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内休闲活动
1.听音乐
(1)音乐与积极情感。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认识到音乐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舒缓忧郁的心情,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是由于轻松、欢快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等活性物质,从而调节血液量和兴奋神经细胞,对此解释现代医学已取得了证据。正是鉴于这些益处,我们听音乐不仅仅是为了成为音乐家或演奏家,更是为了娱乐、放松自己。
根据音乐所引起的协调和共振原理,不同节奏、不同旋律的乐曲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在实验室里,听音乐便被当作一种诱导情绪的手段。不同的音乐能产生不同的情绪,如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精神,使人兴奋、激动;而旋律优美的乐曲,则能使人情绪安稳,变得轻松、愉快。Scherer和Oshinsky(1977)用穆格电子琴发出188种声音,要被试评价由这些声音所产生的情绪,也发现不同的声音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音乐能有效地引发情绪。Barschak(1951)还发现,女孩往往会认为听音乐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2)音乐与身心健康。
除了可诱导高强度的积极情绪,音乐还可以使人平静,对心情焦躁、烦闷具有镇静作用。因此,听音乐除了是一种休闲,还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由此发展起了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作为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可以缓解症状,减少病态体验,促进疾病康复,成为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有益的补充。
王智(2006)采用音乐疗法对64例抑郁症患者情绪改善进行疗效观察,经过1个月治疗后,患者的情绪测评表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明显下降,说明音乐可使抑郁患者自我调节情绪,改善大脑皮层各兴奋区的平衡。美国一位医学家曾统计了35名已故著名音乐指挥家的寿命,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3.4岁,高于美国男子平均寿命5年。
音乐对身心的这种作用,是通过心理和物理作用来实现的。在心理作用方面,音乐中各种不同的节拍、节奏与人体所具有的各种生理节奏(如脉搏等),相互之间可以达到和谐,即音乐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奏。在物理作用方面,音乐通过音响的作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音乐的声波振动作用于人体内各振动系统,使之产生有益的共振,使各器官协调。
2.宗教活动
(1)宗教与幸福感。
宗教信仰和活动是否对幸福感产生影响呢?对此,一些研究者认为,宗教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幸福的人很少信教,往往是感觉不幸的人才会在宗教中寻求支持。
为了弄清宗教活动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已经发表过的56项研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得出了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具有适度相关的结论(Witteretal.,1985)。Butt和Beiser(1987)所做的一项大范围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具有中等相关。然而,宗教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衰老的恐惧会递增,而宗教信仰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这种恐惧,从而体验到比非教徒更多的幸福。可见,宗教与幸福感间确实存在相关。研究者们还发现,宗教活动对主观幸福感所起的作用大于宗教信仰。对此可能的解释是,参加宗教活动扩大的交际范围,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在教友的交流中,消极情绪得到释放,感到更多的幸福。
(2)宗教与身心健康。
首先,参加宗教活动能够唤起相当强烈的积极情感。对不同的休闲活动所产生的情感反应进行测量发现,信徒在宗教活动的愉悦项目上得分较高,与跳舞和音乐的得分相同,略低于身体锻炼的得分。对此可能的解释是,大多数信徒只是每星期去一次教堂而已,而他们几乎天天都去俱乐部参加运动。宗教活动还可以减少消极情感,如对死亡的恐惧,对过失行为的内疚感、压力等。Siegel和Kendall(1990)发现,尽管丧失亲人会导致更多的抑郁,尤其是男人,但是加入教会的丧偶男人其抑郁水平明显低于没有加入教会的人。
其次,宗教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效应。去教堂的好处在于扩展社会支持的资源,以及教会成员之间彼此倡导健康的行为。他们相互鼓励对方少喝酒、少吸烟。即便在信徒中间,也存在死亡率差异的宗教变量。曾有研究调查发现,经常去教堂的人与不经常去教堂的人在5年内患有同样疾病的死亡率差异(Comstock&Patridge,1972),经常去教堂的人虽与不经常去教堂的人患有同样的疾病,但是前者的死亡率要低于后者。不仅如此,宗教与心理健康之间还存在正相关。研究发现,那些宗教虔诚程度较高的人在遭遇消极的生活事件时,不会感到抑郁、焦虑或者自尊心下降。这是因为来自教友的支持使得他们可以面对负性生活事件。
3.网络
随着电脑网络的迅速扩张,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上网将像看电视一样成为普通人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内容。网络的发展对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对休闲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变革,城市居民对新兴的网络休闲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北京2005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网络已成为该市青少年最主要的休闲方式。
(1)积极的网络休闲。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缺少朋友、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心理肯定不够健康。网络交往则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提高了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让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真正实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扩大了的人际交往,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大多数人不再压抑自己,与他人交往时更随心所欲,可以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压力。在我国,人们在遇到烦恼和心理问题时,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而网络的匿名性为他们不良情绪的释放和心理支持提供了新渠道,这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从影视、音乐到网络游戏,人们的休闲内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种交互式网络游戏。由于这种游戏都是由玩家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游戏者可以无数遍体验不同的角色和经历。而网络文学和个人主页、网页的出现为个人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平台,使个人实现了自我满足和成就感。除此,网上购物等网络活动还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网络旅游则把人们带入逼真的虚拟世界,让参观者置身于虚拟与真实相结合的旅游胜地中,替代了部分实地旅游的需求。总之,上网成为现代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合理的利用给人们带来了幸福感。
(2)消极的网络休闲。
网络开通后,人们可以广交朋友,交流感情。这种知识经济时代的休闲,本来很有价值,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甚至导致成瘾。网络成瘾是一种因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据统计,全球2亿多网迷中,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占总数的6%。作为一种新的精神疾病,它对上网者,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危害巨大。因为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沉迷于网络,使他们废寝忘食、免疫力下降,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
除了对身体健康有严重损害,网络成瘾对心理同样造成严重的危害。马洁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随着网络成瘾程度的增加,青少年抑郁与焦虑等级相应地伴随增加,心理疾患程度随之严重。李秀敏(2004)选用SCL-90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与非成瘾者有显著性差异。可见,网瘾对上网者的身心伤害是严重的,难怪有些专家提出严厉警告:21世纪,网瘾对社会的危害绝不亚于毒品。因此,面对网络,要使休闲健康、有价值,还要把握“适度”。
4.看电视
(1)看电视与情绪。
目前,看电视是人们参与最多的休闲活动。它让人坐在家中即可周游世界,让空闲时间变得有趣。如果控制适当的话,看电视确实能够促进满意度的增加。随着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安居家中,在十分随意的环境里,看看电视,无疑是一种现代的休闲方式。Kubey和Csikszentmihalyi(1990)曾用电子仪器把人看电视时的情绪记录下来。分析发现,在看电视的前后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不太敏捷、活跃和富于挑战性,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他们的消极情绪有所降低,感觉到放松,意识状态也处于半睡半醒之间。就像不同的音乐会引发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电视节目也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因此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节目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感到无聊时,人们往往会选择看场面激烈的电视节目;而当感到紧张或孤独时,会更倾向于选择看喜剧。Lu和Argyle(1993)的研究发现,经常看肥皂剧的人比很少看的人更加幸福,可能是因为他们能从中体验到“想象中朋友”的陪伴。
(2)看电视与生活满意度。
对于过多地看电视与幸福之间的关系,Lu和Argyle的研究还发现,经常看电视的人比其他人幸福感低。这可能是经常看电视的人往往忽视了参加社交团体,从事其他健康活动的时间减少,如饭后散步、周末郊游等。所以说,看电视与幸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开放的。瑞士科学家曾对电视着迷程度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每天看电视少于1.5小时的人比其他人的生活满意度更高,当多于2.5小时时,这一差距会更加明显。为了解释此结果,Robbinson(1990)对不同国家中看电视和不看电视的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看电视所牺牲的最主要时间是与好朋友相处的时间。过多地看电视除了影响生活满意度外,还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
二、户外休闲活动
户外活动是当今世界休闲的主流。它亲近大自然,在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满足了个体回归自然的愿望和寻根情结。走出工作和家庭后,人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在大自然中,休闲者可调节肌体,感受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以及旺盛的生命力;情绪上也得到了放松,从而提升自我的幸福水平。
1.旅游
随着对休闲活动要求的提高,旅游成了人们最受青睐的休闲方式。一到“黄金周”,老百姓度假的热情潮水般地爆发出来,整个中国便如同一座巨大的休闲乐园。据国家旅游部门统计,2001年有7.8亿中国人在国内旅游,而1989年,这一人数仅为2.4亿人。以广州市旅游消费为例,2005年其城市居民用于旅游业的人均支出为1069.68元,比2000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21.6%。除此之外,国外流行的近郊一日游也受到我国居民的欢迎。资料表明,2002年,京沪穗等大城市的居民已表现出了较浓的近郊游倾向,一日游游客的增长率为34%(刘宁宁,2004)。
(1)旅游与幸福感。
在度假的时候,人们会有轻松、愉快的感觉,研究也表明,人们从度假中最希望获得的就是放松。美国的一些研究都表明,乡村和自然风景能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身处苍翠幽深的崇山峻岭,人会动情意爽;置身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人会怡然自得,甚至观看有关录像也能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旅游产生的积极情绪能够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成为生活中幸福感的经常性来源。一日游之后,在未来的几个工作日内人们一直会沉浸在喜悦中,心情舒畅。Gilbert和Abdullan(2004)通过对比分析度假者与非度假者,发现度假者的幸福感要高于非度假者。
在景点偏好上,研究发现,不同幸福感的人存在差异。幸福感高的人偏好“极限运动场所”与“热闹都市”,而幸福感较低的则偏好“宗教圣地”和“自然风光”(许春晓,2007)。度假不但可以给人带来好的心情,而且还可以增长知识,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种与山水的亲近,人们获得了完善与发展,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旅游。
(2)旅游与身心健康。
人类在探索中证实,健康最重要的是常运动、环境好。旅游将这两者融为一体,自然会促进健康。旅游,大多去名山大川、绿意盎然之地,这正是日常生活所缺乏的休闲锻炼环境。在山岳、森林、溪流环境中,绿色植物产生负氧离子,能调节人体免疫防御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旅游中,或徒步游览,或攀山登岩,都可增加体力负荷。在增加身体负荷时,人的肌肉、骨骼等都得到了锻炼,这正是民谚所说的“出力长力”。所以说,一次旅游就是增强体质、提高体能的良好锻炼过程。
除了有益于身体健康,旅游对人心理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旅游中,人们远离尘嚣,神清气爽,可调理心境达到新的平衡。医学家发现,当绿色在人的视野中占到25%时,人的心理、情绪最舒适。由于绿色是冷色,对人的神经系统还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得到深层放松。Pearce(1982)发现,旅游之后,头痛、焦虑、失眠等症状都会显著减轻。根据此效果,美国等一些国家在风光优美的地点建立了疗养院,如森林医院。在这种医院内,医生按照不同的人罹患不同疾病,分别安置在不同的树丛中进行治疗,对一些心理障碍、身体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当然,在旅游时也应有所节制,过多的日晒会对健康不利。同时,旅游者要选择适宜的旅游地点,因为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说,适合其旅游的地点是不同的。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与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教授指出,旅游要因人、因时制宜。多血质者应去名山大川,直抒胸臆;胆汁质者则适宜欣赏亭台楼阁,静静心境;抑郁质和黏液质者则应多观看今古奇观和起落较大的险景,改变抑郁心情。
2.垂钓
垂钓是一项修身养性的户外活动,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老年人。借助垂钓,人可以与大自然完成情景交融的交流,其间乐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垂钓与积极情绪。
垂钓通常是在郊区的湖泊、水库进行。平时或假日钓友们步行或踏车前往,有聊不完的天,谈不完的经历。这种轻松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友情,让人产生愉快的心情。郊野的新鲜空气还有益于改善人的呼吸功能,调解人的神经系统。投杆垂钓后,人的眼、脑、心专注与浮标的动静,垂钓者迅速进入“放松入静、恬淡虚无、安闲清静”的状态,一切杂念抛诸脑后,极大地放松了身心,正所谓“吃鱼哪有钓鱼乐,乐在其中无法说”。
(2)垂钓与身心健康。
垂钓能防治某些疾病。有关统计证实,在一些钓鱼协会的老年人中,原患各种慢性病的人有41.7%,这些人经过垂钓活动,已基本治愈的达21%,其余患者也都有明显好转。据文献记载,经过垂钓活动,肩周炎、颈椎病、支气管炎等疾病可得到治愈或好转。如肩周炎,是通过抛杆、摔钩等活动把粘连的腱膜拉开或放松而获愈的;慢性支气管炎则是在环境中负离子的作用下得到治疗的。
适合钓鱼的地方多在郊外,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前往,这本身就是在锻炼身体;而且,钓鱼者一心想尽快赶到目的地,所以虽赶路却不知疲倦,使人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锻炼了身体,而脾气暴躁的人也能感到情绪放松、舒适。俗话说“稳坐钓鱼台”,就突出了钓鱼者应有的素质。钓鱼者不可性急,但求“姜太公钓鱼”的意境,所以对于性情急躁的人来说,钓鱼不失为一种适宜的娱乐健身活动。
3.体育锻炼
(1)体育锻炼与情绪。
体育锻炼能带来积极情绪,这是因为锻炼身体与心理自我良好感有关。研究表明,心理自我良好感与运动呈正相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不运动的人自我感受和评价更积极。Carter(1977)对有规律地参加锻炼的人是否比不参加锻炼的人更加幸福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健身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还有学者对28名62~81岁的老年人进行“锻炼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访谈(主观幸福感包括发展、物质、身体、心理和社会5个维度),结果显示,除了物质维度,锻炼对其他4个维度均有影响,而且锻炼对心理维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智敏捷、降低压力和防止孤独感(Stathi,2002)。
身体活动还具有宣泄、中和、抵消负性情绪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又总处于没有身体活动的静止状态,这时就有可能导致身体某些内环境的紊乱。
(2)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在体育锻炼中,人的心跳加快,血液增多,身体得到更多养分,从而促进了身体健康。有研究显示,10分钟的散步能使人在随后2个小时内精力充沛,而有意识地锻炼1个小时后,被试普遍会感到紧张、抑郁和疲劳感的减轻。基于此,许多心理医生主张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曾利用跑步对沮丧病人进行治疗后得出结论:跑步对许多消沉者,几乎是合理的药方。因为跑步分散了注意力,跑步者注意到身体新的感受,原本因沮丧而引起的不适就忽略了。而锻炼后身体中释放出较多的内腓肽,从而使跑步者产生一种欣快的感觉。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有氧练习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也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及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
那么运动是如何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呢?不少研究得出,因为运动能促进人际关系,降低应激反应。Crew和Landers(1987)对34项这样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能是身体状况的改善使人们有更强的生理能力来应对压力,或者是因为由于身体健康而产生的更强的控制感使人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些压力。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身心健康又提高了体育锻炼的效果。
4.园艺活动
(1)园艺活动与积极情感。
通过休闲者的园艺操作,绿茸茸的草坪变成了千姿百态的灌木丛,各种鲜花盛开,果实累累,这一切都会给人以极大的精神安抚,让人体验到愉悦。参加园艺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可以敞开心扉进行交流,精神有了寄托,因此可以产生积极情感。
(2)园艺活动与身心健康。
作为一种劳动,园艺操作增加了肌肉活动量,有益于身体健康。研究证实,经常从事园艺劳动可使人骨骼坚固,特别是对年过50岁、面对缺钙威胁的妇女来说,它能起到延缓钙质过快丢失的作用。据观察,爱种花草的人很少得癌症。因为花草树木生长的地方,空气清新,负离子积累较多。经常在这种环境中活动,人的大脑和肌肉会获得充足的氧气,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专家还推测,经常在花木环绕的环境中活动,人的皮肤温度下降1~2度,脉搏平均每分钟减少4~8次,心脏负担减少。
除了对参与者的身体有益,园艺活动还可促进心理健康。因为种草养花是一种高雅的娱乐和享受,它可以调节人的情绪,给精神上带来某种寄托和安慰。修美玲等人(2006)通过对敬老院的40位老人的研究发现,在两次插花活动后,老人心情变好的比例(分别是95%和86%)高于进行其他活动的比例。1991年,Roger等人做的“减轻压力”试验表明,置身于布满植物的自然环境中的人比处在交通环境的人恢复效果明显得多,血压降低,心境平和。
正因为园艺给人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益处,治疗者们提出了园艺疗法。它是通过植物来感染人的情绪,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渴求,从而达到提高身体功能的目的。如今,园艺疗法在西方国家较为盛行,有不少的医院配备了园艺治疗设备和专业人员。
在现代社会,休闲是与工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工作能给人满足、愉悦,休闲更可以让人体验到幸福。心理学家们认为只有那些学会了既享受工作又不浪费自由时间的人,才会感到他们的生活是一个整体,才会感到生活的价值。虽然休闲与工作的界限渐渐模糊起来,人们在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休闲的乐趣。但是在时间上,休闲与工作还是会发生冲突。不少人特别是管理阶层,因为工作忙而放弃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来自工作的压力让他们变成了“工作狂”,幸福体验迅速下降。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合理安排工作与休闲活动,以便更好地享受生活,体验到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