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愤怒
7038500000020

第20章 警察 (1)

孙民带了两个助手,一个叫吴德,一个叫小林,加上李好一共四个人乘当晚的324次西行列车出发。如果记忆无误,李好知道这就是当年父亲坐的那趟列车。

孙民无法知晓目的地,所以只好坐火车,这让他懊恼。因为夜长梦多。李好只想一站一站告诉他们,他们只有听命。上了火车,李好就一个人靠着卧铺的车窗,呆呆地望着窗外。

她想起了什么?是父亲逃亡的火车,还是她当年挎着篮子在车厢间游荡的画面?每当火车停下,她就会想起她下车奔跑时父亲在后面追赶的印象……现在,她却带了警察去捉捕他。李好面对窗外,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孙民通过车窗玻璃看到了这一情景。

孙民给她端来了盒饭,可是她不想吃。他又下车给她买了烧鸡。她吃不下。只喝了一瓶可乐。

随着换乘站的递增,孙民渐渐判断出地点可能在西部。她的口音也提示这个方向。但李好的情绪越来越烦躁,她好像后悔了。

进入四川境内后,她不再开口说话。这让孙民很着急。他们觉得自己正在朝一个无所谓的地方前进。停车时,她突然要上厕所。就在上厕所时,她失踪了。

孙民立即通知乘警,清查全车,没有发现李好。孙民立即决定下车。

他们在小站找了一下午,在一个集市边上找到了李好。他们立即进行了温和的控制,并苦口婆心地解释政策,保证她父亲的安全。

李好终于说出了下一站。他们立即换乘了一列慢车。

……列车渐渐接近黄城,开始换乘汽车。他们在岷县下塌过夜。李好的情绪再度不安。看样子明天不准备上路。孙民把大家带到一家酒楼吃饭,轻松一下气氛。

回到旅馆,孙民集中大家开会,他分析了现在的形势,向李好说明这个计划的成败对他父亲命运的影响。他说,你现在就是不带我们去,我们也能找到他,如果是这样,情形对你们会很不利。还是善始善终的好。

李好不说话,她的呼吸很急促。汗湿透了衣服。

你们会不会开枪?她突然问道。

我们为什么要开枪?孙民说。

他不知道。她说了真话,他不知道你们来,所以我怕他会紧张。

孙民和其他两位对视了一眼。孙民说,他会反抗吗?

李好不吱声。想了一下,她说,他知道我去找你们,他是自首的,只是不知道你们几时来。

孙民说,为了不发生危险,所以你要配合我们的行动。你千万不要惊动他,只要指出来就好,知道吗?指出就好。

李好说,你们不准开枪。

孙民说,可以啊,但你怎么这么幼稚呢?我们的安全怎么办?如果他身上有武器,你一惊动他,他会怎么做?我们又会怎么做?

李好不吭声了。

孙民说,所以,为了你父亲的绝对安全,你要听我们的,这为你们好,按我们的行动方案,你不能有任何动静,我们就能保护他的安全。

李好说,那你们不开枪了?

孙民说,只要你听我们的,我们就不开枪。

……她说,他住在黄城。

他们立即向黄城出发。

一到黄城,孙民先联络县公安局。当他们到达公安局时,已经是半夜两点多钟。

孙民来到大会议室,领导齐刷刷的都坐在那里了。除了公安局的所有领导,还有政府的主要领导。

孙民向会议说明了案情。全体人员几乎没有一个说话的。他们被这个消息惊呆了。孙民也很奇怪,为什么抓一个犯人会引致这么多县领导出席会议。

陈佐松始终低头,不发一语。

书记讲话。他的话令孙民大吃一惊。他说,李百义的案件令人震惊,因为他刚被提拔为副县长,是我县慈善协会会长,是一个著名的慈善家,政协委员。他为人正直,无私,堪称楷模。在黄城县有很好的口碑,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在县领导的民意调查中,得票率最高。想不到他会做这样的事。我们只是觉得有些震惊。

孙民也很震惊。他几乎怀疑找错了人。双方觉得要重新核对一下。他们核对了材料和照片之后,再次证实了李百义就是十年前的杀人犯。

会议不再纠缠了。开始讨论实施抓捕计划。

按理说要抓一个副县长是不难的,通知他来开会就可以了。但李百义情况特殊,他并没有到任,而且平时行踪不定,已经有好几天没见到他了。

李好被带进会议室。她看见了陈佐松。她的眼泪一下子冒了出来。但陈佐松只向她点了点头,示意她要镇静。

会议研究了明天李百义可能出现的地方。他们发现,李百义最近正忙于救灾。他一个人开着一辆松花江牌的救灾车运送粮食,可能会经过南街市场。他需要采购盐巴。

那明天就在南街市场布控。孙民说。

抓捕计划出现变数。有消息传来,李百义在抗灾现场由于吃了霉变的馒头,上吐下泻,已经送到县医院洗胃。

专案小组和县领导商量抓捕计划如何实施。有两种意见,以孙民为代表的专案小组建议立刻对李百义实施控制,转移到公安局医疗室,在控制中进行治疗;县领导一方则认为这样做效果不好,可能引起麻烦,建议对医院进行控制,而且不要让李百义本人得知,等他的病情稳定后再实施抓捕。双方起了争执。

专案小组对抓捕李百义可能引起麻烦表示费解。他们有理由猜测李百义可能已经知道了即将逮捕他的消息,所以急性肠胃炎一事也许只是个假象。但这种判断立即遭到县领导一方的质疑,尤其是陈佐松显得激动,他说李百义不会说谎。大家看着他,他似乎有泄露消息的嫌疑。

陈佐松为了自清,终于亮出了此事与他有关的证据。这个消息使在场的人很吃惊。陈佐松简单地把如何与李好商量自首的事说了一遍。他强调,如果他通风报信,他就不会联络李好实施这个计划。

县领导一方同意陈佐松的说法。书记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向孙民一行说明李百义这个人的特殊性。首先,他说明这个人如何在民众中取得这样好的口碑的原因,在于他严于律已,对自己近于苛刻,才导致屡次出现健康问题,他误食霉变馒头和上次误食有毒谷种一样,完全基于他对自己的苛刻,这种事情不是一回两回了,所以县委县政府方面相信此事的真实性,这也是基于他们对李百义长期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书记强调,这种分析不是包庇李百义,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掌握这个人的性质。他们对处理李百义完全赞成和支持,并将全力配合。

孙民隐隐闻到了一种奇怪的气息。不是对抗,而是一种淡淡的遗撼。几乎所有领导在言谈中都不易察觉地表现出一种对李百义的同情或者说敬佩之情。孙民很少见到这种情形:一个人没有对立面,他能赢得几乎全部人的好感,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从另一种角度理解也很简单:一个无私的人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困难的是,谁能做到无私呢。很多圣贤做到了无私是因为爱,而这个人是因为恨,你会相信吗?那些榜样是圣人,而这个人是罪犯。一个犯罪的人也许会因为忏悔产生爱,但这毕竟是不容易的。从恨到无私之间,是遥迢的路途。

孙民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使他有别于一般的警察,他不是咋咋呼呼有勇无谋的一类,他甚至常常阅读人物传记,他对现在这个人的分析,使他很重视此案目前已经呈现的某种特殊性。他开始小心谨慎地和县政府一方对话,以取得对这个人的把握。他尊重他们的意见。

你们的意思是怎么办?他问。

书记说,我们尊重你们的计划,我们只是建议说,如何更有把握地更稳妥地办好这件事情,

陈佐松说,现在随时都有大批群众在医院看望和照顾李百义,如果现在执行,比较麻烦。

同来的警察吴德忍不住了,大声说,抓一个人就那么麻烦吗?现在就去医院带出来,我看能怎么着。

他的话使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孙民阻止了吴德,说,好,就按照县委的建议,我们现在布控医院,包括病房的走廊,但不能让人察觉。嫌疑人病情好转,我们就实施抓捕。

吴德说,这样我们会增加多少难度和变数。

孙民说,就这样决定了。

一种神秘的气氛笼罩黄城。在医院,黑汉和黑嫂带了一些群众照顾李百义,他们轮番上阵,用愚昧的方法照料他们的恩人,比如依照偏方,用猫煮草根,硬逼着李百义喝下去。李百义只好照办。只有当他病倒时,人们才有机会让他得到这样的照顾,真正像一个病人休息。平时,他却像一匹马那样操劳。

李好自从回黄城后就没再露面。她不敢见父亲,也不能见父亲,她被控制在县委招待所,连见陈佐松的愿望都无法实现。她不知道为什么抓捕计划迟迟未能实施。她浸透在煎熬中。

医院已被布控。但没人会注意到那些便衣在周围徜徉。一天过去了,孙民也开始焦急了。陈佐松向他保证,不要着急,明天就可以实行抓捕了。

孙民不明白陈佐松为什么有把握这样说。陈佐松解释,只要不是躺着爬不起来,李百义住院不会超过三天。

果然,第二天传来李百义要出院的消息。孙民和手下的人做好了布置,准备在出院时由陈佐松出面用他的汽车把他接到公安局,这是最舒服的一种做法。李好被要求和他们一起行动。

但果然出了事。他们在医院门口等了半天,没有动静。吴德联络楼上的小林,小林说出事儿了,李百义昨天晚上就办好出院手续,突然不见了。

孙民的头轰地大了起来,非常沉重。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两天来发生的所有一切都是骗局。他立即让吴德和小林回头杀到李百义家,没有发现他回家。这就说明,李百义已经得悉一切,现在他逃亡了。

县一方领导每个人都哑口无言。他们为自己的轻信付出代价。沉默了好久,书记说,我们会全力配合,缉拿李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