是卡夫卡,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尼采??
本书的写作是在无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与本书相关的研究成果,均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加以注明,对这些前辈和同行,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感谢我的博士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张弘教授对我的悉心指导。构成论文框架的那些最初的模糊的想法,来自于张老师的启发。老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犀利的言辞,拳拳的鞭策——在当初围坐听课的时候已使我受益无穷,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的耐心点拨又总能让我摆脱思想的困境。老师最让我佩服的,乃是他视学术为生命的人生态度和严谨扎实的治学方式。虽然我早已经认定,这一生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老师的高度,但心底里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老师的学识和智慧,始终是我学术之路上指明方向的灯。
感谢以上海师范大学黄铁池教授为主席、复旦大学谢天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陆晓光教授、王圣思教授为委员的答辩委员会对我的论文给出的中肯评价和修改建议。感谢黄铁池教授、上海外国语学院卫茂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刘乃银教授、上海利信会计学院张介明教授为论文做的评审。他们的评价使我有信心将论文整理出版,他们的建议我都在修改过程中认真思考并加以采纳。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华宇清教授,感谢他领我进入学术之门和多年来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浙江大学中文系吴秀明教授、吴笛教授对我持续不断的鼓励和支持,感谢张德明教授、徐亮教授、苏宏斌教授对我学术上的点拨,感谢诸多同事黄擎、李小林、王德华、陈力君、朱首献等无私的帮助。这个团体给了我无尽的上进的动力。
感谢同窗共读的学友蒋书丽、夏光武、廖杰锋、詹春花、顾梅珑、虞又铭、池大红、耿海英、谢荣娥、王波、葛红丽等同学,大家在简陋的学习条件下,仍能坚持不懈地研究讨论学术问题,互相关心帮助,一路上同甘共苦,互相鼓励。他们珍贵的友情给了我写作的激情和动力。
感谢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立项资助。感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浙江大学董氏基金会为本书提供出版资助。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钟仲南编审和李晶编辑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如果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本书的出版是遥遥无期的。
感谢爱人毛东晨对我的理解和包容,感谢年迈的婆婆为我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和教育孩子的责任,感谢远在山东的父母亲对我精神与物质上的鼓励和支持。
我深知,在学术之路上义无反顾地奋勇前行才是报答你们的最好方式。
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迈入了2009年的春天,又是全新的一年,充满希望的一年。
张玉娟
2009年3月于浙大紫金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