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鸢尾几度花
7124700000055

第55章 清狂时代(27)

笔下的友情 纸上的艺术——读《傅雷家书》有感

家书,或几百甚至几千年前,是在茫茫人海中维系亲情的唯一纽带,字里行间传递着细密的思念与牵挂。

但是傅雷的家书就不是顾名思义那么简单了,那一封封家书,简直是一件件艺术品,有关国家的,有关做人的,有关做事的,有关音乐的??信里没有太多的嘘寒问暖,也没有很多家人对彼此的直接关切。

傅雷,一个平凡的父亲,对儿子很是严厉,而在信里,却也透露出丝丝慈祥,透露出对儿子那深情的爱。他是很特别的父亲,涉猎音乐、文学等多个文化艺术领域,富有极高的造诣,所以在儿子傅聪心目中也有着高大威严的形象。母亲,是个温和优雅的东方女性,像每个母亲一样疼爱着自己的孩子,在那个时代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恐惧,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倒数着远在国外的孙子的生日,一脸温暖的幸福。

而作为儿子的傅聪,从他仅存的几封信件中,不难看到了他对音乐、对艺术、对自己事业执著的热爱与追求。在几封信里,他一直谈自己的事业,为自己在苏联的成功演出而兴奋不已,为找到一个新的艺术偶像巴赫而充满信心,为自己终于练熟的协奏曲而感到骄傲??他在异国独自漂流的日子里,一直积极地前进,纵然有数之不尽的荆棘与障碍。他的这些勇气和毅力绝对离不开父亲的鼓励鞭策,而这些,是由几百封家书联系起来的。

家书中超过一半都在谈论音乐——傅聪一生的追崇和骄傲。傅雷也因儿子引以为傲,人的一生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付出,拼搏,是件多么幸福而伟大的事!傅雷对他说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父亲不断强调人格、情操,他告诉傅聪“手要垂直,人要立直”,成为一个艺术家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大到做人,小到只要傅雷看见儿子的信中有一个错别字,都会“严重”地提出。当傅聪气馁时,他让他鼓起勇气面对挫折;当傅聪自负时,他让他保持谦卑继续努力。这便是父亲给的“坚强”——胜不骄,败不馁。

一封封信看下去,每个字都充满魅力,这不像父子之间的对话,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是两个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知心好友在一起讨论艺术,共同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多么富有情趣!经历一次次纸上的谈心,他们之间的情感因为艺术得到了升华,他们之间的距离也不断被拉近。

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多么珍贵的事,傅聪有这样一位经验十足的朋友,在“老朋友”的帮助下,他成长的道路便会收获许多,懂得许多。傅雷虽然老了,但有这么年轻的一位“挚友”,看着他充满激情的事业,也回味起自己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他们在文字和音乐的沟通下,一起领悟,一起进步。

傅雷已经完全接受这一个亲密的朋友,他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他在儿子面前永远那么诚恳,信里的一言一语不带一丝父亲的架子,质朴真诚的语言不止一次打动傅聪,也打动了后人。

我和妈妈也是如此,我们之间可以说是没大没小,一起跑步,一起唱歌,一起讲笑话,还一起毫无保留地大笑,谁也不顾忌。意见相左就说出来,绝不会把心事压抑在心里,慢慢消化。现在旁人不是说这母女感情真好,而是这两姐妹感情真好。其实这样并不难,只要有一颗真诚而平等的心。

这些家书的意义,已经远远不止“家”了,更是一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