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6960400000009

第9章 习惯之二:以终为始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尤其以成功人士为最。人生计划是你一生的追求和信仰,人生信条是你一生的原则和标准。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归功于他们能以终为始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因此,有志于成功的人士,务必要以终为始,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1.谨记人生使命

●人生使命须以终为始,始终如一的执行,是以自我领导的原则为基础的,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就好比思想与行为。

●人生的最终期许,可以发掘人们心底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间接触及影响圈的核心部分。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

成功人士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人生使命。

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身外之物和内在力量相比,便显得微不足道。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深奥,在你心烦意乱、茫无所从时,请找个僻静不受干扰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作一段心灵之旅。

如果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到达之后,居然发现亲朋好友齐集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也许这己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司事或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请认真想一想,你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评语?你这一生有任何成就、贡献或值得怀念的事吗?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失去了你,对关心你的人会有什么影响?请记下你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正是你的人生总结,你将以此为标准完成你的人生使命。

人生的最终期许,可以发掘人们心底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间接触及影响圈的核心部分。从此时此刻起,一举一动,一切价值标准,都必须以人生的最终使命为依托;也就是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来决定一切。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把人生使命谨记在心,每一天都要朝此迈进,不敢有丝毫违背。

确认使命也意味着,着手做任何一件事前,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对目前所处的状况了解得更透彻,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不致误入歧途,白费工夫。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仍然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墙,为时已晚。因此,人们也许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

很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上自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下至平头小民、凡夫俗子,无人不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或更高的事业地位与声誉,可是名利往往蒙蔽良知,成功每每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远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盖棺论定时,你希望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名利、成就等等不免显得微不足道。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丧礼上有人问死者的朋友:“他留下多少遗产?”对方答:“他什么也没带走。”

其实你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所有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的创造和实际的即第二次的创造。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思,然后付诸实现。正因如此,认定使命才显得如此重要。

以建筑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而绘出设计图之前,须先在脑海中构思每一细节。有了设计图,然后有施工计划,这样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筑。假使设计稍有缺失,弥补起来,可能就事倍功半。设计蓝图代表愿景,整个建筑过程均以它为准绳,因此宁可事先追求尽善尽美,以免亡羊补牢。

创办企业也是同样道理。要想经营成功,必须先确定产品或服务可达到的营运目标,然后综合资金、研究发展、生产作业、行销、人事、厂房设备等方面资源,朝远景努力前进。许多企业都败在事先规划不周,以致资金不足,或对市场认识不清上。

教养子女也要有使命。想调教出既懂事又有责任感的子女,日常与子女相处时,就得谨守这一使命,不可做出相违背的举动。

先构思而后行动的原则适用范围极广。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预备讲稿;做衣服,要先设计款式。明白这个道理,把订定使命看得与行为本身同样重要,影响圈就会日渐扩大。

不过,“使命”不见得都是有意识的产物。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只知遵循家庭、社会或环境所赋予的使命前进。这类使命多半出于个人主观好恶,不符合客观原则。它之所以被接受,乃由于有些人依赖心过重,生怕不顺从别人的要求便会失去爱,因而必须靠别人来肯定自我价值。

人生使命须以终为始,以终为始时始终如一的执行,是以自我领导的原则为基础的,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则是确定所做的手是否正确;管理是在成功的阶梯上努力往上爬,领导则指出所爬阶梯是否靠在正确的墙上。

要理解两者的区别不难。想象一下,一群工人夜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是生产者,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处,巡视全貌。

尤其在飞速发展的世界中,有效的领导比以往更显得重要。我们需要方针,需要指挥。面对纷扰不已的世界,谁也难以预料未来的发展,这时惟有依靠自己的判断行事。而使命——也就是心中的罗盘——能使你判断正确。

成功——甚至可说求生存的关键——并不完全取决于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努力是否得法。因此对各行各业而言,领导都重于管理。

企业方面,市场瞬息万变,领导者必须不断密切注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购买心理,以使企业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工业方面也是这样。领导者若不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技能再好也不能使他们免于破产。缺乏有效领导的高效率管理,有人称之为“就像在泰坦尼克号轮船上拉开躺椅”。无论管理多么成功,都不能弥补领导的失败。不过领导的确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常常陷于管理的圈子难以自拔。

所以说,到任何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

2.始终如一的在寻找机会

●期待明天或不久之后出现奇迹!是不切实际而且必然失败的想法,尤其是期待别人为你制造奇迹。依赖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决心、自己的信念,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成就。

●电影大亨高德温曾经说:“我想所谓运气,就是能察觉机会所在并能即时掌握。人人都有时运不济的时候,但人人也都有机会。败而不馁,掌握机会,就能成功。”

●二十世纪的美国人有一句俗谚:“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

●人间处处是机会,但只有那些预做准备的人才能认出机会并加以有效地利用。

●只有你能发现机会,从而把失败与挫折转变为成功。

成功人士不怕失败,他们善于失败后再去寻找机会,不管失败多少次都可以从头开始。只有你能发现机会,从而把失败与挫折转变为成功。也就是说不管失败多少次都可以从头开始。

电影大亨高德温曾经说:“我想所谓运气,就是能察觉机会所在并能即时掌握。人人都有时运不济的时候,但人人也都有机会。败而不馁,掌握机会,就能成功。”

能稳操胜券者从不等待幸运女神来敲门,他们深知所谓幸运其实是自己创造的。事业有成就的人也知道霉运是消极思想所形成。反之,开放而乐观的态度能造成良性循环,制造出更多的幸运。

人生充满机会,只是看我们是否善于把握。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略特曾经写道:“生命巨流中的黄金时刻稍纵即逝,除了砂砾之外我们别无所见;天使前来探访,我们却当面不识,失之交臂。”二十世纪的美国人也有一句俗谚:“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

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

玛娇丽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在一家小型公司谋得一份好差事,可是上司要她做一件不在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她拒绝了。不久以后,在另一个部门的一位同事问她愿不愿意尝试那个部门的工作,她再度回绝。玛娇丽不愿担负其他任何任务,除非力!她的薪,升她的级。她没有认出送到她眼前的机会。假使她接受新任务并且顺利完成,她就极有资格要求加薪和升级了。结果部门经理认为她不思进取,不愿成长。

我们常把机会拟人化,误以为幸运之神真的存在,许多人就坐待机会来敲门。可惜的是,机会从来不会自动前来敲门。不管你等待多少年,也听不到它的敲门声。原因是,机会并非外界的生存实体,它在你的内心之中,你就是机会。

只有你能制造机会。只有你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来利用机会。只有你能发现机会,从而把失败与挫折转变为成功。

有些人给机会下了褊狭的定义,认为是指一笔交易成功或职务升迁。其实机会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意味着众人皆陷入消极的泥潭中时,你却能寻出一条积极思考的途径。机会是在强大压力之下圆满完成任务;机会是不卷入办公室里的勾心斗角;机会是不受紧张、冲突和自疑的牵绊;机会是接纳自己的一切,求得内心的宁静,并享受充满自信的愉悦。

朝着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前进,尽量利用造物主慷慨赐予你的才华和能力,机会就在其中。

(1)当你不再打击自己,自然就会开始认清机会所在。

(2)当你不再担心别人怎么想,就会开始发掘出无穷的机会。

(3)当你不再想象砉前途无量,你就会开始掌握机会。

(4)当你不再为昔日的挫败烦恼,就会开始为自己创造机会。

记住,任何人都有失意和挫折的时候,但是人人也都有丰富的潜力。不快乐的人只看见他的错误和弱点,满心喜悦的人则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

你怎样为自己创造机会?你要不断地探索、发现并且适应新来乍到的机遇。

更重要的是,你要保持心胸开阔与乐观。

不久你就会听到机会在敲门,不是敲你的前门,而是叩你的心扉。

机会来临时,许多人闭门不纳。他们不知道机会稍纵即逝。

抱着凡事明天再说的想法,永远达不到日标。你等待的船只不会在未来某一个未知的时刻驶来。把眼前唾手可得的乐趣推拖到下周或明年是一种浪费,你只在眼前、今天、此刻拥有这个机会。

期待明天或不久之后出现奇迹!是不切实际而且必然失败的想法,尤其是期待别人为你制造奇迹。依赖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决心、自己的信念,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成就。

我们居住在这个优裕富饶的国家,往往会把最伟大的财富——“自由”视为当然。我们每一位国民都享有表达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和享受机会的自由。

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度。它提供各种机会追求幸福、成功和财富,让每一个守法公民终生享用不尽。法律保障每一个人工作的机会和保有努力成果的权利。

有些特殊利益团体不了解,自由不是平白获得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是自己挣来的财富,就无权享有。财富的创造是由自然法则和经济状态来控制。如果有太多人不劳而获,社会体制便会崩溃。

因此,机会正等着你去创造,你只需要开始享受工作乐趣即可。你拥有一切基本自由,诸如更换工作、接受教育、接受训练、开创事业、创新产品或提供更佳服务等。机会的根源是自由,有了自由,人人都可以按照个人的能力和梦想,去追寻成功与幸福。

人间处处是机会,但只有那些预做准备的人才能认出机会并加以有效地利用。未经妥善准备,任何人都无法看出或利用优势。请记住,机会往往乔装成问题而出现。

3.改写人生信条

●当我们承袭的“人生信条”有违我们的生活目标时,我们能够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书写新的信条,它将更为符合我们内在的价值观。

●凡是心中秉持恒久不变真理的人,才能屹立于动荡的环境中。

美国的潜能大师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承袭了许多来自他人的“人生信条”,也就是价值观与其他方面的制约。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得改写这些信条,或者改变既有的成见。

已故埃及总统萨达特曾写过一本自传,讲述了一个最令人振奋的改写人生信条的故事。萨达特是在仇恨以色列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一度以仇恨以色列来调动民众的意志。这个信条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浓厚的民族主义,但它也是愚蠢的,忽视了当今世界相互依存的事实。萨达特也知道这一点。

于是,萨达特决心改写自己的人生信条。因为参与推翻法鲁克国王,他被关进了监牢。在那里,他学会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反躬自省,改造自我。

当终于成为埃及总统时,他改变了自己对以色列的态度。他访问了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会,开启世界历史上最勇于突破先例的和平运动,而这一大胆的行为最终产生了戴维营协议。

萨达特利用他的独立意识、想象力和良知进行自我领导,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

当我们承袭的“人生信条”有违我们的生活目标时,我们能够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书写新的信条,它将更为符合我们内在的价值观。

假设我是一位严厉的父亲,每当子女做出令我反感的行为,立刻会火冒三丈,把教训子女的真正目的抛诸脑后;拿出做父亲的权威,迫使子女屈服。在眼前的冲突中我固然得胜,亲子关系却出现裂痕。孩子表面顺从,但口服心不服,受到压抑的情绪,日后会以更糟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一定时时牢记这些,表面对孩子的态度并不能真正反映我心底的情感,因为繁复的事务扰乱了行为的方向。

好在这个缺点并非无法克服。人人都可以排除外来不合宜的价值观与其他制约,由此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与方向,和对生命的负责,来改写人生信条,让自己的人生真正符合自己的意愿。于是,日常生活一旦出现困难,你就可以根据个人价值观决定因应之道。

人生信条就是认定自己的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然后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宣言中应包括自我期许与基本价值观,内容往往因人而异。这就是一位朋友的个人信条如下:

(1)家庭放在第一位。

(2)以诚信为本。

(3)在未听取所有人的意见时,不妄下断语。

(4)诚恳征求他人意见。

(5)诚恳但立场坚定。

(6)每年掌握一种新技能。

(7)今天计划明天的工作。

(8)抓紧等待的时间。

(9)态度积极,保持幽默。

(10)生活与工作有条不紊。

(11)别怕犯错——怕的是不能记取教训。

(12)协助属下成功。

(13)多请教别人。

(14)珍惜现在。

对于一位希望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妇女,她的使命感便不尽相同:

(1)兼顾事业与家庭,因为两者对她都很重要。

(2)家庭是平安、祥和与幸福之地,她要以智慧来创造整洁温馨的环境,并教导子女有爱心、进取与充满欢愉,培养他们成长。

(3)珍惜民主社会的权利与自由,善尽社会一分子的责任。

(4)积极主动追求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