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皇上信任并托付后宫诸事于皇后,并非没有道理。
从皇子选妃时起,皇后许氏便是照着严格标准选上的,她必须端庄贤惠,撑得起皇家脸面;必须能力出挑,担得起皇家庶务。
这样的女子,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才情具备的。
只是皇后在后来失去孩子、失去亲信,家族的一味索求和后宫不断的争斗让她倦了心,疲于维持以往的一切。
死里逃生后,皇后痛定思痛,为了自己,不得不再次立起来。
“娘娘不在这几日,皇后雷厉风行,将后宫好一通整治。”尤嬷嬷道:“但凡查到错处的宫女太监,一应发落,如今后宫风声鹤唳,人人行事无不规矩。”
云绾容听了问:“熙华宫呢,可有何事发生?”
尤嬷嬷摇头:“并无,宫中内外所有人呐,都安分得紧。”
云绾容稍蹙眉心,皇后的举动,无意破了她原本的打算。
她必须在南巡之前确定熙华宫并无漏洞,方敢安心出行。
尤嬷嬷见她沉思,以后在想着皇后这番动作,便将知道的全禀告上来:“别说熙华宫,就连冷宫,皇后都守得紧紧的。有件事在后宫私下流传,未得证实,奴婢也不知该不该讲。”
云绾容可不是皇帝那爱噎死人的脾性,道:“尤嬷嬷尽管说来,不管好坏,本宫恕你无罪便是。”
尤嬷嬷低声道:“昨日有人想趁机对冷宫左氏下手,幸亏皇后管理有方,才没让人得逞。”
“何人打算加害左氏?”云绾容问。
“谁知道呢,现在连半点风声都快没了,问不出来。”
云绾容思索着,想到出宫前和左氏协商的结果,觉得有必要往冷宫一趟。
云绾容确实疲惫,便没过去,打算明早给皇后请安过后,再绕路前往。
回到熙华宫,熟悉的感觉铺面而来,云绾容的心情多了几分轻快。
进门喝下半口茶,屁股都没坐热呢,便见小满恭恭敬敬地将她的弓请了出来。
小满神色严肃,身后相随的宫女个个面色严谨,这架势,活像送弓箭让她赴死自尽的。
云绾容内心有点方:“谁准许你们动本宫的弓箭了?”
小满认罪,小心翼翼瞄了主子眼,道:“皇上回到乾和宫时突然下令,叫奴婢等人翻它出来,瞧瞧弓上的尘,能否将娘娘您……活埋了……”
云绾容一口茶呛在喉间。
皇上你又要做什么妖?咱不是达成“和平”协议了么?
什么尘,这弓我宝贝得恨不得搂着睡,见鬼去的尘,再磨光点它都能当镜子用!
檀青拍她后背替她顺气儿,眉上俱是笑意:“皇上在叫娘娘勤加练习呢,奴婢斗胆猜测,保命的功夫,皇上不想您浪费了。”
云绾容心虚地将目光从弓上挪走。
她当然懂这玩意练好了能救命,可她这人对有些事情也就三分热度。人有惰性,熙华宫没人敢说她,她就悄咪咪地躲起了懒。
“虞先生不教,本宫半吊子未学全呢。”云绾容随口捏造借口。
小满一口戳破她的谎言:“皇上还说了,虞先生早跟皇上请辞,说基本功夫您都掌握了,往后成就,就靠您自己了。”
云绾容:“……”她究竟有多懒,先生跑了都不知。
多半是对她这学生绝望了。
云绾容驳不回去,认命了:“你看天色不早,本宫实在疲累,明天吧,你记得提醒本宫。”
小满应下。
该来的都躲不过,翌日一早,才洗簌呢,皇后那都未来得及请安,小满已经恭恭敬敬地捧弓静候了。
云绾容内心哀叹:“小满何时成了皇上的人,对他的吩咐认真得很呐。”
小满忙道:“奴婢是娘娘您的人,昨儿不是您让奴婢提醒的吗?”
云绾容跑不掉了,请安时顺便同皇后报备碧芽之事,乖乖地回来练箭。
御书房里。
早朝过后齐璟琛照旧全心处理着政务,御案上的折子摞了半桌,分分钟让他有撒手不干的冲动。
“右丞相,朕不是说了,这奏章你代朕批阅,这是怎么回事?”齐璟琛拍拍眼前折子。
右丞相揖礼告罪:“皇上的吩咐臣不敢相忘,但批阅奏章仅国君和储君有权。臣不敢僭越,又不能辜负皇上信任,这些奏章臣冒死处置大半,有些还请皇上再看一遍,免得臣有做得不对的。”
齐璟琛脑筋儿疼:“若朕不信你,岂会让你帮朕。”
“臣惶恐,除此之外,行宫牵出工部侍郎等人,都等着皇上您做最后决断呢,工部尚书就在外头静候处置。”
齐璟琛觉得右丞相这人用是能用,就是年纪大了太唠叨,自进御书房起他的耳根就没清静过。
“高易朗的命朕绝不轻饶,至于工部尚书……”齐璟琛顿了顿:“有人跟朕进言,高旭罪不至死,将功补过未曾不可,你如何看?”
右丞相回答道:“臣认可,此举过后高大人必定更加卖命,皇上南巡在即,若让工部尚书之位空缺,恐怕不妥。”
此时,高德忠进来禀告道:“皇上,钦天监监正郁大人求见。”
“宣。”
郁监正年已四十,皇帝登基后,前监正告老还乡,钦天监官位逐级递补,正好由他当上了监正。
郁江此人为人正直,对新帝十分忠诚,此刻捧着连日观察得出的结果,跪下行礼:“皇上,日子算出来了,十五日后,最适合南下。”
齐璟琛闻言放下朱砂笔,皱眉道:“这般急?可还有其他时日?”
“最近的也在三个月后,那时已是夏季,天气炎热并不适合远行。在加上钦天监观天象历法,今年冬雪比之往年提前不少,若启程晚了,皇上回京雪路难行,恐有不便。”
皇帝沉思。
右丞相想得深远,进言道:“其实皇上早日启程也好,冬末北边诸国衣食欠缺强掳成性,最怕他起不轨之心。若皇上已经回宫,有您坐镇,天下百姓皆可安心。”
齐璟琛同样想到此处,点头同意:“那便定在十五日后,高德忠,传六部尚书、御史将领前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