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6960400000037

第37章 习惯之七:不断更新全方位平衡自我(3)

促使潜能开发应用的方法途径有许许多多,但从成功学的角度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诱、逼、学”。

(1)“诱”就是引导。

寻求更大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是人生命意识里的根本需求。“这山望着那山高”,“喜新厌旧”是人的根本特性。因此,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自我,有理性的自我,是绝不愿意停留在任何一种狭小的、有限的状态之中的,而总是要想不断开拓以取得更大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生存。这种炽热的、旺盛的发展需要,是成功渴望的表现,是潜能蓄势待发的前兆。只要对这种发展意识给予有益的暗示、引发、规划和培育,就能把潜能很好地煽动起来,释放出来——通过“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

自我设计,就是根据社会的客观条件,自我的实际特质等诸多因素设计出自我潜能理想的实现方式,以便使自我得到最充分、最理想、最自由、最大最好的发展。

自我实现就是根据自我设计的道路,经过努力奋斗,把潜能完全发挥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设计,使自己成为最理想的人。

就自我本身而言,自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自我设计,是缺乏主体自我意识的表现,其整个实践活动将是盲目的,因而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自我设计是自我实现的基础,亦即是成功的基础,是自我实现的指导方针;自我实现则是自我设计的结果,是对自我设计的验证、修正和实现。

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有一条必由之路,这就是前面几个篇章已经论述过的“心态——目标——时间管理——行动”。这是一条潜能开发应用之路,一条创新之路,一条成功之路。

我们的潜能因心态积极而开放,因目标明确而凝聚,因时间管理而高效,因马上行动而充分发挥,因求知创新而持续猛增;反之,必然因心态消极而封闭,因无目标而散乱,因无时间管理而浪费,因无行动而功亏一篑,因不求知创新而昙花一现。

通过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的概念,可以看到,我们的“人生目标金字塔”与马斯洛的“层级需要”很好地对接在一起。

从整个人生看,成功就是自我实现,人生终极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大的自我实现,最大的创新;从人生阶层看,达成每一个目标,都是一次自我实现,一次创新,一次成功。人是在一次次的自我实现中最终实现自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成功的渴望与生俱来,自我实现的意向人人都有,因而在各行各业的人中,都能见到因发挥出巨大潜能而自我实现的例子,但总体而言,自我实现的人毕竟是少数(马斯洛估计只有1%),也就是成功者总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确没有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没有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

对此,马斯洛是这样解释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因而最易受阻,阻碍最多;多数人惧怕自我实现所需要的对自己本身的认识,即无自知之明,易放弃已知的东西(天赋的潜质)进入到不确定的状态,同时,人还受文化环境的限制及童年环境的不利影响。

所谓“惧怕自我实现所需要的对自己本身的认识”,即由于心态消极而关闭自己,不敢面对现实,认识自己,从而没有(或不懂得)作自我设计——这又说明了“心态”开口“目标”对成功的重要性。

世界上只有3%的人订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马斯洛估计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仅1%,那么未达到的那2%问题在哪里?很显然,不懂“时间管理”或“没有行动”——这又说明了“时间管理”和“行动”对成功的重要意义。

请注意,我们鼓励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并不是说要与社会、与他人相隔离而修炼成仙。恰恰相反,真正的自我设计,必须建立在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真正的自我实现者,是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和谐共处中才得以实现自我的。因此,自我实现本身必然伴随着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同时,成功(自我实现)者对社会的贡献,远远大于非成功者。因为他们的情感体验更为开阔、更为自发,因而也更有创造性、更有爱心。

调整心态,设定目标,马上行动——引爆自己的潜能,创新成功,实现自我。

(2)“逼”就是逼迫。

当我们邂逅一位曾经山重水复而后又柳暗花明的友人时,一翻唏嘘,一阵叹息之后,往往都会问:

“这些年,真不容易,你是怎么活出来的?”

“人都是逼出来的。”那位历经沧桑的老友会这样平淡地回答。

当隔壁的二狗子士别三日之后,有一天掏出一张“××经理”的名片时,让人大惊失色,“怎么搞的,变化真大’呀!

二狗子会憨憨地一笑,简单地回答说:“还不是逼出来的。”

当我们的同事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内完成了意想不到的业绩时,我们会充满敬意又略带醋意地搭讪:“真想不到……怎么就给弄出来了?”

“还不都是逼的。”

“都是逼出来的。”

这样的话在生活中听到的次数实在是太多太多,可是又有谁想过,这平平淡淡的几个字,竟包含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和成功的真谛!

“逼出来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是人的潜能,是人的创造力,是创新,是发展。

日常生活中,人因一“逼”之下而发挥出超常智能和动能的事例不胜枚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飞将军李广,以善射闻名。据史书记载,有一天李广出去打猎,惊见草里有一只“虎”,情急之下应手放了一箭。第二天去寻找被射的老虎,等找到一看,哪里是老虎,分明是一块卧着的巨石。而箭头竟然没入石中。接着他又试射了几次,箭都是碰石而落。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一位女士上街购物,把四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返回时,在住宅楼附近碰到熟人,就停下来说话。突然,她发现自己家12楼的窗子开着,孩子爬在窗台上正向妈妈招手一上她还来不及惊叫,孩子已经失足掉了下来——她丢下手中的东西,不顾一切地向孩子奔去(请注意:她穿的是裙子和高跟鞋)……就在孩子快落地的一瞬间,她接住了孩子。事后,人们作过上次模拟实验:谓从12楼窗口扔下一个枕头,让最优秀的消防队员从相同距离飞身来救,试了很多次,始终还差很远。

新纪录都是在比赛中创造的,而且竞争越激烈!成绩往往越好。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临考试前,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才高八斗的曹子建能够七步成诗,我们不否认其文采出众的一面,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刀架在脖子上”,因而才在七步之内吟成了千古绝唱。

逼上梁山、急中生智、背水一战、绝处逢生、狗急跳墙等等,这些成语就很好地道出了“逼”的功能。

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有求发展的需要,又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惰性。能够卧薪尝胆、自我警醒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需要的是鞭策和当头棒喝式的促动,而“逼”就是“最自然”的好办法。人们常说的“压力就是动力”,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被迫不要“无奈”,被逼是福。

要么是被“看得起”委以重托,要么是有好运气,否则不会“逼”到你的头上来。你有了,别人就失去了。

被逼,心态就会改变;被逼,就会有明确的目标;被逼,就会分清轻重缓急,抓紧时间;被逼,就会马上行动。不寻求突破,不创新,就休想跨过这道坎,于是潜能在一逼之下因迅速集聚而爆发,如核聚变。

目标达成了,“被逼”的状态解除了,人发展了。

不仅不要怕“逼”,而且还应该主动“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逼自己,使自我经常处在一个积极进取、创新求变的良好的紧张状态,使潜能时常处在激发状态。除了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有这样的心态,另外就是要订立较高的目标来“逼”自己,来提升自己。

全世界最爱“自找麻烦”的人,年过半百的美国妇女卡罗琳·赫巴德算得上一个。这位和蔼可亲的美国人一方面是一位物理学家的妻子和4个孩子的母亲,另一方面又是随时准备到世界各地抢险救灾、拯救生命的勇士。她是“美国救灾行动队”的创建者和领导人。这上组织的宗旨就是“搜寻和营救”,无论国内国外,哪里有灾难,就到哪里去。

1988年12月,亚美尼亚发生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万!大楼、住宅、工厂、学校倒塌无数。赫巴德闻讯后几小时便登上飞往亚美尼亚的飞机。

她和其他营救队员在零度以下的严寒中,在覆盖几英里的废墟中摸爬8天,尽可能多地搜寻出还有希望救活的人……卡罗琳·赫巴德参加的营救活动不计其数。他曾到过地震后的萨尔瓦多和菲律宾;去过巴拿马的密林中搜寻生存者;在纽约和田纳西州寻找因桥梁折断而受难的人;到过道飓风袭击后的南卡罗来纳州;到过飞机、火车失事现场和火灾水灾现场搜寻救援过丢失的孩子、失踪的猎人和溺水者……人们无不为她抢险救人、见义勇为的事迹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当谈到20年来的收获和体会时,她说:“我喜欢遇到紧急情况时产生的那种紧张感,那种兴奋感。当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时,我会感到一种满意、一种自豪。在受灾现场,你能看到人类本性最好的一面,也能看到人类本性最坏的一面。而且我也曾处于某种危难境地之中。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品尝生活,活出了新意。”

逼自己,就是战胜自己,必须比自己的过去更新;逼自己,就是超越竞争,必须比别人更新。别人想不到,我要想到;别人不敢想,我敢想;别人不敢做,我来做;别人认为做不到,我一定要做到。潜能的力量,大大的!

逼自己,一方面要勇于接受挑战,把自己丢进新条件、新情况、新问题中,逼到走投无路,才会想方设法;破釜沉舟,才会背水一战。兵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另一方面,要用“自律”来逼,用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来逼,用行动结果来逼。以创新之举逼出创新的行为,得到创新的结果。创新是潜能发挥之始,亦是潜能发挥之终。

人的潜能也遵循着“马太效应”,越开发、越使用,就越多越强。

生命力是从压力中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就是创新能力,就是创造力,就是人的潜能,也就是竞争力。

(3)“学”就是学习。

学习绝对是增加潜能基本储量及促使潜能发挥的最佳方法。知识丰富必然联想丰富,而智力水平正是取决于神经多元之间信息连接的面和信息量。

5.不断创新

●在今日的世界,创造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在实验室里要做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创新能力,是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内在潜能。

●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发展的。

成功在于不断创新。对大多数人来说,创新、创造仍是陌生而神秘的,似乎它只是少数天才的权利。

据说熊彼得先生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曾经责怪爱因斯坦创造了天才的物理学理论但没有给后人留下他如何思考问题的方法,因而后人很难向他学习。其实,创造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各不相同。特别是在今日的世界,创造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在实验室里要做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已经是人人都可以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人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随时随地都可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而创新。

创新能力,是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内在潜能,普通人与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惠能和尚甚至说,“下下人有上上智。”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发展的。它是人类共有的可开发的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源”,并非哪个人所专有。

因此,人人都能创新。

正因为如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国和日本,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创新者和创造发明者,因此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一个国家的创新规模又决定于创新的环境和民众的创新意识。能不能创新固然重要,而敢不敢创新更重要。国家敢不敢创新,民众敢不敢创新。因此,创新首先在于创“心”,要有一个开拓进取、永不满足的积极心态。

对此,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下了永勒金石的《创造宣言》,字字句句如警钟醒鼓,振聋发聩——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没有单调过于坐监牢的,但是就在牢狱中,产生了《易经》,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身心受到巨大残害的,司马迁受过腐刑之后写出了《史记》;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了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的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的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的莫扎特,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会终结。是的,成功之路是要用勇气探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要有大无畏之气概,还得有智慧之灵气,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成功从天而降。

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点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成功之果。

6.一切失败皆因无知

●伟大的苏格拉底有句话非常绝对:“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

●知识是可以取得的东西,今天没有知识,明天会有;因此,任务在于学习,再学习。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知识就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

失败的原因千千万,但归根到底只有一个——无知。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我们的生活由于无知而普遍地缩短。”

真是一语中的。那些曾经昙花一现的成功者,各领风骚二三年的风云人物,看到这句话,可以“痛定思痛”了。甚至可以说得更绝对一点:一切失败皆因无知。

这里所说的“无知”,是广义的,基本包含三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