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6960200000015

第15章 修炼之四:锻造才智(3)

但陈、张在当时都是很强大的割据势力,而且互相结援。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来解决这两股势力呢?为此朱元璋特意召开了一次讨论会,在会上许多人都主张先攻张士诚。刘基献策说:“以兵力而言,陈悍于张,以战事而言,张繁于陈。若以常情论,应当全力先破软弱、疲惫的张士诚。何况张士诚的腐败程度已远远超过了陈友谅,而且此人一向无大志,只图自守,确实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陈友谅却与张不同。他雄心勃勃,锐意进取。我若急攻张士诚,陈友谅必来救援,两人合兵,于我不利。反之我军急攻陈友谅,张士诚则未必骤然来援,这样我们便可避免两面受敌。陈氏灭,张士诚便是我囊中之物了。”

这里,刘基不仅把强弱对比,难攻易攻的角度考虑在内,还把张、陈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也考虑了。

也就是说,他比别人考虑得更深、更周全,因此他提出了看似超出常情,而其实是更符合当时敌情实际的战略策划。

于是,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意见,终于消灭了张、陈割据势力,进而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善于抓住敌人思维空隙是运用这一谋略的关键。如果行动全在敌人意料之中,也就无法做到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之法,多出于常规、常法、常识之外。韩信暗度陈仓,就是正确选择了出其不意的策划路线。在中国历史上,创造出出其不意战略策划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的成功事例总能读之引人入胜。如《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就是别具一格的高明策划。

书中写道:孔明兵出祁山,连战连捷,所向披靡,造成关中的紧张局势。魏主曹睿不得不“御驾亲征”,率军前往长安,抗拒蜀军。当时,出任新城太守的原蜀军降将孟达,由于既没有被曹睿重用,又被“朝中多人嫉妒”。所以便想乘曹魏后方空虚之际,举兵谋反,直取洛阳再归降诸葛亮。

孟达此举若能成功,必将会与诸葛亮形成对曹魏前后夹击的战略态势,陷曹魏于完全不利的境地。与此同时,曹睿为了抗蜀的需要,重新起用正在宛城住闲的司马懿。

孟达谋反的消息,被即将去往长安的司马懿得知了,在这危急时刻,他当机立断,自作主张,一方面令大军向新城进发,并传令“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另一方面,他又派参军梁畿赍乘轻骑星夜先一步赶往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并制造司马懿大军已“离宛城,往长安去了”的假情报。

孟达果然中计,丝毫未加防范。结果几天之后,司马懿率大军突然出现在新城城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叛乱。

战争史表明:军事上取得很大效果的战争多是在敌人失去戒备或料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实施突然袭击取得的。司马懿克日袭孟达一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要想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首先必须要想方设法隐蔽作战企图。袭击孟达一战,司马懿在这方面干得十分漂亮。当他得知孟达企图谋反的消息后,采取了一系列欺骗麻痹的手段,使孟达自以为得计,疏于戒备,为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创造了条件。

如果想为突袭行动争取到极为宝贵的时间,就必须做到根据敌情果断灵活地实施指挥。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行动神速是实现出其不意的重要条件。但对一支军队来说,神速的行动,并不单单表现在部队的行动能力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军事指挥员当机立断的决策水平上。

当时司马懿刚刚被起用,身在宛城并非朝中之臣。按照规矩,采取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写表申奏天子”,待奏准后才可行事。

孟达也正是这样判断这个问题的,他认为“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来回要费去月余时日,这就可以使自己从容地做好迎敌准备。但聪明的司马懿并没有死搬教条,他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在事关安危的决策问题上,敢于先斩后奏,毅然采取了果断的行动。

结果,使原先企图乘虚直袭洛阳的孟达,反被司马懿这一突然袭击打得晕头转向。这一仗,真可谓是以快制快、先机破敌的典型战例,体现出在关键时刻,军事指挥员随机应变、决断行事的重要价值。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有趣现象,就是数学计算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定量分析在正确的战术指挥中占有一定地位。

孙子曾说过:“多算胜,少算不胜。”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数学计算只有在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反而会推算出与实际相反的结论来。这次作战,孟达对司马懿作战的行程和时间,进行了具体的换算:

宛城至洛阳八百里,宛城至新城一千二百里。

孟达的计算公式是:800×2+1200

就是说,司马懿若前来讨伐,须先得派人去洛阳“表奏”,待得到魏主的“手令”,才能向新城发兵。于是孟达认为,至少需要“往复一月间”,才能行完这两千八百余里的行程。到那时,“城池已固,诸将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

司马懿的计算公式却是:(2800-800×2)÷2。

就是说,司马懿决定先斩后奏,直接发兵前往新城,省去了往返洛阳“表奏”的时间,并且严令部队“一日要行二日之路”,结果仅用八天就赶到了出事地点。

孟达由于作战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造成了对敌情的错误判断,结果导致了他在数学计算上的“时间差”。这一教训,应特别引起我们的深思。

读古看今,我们在现代的商业战场上,更应该具备卓越的策划能力,用来创造一个新的格局。成大事者要杜绝在时间上的损失,积极努力地创造一个好的策划方案。

6.锻造因事而变的能力

因事而变、逆向思维是创新突变的最好方法。对于善成大事者而言,从逆向入手,解决棘手问题,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不同于常规的逆向思维,就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敢打破常规,事业将注定不能有大的发展。只有变化,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也。”意思是一种反常规做法往往是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体现,这也就说明了“成大事”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事而变,绝不能墨守成规的思想。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浙江出现了以裘甫为首的一伙盗贼,屡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军。浙东地区山林海岛中亡命之徒就纷纷云集于裘甫的麾下,其部众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3万余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聚积资财、粮草,雇请优良的工匠,锻造军用器械,声势震动中原。

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几次派兵镇压,都被裘甫所败,于是向朝廷上表告急。朝廷知郑祗德不能胜任,也正在议论选派一名武将去代替他。

但是在推荐人选的问题上,各位大臣却是各持己见,争论不已。最后宰相夏侯孜说:“浙东地方有山有海,阻拦通路,只可以用计谋攻取,难以用强力夺取。朝中武将没有智谋,只有前安南都护王式,儒家文士的儿子,当地华人夷人却都归服于他,其威名远近皆知,可以任用他前往浙东征讨裘甫。”诸位大臣都认为夏侯孜说得有理。

于是宣宗立刻召见王式,问他有何良策可以尽快消灭贼军。

王式回答说:“只要多派军队,贼军很快可以攻破。”

有个宦官说:“大量调发军队,所花的军费太大,并非良策。”

王式说:“多调发军队,将贼军迅速消灭,所有的军费反而可以节省。若少调发军队,不能战胜贼军,将战事拖延几年几月,贼军的势力日渐壮大,江淮之间的群盗就将蜂起响应。现在国家的财政用费几乎全部仰仗于江淮地区,如果这一地区被叛乱的贼众阻挠,使财富输送之路不通,就会使上自九庙,下及北门十军,都没有办法保证供给,这样一来,耗费的军费岂不是要多得多?”宦官无言以对。

唐宣宗听了他的一番话,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颁下诏书,调忠武、义成、淮南诸道军队听从王式指挥。

王式进入浙东,便开始重新修订法令、军纪。经过王式的整治,无人再敢以军饷不足、患病卧床为由不愿出战了,要求先升官再出战的人也不敢再说话了。

由于当时裘甫的势力很大,人们都惧怕他,所以有很多人通敌。而对裘甫派来的间谍,越州府官吏不但不将其逮捕,反而收买他们。州府中的许多文武官吏曾暗中与裘甫军通信,以求城破之日,能免死并保全妻子儿女。王式暗中察明,把主要的通敌人员逮捕处斩,并申明了纪律,严格门禁法规,规定没有经过严格检查的人不得出入。夜里安排周密的警戒,这样一来,裘甫无法再探听官军的虚实。

然后,王式命令越州所属诸县打开仓库放粮,用以赈济贫苦的百姓。有人提出疑问说:“裘甫贼寇还未消灭,军粮正急于要用,不可散发。”王式答道:“这我自有缘由。”

还有人请求建烽火台,用来警报贼寇的来犯,王式只是笑了一笑,而不予答应。

王式又挑选出孱弱的士兵,让他们骑上强健的战马、配以很少的武器,作为侦察骑兵。这一回,虽然部下又感到惊讶万分,但谁也不敢再多加过问了。

众将士不知道王式妙计何用,有人甚至怀疑王式会不会用兵。

官兵在王式的指挥下,几次与裘甫军交锋,都取得了胜利,最后裘甫被围困在剡县城中。贼军城中无粮,水源被断绝,裘甫被迫出城投降。

于是王式大摆庆功宴,与众将士欢呼痛饮,但大家对他克敌制胜的奥秘仍不明白。有人问:“您刚到越州赴任时,军粮正紧张,而您却将官府仓库的仓粮散发给百姓,赈救贫困乏粮者,其中用意是什么?”

王式解释说:“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裘甫贼众聚谷米引诱饥饿人民,充分发粮食,饥民就不会被裘甫引诱入伙为盗。况且诸县守兵极少,如果不分粮食给民众,裘甫贼军赶到,官府的谷米正好成为贼寇的资粮,为盗贼所用,岂不是一举而二失?”

又有人问:“那您又为什么不设烽火台呢?”

王式说:“设烽火台不过是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军队都已安排了任务,全都开拔,越州城中没有军队可用作援兵,设置烽火台不过是徒费功劳,惊扰乡民,使我军自乱溃散而已。”

诸将又问:“您派孱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而且给他们配以很少的武器,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王式笑着说:“如果侦察兵选派勇武敢斗的士兵,并配给利器,遇到敌人有可能会不自量力上前搏斗,如果都战死了,就没有人回来报告,我们就不知道贼军的到来,这样的侦察兵有什么用呢?”

众将士听完王式的解释后,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式破敌的方式就是一种打破常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在对一个问题用常规的方法已无法解决的时候,创新———对一个问题运用一种新的方法,也许就会有所突破。

汉朝末年,贾诩曾经在董卓手下任职,贾诩是个很有谋略的人,后来董卓被刺杀,他就投奔到张绣手下,为其出谋划策,但没有受到重视。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征讨驻守在南阳的张绣,还没有取胜,忽然得知袁绍将乘虚进攻曹军的大本营许都,曹操只得收兵撤退。张绣一看曹操撤退,立即决定追击。

贾诩连忙劝阻:“千万不要贸然追击,否则有可能吃大亏。”张绣认为敌人已经退却,哪里有不追赶的道理?他不听劝告,联合刘表的队伍一同追击曹操的军队。大约追赶了十多里路,追上曹军断后的部队,结果曹操的士兵奋勇应战,张绣、刘表大败而归。

张绣倒是能够承认错误,他惭愧地对贾诩说:“还是你说得对啊!我的力量确实比不过曹操,所以不能取胜,后悔没有听你的话。”这时贾诩却说:“现在你应该赶快掉过头去追曹操,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张绣、刘表疑惑不解:“我们乘胜追击反而吃了大亏,现在我们打了败仗,您却说应该果断追赶,这是为什么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情况已发生变化,与以前不同了,你们只管追去,越快越好,如果不胜,我拿脑袋担保!”

刘表不相信贾诩的话,坚决不愿再出兵。张绣虽有疑虑,还是相信了他的话,重新整顿了败兵残将,再回去追赶曹军。这一次,两军接触,厮杀一阵,果然曹军越战越弱,抵挡不住,一路丢下许多车马粮草,慌忙逃走了。张绣大获全胜,缴获了一大批战利品,满载而归。

张绣急切地问贾诩:“第一次我用精兵去追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第二次你却劝我用败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兵,反而能取胜。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贾诩解释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曹操是个非常懂得用兵的人,他一定不会不做防备就随便退却的。曹操退却时,必定会做好预防追击的准备,我估计他会亲自率精兵断后。你去追他,当然要吃亏了。但是曹操打了胜仗却还是急着撤退,这就很不正常了。我猜想很可能是有人进攻许都,或是朝廷内部出了问题。

你第一次追击,他已将你打败,他就放心了,自己一定亲率主力军队先走了。即使留下断后的部队,也不会是什么有战斗力的部队了,不是你的对手。第二次是出其不意地追击他们,你想,这怎么能不打胜仗呢?”

张绣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称赞:“高明!高明!”从此以后,贾诩便获得张绣的信任了。

《草庐经略》上说:“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兵法上有实则虚之谋略,然则,这都没有一定的规定,关键要看个人的悟性。兵者,“诡道”也,所谓“诡”和“谲”之类的词语,在兵家那里是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的,而这类词的意思无非就是一个,那就是变化。在军事上,与其说是斗勇,不如说是斗智。而智,就是变化。所以你要善变,不可拘泥于一格,否则就无法有所创新。

但是,谁都会“变化”,在你变化的同时对方也在变化着,因此要想取胜,就必须要掌握别人的变化,这就要采取反“常”的策略。也许从此入手更容易理解“反者,道之动也”这句话。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创新,你才能在任何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7.发挥想象力,造就大事业

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就要突破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充分发挥想象力,时时在大脑中闪现“金点子”。

日本的“电子之父”松下电子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富有智慧、善于洞察未来的成功人物,每当人们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松下幸之助总是淡淡一笑说:“靠的是比别人稍微走得快了一点。”

1917年,松下幸之助在确立自己事业的方向时,靠的就是这种强烈的超前意识。严格地讲,松下幸之助能同电器结下不解之缘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他的祖上经营土地,父亲从事米行,而他进入社会首先是涉足商业,所有这些都与电器制造相隔甚远,况且有关电的行业在当时只是凤毛麟角。

然而,他深信电作为一种新式能源,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欲望。灿烂的电气时代如同电灯一样将会照亮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投身电器制造,也一定会前途灿烂。

尽管在创业伊始,他就受到挫折和打击。然而,这种超前意识使他具有了坚强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正是由于“稍微走得快了一点”才使得松下电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