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6950100000006

第6章 职场礼仪(2)

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尊重,作为领导不能因为自己的职位高于普通员工一筹,就摆起领导者的架子,不顾及下属切身感受损害他人人格,这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也说明该领导是位不合格的领导,最基本的修养和礼仪都不具备。

(4)尊重他人意见和建议

一意孤行、自命不凡是领导者的一大禁忌,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首先应听得进去下属的意见或建议,了解下属的愿望,这样能够提高自身威信。

(5)培养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对领导者而言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突出领导者的学识修养,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领导与下属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所处职位不同。所以,领导应尊重下属,与员工以礼相待。否则,会导致上下分裂,公司效益下降的结果。

6、下级对上级的礼仪

许多人都认为下属与上级领导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下属一个行为不符合领导的心意就可能丢掉“饭碗”,一句话说不到位就可能遭领导白眼,因此,职场中人都为怎样与领导相处伤透脑筋。其实,与领导相处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礼仪规范,与领导相处便轻松自如。

为了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在与上级相处时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礼仪:

(1)正式场合使用正式称呼

下级称呼上级要分清场合,正式场合还需使用正式称呼。对上级的称呼应该严肃、认真,如果你是公司新成员还不清楚各位领导的职务、姓名,在称呼领导前应向资深人士请教,他们都会非常乐意地告诉你。

在正式场合,称呼领导时最忌讳使用简称,如对“王处长”称其为“王处”,对“张局长”称其为“张局”等,这些都是不礼貌、不尊敬的称呼。

在上级面前称呼同事或好朋友时,应该称呼其先生、小姐或直接称呼其名字,不能称“哥儿们”、“小妞”、“小鬼”等。当然,称呼外号就更不合适了。

(2)打招呼

上下级见面时,打招呼是必要的,按照打招呼的先后顺序,下级的应该先与上级打招呼。如果上级与其他人在一起,应从级别最高的人开始问候。

打招呼时,态度很重要。打招呼的目的是向对方表达一种敬意,如果态度不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与领导见面时,首先应热情主动地与领导打招呼,面带微笑、热情大方,不要夸大表情或扭捏作态。其次,不要等领导先跟你打招呼,而要主动向领导问好,否则领导会觉得你很自大、目中无人。

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你想与领导打招呼时,刚好赶上领导与其他人谈话。此时,领导不可能有时间回答你的问候,你应该向他微笑点头以示敬意。

打招呼不同于寒暄,打招呼比较简短,如“早上好”、“您好”、“您早”就已足够。最好不要拉开长谈的架势,倘若对方没有重要工作等着处理还好,如果对方急着做某事而你却喋喋不休地说起没完,自然会招人厌烦。这样也扭曲了打招呼的实质。打招呼时最好不要问“您干什么去?您去哪里”?这种问候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

(3)握手

握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但握手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讲究。与上级握手时,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先将手伸出去,一定要等上级伸手后你再伸出手迎合领导。其次应注意的是,与领导握手时,不要迅速将手抽出来,也不能过于用力,而要让领导掌握时间和力度。工作中,不一定什么时候会遇到领导,换句话说,就是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要和领导行握手之礼,所以,你一定要使自己的右手时刻保持干净。

不论上级是男性还是女性,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上级欲和你行握手之礼,都必须热情予以迎合。

你可以用双手与上级握手,但异性之间最好不要这样。

上下级之间只要以礼仪为桥梁,和睦、友好相处将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7、办公室谈吐礼仪

语言是社交过程中彼此沟通的桥梁,是表情达意最好的工具,在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一种表达方式,随时间、地点、环境、场合、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就要求说话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要讲出礼貌,讲出礼仪。

说话讲礼仪重点表现在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方面。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使用好敬语

运用好敬语,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所谓敬语,也可以理解成为恭敬、礼貌性言语。是社交场合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

怎样才能用好敬语呢?使用敬语需要分场合:

第一,敬语一般使用在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

第二,与长辈或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谈时需要使用敬语。

第三,与陌生人打交道或与不太熟识的人相处要使用敬语。敬语包括哪些内容呢?

在使用敬语过程中,“请”、“您”、“阁下”、“尊夫人”、“贵方”等这些词语不能少,与人初次见面时应称“久仰”;长时间未曾见面称“久违”;向别人求教称“请教”;请求他人谅解称“包涵”;求他人帮忙称“拜托”;征求他人意见称“高见”等。

(2)注意谦语的使用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做人谦虚一点没什么不好。尤其是在社交过程中更应注意这一点,适当地使用一些谦语,不但体现出个人涵养,别人也会认为你是个懂得礼仪的人。

谦语与敬语是相对的,敬语是称呼他人的一种礼貌性语言,而谦语大多是自称,如:“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称呼虽然不多,但是这是社交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职场上虽然没有必要这般谦卑,但适当地使用一些谦语会给你的形象加分,给同事留下一个谦虚、诚恳的印象,从而获得一个好人缘。

(3)高雅的语言适合在办公室讲

所谓讲话要高雅,并不是要求人们张口、闭口“之乎者也”,而是要人们懂得文明用语,倘若在与同事交往过程中,讲话粗俗、脏话连篇,必定会遭到他人耻笑,认为你不懂得礼仪规范,没有涵养。甚至会怀疑你的工作能力。

在办公室内招待客人,为客人倒茶时,应该说:“请用茶。”假如你还有其他工作要做,要对客人说:“请自便”、“请稍候”。

有人认为,同事间使用高雅的语言有些见外,天天在一起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有必要顾虑这些小节。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同事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友谊并不像朋友间的友谊那样单纯。朋友间尚且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更何况是同事间了。同事间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会给对方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如果人人都注重雅语的使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给他人一个彬彬有礼的印象,对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对提高全民素质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敬语、谦语、雅语是办公室内不可缺少的礼仪性语言,掌握了礼仪性语言不但可以增强个人魅力,在职场中广结人缘,还可以将同事变为知心朋友。

8、办公室形象礼仪

在一个团队里工作,以一个良好的形象面对同事,不但可以突出自身品位、修养,还可以增加个人魅力,获得好人缘。因此,一定要注意办公室形象礼仪。

(1)表里如一

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而这种外在形象只是表面现象,要想精通形象礼仪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人际交往中,形象可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种,让人产生好感的第一印象是外在形象,而内在形象则需要通过长期交往才能判断其好坏。对办公室中长期相处的同事来说,以外在形象评价一个人似乎有些牵强,大家相互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看一个人是否合乎形象礼仪规范就要看他是否是“由内而外,表里如一”。只有做到内外一致,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没有人喜欢两面三刀、心口不一的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调节心情,保持身心健康平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安分守己,有原则。

第三,不断给自己“充电”,有主见,不盲从。

第四,态度从容诚恳,礼貌周到。

第五,熟悉各种礼仪,进退有节。

第六,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2)多使用谦称

谦虚的态度最容易被他人接受,对自己公司可以用“敝公司”或“本公司”、“本店”或“我们”算谦称。

称呼公司同事可以将职务挂上,如:“张经理”、“李科长”、“王秘书”、“赵主任”等。无论在什么场合内,多使用一些谦称对自己没有任何坏处。要知道,谦称是人际交往中最受欢迎的一种称呼。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将职务搞错,如果你是刚刚加入公司的新员工,对某些同事的称呼不是很了解,不妨请教资历较深的老同志,平时遇有人事变动,同事和上级的头衔可能会更改,对此也要留心,否则会得罪人。

(3)求人帮忙礼为先

求人帮忙时,要因情况而定,一定要先了解对方的心情和当时的状况,仔细斟酌所求之事别人是否能替你办到,会不会令对方为难。

求人帮忙时还要考虑事情的性质,如果只是一件简简单单的公事,需要请同事帮忙,就没有必要转弯抹角的了。不妨直截了当地请他帮忙。如果所求之事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才能办成,此时一定要请示自己的上司,上级批准后再去实施。如果是私事,切忌强人所难,一定要考虑对方是否有能力帮你办事,不要增加他人的负担,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

请他人帮忙时,一定要注意把所托之事说明白,把详细资料交到对方手上。

许多人认为求人办事难,其实,只要找对人,加之懂得一定的礼仪规范,求人办事也可变成一件容易的事。请求别人办事时,态度要平和,不卑不亢,虽然是请别人帮忙,也没有必要唯唯诺诺、点头哈腰。

(4)巧妙拒绝,礼仪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