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6960400000017

第17章 习惯之三:要事第一选择当前(4)

我感到极度失望,忍不住想要唤他过来整理院子。这么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却会给孩子推卸责任的借口。于是我勉为其难忍耐到晚餐用毕,才对他说:“照前几天的约定,你现在带我到院子里,看看工作成绩,好不好?”

才出门他就低下头,过不多久更抽噎地哭起来。

“爸,这好难哟!”

很难?我心里想:你根本什么都没做。不过我也明白,难的是自动自发,于是我说:“需不需要我帮忙呢?”

“你肯吗?爸!”

“我答应过什么?”

“你说有空的时候会帮我。”

“现在我就有空。”

他跑进屋去拿来两个大袋子,一人一个,然后指着一堆垃圾说:“请把那些捡起来好不好?”我乐于从命,因为他已开始负起照顾这片园地的责任。

那年暑假我总共又帮了两、三次忙,之后他就完全独立作业,悉心照顾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乱丢纸屑,立刻就会受到指责。他做得比我还好。

信任可以激发最强烈的动机,使人全力以赴,但需要时间与耐心。惟有经过相当的训练与陶冶,才能培养足够的能力,不致有辱使命。

我相信,善于授权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且对双方都有益处。不过授权者必须真心诚意以管理为出发点,而不是只求效果。比方整理房间,做父母的自然是得心应手。但为了训练子女,就得耐住性子,给他们时间,放手让他们去做,父母只能从旁指导。纵使一时浪费时间,将来却能省掉不少麻烦,这种投资绝对值。至于获授权的人,既拥有自主权,也就无从推诿,惟有竭力达成目标,不负所托。

授权的大原则不变,权限却因人而异。对不够成熟的人,目标不必订得太高,指示要详尽,并且充分提供资源;监督考核则较频繁,奖惩也更直接。对成熟的人,可分配挑战性高的任务,精简指示,减少监督考核的次数,考评标准则较为抽象。

成功的授权是有效管理的表征,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把握要点可发挥庞大的力量。

10、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

●为什么有些经理人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他们的属下却老是没有工作做?这就是时间管理的不当。

●成功人士最善于运用的管理方法就是“猴子管理”。

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最著名的是“猴子管理”。

时间管理中著名的“猴子”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柯尼·普兰查德、威廉·奥克与赫尔·伯罗斯在其名著《一分钟经理遇见猴子》一书中提出的。它已经成了“接管他人的当然责任”的代名词。

书中大约是这样的:

为什么有些经理人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他们的属下却老是没有工作做?

这些经理人也许会辩称:“也许我不应该抱怨别人总是少不了我,也许是我想让自己变成不可或缺,来获得工作上的安全感。”

“一分钟经理”大不以为然。他解释说,不可或缺的经理人会对组织构成伤害,而不是组织内的重要人物,尤其是当他们阻碍到别人的工作时,自认为自己是不可取代的人,通常都会因为他们对组织所造成的伤害,而丢掉官位。此外,高级经理人不能够冒风险提升在其目前工作岗位上不可或缺的人,因为他们并未培养接班人……你的问题就是猴子。

是谁托着“猴子”?

一分钟经理以一个极其生动、充分反映生活的例子,来解说这个定义——经过走道时,我碰到底下的一个人,他说:

“老板,早安!我能不能和你谈一下?我碰到了一个问题。”

我必须去了解属下的问题,于是我就站在走道上听他详细叙述问题的来龙去脉。替人解决问题一向是我的最爱,我专心地听他诉说。当最后我举起手来看手表时,原以为短短五分钟的时间,竟然是三十分钟。走道上的讨论,耽误了我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我对这个问题所了解的,只能让我决定,我必须介入这件事,但我所获得的资讯并不足以做成任何决策。

于是我说: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我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你讨论。让我先考虑一下,回头再找你谈。”

然后,我们俩各自离开公司。

作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故事中所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身在其中,要看清楚真相就比较困难了。在我们俩在走道见面之前,猴子是在我的属下的背上。就在我们谈话的时候,由于彼此的互相考虑,此时,猴子的两只脚分别搭在我们两个人的背上。但是当我表示“让我考虑一下,回头再找你”时,猴子的脚便由我的属下的背上,移转到我的背上,而我的部属则减轻三十磅的负担,轻松地走开了。因为,这时候,猴子的两只脚都放在我的背上。现在,让我们假设,当时所考虑的事情归我属下工作的一部分。让我们再进一步假设,他有能力对他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当我允许那只猴子跳到我的背上时,我等于自告奋勇去做属下所应该做的两件事:

(1)我把问题的责任由对方手上移过来。

(2)我答应对方要向他提出进度报告。

每一只猴子都需要人照料、监督。

在我刚才所描述的状况下,你可以看到,我接下了员工的角色,而我的部属则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而且为了让我弄清楚谁是新的老板,第二天,他到我的办公室好几次,提醒我:

“老板,事情办得怎样了?”

如果我的解决方法不能让他满意,他会强迫我去做这件原本该他做的事。为此,管好猴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猴子生病了,要找出治病的方法。

(2)这是谁家的猴子,猴子由执行者喂养。

(3)替猴子保险,给予建议,立即行动。

(4)定期检查猴子的身体。

这就是著名的“猴子管理”。成功人士最善于运用的管理方法就是“猴子管理”。

11、认清得失

●成功人士不是一味地要得到所有东西,而是放弃一些自己本来就力所不及的东西。因此,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在人的一生中,要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无奈的是往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把握命运的十字关口,我们应学会放弃,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失去的,会有收获回报,不要悲观地感慨“不可兼得”的失去,要乐观地看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要事第一,选择当前该做的事。如此,必知得失之道是什么?成功人士不是一味地要得到所有东西,而是放弃一些自己本来就力所不及的东西。因此,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一个能够约束自己的得利之心,懂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能自律的人,在人生道路上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不会为得失越轨翻车。

在人的一生中,要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无奈的是往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把握命运的十字关口,我们应学会放弃,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失去的,会有收获回报,不要悲观地感慨“不可兼得”的失去,要乐观地看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历史性的机遇往往是很珍贵的,稍纵即逝。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成功者往往有着很强烈的紧迫感,他们一旦认识到所面临的机遇的巨大价值,就会全身心地去奋斗,克服“干扰”,不怕挫折,直至达到目的。因此,时代所赐予的伟大机遇很难从他们手上溜掉。

大部分读者是从《中国姑娘》这篇轰动全国的报告文学熟悉鲁光的名字的。这篇报告文学的发表,是鲁光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机会来自1981年春节前后的那段时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特别需要鼓舞人心的作品产生。这一年末将有世界杯足球预选赛和世界杯女排赛,这两项大赛要是取胜,无疑将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对体育战线产生重大影响。于是,深入地了解女排和足球队的情况和任务,很幸运地就落在了身为体育记者的鲁光的头上。

鲁光深知这一任务的重大价值,他决心努力把它完成好。然而,就在鲁光即将动身前往女排训练基地时,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对父亲一直有着深深感情的鲁光陷入了矛盾和痛苦之中。奔丧回家就意味着要失去采访女排这一特殊机遇,而不回家又要担上“不孝”的骂名,何去何从?

经过权衡,鲁光还是以事业为重,只寄了一笔钱回家,便忍着悲痛,踏上了采访之路。

鲁光终于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了成名作《中国姑娘》。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把握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一定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中还充满了种种诱惑,在诱惑面前我们也应当把握住自己不合理的欲望,适当放弃,对不应得到的不存非分之想,才是明智的作为。

若干年前,鲁国的大臣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却正眼不看,并命令管事人员不准接受。

他的弟弟看到那么多从四面八方精选来的活鱼都被退了回去,很是可惜,就问他:“哥最喜欢吃鱼,现在却一条也不接受,为何?”

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

“你以为那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手中的权,希望这个权能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然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正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人撤掉。到那时,不管我多想吃鱼,他们也不会给我送来了。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现在不接受他们的鱼,公公正正地办事,才能长远地吃鱼。靠人不如靠己呀。”

有一次,一个不知名的人偷偷往他家中送了一些鱼,他无法退回,就把鱼挂到家门口,直到几天后鱼变得臭不可闻才把它们扔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给他送鱼了。

拉斐尔11岁那年,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钩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它是一条鲈鱼。

月光下,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

“妈妈!”孩子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么大的鱼了。”孩子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四周,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的人,但他从母亲坚决的脸上知道无可更改。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拉斐尔成为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了。他确实没再钓到那么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这就是成功人士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