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笑看沧海欲成尘
6971000000017

第17章 吕洞宾

在八仙之中,吕洞宾的法力并非是最高的,但是他的影响力却是最大,在民间有极大的声望,如果来个全民海选,推荐道家的形象代言人,那吕祖的票一定特多。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曾说过:“故佛道中惟观自在(观世音),仙道中惟纯阳子(吕洞宾),神道中惟伏魔帝(关帝),此之圣愿力宏大,欲普渡之身世界,拔尽一切苦恼,以是故祥云宝马,常杂处人间,与人最近。”

是啊,佛道神三教中香火最盛的就要数观音、吕祖、关老爷了。吕祖之所以在道教神仙中人气最旺,首先是他的形象好,吕祖有时一副豪气冲天的剑侠形象,有时则是文质彬彬的文士打扮,无论“文装武装”,绝对是英风潇洒、神采飞扬。可谓标准的神仙麻豆(MODEL)。道家的神仙标准像,大致就是吕洞宾这个样子。而且吕祖耽于诗酒——“诗吟自得闲中句,酒饮多遗醉后钱”,充满人情味。

所以,诸如铁拐李、汉钟离,虽然功力还在吕洞宾之上,但一个是残疾人,一个是需减肥的大胖子,形象远不如吕祖有亲和力。看来“实力派不如偶像派”,不单娱乐界中有,神仙世界中也是如此。

万顷白云独自有,一枝丹桂阿谁无

七言

吕岩

当年诗价满皇都,掉臂西归是丈夫。

万顷白云独自有,一枝丹桂阿谁无。

闲寻渭曲渔翁引,醉上莲峰道士扶。

他日与君重际会,竹溪茅舍夜相呼。

大凡学仙求道的人,往往也不是一开始就以学仙为“第一志愿”的。吕洞宾也是如此,从“当年诗价满皇都”来看,吕洞宾当年也是一个锦心绣口,笔走龙蛇的青衫才子,只不过晚唐当时科场腐败,吕洞宾屡试不中。

这一年,在长安的酒店里,吕洞宾喝了一顿闷酒,却遇见了八仙中的汉钟离,汉钟离让他做了一个“黄粱梦”,从此他大彻悟,再也不汲汲于富贵,醉心于功名了。(这段故事的详情,我们放在“汉钟离”篇中来说。)

从诗中的“万顷白云独自有,一枝丹桂阿谁无”可以看出,吕洞宾再不以攀宫折桂为难得的荣耀,而是宣扬起“读书无用论”,与其呕心沥血地考“学历”,还不如隐居到山间林下。那万顷白云,千缕清风,不用一钱买,不用违心求,就全是自己的,全是求道之人的。

单从诗歌艺术而论,吕洞宾的诗也称得上极佳,可见他所说的“当年诗价满皇都”并非虚言,有人说吕洞宾集中的诗多是他人伪托,但我觉得并非如此,或许有那一首两首是假的,但绝大多数诗篇,都写得傲气凌霄,充满矫然独立的仙家气度,绝非一般喜欢作伪欺世的妄人所能道。

不少道家“仙人”们的诗,庄严刻板,犹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样没有活的灵气。而吕洞宾的诗读来却多有神采飞扬的感觉,比如这一首,虽然题为《赠罗浮道士》,但是其中没有多少香烟缭绕的气味,而是旷达豪迈,气吞江海: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

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

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其中颈联、颌联两组对句尤其出彩,其中气魄,除太白外,鲜有类之。诗中气象,非凡俗之辈可及。

等闲倒尽十分酒,遇兴高吟一百篇

七言

吕岩

世上何人会此言,休将名利挂心田。

等闲倒尽十分酒,遇兴高吟一百篇。

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

他时功满归何处,直驾云车入洞天。

道家不像佛家,《西游记》中唐僧曾说:“酒是僧家第一戒”,而道家的神仙们对于酒并不排斥,好多得道高人、仙人都经常醉醺醺的,像《仙剑奇侠传》中的“酒剑仙”就是其中代表。正所谓“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吕祖七言诗》)。

当一个布衣闲客,野店村酒,醺然一醉,比起玉阶金殿中那些钩心斗角、蝇营狗苟的权贵们来,更不知要快活多少!“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大概酒中之趣就颇似道家真义。沉醉之中,物我皆忘,倒真有点万物一也,天地齐也的意思。

吕洞宾酒量不小,而且走到哪儿喝到哪儿,他集中带有“酒”字的诗句非常多,比如“杖头春色一壶酒,炉内丹砂万点金”“闷里醉眠三路口,闲来游钓洞庭心”“三尺焦桐为活计,一壶美酒是生涯”“时斟海内千年酒,惯摘壶中四序花”……

吕祖好酒,这次喝多了,也出了一次“交通事故”。(咦,难道吕祖酒后开车?)这天吕洞宾吃酒大醉,行走在巴陵市的街头,撞上了当地太守的车驾。古时候当官的很是威风,有道是“巡抚出行,山摇地动”,一般行人早就远远地回避了。

见有人竟然挡了他的车驾,这狗官有眼不识吕洞宾,便喝令三班衙役们要拿下吕祖问罪,吕祖笑呵呵地说:“等我酒醒了后再说吧。”说罢竟然酣睡在街头。这狗官大怒,正要喝令左右行刑拷打,吕祖却突然不见了,只听空中有吟诗声道:

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

身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

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生愁。

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休。

(《真人行巴陵市太守怒其不避使案吏具其罪真人曰须酒醒耳顷忽失之但留诗曰》吕岩)

吕洞宾在此处,有意和这个狂傲的太守开了一个玩笑。怪不得吕祖让世人感到十分的亲切,因为他这种好酒使性的脾气充满了人情味,吕祖还有诗道:

落魄且落魄,夜宿乡村,朝游城郭。

闲来无事玩青山,困来街市货丹药。

卖得钱,不算度,酤美酒,自斟酌。

醉后吟哦动鬼神,任意日头向西落。

“醉后吟哦动鬼神,任意日头向西落”,这就是吕洞宾疏狂不羁的风采,他不是一尊枯冷的人像,而是和世上充满七情六欲的人息息相通,悲喜共尝。

吕洞宾有一首《梧桐影》诗,写道:“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此诗没有一点香火气息,充溢着人间气味。虽然寥寥几字,但意味深长,可媲美太白之“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那篇。

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

吕洞宾的形象亦文亦武,相貌斯文,像个文士,但身后背着一把长剑,又有神威凛凛的一面。相传吕祖剑术通神,《宋朝国史》(依吕祖的寿数,活到宋代毫不稀奇)中也这样说:“关中逸人吕洞宾,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

磨剑赠侯道士

吕岩

欲整锋铓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

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

奸血默随流水尽,凶豪今逐渍痕消。

削平浮世不平事,与尔相将上九霄。

这是《全唐诗》中所载的一首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吕祖磨了一把利剑送给这位姓侯的道士,其中“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写得威风凛凛、虎虎生风,极有气势。

民间百姓们传说吕祖可飞剑取人首级于千里之外。也就是说,吕祖把剑往天上一抛,口中一念咒,宝剑就像“战斧”巡航导弹一般自动飞去找目标了。其实吕祖是有德仙人,他的剑并不会随便杀人的。

南宋时吴曾所撰的《能改斋漫录》中,写吕祖自己言道:“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甚晒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 是啊,挥剑杀人这等事,正像《庄子·说剑》篇中说的那样:“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这只是末节小技。而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斩断烦恼、贪嗔、色欲之类的东东要却比取人首级难得多了,不过一般憨老百姓,却不明白这一点,只觉得飞剑取人头既好玩又可怕。吕祖自己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题凤翔府天庆观

吕岩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

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从诗中看,吕祖并没有施展过他的剑术来杀人,但有没有降妖除怪,那就不得而知了。所谓“且货乌金混世流”,“乌金”是墨的代称,吕祖的意思是说,现在我就在街头像落魄书生们一样卖一卖字画,和世人在一块混混日子罢了。正所谓“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吕洞宾和那些清高得不愿涉足人世的神仙大有不同,据说他曾发誓:“必须度尽天下众生,方愿上升也。”所以吕祖长年游戏人间,做一个地仙。但是正如吕祖诗中所说“四海皆忙几个闲,时人口内说尘缘”,寻常俗人,度他们恐怕要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全唐诗》中吕洞宾写有这样一首诗,道出他在世间的寂寞:

绝句

吕岩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独立在风急月孤的高山崖上,吕祖心中感到一阵阵的孤寂。世上人纷纭如蚁,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真心放弃物欲,求仙证道的人又有几个?而《全唐诗》中的这样一首诗也透出吕洞宾的寂寞:“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襄阳城里没人知,襄阳城外江山好。”(《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钟吕(钟离权、吕洞宾)一派传道时,不像“五斗米道”及其他教派那样疯狂“扩招”。吕祖传徒,必细细考察其根骨,如无修道基础的,别说交五斗米,交五斗金子也不收。但如此一来,收徒就如沙中淘金,困难极了。

一般俗人不但悟性差,还常常认假为真。据说吕洞宾一次到乡间,见一伙子人正给神仙吕祖过寿,吕洞宾一看,众人都在给自己的画像斟酒献肉,他想去讨杯酒喝时,却给赶了出来。所以《全唐诗》中有吕洞宾的这样一首诗:

闲题

吕岩

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

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还有故事说,吕祖见一家母子贫穷,于是投两粒仙米入井,从此井水化为美酒,于是这家从此开个酒铺,卖酒为生,就此无本万利,衣食俱丰。过了段时间,吕祖过来回访,其子倒抱怨起来,说是井水化酒,好却是好,但却没有酒糟可以喂个猪什么的。吕祖长叹一声道:“人心苦不知足”,于是将仙米收回,井水还是原来的井水。

不过即使如此,吕祖也始终没有厌弃人间,他甚至还到青楼妓馆中开悟那些风尘女子们求道,有诗为证:

题广陵妓屏二首

吕岩

嫫母西施共此身,可怜老少隔千春。

他年鹤发鸡皮媪,今日玉颜花貌人。

花开花落两悲欢,花与人还事一般。

开在枝间妨客折,落来地上请谁看。

这是吕祖题在扬州妓馆屏风上的诗,扬州自古是烟花之地,春风十里,美人如玉,是著名的温柔乡。吕祖却题诗告诫那些女人,富贵繁华皆是眼前花,一朝沦落不堪看。

据说直到了宋朝熙宁元年(1068年),吕祖还在湖州一户人家中饱以美酒后,用石榴皮在墙上题诗道:

熙宁元年八月十九日过湖州东林沈山用石榴皮写绝句于壁自号回山人

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

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当然,吕祖之所以为世人熟知并广为供奉,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后来盛极一时的全真派,其祖师王重阳相传就是受吕祖的点化而悟道的,所以随着全真教在全国的到处流行,吕洞宾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绝句

吕岩

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大千沙界须臾至,石烂松枯经几秋。

无家无业,无拘无束,三千里来去自如,如云如水,如鹤如松,七百年暑尽寒来。大道修成,瓦砾尽黄金,黄金皆瓦砾。美酒饱饮,君山为我枕,我枕是君山。品吕祖之诗,遥想吕祖之风采,焉能不心折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