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的性格,却大与科学相反,文学家最重的是想象。神经太健康的人,必不易当文学家。大凡文学家,总是带点女性,感情异常浓厚,性质异常奇怪,反对现在社会礼法,而对于自然界却异常亲切恋爱——这几点都是文学家的主要性格。
《诗经》的性质,温柔敦厚,乃是带有社会性,用以教人涵养性灵,调和情感的。所以称为“诗教”。但是若往外国研究文学,而注重调和情感,那就成了随俗浮沉、模棱两可的人,岂不可笑?所以往外国研究文学,顶好是取其所长,把情感尽量发泄。因此研究外国文学,我不一定主张要有如何精深的中国文学作基础,但表现自己的情感思想,无论如何要用本国文字才好。
用白话表现情感,有时自比用文言方便,而且不受拘束。但我认为白话表情,有时还嫌不足。我主张学文学的人,对于中国诗文少读犹不妨(如果他对于文学有兴趣,他自然要读陶诗楚辞和李杜的集,你禁也禁不住),但“小学”却非特别注意不可。
美国人过的忙的生活,故喜作小诗和短篇小说,这种文学有好处亦有毛病。中国人生性从容安闲,小说动辄作一百二十回,戏剧起码就是几十出。中西文学这一点的异同短长,也是大家所应该知道的。
(节选自《文史学家之性格及其预备》,系梁启超在清华学校职业指导部讲演稿。
原刊1924年《清华周刊》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