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枝玉叶
7111000000043

第43章 (1)

第三十八章 (1)

如果资金断链的问题,对金天桥来说至少还能解决,那么江边1号即将面临的问题,则可能将夏华集团瞬间击垮,金天桥却无计可施。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司董事长金庆元,却突然之间被检察机关带走了。

如金氏兄弟俩猜测的一样,这又是邵立达搞的鬼。邵立达见自己精心策划的谜题一次又一次被金天桥做出了锦上添花的效果,煞是苦闷。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终于决定打出手里最后一张王牌,最后的决斗即将上演。

金氏兄弟多方打听,才知道这次的调查可能跟两年前的银行行长挪用公款又离奇遇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具体细节,却不得而知。

实际上,四年前,金天桥为了全面脱离父亲金庆元控制,一心要把夏华地产上市。金庆元表面冷嘲热讽,暗地里却全力帮金天桥打点。为了保证招股说明书中引为卖点的诸多开发项目全都资金运转良好,金庆元逼迫已受贿多次的副行长继续违法借贷。

但借贷已不可能,而一笔“地王”级地块的土地出让金支付期限快到了。国土局是不会给延期的,拿不到这块带有地标意义的地皮失去的不仅是未来的巨额利润,更是上海头牌发展商的地位。失地将会引来市场关于夏华资金链,政府关系的负面猜测。

此时,有封匿名信交到金庆元手上。原来,副行长有个在证券公司工作的独子,近期非法操作客户账户短线谋私利,落下大亏空,要及时补仓才不致被发现。

金庆元瞒着一愁莫展的金天桥来找副行长。他要求副行长直接非法挪用其它客户的储蓄资金帮夏华渡过难关。副行长明知挪用公款的法律责任比前述违规借贷大多了,自然不愿意。但此时金庆元提起行长公子前天证券公司内部查帐过了关多亏庆元帮他补仓,否则失业,罚钱,入狱,不可想象。副行长被逼无奈,终于屈服于金庆元的淫威之下。

两个月后,存款挪用事件暴露。市局经侦总队信心满满以为终于抓住了副行长经济犯罪的证据,并能以挪用为突破口,对受贿,违规批贷等问题来个一锅端,行长立即被布控。

此时正值夏华上市前路演,金家人与该行长有任何牵扯都可能引致市场不利猜测,因此金庆元对副行长不施援手,不接电话。

在得知检察院即将签署逮捕令后,金庆元让行长之子致电其父,告知挪用款项中有一小部分其实用来帮儿子补亏空了。如果夏华和该银行的任何一笔资金往来引发警方调查,惊动市场,金庆元就会认为是副行长与警方合作。走投无路的行长过了几天胆战心惊,魂不守舍的声音,终于精神崩溃,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对于目前神经高度紧张的金庆元,只有一个方法能让他安心,彻底的安心……

很快金庆元得知副行长被自己派去监视他的手下意外撞死。手下说见副行长飞车要上高架,以为肯定是要赶着在逮捕令送达前自首,不得已想上前逼他停下,怎奈他发了疯似地加速,结果车毁人亡。金庆元无奈,只得教人立即把自己派去的车处理干净。车被送到地下改装厂,改头换面,又搞了一整套假权证,然后悄没声息地注册在夏华下属某间房地产咨询公司名下。后来又依金庆元指示,乘夏华上市前剥离闲置资产,将这车彻底和夏华断绝关系。陈诚当时负责的就是处理闲置资产的项目,而这款车又恰好是玉欢梦寐以求的车型,于是他买了下来,送给玉欢。

金庆元的突然入狱,让金家一下陷入混乱。林文慧立即来求林志成帮忙打探金庆元的情况。林志成动用了所有可能的关系,却得知了非常不幸的消息。这次金庆元恐怕是在劫难逃。副行长的儿子出面,咬出了金庆元,而且事发之前曾接到过金庆元打来的恐吓电话,人证物证齐全。

金氏兄弟也在极力寻找到突破口。他们意识到,陈诚入狱绝对跟此事有关。陈诚肯定对这件事了如指掌,但是他选择了代人受过,而那时的玉欢必然也会知道一些重要信息。金天桥拿出手机,拨通了玉欢的号码。金天胜则戏称这个号码,哥哥竟然还放在No.1的快捷键上。

林淼听到这话,瞬间变了脸色,她夺过电话,挂断了刚刚接通的线,怒斥金天桥不该一边利用林家的资源,一边跟玉欢不清不楚。两人正欲争吵,被惊扰的林志成立即喝止。但是他心中也犯了嘀咕,如果连玉欢都牵扯进来,那么很可能会导致金林两家无一幸免。林志成立即送了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答应林文慧去见金庆元一面,实际上,他想的更多的是要确保金庆元不会牵连任何人。

林志成费尽周折,终于在看守所见到了一脸胡茬的金庆元。见到林志成的金庆元就像是陷入沼泽急速下坠时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他疯狂地请求林志成要帮忙拉他出去,甚至拿出了他们之间“不能说的秘密”作为要挟。林志成听到这儿,脸色一沉。

二十多年前,林志成曾任某国企总经理,薪酬有限。为了给自己重振家族的理想积累原始资本,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利用家族关系,联合了上海几家有财力的私营企业,联名收购当时资本雄厚的私企瑞昌集团,并与这几大家族秘密商定,一旦收购成功,林志成再让自己管理的国企,用公款高价收购他们手中的股份,但要私下抽取一半的利润。对于这几大家族来说,这是一次只赚不赔的短期投资;对于林志成,则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这个计划看似天衣无缝,唯一的问题就是:瑞昌集团拒绝被收购。

当时的金庆元,一直鞍前马后于林志成周围,但难以得到林的赏识。直到金庆元敏锐地看到了林志成面前的难题。

一日,金庆元向林志成保证,他能够搞定瑞昌。林志成定定地看着金庆元,未置可否。

几天后的报纸上,赫然出现瑞昌集团总裁幼子失踪的消息;很快,林志成得到了瑞昌的答复:同意收购。

完成了收购的林志成身价大增。一个月后,金庆元迎娶了林志成的妹妹,林文慧。

从记忆中逐渐苏醒的林志成,本来还在犹豫该怎么对待金庆元,但是金庆元的话,让本来于心不忍的林志成突然露出了凶狠的目光:“我帮不了你,但会替你照顾文慧。警察已掌握了不少情况,副行长的经济问题迟早会牵连夏华。如今市场已经传言纷纷,我得替林家着想,明天我就放手里的夏华股份,林氏一走,夏华股价肯定会狂泻,天桥压不住的。”

金庆元隐约预感到了最坏的可能。他没想到,自己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

正在痛苦之际,林志成见时机已到,立刻补充一句,“现在万事讲证据,警察需要一个人指引他们,当年副行长挪用的公款用在哪里,如果没有那个人,那他们就好像来到一扇门前,明知道东西就在里面,却没有钥匙,又不能砸烂门,只能隔门兴叹。”

听了这句话,金庆元算是彻底搞懂了林志成的意思。当年副行长之死并不是偶然的车祸,他是在故意寻死,以求保住家人,而现在的自己,跟当年的副行长简直同命相连。他似乎也看到了自己不归路的尽头。

金庆元草草写了封信,这是一个地产巨擘的最后一纸文字,然后他就彻底淹没在如黄浦江般暗流汹涌的商业大潮里。家人再得知金庆元的消息,就是他自杀了。

几天后,金庆元的葬礼低调举行。家人轮流在金庆元的遗像前鞠躬,可当金天桥走到遗像前,却并没探身鞠躬,而是匆匆而过。金天胜立即上前质问,金天桥则毫不示弱,本来凝重的空气像是突然间发生了爆炸:“我庆幸我母亲走得早没看到这一切!”

一旁的林文慧沉浸在金庆元的悲痛中,她能理解一个本来就性情孤傲的儿子对父亲的心情,但是金天胜却抓住哥哥的领子,指着他的鼻子,斥责是他一直疏远父亲,父亲是为了帮他才沦落到今天这个下场的。金天桥不以为然,他反唇相讥,称这一切的后果都是父亲自作自受。两兄弟的目光之间似乎被燃起了一把火,众人连忙上前拉开。就在大家紧张之时,却有一个人隐藏不住内心的情感,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这个人就是同来吊唁的邵立达。

果如邵立达所料,金庆元死后,震元集团的股票如洪水般一泻千里,邵立达很快就能将震元集团提到了收购的议事日程上来。已经掌管了震元的金天胜虽然刚在商场上崭露头角,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还从未遭到过如此大的变故。金庆元之死一下将金天胜抛入到这个波涛汹涌的浪尖上,瞬时吓得他萎靡不振。夏华集团虽然安然无恙,但是兄弟俩已经闹掰,不再过问彼此的事情。而此时的金天胜,竟然做出了一个让人咋舌的决定:同意邵立达的利百集团收购震元集团,他甘愿做邵立达的副手,在房地产界联手抗衡哥哥的夏华公司。

玉欢自从那次接到金天桥打来即挂断的电话,就感觉惴惴不安。后来忙让杜川从原来警队同事那里打探消息。临走前,杜川提醒玉欢,陈诚入狱时留在夏华一些私人物品,也许会对案情有什么帮助,玉欢也忽然想起,陈诚必然搅在其中,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于是立即赶往夏华,取走了陈诚的私人物品,而且这些私人物品里,玉欢的确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她查到了那个副行长家的地址,立即去了解情况。

晚上,玉欢直接来到夏华,在门口堵金天桥。金天桥见到玉欢先是一愣,但是玉欢也不多解释,直接拉他到以前常去的酒吧。她告诉金天桥,杜川已经得到消息,因为金庆元的自杀,案情基本停滞,不会联系到金天桥,所以她特来通报。

最近一直在忙后续事务的金天桥,听到玉欢还如此关心自己,心中一股暖流涌进。他跟玉欢随便聊了聊生活,但是极力避开林曦的名字。此刻的他,只想避开林曦,享受这一刻仅有的时光。

暧昧的酒吧灯光照过来,两个人都不觉有些尴尬。玉欢连忙把话题扯到正题上来,她不想让这次聊天再次影响她以后一段日子的生活。

玉欢告诉金天桥,自己已经拜访过副行长家的遗孀了。她了解到,如果金庆元是促使副行长自杀的幕后黑手,那么肯定有一只更大的黑手,把金庆元最终也逼上绝路,否则金庆元不会不发一言,以死封口的。说着,玉欢把遗孀的谈话录音放给了金天桥听。金天桥听完,若有所思地肯定了玉欢的推断。

两人正说着,玉欢却感觉了一些异样,她猛然回头,才发现原来玉璇站在了自己身后。玉璇发现金天桥跟玉欢在酒吧里窃窃私语,心中难免犯嘀咕。玉欢本来想解释自己找金天桥为何事,玉璇却抢先一步说自己是给林曦过来拿落下的包的。

玉璇的突然插入,逼得两个人不得不结束对话,匆匆分开。

金家的巨变刚平息不久,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就一夜之间席卷了中国。由于城市居民纷纷减少时尚消费,玉欢的鞋业集团销量骤减,接连关闭了若干家门店。门店的关闭,直接导致资金链出现了问题。玉欢一个人扛着公司的种种问题,整日奔波,累得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