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7120300000035

第35章 技术与艺术——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上的演讲

近代的技术,是人类根据科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满足生活底目的和需求底种种发明和机械。艺术则是表现人类对于宇宙人生底情感反应和个性底流露。一方面是实用,一方面是表现,一是偏于物质,一是偏重心灵,一是需要客观的冷静的知识,一是表达主观的热烈的情绪。两者似乎是绝不相谋,有“雅俗之分”。然而我们从历史上和本质上观察它们二者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地位和关系,可以说:它们二者实可连系成一个文化生活底中轴,而构成文化生活底中心地位,虽非最高最主要的地位。

一切有生物在它的生存斗争中,都运用种种技术以达到它的生存目的。如猫之爪,蜂之虿,狮之捕鹿,鹰之啄鱼都有他的技术(见我的另一篇文字《近代技术底精神价值》,刊《新民族》第l卷第20期)。大抵禽兽的技术利用本身上的武器,人类则创造身外的器械来满足生存的需要。故人的技术高于一切动物。这种人类技术的产生,其原因是因为人是直立的动物,能用两手攫取和运用一切身外之物(人的能直立,其进化的历史,是属于人类学的研究,我现在不用谈它)。若就哲学观察来说,因为人是直立的动物,所以能对视整个的世界,能见地上的山川草木,天上的星辰日月,因之人对于世界,能构成一个整个的宇宙观。人类对于世界遂感觉为有条理的有因果的结构。人对于宇宙能有一贯的认识,产生了控制自然和利用物力的手段。人类的世界是客观的、整个的,禽兽的世界是主观的、片面的。人类既知用智力控制宇宙,把握世界,知道用适当的方法,达生活的目的,发明工具,创出人的技术。而思索宇宙全体究竟底哲学思想与欣赏自然整个图画的艺术心灵也就同时产生。

自一七六五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来,人类技术上显明地表示一种划时代的进步。这种大的进步,影响于人类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于是发生工业革命,造成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因之掀起世界上,国际间,民族间的一切纷争。最初的,原始的世界,仅有无生物同下等的生物。那时候还没有人类,后来不知经过了多少万年的进化,人类产生。自有人类以来,世界遂呈一种巨大的变化。因为人类用工具,以高等的技术,消灭一切其他动物的势力。于是使从前禽兽的世界,变而为人所控制的世界。然自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这短短的百余年中,因为机器的发明,技术的猛进,遂使人类文化上,精神上,全受到机器的支配,影响于一切的思想,文学,社会,政治,都发生一种巨大的变动和改革。中国近百年来国际地位的低落,也是受了西洋技术之威胁。就现时的抗战来论,因我们的技术的落后,吃了无数的苦痛。明白这一点,我们应该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去,努力创造我们的技术。

人类的文化生活,可以分为二方面:一、知的方面,二、行的方面。分述如次:

一、知的方面:我们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对于自然有种种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我们得到一种整个系统的知识,于是产生科学及哲学。

二、行的方面:我们因为应用技术来达到生活之目的,不绝地向自然进攻,遂产生物质文明的进步,及合作的有组织的社会。要使人在社会上遵守一定的秩序,乃有法律的创制。我们要求法律的执行,遂有政治生活。这种秩序的根据和来源,中西古代的说法各异。中国说是顺天地之则,西洋则以为系上帝所创。我们用形而上的想象及假设来解释形而下的生活原理,宗教问题遂因而产生。中国的礼教谓礼是天地之序,人能顺天地之序即是尽人的责职,故知礼即是中国的宗教。技术是介于科学知识与经济生活之间的东西,是根据科学的知识来满足人类经济及社会需要的。艺术也可说是一种技术,但是它的地位是介乎哲学(人生智慧,宇宙观)与宗教(人生目的,理想,信仰)之间的东西。它不仅对于宇宙有一种了解——在理智的方面。同时另一方面,它还对于宇宙发生信仰——在情感方面。有人说艺术的成分,是以音乐成分的多少来决定其内容及价值(派脱之说)。所以我们不妨拿音乐来代表艺术。艺术与技术(工艺)原是不可分的。我们考察古代遗留的器皿,如石器、石斧、玉器、铜器上均雕有工细的花纹,形式亦非常优美。这些玉器、铜器又同时多半是宗教上用的礼器。在这里,技术,艺术,宗教,政治,和经济实用都是不可分的。

艺术通常可分为二大类:①雕刻,图画,建筑。②音乐,文学,戏剧,舞蹈。形的艺术与音的艺术。而建筑是人应用形象线条构造的美。音乐是用声音节奏构造的美。音乐与建筑,均为不自然的,人造的。所以不自然的艺术和不自然的技术又相通。大自然中的天地山川,均为自然力的表现,这是神所创造的世界。自机器发明以后,整个的地球,都为技术所支配,这是人所造的宇宙,一个非自然的世界。艺术的美与工艺技术通常看来似乎矛盾冲突,有“雅俗之分”,因为通常以为艺术是有灵魂的,美的,自然的。工艺机器是人为的,粗俗的。但艺术的美也是人为的,非自然的。不过一则偏重实际应用,一则表现自我人格,其为非自然,则是一样。

然而一切优美的艺术又都令人有“自然”之感。就建筑来说,在山明水秀的地方,我们若于适当地点着一亭翼然,我们会感到它融合于自然,以它的线条姿势表出山水的线条姿势来。此亭确为人工造的,而非自然的表现,然而吾人偏能感觉其为自然,这种矛盾的心理的确是很神秘,很微妙的。何以吾人感觉它为自然,而非人工的呢?这不能不归功于古代的人,能了解自然。他们深知每一种不同的山水,均各由其不同的特有之色,线条,结构,灵魂,造成它特殊的风格。恰如每一曲音乐,各有其特殊的调子一样。我们当然不能改变山水,创造山水,但能体验到山水的风格,伟大的建筑家能因山就水,度其形势,创造适合的建筑物,表达出山水的风格,以人为的建筑结构显示出山水的精神灵魂,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种微妙直觉底理论化与迷信化就成为“风水”之说。艺术家以一建筑结构控制自然于一秩序和谐条理之中,犹如科学家的控制自然于一逻辑体系之下。建筑能表现出山水的灵魂,音乐却能以同样抽象的节奏韵律表达出人的灵魂。所以“非自然”的技术,艺术,音乐,均可以再造出自然。技术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为下层的建筑,艺术则为上层的建筑。由控制物质生活的技术到表现精神生活的艺术,一则是介于科学与经济之间,一则是介于人生智慧——哲学——与人生理想——宗教——之间,上下层联系构成了人类文化整体的中轴。我们要给与技术以精神的意义,这就是给与美感,如我们古代的工艺——玉器和铜器。

沈业超笔记

(原刊1938年7月24日《时事新报·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