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7120000000017

第17章 非“唯”

近来学界最时髦的话头是“唯……主义”“唯……主义”等这种话头,起初是从印度学传来的,如“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类便是。最近欧学输入,名目越发多了。著者如“唯物史观”、“唯心哲学”,乃至“唯用”、“唯感”、“唯美”、“唯实”、“唯乐”……等等。标名新颖,立说精奇,很替学界增许多光焰。

这种做学问法,我也承认它有两点好处。列举如下:

第一,标出一个鹄的,自然可以免思想笼统的毛病。黄梨洲说:“凡学须有宗旨,是其人得力处,亦即学者用力处。”标出“唯……主义”,令思想归边,专从这一边研究,务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自然一天一天的鞭辟近里,有许多新发明。

第二,旗帜鲜明,于传播学说最利便而且有力。凡提倡一种学说的人,目的总是想把学说应用到实际,自然是希望信从我的人越多越好。标出一个字做宗旨,令人容易了解我学说的性质,只要表同情的便走集这面旗子底下,共同尽力。结果能令学说变成宗教性,传播得极广极猛。

但这都是从做学问方法或传播学问的手段立论。若讲到学问的本质吗?——除却自然科学不计外,专就人生的学问讲——我以为:人生是最复杂的最矛盾的,真理即在复杂矛盾的中间。换句话说:真理是不能用“唯”字表现的,凡讲“唯什么”的都不是真理。

“唯什么”“唯什么”的名目很多,最主要者莫如“唯物论”和“唯心论”。其实人生之所以复杂矛盾,也不过以心物相互关系为出发点。所以我的“非唯”论,就从这唯物唯心两派“非”起。

“非唯物”和“非唯心”的根本理论,若详细论列,要著一部几十万字的书才能说明。现在暂且不讲,只讲因这种学说发生出来的毛病。

心力是宇宙间最伟大的东西,而且含有不可思议的神秘性,人类所以在生物界占特别位置者就在此。这是我绝对承认的。若心字上头加上一个唯字,我便不能不反对了。充“唯心论”的主张,必要将所有物质的条件和势力一概否认,才算贯彻。然而事实上哪里能做到?自然界的影响和限制且不必论,乃至和我群栖对立的“人们”,从我看来,皆物而非心。我自己身体内种种机官和生理上作用,皆物而非心。总而言之,无论心力如何伟大,总要受物的限制,而且限制的方面很多,力量很不弱。所以唯心论者若要贯彻他的主张,结果非走到非生活的——最少也是非共同生活的——那条路上不可。因为生活条件的大部分是物质,既生活便不能蔑视它了。若既生活而又专讲唯心,把物的条件看不在眼内,结果则如宋儒说的“心具众理”,“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这种学说,在个人修养的收获上是很杳茫的,而在社会设施上可以发生奇谬,闹出种种乱子来。所以我要反对它。

物的条件之重要,前文已经说过。所以关于遗传咧环境咧种种影响,乃至最狭义的以经济活动为构成文化的主要要素,这些学说,我都承认它含有一部分真理。若在物字上头加上一个唯字,我又不能不反对了。须知人类和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同者,其他动物至多能顺应环境罢了,人类则能改良或创造环境,拿什么去改良创造,就是他们的心力。若不承认这一点心力的神秘,便全部人类进化史都说不通了。若要贯彻唯物论的主张吗?结果非归到“机械的人生观”不可。——去年人生观的论战,陈独秀赤裸裸地以极大胆的态度提出机械的人生观,在那一面算是最彻底的,非丁在君、胡适之所及。——机械的人生观是否合理,且不必多辨。须知这种话是和“命定主义”一鼻孔出气的。“万事有个造化主安排定”,“八字从胎里带下来”,……这类种种鬼话,固然是“命定主义”。气候咧,山川咧,物产的丰饶或觳薄咧,交通的便利或闭塞咧,……乃至社会形成的习惯咧,血统带来的遗传咧,若说这些事项有无限的权威,我们人类完全受它支配,也是一种“命定主义”。此说若真,那么,人类一切活动,都是白饶,我们笼着手听什么环境什么遗传摆布罢了。殊不知人类这样怪物,最是不安本分,不管他们力量做得到做不到的事,都要去碰碰。你说他们白碰吗?不然不然。他们横碰竖碰,碰一百回有九十九回失败,但碰通了一回却了不得了,他们便趁风使帆,演出几多把戏!他们又是死皮赖脸不怕碰钉子的,碰了一回还来第二回第三回到百千万回,弄得自然界的专制皇帝和过去历史界的积世老婆婆也把这些顽皮孩子们无可奈何,只得让他们“无佛称尊”了!人类之“曲线形的进化史”,都是从这样子演出来。唯物史观的人们呵,机械人生观的人们呵,若使你们所说是真理,那么,我只好睡倒罢,请你也跟我一齐睡倒罢!“遗传的八字”,“环境的流年”,早已经安排定了,你和我跳来跳去,“干吗”?哈哈!机械人生观的人们呵,须知机械全是它动的,不能自动。人类若果是机械,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这一派学说我是不能不反对的。

以上是我对于赫赫有名的唯心唯物两派主义下的“哀的美敦书”。其余“唯什么”“唯什么”的我都一齐宣战。

孟子说:“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问我为什么要“非唯”?为的就是这个缘故。

李斯说:“别黑白而定一尊。”董仲舒说:“凡不在……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都是学术界专制帝王的口吻,主张“唯什么”“唯什么”的正是同一口吻。问我为什么要“非唯”?为的就是这个缘故。

读完我这篇文章的人怕会说:“然则你是灰色的。”我答道:“或者不错。然而灰色或者是好的。为什么好?好在它不‘唯’……”

凡主张“唯什么”“唯什么”的人们,我都很盼他赐教,我愿意答复。

(1924年作。收入《(乙丑重编)饮冰室文集》卷六十八,中华书局1926年9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