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7120000000024

第24章 学界上康德之位置

自近世史之初,学界光明,始放一线。其时屹然并起于欧洲者,厥有二派。一曰英国派,倍根倡之,专主实验,以科学法谈哲理。其继之者为霍布士,为洛克,而谦谟集其大成。二曰大陆派,笛卡儿倡之,专主推理,以发心物二元论。其继之者为斯宾挪莎,为黎菩尼士,而倭儿弗为其后劲。此两派者,中分欧洲之思想界,各自发达,而常不能调和。当十八世纪之初,实全欧学界最纠纷最剧竞之时代也,于是乎康德出集其大成。

康德者,德人也。德国之哲学,为近世欧洲中之最有力者,此普天下所同认也。虽然,以年代论之,则德人之哲学,比诸英法瞠乎在其后。德学之开祖者惟黎菩尼士,生千六百四十六年,实后于法之笛卡儿五十年(笛生于一五九六年),后于英之倍根八十五年(倍生于一五六一年)。其晚出也若此,且英法二国开祖以后,后哲踵起,大扬其波,而德学则自黎氏以后,阒然无闻,其难继也又若此。而卒能使德国学者之位置,一跃而占十九世纪学术史之第一位者,曰惟康德之故。康德实德国学界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

康德之时代,实德意志国民政治能力最销沉之时代也。民族散漫,无所统一,政权往往被压于异族之手,而大哲乃出乎其间。浅见者或以为哲学之理论,于政治上毫无关系,而不知其能进国民之道德,牖国民之智慧,使国民憬然自觉我族之能力精神至伟且大,其以间接力影响于全国者,实不可思议。虽谓有康德然后有今之德意志焉可也。

十八世纪之末叶,所谓伪维新思想者,风靡一世。若直觉主义,若快乐主义,滔滔然偏被于天下,道念扫地,骄奢淫浃放纵悖戾之恶德,横行泛滥。自真挚谨严之康德出,以良知说本性,以义务说伦理,然后砥柱狂澜,使万众知所趋向。康德者实百世之师,而黑暗时代之救世主也。

以康德比诸东方古哲,则其言空理也似释迦,言实行也似孔子,以空理贯诸实行也似王阳明。以康德比诸希腊古哲,则其立身似梭格拉底,其说理似柏拉图,其博学似亚里士多德。其在近世,则远承倍根笛卡儿两统而去其蔽,近撷谦谟黎菩尼士之精而异其撰,下开黑格尔黑拔特二派而发其华。(二派一主唯心论,一反对唯心论,而皆自谓祖述康德。)其政论则与卢梭出入,而为世界保障自由。其文学则与基特调和,而为日耳曼大辉名誉。康德者,非德国人而世界之人也;非十八世纪之人,而百世之人也。吾今请绍介其学说之大略以贡于我学界。(著者案:康德学说条理繁赜,意义幽邃,各国硕学译之犹以为难,况浅学如余者。兹篇据日人中江笃介所译法国阿勿雷脱之《理学沿革史》为蓝本,复参考英人东人所著书十余种汇译而成。虽用力颇劬,而终觉不能信达。加以此等极深研几之学,寻常学者颇难领会,或以为不切于实用,读之而徒觉沉闷者有焉矣。虽然,此实空前绝后一大哲之绪论,有志新学者终不可不悉心研究之。反复熟玩焉,亦自觉其有味也。又案:本篇所述不免太长,似不合体例,但为短简之言,恐读者愈不解,况康氏百数十万言之著书,括以十余纸抑已简极矣,读者谅之。)

(节选自《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1903年作。

原刊于1903年《新民》第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