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7073700000003

第3章 成长: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1)

马云创造了许多奇迹,他成为了青年人效仿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了成功的点金石。2007年,比尔·盖茨来中国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接受采访时被问到谁会是下一个比尔·盖茨,他说可能是阿里巴巴的马云。顶着无数光环的马云却说:“如果马云能够成功,那么80%的人都能成功。”成功的马云毫不避讳自己在追求成功道路上所遭遇的挫败,他坦承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英雄不问出身,该出手时就出手

1964年10月15日,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一个普通的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马云呱呱坠地了。为一个男孩子取名为“云”,马云的父母大概是希望马云能够听话懂事、乖巧可爱,但马云一天天长大,性格也越来越调皮,静不下来的他隔三岔五就会闯祸,让父母很是头疼。

马云的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马云的母亲是唱苏州评弹的演员,还弹得一手好琵琶。小时候的马云经常是一包瓜子、一块方糕,在茶馆里听着杭州大书、苏州评弹度过一天。得益于此,马云自小练就童子功:能用最直白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成年之后,马云自己也对此引以为豪:“现在我讲故事的水平比很多人好,有茶馆的功劳。”时隔二十多年之后,震惊中国互联网界的“西湖论剑”,其创意就是诞生于一家茶馆里。

自由自在,野蛮生长的马云虽然在这样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却并未养成“文雅”的习性,反倒是喜爱“行侠仗义”,四处为朋友“两肋插刀”,经常因为打架的事情被老师批评、被父母教训,但马云并不在乎,只要需要他出手的时候,他绝不会犹豫和手软。

其实,马云并不是惹是生非、以打架为乐的坏孩子,他之所以总打架,是因为不想忍受社会对自己的不公正。马云的爷爷是国民党的保长,在马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人们对家庭出身还是抱有很大成见的,身为“黑五类子女”,马云从小就在同伴的欺负和旁人的白眼中成长。

有一次,马云和同学在家里玩儿,忽然有几个人冲到家里要打马云的爷爷,小马云冲上去想要保护爷爷,却被其中一个人推到一边,还凶神恶煞地指着马云说:“只许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

这句话在语文课本中也有,在上语文课时,当老师念到这一句时,当时目睹了马云被欺负的一个同学扭脸冲马云做了个鬼脸。这让马云很伤自尊心,他将一本书朝那个同学丢了过去,那位同学也不甘示弱,将自己的书包朝马云脑袋上砸去,书包里的铁文具盒将马云砸得血流如注。

外界环境的影响,令马云十分酷爱阅读武侠小说,在那个武侠世界中,马云幻想自己就是仗剑走天涯、惩恶除奸的大侠。受到小说的影响,马云希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成为一名“大侠”,路见不平,挺身而出。

虽然马云生得很瘦弱,但打起架来,从不胆怯,即使面对的是人高马大的对手,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和对方“单练”,即便最后会被打得鼻青脸肿,但他在气势上一点不会削弱。“我从小很瘦小,但是很会打架。”成年后的马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时,如此总结道。人最可恨的就是胆小窝囊地过一辈子,马云自小就不肯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他的勇气是与生俱来,并且在生活的磨砺下愈来愈强大的。

因为打架,马云受过很多次处分,最严重的一次打架,让马云缝了13针,也因为打架,马云的父母将他转学,希望他能够在新环境中安生一点。但马云依旧“恶习不改”,时常会有家长来马云家告状。

当时,无论是家人还是老师,都对马云不报以希望,他们认为这个孩子顽劣叛逆,将来一定没什么出息。只有马云自己清楚,自己并不是爱打架,也不是喜欢用拳头欺负别人,他只是用拳头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捍卫朋友的尊严,如果谁欺负他、欺负他的朋友,那他一定不会就这样算了。

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在马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马云不服输、仗义勇敢的性格从小就具备,人们只看到了马云顽皮不听话的缺点,却没有看到马云坚韧不服输的优点。在马云之后的创业过程中,他总是能化不可能为可能,做到别人所不能及的事情,就是因为他年幼时就已经形成的品质。这种品质在日后的磨砺中,愈加珍贵。

怀疑自己但不要怀疑信念

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马云是邻里间闻名的“小魔头”,大人们都以马云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跟马云学坏。虽然马云是人们眼中的“坏孩子”,从小到大,功课也一直不好,但他并不是真的自甘堕落,当他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所迸发出的热情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13岁那年,马云还在读初中时,他的班上来了一位教地理的女老师,这位女老师年轻漂亮,教学风格很活泼,常常会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一些好玩的故事和她自己的亲身经历,马云很喜欢这位老师。

有一天,这位老师无意中的一个故事,彻底改变了马云的一生,开启了马云人生的另一扇门。这位老师说她有一次在西湖边游玩时,遇到几个外国人问路,周围的人都不会英语,没人能作答,但是这位老师的英语很好,她一一解答了外国人的问题,那些外国人很高兴地连声称赞她。最后,这位老师总结道:“同学们,你们不但要学好地理,更要学好英语,不然当有外国人问你的时候,你回答不上来,会给中国人丢脸的。”

这本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却令马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老师的话让马云如醍醐灌顶,从那天之后,马云便开始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英语。他可不想在外国人面前丢中国人的脸!回到家后,马云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出6角钱,买了个小喇叭,天天苦练英语,立志成为“杭州英语第一人”!

马云的变化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英语的学习还没有普及,马云每天听着收音机,念着ABC,起初让父母担忧了一阵,但看到他专心学习,不会再出去闯祸,也就任由他去了。没有什么基础的马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没想过放弃,咬着牙坚持了下去。

当他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口语后,便骑着自行车跑到西湖边上,找游西湖的外国人“切磋”,很多英语学习者怕丢脸,不敢大声说,可是马云不怕,他不怕被人嘲笑,也不怕丢脸,凭着想要学好英语的信念,凑到那些外国人身边讲英语。为了和外国人练口语,马云也会为他们充当导游,在美丽的杭州一边游览,一边练英语。

就这样,马云的口语一天天流利起来,这个昔日被老师看不起的差学生,竟然能够操着一口地道的英语和外国人对话,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有时候,和马云交谈的外国人都以为他是从欧美回国的“小华侨”。经常出去做导游,和外国人练口语,既锻炼了马云的英语水平,更增长了他的见识,积累了人脉基础。

有一次,马云在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的门口偶然邂逅了一对来杭州旅游的澳大利亚夫妇。马云毛遂自荐,要为他们当导游。这对夫妇欣然接受了马云的帮助,在几天的快乐时光中,马云和这对夫妇成了朋友。之后的很多年,他们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像笔友一样,分享着彼此身边的趣事。据马云后来回忆:“在和这些外国人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外国人的想法和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了解到外面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建立在兴趣之上的能力,令马云很有成就感。他并不是不求上进的孩子,但凡有了目标,他会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达成,他说人生的成功就是一次次失败的积累,只要不把他打死,还会再来过。只要不放弃,就是成功的开始。

在英语上的努力执著可以看到马云拼命的劲头,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马云能够在日后成为互联网界的引领者,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在2004年12月28日,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的颁奖典礼上,马云榜上有名,为他颁奖的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张瑞敏风趣的颁奖词准确地囊括了马云的性格:“他热心做媒,撮合百万意中人;他牵线搭桥,链接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你在他那里登记个名字,他让你挑选整个世界。”

马云的致辞却是很谦逊,他认为自己的成就不过是因为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放弃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而已。

“感谢CCTV,也感谢所有的评委,我的客户,还有我的同事,是大家把我的梦想变成一个现实。五年以前,也是这个时候,在长城上,我跟我的同事们想创办一个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我们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我们的网络,当时这个想法,很多人认为是疯子,这五年里很多人认为我是疯子,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个中国人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公司的梦想。1999年的时候,我们提出要做80年,在互联网最痛苦的时候——2001年和2002年,我们在公司里面讲得最多的词就是‘活着’。如果全部的互联网公司都死了,但我们只要还跪着,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赢了。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今天。谢谢大家!”

这就是马云,一个信念至上,即使被全世界反对也不会退缩的人。

对冬天要预先准备和坚持

英语的优秀并不能为马云加分多少,马云的求学之路一直不平坦,调皮好动的他虽然也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因为成绩落后,尤其在数学方面的劣势,令他上大学的愿望很难实现。马云很有自知之明,他说自己:“我大愚若智,其实笨得很,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了。”

马云在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数学只得了1分,“光荣”落榜。觉得考学无望的马云不想在家里白吃白喝,就和表弟一起外出打工,想要赚钱养活自己。但是,在马云初涉社会时,现实又一次打击了他。马云和表弟一起去一家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宾馆录用了马云的表弟,却把马云拒之门外。宾馆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马云的表弟长得又高又帅,而马云又矮又丑。

因为相貌遭到拒绝,令马云暗自嗟叹。不过马云并没有灰心,他四处找工作,只要能够赚钱,他什么都肯干,他当过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他到《山海经》《东海》《江南》等杂志社蹬三轮车送书,他帮杂志社的人将书刊扎在一起,25本扎成一包扔到三轮车上,然后送到火车站或者其他的发货地点。

18岁的马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都用力蹬着那辆笨重的三轮车,努力完成工作,这样每天就可以赚到一元钱。好像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马云除了埋头蹬三轮车,卖苦力,似乎看不到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如果他一辈子就这样别无所求,只求温饱的话,我们也就见不到日后叱咤网络界的大亨马云了。马云虽然做着低贱的工作,但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

就像他自己说的:“眼下的困境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心存理想,把握自己的未来,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改变自己。”不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主动地完成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救赎。马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浙江舞蹈家协会,他为协会主席抄写文件的时候,读到了一本令他震惊的书——路遥的代表作《人生》。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坎坷的生活道路令马云感同身受,高加林很有才华,他对理想有执著的追求,虽然每一次在他即将靠近理想时,总会有一种阻力横在他面前,令他失去机会,甚至不得不跌回原点,重新开始,可是,高加林始终不屈服命运……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可以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思想的。《人生》感染了20世纪60年代很多人,也包括马云。《人生》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在马云人生中那段最失意、最无助、最迷茫的时候,为马云点燃了希望之光。马云一遍又一遍翻看这本书,他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更被主人公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

这个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滑铁卢”的少年从书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坎坷和苦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马云想这就是上天对他的考验,他不能因为这一次考验的失败就从此认命,他合上书,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定再次走入学校,备战高考。马云的这个决定虽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但他们也隐隐为马云担忧,毕竟以马云的成绩,就算复读一年,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也不大。

没有尝试过,就没有认输的权利。马云努力学习,开始了艰苦的复读生活,他的生活基本就是两点一线,复读班和家里。经过一年的拼搏后,在19岁那一年,他再次走进高考考场,不过幸运之神还是没有眷顾马云,第二次高考,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成绩离大学录取分数线差140多分,马云再次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