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临证医案
6993100000095

第95章 肝胆病症 (13)

第六章 肝胆病症 (13)

其中沉香、乌药顺气降逆,香附疏肝解郁,陈皮、半夏、胆星利气化痰,菖蒲、远志开窍安神,更由于气郁之痰多与脾湿有关,故用苍术、茯苓益脾燥湿。肝气上逆必致风火亢盛,故用龙贝齿、天麻之类镇肝熄风,并以牛黄清心丸加强开窍醒脑的作用。二诊以后,不但气机得到舒展,而且心神渐复,肾气渐立,病情趋向稳定。案中说“凡中风不论真、类,神气智慧,要以三日为期,久昏不清,未易图也”,确是经验之谈。今三剂而神渐清醒,这是本证所以能较快恢复的机兆。有学生问在第三诊方中用细辛的作用是什么,按细辛为手少阴引经药,其气辛香,用以佐星、夏、菖蒲,祛心经蒙蔽之痰,且用黄连清心经之热,兼制细辛之温,一温一寒,相反相成,恰到好处。本案以调气化痰为主,与治疗一般中风不同,平肝熄风药用得很少,只处在佐使地位,但是同样取得较好的疗效,使这危重病症转趋坦途,充分说明了“辨证求因”在中医临床上的重要作用。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宋爱人》

医案九

患者某,女,55岁,住武汉市武昌区,某商店售货员。1977年10月某日就诊。数月前突然中风卒倒,昏不知人,移时苏醒后,即见右半身活动失灵,不能运动,口部向左歪斜,言语不清晰,苔白腻,脉沉弦。乃风痰壅阻于身半,气血不养,为“偏枯”之病,治宜利窍祛壅,化解风痰,拟导痰汤加味:胆南星10克防风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炒枳实10克石菖蒲10克白附子10克白僵蚕10克远志8克(去骨)上11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

(按)《素问·调经论篇》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风痰阻窍,气血逆乱,神识昏蒙,不能自持,则见突然中风昏倒,不省人事,是乃古之所谓“痰中”也。移时脏腑气复,故苏醒。其神志呈已清醒有知,然风痰仍阻塞于身之右半,经脉不通,失其血气之濡养,故患者右侧半身不遂,右颊邪伤而皮肉筋脉缓纵,左颊无邪则皮肉筋脉相引而见急,故口颊喎戾而向左侧歪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心主舌。”又说:“心在窍为舌。”且心手少阴之别络系于舌本,风痰壅窍,心脉受阻,则语言为之不利。风痰内郁为病,故苔见白腻而脉见沉弦,导痰汤方加味,用南星、半夏、白附子、僵蚕、防风化痰祛风,菖蒲、远志开窍祛痰,甘草、茯苓健脾渗湿,以净生痰之源,积实、陈皮行气,以佐南星、半夏等药之化痰,断断续续服药数十剂,时经半年多而病愈。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

七、颤证

医案一

张某,男,11岁。1980年3月2日初诊。患者于去年秋天,头项无故摇动,逐渐加重至大摇不休,除入睡时摇动暂止外,醒后即又发作。经多处医院治疗,收效甚微,后转我院诊治。检查:患儿精神尚好,脉弦稍数,舌红无苔。证属:肝风内动,浮阳上越所致。治疗:镇肝潜阳,熄风柔痉。方药:生牡蛎24g,白芍15g,鳖甲9g,僵蚕6g,地龙6g,全蝎3g,稀莶草30g,钩藤9g,牛膝9g,羚羊角粉1.5g(另包冲服)。3月5日复诊:服上药2剂后,头摇已止,唯食欲较差。上方减鳖甲、羚羊角粉,加鸡内金、扁豆、山楂,又服2剂愈。

(按)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盖肝为木脏,肝木失和而风自肝起,风动则木摇,故头摇不止。用牡蛎、鳖甲益阴潜阳;稀莶草、钩藤、羚羊角平肝清热;僵蚕、地龙、全蝎熄风镇痉通络;再加白芍柔肝缓急;牛膝引药下行。全方共奏柔肝熄风,镇痉除风之功而头摇症愈。(原载《中原医刊》1983年第4期)

引自《张鸛一医案医话集》

医案二

陈某,女,64岁,农民。1978年l0月8日初诊。患消渴病已3年余,每日饮水达四、五暖瓶(五磅瓶),小便一昼夜15次左右,量多。尿糖、血糖试验均为阴性。自去夏以来,口唇颤动,不能自制,无片刻休止时,且影响进食。其子侄辈皆医生,累治无效。遂来就诊:患者口燥咽干,思饮不已,胸部痞塞,食欲日减,头晕身倦,心烦盗汗,望其舌鲜红无苔,诊其脉弦强而数,但重按无根。证属阴虚火浮,肝风扰脾。治宜补阴纳阳,濡肝益脾。处方:大熟地45g,枸杞子30g,白术30g,山药30g,党参15g,肉桂9g,附子9g,干姜6g,牛膝15g,破故纸15g,益智仁15g,菜菔子15g,鸡内金9g,天麻9g。3剂,水煎服。10月12日复诊:渴饮大减,每昼夜只需一水瓶,但嘴唇仍颤动不已。上方加稀莶草20g,钩藤20g,白芍15g,胡麻15g以清镇肝阳,熄风止颤。连服7剂,痊愈。至今未再复发。

(按)本病虽有口渴、舌红、脉弦数等症,但不能误认为是实火所致。因脉虽弦数,而重取无根;且病程已迁延3年余,如是实火,早已燎原;况又唇颤不已,显系肝风内动,皆由肾水素虚,不能涵木而风生,阴不能庇阳而火浮所致。故治则重在补肾水,濡肝木。诚如《景岳全书》所云:“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方中之所以用桂、附,义在助肾阳蒸水上潮而止渴,又能引浮火下行以归元,一箭而得双雕。二诊渴减而唇仍颤动,因唇属脾,颤动为肝风、肝阳未潜,扰脾不已之故也。所以加入稀莶草、钩藤、自芍、胡麻以柔肝熄风。全方调配合法,故仅用药十帖而多年痼疾告愈。(原载《河南中医》1982年第1期)

引自《张鸛一医案医话集》

医案三

郭某,女,76岁,干部,病历号122821,1993年10月25日初诊。主诉四肢震颤,舌体不自主舞弄3年。其患有糖尿病30余年,近l0年用胰岛素治疗。近几年多次因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治疗。遗有左侧肢体活动不便。1990年初,出现四肢不自主震颤,口唇多动,舌体舞弄不休,静止亦然。神经内科确诊为脑动脉硬化、帕金森病,一直服用盐酸金刚烷胺、美多巴、安坦、氟哌丁醇、喜得镇等治疗。近半年来,肢体震颤抖动及舌体舞弄加重,尤以左侧明显。近3月来口舌溃疡反复发生,遂就诊于祝氏。现观其形体肥胖,汗出较多,口舌多处溃疡疼痛,舌体舞弄不休,口唇多动,四肢震颤,不能持物。动作迟缓,行走迈小碎步,语言含混不清,寐差纳呆,头晕乏力,口干欲饮,腰腿酸痛,夜尿4~5次,大便干燥,数目一行。舌红黯,舌下络脉瘀张,脉细弦。辨证: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瘀阻脑络,虚火上炎。

治法:滋补肝肾,平肝熄风,化瘀通络,清热解毒。处方:枸杞子10g,菊花l0g,生熟地黄各l0g,山萸肉l0g,山药l0g,牡丹皮l0g,茯苓15g,泽泻l0g,生蒲黄10g(包),丹参30g,升麻10g,桔梗10g,白头翁30g,金银花10g,连翘10g,北沙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半月,未再口腔溃疡,口干、弄舌均减。以上方加减服药2月,1994年2月21日复诊时诉其弄舌、震颤同前,畏寒肢冷,口舌干燥,小便不畅,大便干燥,舌黯红,脉弦细。辨证:阴阳两虚,肝肾不足,虚风内动。治法:协调阴阳,补益肝肾,平肝熄风。

处方:桂枝l0g,白芍l0g,炙甘草6g,生龙骨30g(先下),生牡蛎30g(先下),生熟地黄各l0g,山萸肉10g,山药10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0g,枸杞子l0g,川断15g,钩藤10g,白头翁30g,丹参30g,升麻l0g。每日1剂,水煎服。1994年4月28日复诊。服上方1个月,其畏寒肢冷及尿不畅消失,震颤弄舌亦好转,乃停服氟哌丁醇、安坦、仅服金刚烷胺与美多巴,继服1月,今来诉说震颤、弄舌又重,头晕头痛,乏力口干,舌黯红,脉弦滑。辨证:瘀阻脑络,引动肝风。治法:活血化瘀,平肝熄风。

处方:当归l0g,川芎l0g,生地黄10g,赤芍l5g,桃仁l0g,红花l0g,柴胡l0g,桔梗l0g,枳壳10g,牛膝15g,钩藤l5g,白头翁30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五味子l0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上方60余剂,右侧肢体控制,弄舌大减,已无咬舌现象,语言明显清楚,下肢有力。守方加鸡血藤30g、稀莶草l5g,再服30剂,1994年l0月24日随诊时舌体舞弄已不明显,肢体未见明显震颤,精神体力均佳,唯感口干思饮,大便干燥。嘱守方加肉苁蓉20g、制首乌l5g,再服1月,随诊至今,病情稳定。

(按)帕金森病属于中医学“震颤”、“弄舌”等病证范畴。《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孙氏《赤水玄珠》说:“颤振者,人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住持,风之象也。”并谓“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灭盛火,极为难治。”系指中老年者,肝肾精血渐衰,真元本虚,或因风寒痰火阻滞筋脉;或因精血不足,筋脉失荣;或病久入络,瘀阻脉络等致津血不能荣筋脉而生风震颤。祝氏治疗本病常以杞菊地黄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以滋补肝肾、调和阴阳、潜阳熄风和活血化瘀等为基本原则。

本案据证先施杞菊地黄汤合生脉饮等滋肝肾、熄肝风、清热毒,令水火相济而风熄,故舌疮、弄舌、口干减矣;继之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杞菊地黄汤加减以滋肝肾、和阴阳、熄肝风,阴阳和而风木静,故肢冷去,震颤轻也;终以血府逐瘀汤加益肝肾之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等药和平肝熄风之钩藤等药治之,重在化瘀通络,“血行风自灭”,标本并治,乃获良效。方中白头翁配钩藤之用,系祝氏对药经验,他据《本草备要》之论白头翁“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其相像肝,治血热风动”之说,与平肝熄风药钩藤相伍,每有增强清热平肝,熄风解痉之力。故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甲亢和血热动风等病证。

引自《祝谌予临证用方选粹》

医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