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兴安山里有人家
70247700000042

第42章 真假穷人

再说周春红。

在丈夫的拳脚教训下,她总算怀孕了。此刻正挺着个大肚子,可怜巴巴地对丈夫说:“五子,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没有吃的,我饿得实在受不了了。”

董小五听了恼火地:“你这个吃货,总是饿、饿、饿,一天就知道吃、吃、吃;咱们卖松籽挣的那几个钱早就花没了,我兜里现在连一分钱都没有了。”

周春红见丈夫这样呵斥自已,感到既委屈又伤心:“那咱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董小五:“怎么过?我也没啥办法。听说过了年咱这边要办个木材加工厂,到时候我到厂子里上班挣钱。”

这边没饭吃,那边却吃得正香。

董父和董母做了满满一小盆大米干饭,端进自已住的西屋,自顾自地吃上了,米饭的香味馋得董小五夫妇直流口水。

周春红见状不满地对丈夫抱怨:“你看见了没有,咱爸咱妈做了满满一小盆大米干饭,你一牙我一口地吃上了,却让咱俩在一边饿肚子流口水。”

又说:“原以为你们这边过的能比我们农村强,哪想到嫁给你却连饭都吃不上!我们农村是苦了点,但是起码能有饭吃。”

董小五烦躁不已地:“他吃他们的,咱饿咱们的,我就不信以后咱俩得顿顿喝西北风!”

没结婚时,董小五总为自已找不着对象而苦恼,可是等结了婚才明白,成了家就不能再白吃父母的饭了,要想吃饭必须得自已挣饭吃。

天黑透了,正在周春红饥饿难忍时,董小五悄悄地从外面溜了进来。

他从怀里掏出几根火腿肠和两个面包,对妻子低声说:“这是我背着咱爸咱妈在食杂店赊的。你先吃吧,等咱们以后有钱了再还给人家,别让咱爸咱妈知道。”

早已饿得发慌的周春红二话不说一把抢过丈夫手里的面包,张开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董母见天黑透了,便到院子里看一看大门闩好了没有。

经过小儿子的房门口时,却闻到一股火腿肠的香味从屋里飘出来。

她好奇地绕到窗外往里一看,只见小儿子和儿媳正捧着面包和火腿肠,津津有味地吃着呢。

董母返回西屋,吃惊地对老伴说:“刚才我去院子里闩大门,你猜我看见了什么?”

“你看见了啥?”

董母把嘴凑到老伴耳边,低声说:“我看见咱们儿子和儿媳,背着咱俩在屋里吃火腿肠和面包呢,吃得那叫一个香啊。”

董父听了十分不满:“他妈的,这个儿子和儿媳也太小心眼了,有好吃的偷着吃,也不给咱俩尝一尝。”

第二天,董小山来了,手里还拎着一条烟:“爸,妈,我给你们买了一条烟,大鸡牌的。”

董母一见是烟,乐得咧开了嘴:“还是山子孝顺,哪象那个小的,有点好吃的还背着我们吃。”

董小山听了奇怪地问:“妈,你说什么?”

董母:“我是说小五子两口子。昨天天黑时我到大门口闩大门,经过小五子的门口时闻到他那屋里飘出一股火腿肠的香味,绕到屋外往里一看,小五子俩口子正捧着面包和火腿肠,吃得可香了,也不给我们尝一尝。”

董父此时也在一边附和着:“就是,那俩口子没法和你比,小气得要命。”

董小山听了后便来到弟弟的房间里:“老弟,你们昨晚上背着咱爸咱妈吃好吃的了?咋不给咱爸咱妈点尝一尝呢?”

董小五:“哥,你听谁说的?”

董小山:“咱妈说的。以后你们有了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别忘了给咱妈送过去一些,哪能偷着吃呢。”

董小五:“大哥看来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点好吃的还是我从食杂店里赊的,你知道不,我和小红已经两天没米下锅了,一直饿着肚子。”

董小山:“老弟,你连米都吃不上了?”

此时周春红插嘴说:“他现在兜里连一分钱都没有了,而我又怀了孕,老觉得饿,这不饿极了才到食杂店里赊点儿吃的,哪有多余的送给咱妈咱爸啊。”

董小五望着父母的房间不满地:“我俩连饭都吃不上,可是咱爸咱妈做好了饭就自顾自地吃上了,真是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我们这里的,什么玩意儿!”

董小山:“话不能这么说,大家谁都过得不容易,等我去给你们买袋大米,然后你和咱爸均分,争取让你们和爸妈都有饭吃。”

董小兰到她老妹家里串门,董小艳对她半喜半忧地说:“姐,你来的正好,今天是大超的生日,可是我们却连个蛋糕都买不起。”

董小兰听了高兴地:“是吗?你看你姐的记性,怎么连外甥今天过生日都不知道。”

又关切地问:“刚才你说什么?没钱给外甥买蛋糕?”

董小艳:“可不,我们都没钱去买。”

董小兰:“没钱你可以向小叔子借几个,再不向他大姐借也可以,怎么能不买个蛋糕呢。”

董小艳叹了一口气:“我俩都不好意思向人家张口,因为人家帮我们的忙太多了。”

董小兰:“既然这样,那么姐替你去买。”

董小艳:“可是你们也没钱啊。”

董小兰:“放心,姐别的买不起,但是买个蛋糕还是能做到的。”

她来到街上,掏出身上仅有的三十元钱,到蛋糕店里给外甥买了一个大蛋糕,还特意叫面点师傅在上面写下“祝大超生日快乐”几个字。

李春福夫妇和儿子望着桌子上的蛋糕,感动不已,同时又为自已的无能感到羞愧:“三姐,你看我俩可真是无能,论条件我们都比你强,可是却连个蛋糕都买不起。”

董小兰:“老妹看你说的,咱姐俩谁跟谁啊,你的孩子就是我的。”

董小兰和丈夫王胜利以及儿子居住在离红松只有五里地的和平村,一家三口仅靠王胜利打零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比李春福还要贫穷,不夸张地说,那买蛋糕的三十元钱是从一家人的生活费里硬抠出来的。

吃晚饭时,董小兰告诉她老妹:“在红松曙光办事处对面,有一个从乌市来的老板专门收购红松的松针,一斤松针三毛钱。我们村里有不少妇女都到山上摘松针去了,一大麻袋松针能卖十来元钱。”

董小艳听了十分动心:“姐,我和春福现在都闲着,不如咱姐俩也去山上摘松针,卖几个钱花花。“

董小兰:“这样也好,等明天你去我们和平,咱们姐俩去山上摘松针。妹夫就不用去了,在家里看着大超就行。”

李母:“那行那行,上山干活时小心,别出什么意外。“

这时从外面进来的李春俊听见了说:”那几个小钱不值得去挣,才三毛一斤;要想挣到十元钱,得摘三十多斤松针,现在满山是雪,不如在家里呆着。“

董小艳:“弟弟你不用担心,我和我三姐一块儿去,她会照顾好我的。“

董小兰:“那是,你是我妹子,我怎么的也得把你给照顾好,不然我怎么向你们一家交待。“

吃过晚饭,待姐姐走了之后,董小艳取来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在上面写字给丈夫看:我三姐说有一个老板收松针,明天我去和平我姐家和她一块儿到山上去摘松针,你在家里把咱们的宝贝儿子看好。

李春福看了后既高兴又担心:“想去就去吧,在树上摘松针时多留神,别掉下来摔着,我会把儿子看好的,不用担心。”

他连说带比划费劲地把自已的意思表达完。

第二天,董小艳和她三姐各骑一辆自行车,从和平村出发,向西面的大山深处骑去。

当来到山脚下,姐俩先把自行车锁好并藏进树丛中,然后每人拿着一条大麻袋向山上走去。

这是一座长满了红松、白桦和杨树的山头,树都不是很高。

当来到一棵较高的红松树下时,董小艳兴奋地对姐姐说:“三姐,你看,这棵红松树上的松针真多,咱姐俩就先在这里摘吧。”

董小兰仰着头看了看:“行,妹子你在树下往麻袋里装,我爬上去摘。”

说罢,她扔下麻袋,双手抓着树杈,试着爬了几次,却怎么也爬不上去。

董小艳在一边看着她姐的丑态,嘻嘻地傻笑着。

董小兰见她老妹在一边傻笑,不高兴地对她说:“小艳,你傻笑什么?快过来帮我往上爬。”

董小艳:“姐姐,我怎么帮你往上爬啊?”

董小兰:“你过来托着我的屁股,这样我才能爬上去。”

董小艳于是过来,用双手托着她姐的屁股,董小兰这才好不容易爬了上去。

董小艳仰着头不放心地对他姐说:“三姐,你小心点,别掉下来摔着。”

董小兰:“妹子你放心,我不会掉下去的,没事。”

说罢,用手把松针一丛一丛地摘下来扔到树下。

董小艳则在树下把落在雪地上的松针装入麻袋。

姐妹俩摘了一棵树又一棵树,松针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一直干到红日西坠。

天色向晚,董小兰看了看装得满满的两个麻袋:“就这样抬到车上松针会从袋子里掉出来的,得用细麻绳把袋子口扎紧,防止从袋子里掉出来。”

董小艳:“也是,我用手把袋子口攥着,你用绳子扎紧。”

扎好麻袋口,俩人一前一后费劲地把麻袋抬到山脚下,放到自行车的后座上并用绳子捆牢。

映着落日的余晖,姐俩骑上自行车,有说有笑地向村子里骑去。

两天后,董小艳回到了家里,高兴地对着丈夫连说带比划:“我和我三姐到山上摘了两天松针,一共挣了二十元钱。”

说罢从口袋里掏出十元钱,递到丈夫的面前。

李春福见只有十元钱,奇怪地问:“不是挣到二十元吗?怎么只有十元?”

董小艳:“另外十元钱我给我三姐家外甥买吃的了,外甥可高兴了。”

李春福弄明白后连连点头并打了几个手语:“噢,应该,应该。剩下的十元钱你留着吧,我不要。”

李春福知道,那十元钱是妻子在冰天雪地里翻山越岭才挣到的,虽然只有区区十元钱,却浸透了妻子的汗水和艰辛,自已一个大男人怎好意思要呢。

于成花听说有人收购松针,于是也来到曙光办事处对面想看个究竟。

当她挤进人群,却发现那个收购松针的老板不是别人,原来就是以前山里人饭店的那个瘦猴。

瘦老板此时也看见了她:“哟,成花呀,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怎么,你也想来卖松针?”

于成花:“你这死鬼,把饭店兑出去后一个人拍拍屁股走了,也不管老娘的死活。”

瘦老板:“这么说你可就不对了,天下男人多的是,没了我,你不是还有丈夫养着吗?怎么,没钱花了?”

于成花假装哭穷:“可不是吗,我缺钱花,为了几个钱,替侄子买了一团大烟膏子,没想到二嫂还有我爸我妈他们知道后全骂我,骂我没良心。”

其实于成花现在一点也不穷,她丈夫黄涛已经从友好的加工厂捞了十多万元,再加上她自已以种种理由向于成宽要的钱,全家在银行的存款以有二十多万元。

即使这样,她还是不知足,仍然四处哭“穷”。

瘦老板听了她的这通假话后十分同情:“这样吧,我来这里一方面是收购松针,另一方面还想收一些水曲柳。你要是能从山上弄下来,一根一米长的给你二十元钱。”

于成花高兴地:“这好办,我知道山上什么地方有,一米长手臂粗的,我一上午就能弄一捆。”

瘦老板:“那你弄去吧,什么时候交货?”

于成花:“明天。”

第二天,于成花独自一人带着锯、绳子,骑着自行车来到北山后面的树林里。

她在山林里寻寻觅觅,还真让她找到一些手臂粗细的水曲柳,按照瘦老板的要求,她把树一棵一棵地锯倒后再截成一米长的木棒,稍细一些的则全弃了。

只一上午的功夫,她就伐了足足有一大捆。

她把水曲柳一根一根地放到自行车的后座上,再用绳子牢牢地绑定,满心欢喜地推着自行车回到家中。

下午,她以每根二十元的价格卖给了瘦老板,得到一千多元钱。

回到家里,于成花把那十张“四伟人”捧在手里,捻成扇形,她喜滋滋地看着手里的钱,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

“我的宝贝钱呀钱,

使劲捞也捞不完。

为你什么我都干,

管它道德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