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6946800000008

第8章 求知惜时篇(1)

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短短几十年,匆匆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的功夫,可能已经垂垂老矣。怎样度过有限的生命,怎样珍惜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古诗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就要珍惜时间,多学习有用的知识,等到老去的时候,也可以洒脱的对自己说:“此生无悔亦无憾。”

17.策马前途需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礼乐志》

有句话说得好:“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行动是一个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有多大的证明。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杰弗逊说:“一次行动足以显示一个人的弱点和优点是什么,能够及时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 毫无疑问,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于行动和巧妙行动的大师。

要成功,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一定要成功的信念,配合确切的行动,坚持到底方能成功。心动更要行动。

一天,一位乡下青年登门拜访了年事已高的爱默生。青年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7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身处偏僻和环境的因素,他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所以非常着急。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就不辞辛苦地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投机,青年给爱默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年临走时,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让爱默生指教。

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感觉非常好,认定这位乡下青年在文学上将会大有作为,于是决定全力给予指导,而且要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来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并没有他预期的那样。因此,爱默生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他将进一步地给予相应的指导。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每次写信都大谈特谈文学问题,始终充满着激情洋溢的乐观精神,而且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并不断地给予鼓励,在与友人的交谈中也经常提起这位诗人。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在有了小名气后,就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而且在所写的信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很显然已经沾沾自喜了。

这时候,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因为凭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意识到这位年轻人身 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双方尽管一直在继续通信。但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因为他已经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一年过去了。

爱默生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并借此机会了解一下他的具体情况。青年如期而至。

这样两人开始了一番有针对性的对话:

“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你做什么呢?”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做那些小事情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事情吗?”

“是的,我已经是个大诗人了,我必须写大作品才能证明我自己。”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祝愿你能尽早写出你的大作品。”

“谢谢,我很快就会完成一部,即将公之于世。”

在这次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尽力表现他的才华横溢,锋芒咄咄逼人,并不把他人放在眼里,而且说话总不离他的大作品。虽然与会作家没有读过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读过。但是,在人们的意识里,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将来必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也不会如此地欣赏他。

但是,几个月以后,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的时候,却再也不提他的大作品了。而且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说出了实情,很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他所说的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完全是他的空想,完全没有付出过行动。

他在信中写道:“多年以来,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而且我周围所有的人以及我的朋友都认为我是个有才华的人,并且前途无量。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这使我深感荣幸,并为此也深表谢意。

“但让我深感苦恼的是,每当面对稿纸时,我的大脑中便是一片空白,我无法静下心来,写不出任何东西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大诗人,必须写出大作品。在想象中,我感觉自己和历史上的大诗人没有什么两样,而且自己也很成功。

“尊贵的阁下,请您原谅我这个狂妄无知的乡下小子,我没有好好地珍惜曾经的拥有,也没有脚踏实地地去付出行动……”

从此以后,爱默生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

也许你早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勾画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但是它同时也给你带来烦恼,你感到自己迟迟不能将计划付诸实施,你总是在寻找更好的机会,或者常常对自己说:留着明天再做。只有下定一个不更改的决心,历经学习、奋斗、成长这些不断的行动,才有资格摘下成功的甜美果实。

因此,要获得成功,必须立刻开始行动。任何一个伟大的计划,如果不去行动,就像只有设计图纸而没有盖起来的房子一样,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就要懂得心动不如行动。因为,心动只能让你终日沉浸在幻想之中,而行动才能让你最终走向成功。所以,做人一定不要仅是心动,更要采取果断的行动。

智慧感言:

凭空想像而不去实践,正如想品尝鱼的美味却不想去编织渔网,而仅仅站在水边羡慕,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做起,向理想的目标迈进,脚踏实地去争取,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18.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西方谚语

约瑟夫和杰克两人是好朋友,很巧的是两个人同时被一家公司的所录用。刚进公司的时候,他们都很努力,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最后都能得到总经理的表扬。又过了半年,约瑟夫被提升为部门经理,而杰克却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员。

这让杰克心里感到不痛快,终于有一天杰克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并向总经理述说了心中的不快,他认为公司用人不公。总经理听了以后并没有生气,他希望帮助杰克找到问题的所在。因为他知道杰克虽然工作很努力,但工作效率却不高。这就是他没有得到提升的原因。

总经理微笑地看着杰克,忽然想到一个办法。他对杰克说:“请你马上到集市去看看今天都有卖什么的。”杰克很快就从集市回来了,报告经理说有个农民在卖土豆。经理问:“那一斤多少钱呢?”杰克又跑去问,当杰克又气喘吁吁的跑回来时,总经理对他说:“你休息一下,看看约瑟夫是怎么做的吧。”

约瑟夫也做了同样的事,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他很快就从集市赶了回来,他向总经理回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共100斤,价格比较适中,质量也不错,他带回几个让经理先看看。另外这个农民还有了几筐刚采摘的黄瓜,价格便宜,公司可以采购一些。他不仅带回了黄瓜的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那个农民真等在门外呢。

听完约瑟夫的汇报,总经理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而这时,站在一旁的杰克也已经明白了一切,“这就是普通职员和部门经理之间的差别。”

效率的差别来自想法和做法的不同。约瑟夫能够由普通的职员升为部门经理,关键在于他能够延伸自己的思维,他会在同一件事上比别人想的更多一些。他知道应该从整体上出发,去有效的解决问题。市场的品种和价格信息并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一次全面有效地掌握这些信息,将会避免出现杰克那样辛苦却低效率的工作。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足以说明效率的重要性。有这样一个村落,突然遭受了一场罕见的洪水袭击,很多人都因为这次洪水而丧失了生命。有这样的一家三口也未能幸免于难。值得庆幸的是在危难中丈夫救起了自己的妻子,但不幸的是他们年仅十岁的儿子却被洪水淹死了。

有人就对这个丈夫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在危难的时候没有救自己的儿子而是救起了自己的妻子,难道孩子就应该被舍弃吗?

那个丈夫就对质疑他的人说:“我当时根本就没想那么多,但是洪水来临的时候,妻子就在我的身边,我们都不想失去对方,于是我们拼命的一起往高处游,当我再返回找我的儿子时,他已经不见了。”

其实这个丈夫并没有什么错,在关键的时候要专注离自己最近的目标,难道不是吗?这样才会更有把握取得成功。如果他当时本来可以把妻子救活,但又顾虑他的儿子,最终他可能一个都救不活。救活一个,胜过失去两个。

抓住离你最近的目标,你才有可能体现效率的价值。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有太多的奢望,一定要找准目标,才能有很大的成功把握,这样付出了才会有回报。

如果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最有效的的选择。不论是工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要订立切实可行的计划,让你整去做好每一件事,那么工作效率一定会很高。反之,如果毫无计划和目标,那么工作和生活一定是一塌糊涂。所以,我们要避免好高骛远和盲目行事,那样只会让人疲于应付,缺乏效率。

智慧感言 :

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从一定的程度上讲,速度就是效率,效率就是生命。所以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提高效率,这样才能抢占先机,才不会被淘汰出局。

19.时间是挤出来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稍不留意,岁月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时间是无情的,它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恕,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偶一回顾。它能使红花萎谢,绿叶凋零,会让红颜变为白发,让童颜变为老朽。时间又是有情的。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却馈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

鲁迅是很爱惜时间的,他把视时间视为生命。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是他所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谈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鲁迅习惯以各种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在鲁迅的卧室里墙上挂着勉励自己珍惜时间的对联及最崇敬的人。鲁迅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

鲁迅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后,有时连饭也顾不得吃,又开始工作,一直到吃晚饭时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实在困了,就和衣躺到床上打个盹,醒后泡一碗浓茶,抽一支烟,又继续写作。

鲁迅在逝世前不久,还在病床上写文章,写日记。他有一句名言:“要赶快做!”赶快做,就是不让时间白白地流去。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一生孜孜不倦地努力写作,非常珍惜时间,他在一首诗中写到:我们的产业是多么的美,多么广,多么宽!他说:“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有一次,歌德的孩子在纪念册里摘了别人的一句话:“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最后在爱的这半分钟里,他死去了。歌德见了这种对人生不严肃的态度,非常不满意,捉笔在这句话下面写道: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要知道这个道理,人能够有多少贡献!

歌德的话是很有见地的。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就是事业,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延长生命,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奋者,善于去挣,去挤,它就有;亲人,懒汉,不去挣,不去挤,它就没有。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容不得半点浪费。莫要为年华叹息。当你为虚掷年华而叹息的时候,年华又在叹息中虚掷。

珍惜时间,从眼前开始,从今天开始。今天是未来的地基,未来是今天的延续。走向美好的未来,必须更加热爱,珍惜宝贵的时间。我们不是时间的富翁,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

智慧感言:

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20.兴趣就是“魔力”

在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

—— 威廉?奥斯勒爵士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习知识、本领时,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它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视,是其它很多东西所无法比拟的。

曼狄诺曾经说过:“很少有人意识到,他们的幸福正是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之上。人生成功的主要道理之一是,每天保持对工作的兴趣,能够有持久的热忱,并能将每一天看得同样重要。”

也许学习很苦,但与其被迫去学,不如把它当作一件乐事,让兴趣带动你的学业有成。对学习有兴趣的人,他不但能开心的去学,而且相信成绩不会很差。

难以想象的是,一个人对一门学科没有兴趣甚至憎恶学业,那他怎么可能倾其力去学它,并设法去将它学好呢?而对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培养自己对有益事物的兴趣亦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就是“魔力”,是出路的牵引力,它会推动我们沿着一定的方不知疲倦地前进。找到出路的巨大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它驱使我们以惊人 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某个方面取得辉煌成绩,并最终撞开成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