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后,曹龙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营救父亲,对此,他早想好了解决办法。因为,他手里还握有一张王牌-川岛浪速。
此时,全国的疫情都已经逐渐平息,曹龙笙的心里却仍是波涛汹涌,难以平复。像当时的其他年青人一样,他们仿佛一叶小舟,毫无准备,就被置身于社会变革的节点之上,面临着****和惊涛骇浪,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不知何去何从。
作为唯一位保留着记忆的上神,他知道,所有的魔王与神仙都已经下世。他们就隐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有的默默无闻,隐忍不发;有的却是风声水起,纵横捭阖。
伍连德便是伏羲无疑。潇湘三女杰呢?秋瑾是绛珠,唐群英是警幻,而葛健豪则是九天玄女。
八大麒麟纯属神兽,他们无缘转世,八部天龙和八架凤凰却定在其中,他们又是谁呢?
自从在父亲的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曹龙笙又发现和结交了许多仁人志士。由于这个时代突出的女性不多,他很快就发现了八架凤凰的身影,她们便是双峰县的八位女中豪杰:葛健豪、秋瑾、唐群英、向警予、蔡畅、王灿芝、曾宪植、曾宝荪。
米迦勒呢?神龙使只知道他今生的使命业已完成,他便是安庆起义中英勇就义的徐锡麟。
徐锡麟从小就桀骜不驯,自幼“器物过手,辄破坏之”,十二岁那年,为了“学武功”,跑到深山庙里去当小和尚,后来他父亲为了避祸甚至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按照现在的标准,他就是个问题少年。
1903年的日本之行对徐锡麟走上革命之路影响极大。他在东京博物馆看到了一座中国古代大钟在那里展示,他想:中国的文物怎么会被日本人掠夺?再加上之前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等,泱泱中华被列强欺压凌辱、疯狂掠夺,让他觉得必须彻底革命。
1904年冬,徐锡麟在上港得遇蔡元培、陶成章,加入光复会,成为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回绍兴后,徐锡麟创办了大通学堂,罗致少年英俊,教以军法纪律,为革命培养人才。他还积极结交各地会党,甚至延请他们为学校教练,秋瑾就在其中。
学校大厅悬一联云:“十年教训,君于成军,溯数千年祖雨宗风,再造英雄于越地”;下联云:“九世复仇,春秋之义,愿尔多士修鳞养爪,毋忘寇盗满中原”。充满了浩然正气。
不久,徐锡麟借北上联络大盗冯麟阁之机,出山海关,过吉林、奉天,走西北边疆。他查看了山川形势,并亲见日、俄在中国疆土上张狂角逐,愤愤不平,欲挥刀沙场“为国死”。
谋革命不易,为了达到反满目的,徐锡麟等人逐渐产生了“以术倾清廷”的思想,他们打算以捐官之法,使光复会的成员学习军事,乘机打入清廷内部,以掌握军权。于是他向清廷捐了一道员头衔,指分安徽候补。
后来,终于得到安徽巡抚恩铭重用,1906年冬季他到了安庆,向抚院落报到,恩铭接见后,派他为安徽巡警尹。他小心逢迎,拜恩铭为师,恩铭引为亲信,又派他兼任巡警学堂会办。徐锡麟食清廷之禄,却时刻不改革命之志。
1907年2月,徐锡麟与秋瑾约定在皖、浙同时举行反清武装起义。起义原定7月19日举行,因一会党人员在上海被捕,招供出革命党人的一些别名暗号,两江总督端方电令恩铭拿办。恩铭召徐锡麟计议,徐锡麟见自己别号在列,知事机迫人,遂决定于7月8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举义。谁知恩铭这天有事,要求将毕业典礼提前两天,无奈起义只得于6日举行。外援不至,准备未周,起义堪忧。
1907年7月6日,恩铭及文武官吏陆续齐集巡警学堂,参加毕业典礼。典礼开始,徐锡麟呈上毕业名册,口头报告了毕业官兵人数,随后说:
“报告,今天有革命党人起事!”恩铭拍案高声说:
“在哪儿?什么人?”
徐锡麟说:“在这里,就是我。”
话音未落,朝恩铭连射数枪,大家夺门逃命。恩铭在被抬出去时喊道:
“快把乱党就地正法。”
事发后,藩台冯煦命令大家集中到抚院。他们在大堂后东边大厅里等候消息,忽听上房内哭声震天,又见同仁医院院长、美国人戴世璜与拎着包的一行人匆匆走出。大家围上去打听消息,戴说:
“不中用了,身上中了六七枪,最致命的是右耳和腰部的两颗子弹。”
过了一会儿,人声杂乱,几名士兵将徐锡麟反绑着押来了。他见了藩台说:
“大帅安否?”
冯煦一跺脚,说:“畜生,大帅待你何等恩厚,现被你枪杀,还敢问?”
徐锡麟笑道:“问大帅安那是私人情宜。”
接着又说:“枪杀恩铭,乃是正义!”
公堂上,面对审判,徐锡麟义正词严,怒斥清廷专政误国。清官质问徐锡麟:
“恩铭待你不薄,为何刺杀?”
锡麟厉言道:“恩抚待我,那是私人恩惠,我杀恩抚,却为天下之公正。”
清官又问:“你常见恩铭,为何不在那里杀他?”
徐锡麟说:“署中,那属于私人空间;学堂则不同,是公众场所。大丈夫作事,须众目昭彰,岂可鬼鬼祟祟?”
遂自写供词,愿一人承担责任,不牵连学生。
他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
1907年7月7日,徐锡麟被清廷杀于安庆抚院门前,心肝被挖,用于炒菜,时年35岁。
可恶的灾杀呀!曹龙笙想,若凭徐锡鳞的家庭出身与资质,如果没有参加革命,完全可以是一个锦衣玉食、前途光明的人。但他却为了民族大义放弃了家庭,成为了一个义无返顾的革命者。
徐锡麟曾有一首诗: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首诗表现了他甘愿为革命献身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