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看荆风楚俗
益阳民间有句俗语:“宁乡人靠塘坝,益阳人靠菩萨”,意指县内百姓的生死遭际、生活好坏,甚至生产丰歉,全都拜托神灵庇佑,所以益阳籍作家叶梦称家乡“遍地巫风”。实际上,这与历史上楚地盛行“崇巫尚鬼”的多神崇拜习气是一脉相承的。
祖先
祖先也称先皇,是楚人鬼神崇拜的主要信仰对象,也是益阳广为流行的古老习俗之一。民间流传“先皇鬼”有善有恶,善者可保人畜兴旺,庄稼丰收,家道平安;恶者能招灾降难,祸殃作祟,诸事不顺。所以一旦长辈去世,须举行隆重丧葬仪式。要雇请道人“做道场”,花匠“扎灵屋”,地生“看风水”,丧夫“抬龙杠”,一路上布置旗锣鼓伞,燃放纸钱鞭炮,丧户披麻戴孝,脚踏草鞋,手执挽幛,送亡者热闹“归山”。次年正月初一要“拜新陵”。每年清明节,子孙备好香烛冥钱和纸扎彩球,到祖坟上挂吊“扫墓”。七月中元节,要给列祖列宗烧包,寄上冥资聊表思念;用香烛水酒于中元节结束前一天祭奠亡灵。腊月二十四、除夕和正月十五,要上坟“送亮”。各家门户要在堂屋上首设立神柜或神龛,红纸书写的“天地君亲师”大字牌张贴在神龛内壁,柜顶或龛板上放置祖先的木质灵牌,并设香炉烛台。每逢初一、十五、过年过节、冥寿忌日,后人都要对神主牌上香礼拜,作揖磕头。这些孝敬祖先的礼仪,即使新中国成立后遭废止,由于植根民俗文化的深厚土壤,一直到今天仍在延续着。
社神
社神俗称土地神或土地菩萨,民间俗神之一。
明清到民国,神鬼体系由阴阳对应演化而至,并据此按照益阳各地保甲制设置庙王、土地,以护佑一方平安。土地庙一般很小,有些穷乡僻壤甚至以瓦缸覆地代之。土地爷多泥塑而成,石雕刻者极少。均以一身长袍和乌帽的老者形象呈现,慈眉善目,皓首梳髻,银髯飘然。身旁有一老妇,谓之土地奶奶。如果没有塑像的,就只立牌位,写上“某某地方土地”,算是给土地菩萨安家了。
土地虽然地位卑微,但于民最为亲近。凡辖区内居民治病驱鬼、消灾弭难、祈福保收乃至亡灵超度,都需事先禀告,求请转告上苍赐福。受远古万物有灵观念影响,平素,人们动手投足,常允诺“两个荷包蛋”以供土地通神。
每年春秋两社日及新谷登场之时,地方上习惯用鸡豚祭祀。也有举办庙会的,常上演木偶戏或皮影戏酬答土地的庇佑。
关圣
祀神关圣,系三国蜀汉大将关云长。当年吴蜀为荆州事争夺,关羽曾驻军县城附近。关圣原属楚地道教神,人称“龙天菩萨”,后呼作“盖天菩萨”改属佛教。关云长以“一生忠义”为历朝历代封建皇帝加封多达十余次。清咸丰时,皇帝竟赦赠“万世人极忠义诚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关圣大帝”的谥号,佶屈聱牙的26字,对其追捧不可谓不登峰造极。不仅如此,益阳县府为曲迎圣心,广建圣庙于四境,多铸神像常事供奉。益阳籍湖北巡抚胡林翼甚至以乡邑名义奏请皇帝增谥,圣上加批“无比佛盖天古佛”,关羽“盖天菩萨”由此得来。其后,益阳信佛者日众,且引以为豪。至民国初,全县有关帝庙129处,占县内各类崇祀性建筑的40%。每一座关庙有金装圣像3~5个,以备信众迎接外巡之需。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县内如龙会寺、杨林坳关公庙等数处均例行大祭。敬神酒席每日百十桌,唱戏十余天,仅耗费稻谷一项每次达10多吨。如遇天旱,各地迎神求雨,抬像游乡,祭毕还庙。设置鼓乐旌旗执事,人夫轿马护卫,铺排彩龙数十条,最长时队伍竟达十多里。平素,民间百姓祈神以保平安,如赐茶药、驱鬼妖等,信众络绎不绝,香火奇旺。新中国成立后,此类人文崇祀相继被取缔,到1958年,随着沧水铺一座叫龙会寺的寺庙因扩建公路被毁,在益阳持续了200多年的“接天龙”习俗便从此根绝。
诸天
旧时,益阳民间有敬诸天的习俗。县境各庙中,多置24位诸天菩萨圣像于庙廊两侧,供人祭奠。相传诸天乃江洋大盗,以劫富济贫为诉求,后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凡是含冤负屈、诉于人不得直,诉于官不得伸者,就背负一诸天像连拜十庙,并将陈情的冤单贴于肩背,提鸡以刀架其颈,扬言“冤人者照鸡样死”。旁观者不忍,必苦劝其放生并息事宁人。
后来,有人祷告诸天驱凶降福,以农历腊月二十三还“宝烛愿”,往各处寺庙敬诸天菩萨。愿钱不等,几十甚至几百银元都有。如果到期未还,则可在十二月二十四晚上做粑粑在家还“利息”。当天夜晚,于堂屋阶前摆设香案,用面盆盛满白米,插上24支蜡烛,备好24个瓷碟,装上24份粑粑,摆齐24个小盏,斟满24杯醇酒,对天跪告,拜谢诸天,声明拖欠“还愿钱”的理由,保证来年如期赶庙偿还。
师公
师公子本是道观的道士,正式称谓为“祭师”或“法师”,在楚地益阳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民间有驱邪避鬼、治病消灾之事,就有精于法术的道士前去举行法事。但是,自清朝乾隆年间取缔道教后,道教从原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宗教降格为民间的俗教和民俗。道教的组织和管理远不如从前严密了,从道观走出的道士被迫流落民间,成为游方道士。神像也变小,原先供奉在大殿的神圣,跟随这些被益阳人俗称师公子的游方道士在乡间四处游荡。
师公植根于益阳古老的民俗文化土壤,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施法,也称嘘法子,是一种古老巫术的延续。通过咒语和法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急难之事。如“下雪霜水”治烧烫伤,或给夏天的死尸除臭,施“归山法”医治蛇伤。通过画符和赐水,消除人们的病痛和疾苦。如被鱼刺卡喉吃化卡水、消无名肿痛喝消苞毒水、刀枪伤血流不止喷止血水,妇女生孩缺奶水画发奶符、月经不调画来经符、内热闭汗用化汗符、小孩啼哭不停贴止哭符,等等。
师公往往和阴阳风水纠缠在一起,凡动土奠基,都要“启许”、“报犯”,以通神求瑞。如婚丧嫁娶、立屋搬家等大小事情,都要看日子,选黄道吉日,以消灾避煞。
此外,还有敬神鬼、招魂、收吓、占卦、起数、算八字、看相、问仙、赐香茶、许愿和还愿等,可谓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犯禁,是一种原始禁忌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表现,既是生产生活的一些经验和技巧的积累,也是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标志。实际上,人们讲礼仪、讲道德,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约束,是某种意义上的禁忌。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存有禁忌。人死要用委婉词表达,如过了,去了货、冇得路了等。如婚嫁和小孩三朝礼,要用红色装饰,如红蛋、红鸡、红羊和大小纸包上的红纸十字贴。当然不少是迷信的说法,如送葬队伍“犯重丧”会再死人,小孩出生时“踏生”草鞋进房,会命如草芥等,有人生病被认为是先皇附体或野鬼缠身,都要请师公挂红、冲喜、消犯煞,甚至宰杀鸡、羊,有的还冲傩、杀“夜猪子”、淋黑狗血等。
另外,还有数不清的各种民间节日,如二月花朝节、五月十三祭关圣、七月中元节等等,都是师公忙个不停的时候。
剪纸
剪纸,古亦称“剪彩”,起源甚早。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地处“沅湘之间”的益阳长期受梅山巫傩文化的影响,这种巫傩文化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战国以至更远的年代”【42】。原始祭祀的歌舞,被视为傩戏的祖先,傩戏的面具则称为“戴脸子”,俗称“开山傩面”。它最初由樟木或桐木雕琢而成。古代生活在益阳一带的土著越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其中也包括文面。《礼记》记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这里的“雕题”是雕额,显然为文面的一部分。
剪纸真正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在汉代以后。纸张被广泛使用后,人们把面具简化成剪纸,贴在颜面继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戏剧诞生后,戏剧脸谱逐渐从面具和文面中汲取灵感,以油彩勾描图案取代之。因此,荆楚一带傩戏的面具和“雕题”的习俗共同推动了剪纸的产生。南朝梁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古代杰出的民俗著作,书中写道:“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其对风靡于古代荆楚一带的剪纸习俗作了最早最准确的描绘。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明周祈的《名义考》等古籍也有相关记述。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人日》中“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更是把古代包括益阳在内荆南妇女镂金作胜、对镜贴花黄的驻颜术概括得简洁传神了。
从用途上讲,剪纸可分为窗花、墙花、门笺、顶棚花、灯笼花、喜庆花、衣饰绣样等。纯供欣赏的剪纸有单色剪纸、分色剪纸、衬色剪纸、点色剪纸、拼色剪纸、勾画剪纸、木印剪纸种种。益阳剪纸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庆寿、嫁娶等喜庆,分别剪寿字、双喜、窗花或剪成花卉、鸟兽、虫鱼等。礼品上常贴蛋花、帽花、鞋花以及其他礼品的装饰,剪纸技术一般是言传身教,世代传承。尤以女孩从小就习作剪纸,做剪纸游戏。【43】
叶子牌
叶子牌又名“纸叶子”,是博戏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湘北益阳、常德一带。牌长约3寸、宽约两指,呈长条形,属于纸质牌具。一副牌共有80张,每张牌印有1~10数字,分大写和小写两种。每字四张牌,玩时三人、四人均可,庄家对方为“守惺”。大多由两人对付庄家,目的是为了戳乱庄家,保全自己,变化多端,属于智力游戏。玩法三张为一组,同字或相邻三张均可,其中把二、七、十和贰、柒、拾印成红色字,可以组成一句话称作“伙”。同麻将一样可吃可碰。四组一对可和牌,但必须达到飞牌规定的“须”数,相同三字和“伙”都算着一条“须”。两条方向均可和牌,先和者为胜。相同四字在手叫“源”,自己拿的叫“内源”,碰来的叫“外源”,可以在得牌数上翻倍。现在不少中老年人仍有打戳怙子的遗风。【44】
注释:
【1】陈乐群、李介武:《当代益阳》,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2】张永年:《益阳航运史话》,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10页。
【3】张永年:《益阳航运史话》,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10页。
【4】陈乐群、李介武:《当代益阳》,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5】贺修铭等:《走进益阳》,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6】龚宽:《益阳的城垣街道废兴》,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七辑),第56~59页。
【7】贺修铭等:《走进益阳》,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8】酆纪纲:《益阳南货业经营情况概述》,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9】邹渊泉:《解放前益阳西帮中药业情况》,见《益阳市赫山区文史资料》(第二辑)。
【10】孟鉴人:《益阳木业行商概述》,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11】参见益阳县商业局:《益阳县商业志》,1989年。
【12】殷光谦:《弹指一挥九十年——旧商会到工商联的演变》,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13】殷光谦:《益阳粮行的兴衰》,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辑),第99页。
【14】殷光谦:《益阳粮行的兴衰》,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辑),第99页。
【15】周志生:《解放前益阳的制面业》,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第152~153页。
【16】李先繁:《修山面条简史》,见《桃江县文史资料》(第五辑),第55~56页。
【17】酆纪纲:《益阳油业行商简史》,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七辑)。
【18】酆纪纲:《益阳油业行商简史》,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七辑)。
【19】袁琢玉:《益阳的钱庄与盐纱业》,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20】陈乐群、李介武:《当代益阳》,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21】陈乐群、李介武:《当代益阳》,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22】袁琢玉:《益阳的钱庄与盐纱业》,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23】盛星辉:《乡土风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86~287页。
【24】盛星辉:《乡土风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86~287页。
【25】盛星辉:《乡土风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86~287页。
【26】辜宗林:《有成斋南货号》,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27】辜宗林:《有成斋南货号》,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28】辜宗林:《有成斋南货号》,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29】徐发祥:《徐长盛经营发家小史》,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74~76页。
【30】省民建工商联文史办:《工商同业公会的起源及其衍变》,见《湖南文史资料》(第三十四辑),第2页。
【31】邹渊泉:《解放前益阳西帮中药业情况》,见《益阳市赫山区文史资料》(第二辑),第88页。
【32】姚松泉:《曾海楼传略》,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七辑)。
【33】盛星辉:《乡土风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07~411页。
【34】盛星辉:《乡土风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07~411页。
【35】张德阶:《益阳市所属地区解放前文教事业之概述》,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七辑),第29页。
【36】陈乐群、魏星明:《益阳的“渣滓洞”——王家大屋》,见《益阳市文史资料》(第七辑)。
【37】益阳县卫生局文史通讯组:《益阳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见《益阳县文史资料》(第八辑),第106页。
【38】吕怀庆:《益阳风采》,湖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65~67页。
【39】吕怀庆:《益阳风采》,湖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50~51页。
【40】吴一平:《益阳旅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41】吕怀庆:《益阳风采》,湖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50~51页。
【42】蒋作斌:《蚩尤与梅山文化》,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127页。
【43】参见尹质彬:《益阳民俗大全》,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44】参见尹质彬:《益阳民俗大全》,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