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你是我的终点站吗?
7052400000010

第10章 看不见的伤口 (1)

虽然这部电脑在季昱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描述中,只是“一台古董级的打字机”而已,可是对她,康宛泠来说,却是一个宝贝呢!

没错,它的内存是小了点,速度也慢了些,虽然不太能打游戏看电影什么的,可是,作为文字处理器,它却是绰绰有余了!

就是用这台电脑,她写出了《海边》。而在洛杉矶的这两个多月里,又是它帮助她完成了《十七年》。

康宛泠打开了word文档。

《十七年》是一部混合了传统的家庭伦理剧情片和纪录片形式的作品。在编剧结构上,她不想玩弄太多的技巧(说实话,她也并不懂什么技巧:P),只是想单纯地把一个以感情见长的故事说好——十七年前,父亲狠心离开了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当十七年后,这对父子再相逢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从季昱成说起自己身世的那一天开始,他的故事便一直在她心头萦绕不去。不知为什么,她总有种感觉,有一天,他一定会和父亲再相遇的。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季昱成会认他的老爸吗?亲情会战胜怨恨吗?还是……有仇必报的他绝对不会原谅当年弃他而去的那个人?……

可是,这一切又关她什么事呢?

康宛泠耸耸肩。好奇归好奇,关心归关心,这毕竟是别人的家务事呢!季昱成能够同意她把他的故事改编成剧本,并且答应出演其中的角色,对她来说,就已经是天大的惊喜了!!虽然他答应的时候脸色臭臭的,态度也拽拽的,还说了些类似于“反正我也闲得快闷死了”“有点好奇,想看看你们这个片子会烂到什么程度”这样的屁话,不过……

不过,她还是有一点点,一丝丝……算了,还是直说了吧,她是真的好感激他!

说实话,若不是有死鸡的加入,《十七年》是绝对不会为培训班的学员赢得高分的。

季昱成就像一颗光华璀璨的钻石,就算泥沙掩埋,就算灯光再差、镜头再烂、制作水平再臭,也始终都掩盖不了他的光芒。

点开另一个文档。

那是她在拍摄现场用数码相机拍的剧照。

在那一张张照片里,季昱成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时而促狭地做鬼脸,时而风雨欲来地满脸阴霾……他是个天生的明星,即使是在毫无预防和准备的情况下,他也依然能够吸引住所有的镜头和眼球。

鼠标轻轻点开下一张照片。

康宛泠皱起眉头,可是嘴角,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泛开一丝微笑。

那是一张UCLA里的同学偷拍的照片。

在照片中,她正茫然无知地傻傻站着,而在她的身后,季昱成一边偷偷地把手握拳举在她的头上做出痛扁她的姿势,一边对着镜头绽开一脸孩子气笑容,甚至就连他耳边的钻石耳钉泛出的光芒也是得意洋洋的。

切!还真是幼稚呢!除了捉弄人,难道那个家伙就没有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做吗?!

不过……这张照片再怎么说也是她和季昱成的第一张合影——她微笑着合上文件——看上去他们还真的有点像那种成天吵吵闹闹的姐弟呢!

心不在焉地点开了桌面上另一个图标,她开始整理自己在OUTLOOK里的信件。

回国前因为忙着和同学告别,整理行李,所以她有几天没有收过信。不过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重要邮件吧,因为家里人和方莹莹那票死党都知道她回国的确切日期,有什么事情也可以直接打她手机的……康宛泠点开了已删除的邮件那一栏,“回收站”里倒是越来越满了,似乎有必要清理一下……

位列回收站最顶端的那封邮件,来自于一个陌生地址。它的标题引起了她的注意。

“博雅画廊期待您的到来”。

博雅——一个从没听到过的名字。可是,画廊……

这是一封她连见都没见过的信,可是,它却“自动”跑到她的已删除邮件中去了。

难道,仅仅因为来自于一个陌生地址,电脑就自动把它识别为垃圾邮件了?

又或者……

转过头,康宛泠看向身边的季昱成。

飞机才刚起飞不久,这家伙竟然就已经睡着了。

机舱窗外,是雪白如同棉絮般的云层,和湛蓝到接近“70度”的天空。阳光笔直地透过玻璃射了进来,为季昱成的脸上洒下一层明媚透明的光芒。

这一刻,他既不叛逆也不调皮。熟睡中的他表情柔和而无辜,在金色阳光的包围下,纯洁一如天使。

她探过身,轻轻拉下了窗帘,以免他被阳光晒伤。

算了,还是不要乱猜了。

回过头,她轻击鼠标点开那封邮件。

出现在OUTLOOK邮件格式里的,只有短短几行字。

亲爱的康宛泠小姐:

从4月18日起,博雅画廊将举办为期一周的国内知名青年画家费烈的个人画展。特此邀请您参加18日的首日展出及随后的酒会。

博雅画廊恭候您的光临。

博雅画廊

愣愣地看着那封邮件,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的脑海中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字。

费烈……画展……

还有……

4月18日。

她猛然惊跳起来——

18号……那不就是明天,她的飞机抵达上海的日子吗?!

知道什么是换日线吗?

当清晨的阳光斜斜地从机窗外射入她的眼眸时,康宛泠突然想到了她曾经在某本类似于百科全书的大部头里,看到过的这个词。

这是一条穿越海洋,却不被肉眼所看见的子午线。

因为时差关系,由东向西越过这条线的话,日期便要向后退一天;而如果是像她这样,从美国向中国飞去的话,那么日期则应该向前进一天。

换句话说,只要越过了这条线,今天,就不再是手表上显示的4月17日,而是18日了。

在明明暗暗、昏昏欲睡的机舱中飞过换日线,闭上眼的时候还身处暗夜飞行的漫漫旅途,可是当下一分钟醒来,却忽然迎来了满眼明媚灿烂的阳光,这种感觉……

就像在刹那间把以前的种种——对未来的迷惘,对梦想的不确定,还有……对失去的初恋的悲伤,都甩到了脑后一样。

深吸一口三万英尺高空上的空气——虽然是在密闭的空间里,虽然还带着飞机上特有的味道,可是此刻的空气是浸染过阳光的,属于今天的空气……就像她一样。

此刻的她,也不再是昨天的那个康宛泠了。

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她对自己微笑了一下,忽然觉得心情变得前所未有的平静起来。

跨过了蓝色海面上那道换日线,眼前这个沐浴在阳光下的康宛泠再度恢复了新鲜的勇气和活力。

未来——她会更努力的读书和写作,就如同这架轰鸣声不断的波音飞机那样,发动全部马力地冲向彼岸。

而梦想——这次的洛杉矶之行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她将会是一名编剧。不论是电影、话剧、电视剧、广播剧,抑或只是纪录片的旁白,身为“预备役著名编剧”的她都会用自己所有的热情去创作。

至于爱情……

她也不再会那么容易地认输了。

既然已经知道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刻,就是曾经在秋天海边的暮野,和某个人并肩走在乡间小路上,让眼波流转,让微笑蔓延……那么,她就不应该轻易放走那个令她默然心动的人。

所以,她会为了自己的心去争取——就算委屈受挫,就算遍体鳞伤,可是至少,当回首往事的时候,她能大声地对自己说:“我有努力过!”

……

当空姐送过又一轮的机上饮料后,康宛泠开始不安分地扭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