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读《水浒传》
6894400000069

第69章 蒋门神一派不能收税

******:……现在经济部门既如此。蒋门神一派,不能收税。我当武松。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98页。

蒋门神在《水浒传》中只是个过场人物,第二十九回出场,第三十一回血溅鸳鸯楼,他被武松一刀剁下头来,匆匆出局。

此人姓蒋名忠,黑社会老大一类人物。往市场里钻营,全不懂交税收税等等规矩,只会强抢硬夺。

小说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洲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中,施恩对武松说:

小弟此间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快活林。但是山东、河北客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有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赌坊、兑坊。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弃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坊、兑坊里。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那许多去处每朝每日都朋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近来被这本营内张团练,新从东潞州来,带一个人到此。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蒋门神。那厮不说长大,原来有一身好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前日兄长来时,兀自包着头,兜着手,直到如今,伤痕未消。本待要起人和他厮打,他却有张团练那一班正军。若是闹将起来,和营中先自折理。有这一点无穷之恨不能报得。久闻兄长是个大丈夫,不在蒋门神之下,怎地得兄长与小弟出得这口无穷之怨气,死而瞑目。

这施恩是武松服刑的孟州牢城营老管营相公的儿子,他在快活林开酒店,其经营之道有三条:一是靠“随身本事”,武力称霸一方;二是凭老子的小权,无偿剥夺“弃命囚徒”;三是收买路钱,“过路妓女”也得“先来参见”才能“趁食”。这样,每月可得“三二百两银子”。金眼彪施恩的“经营之道”,说白了就是欺行霸市,强取豪夺,与拦路抢劫只有形式上的区别。因为本身行为就违法,至于交税云云,则是不可能的。

蒋门神的“经营之道”,与施恩没有什么不同。它的办法是“黑吃黑”,凭“拽拳飞脚”夺下快活林,赶走了施恩。不过他的“靠山”更硬气一些,张团练不仅带领着“一班儿正军”,而且是施恩老爹的上司,得罪不起。

《水浒传》上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节,写得出神入化,武松曾经于酒后打景阳冈上的吊睛白额大虫,这回又于醉后打人世间的斑斓猛虎,这个情节当然突出的是武松的英武正义,蒋门神只是借助武松的名望给读者留下些许印象。不过,******则记住了他,对他开黑店的经济现象的理解又有独到之处。

1959年七八月的“庐山会议”,由反“左”转向反****,批判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8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以集体对话的形式再次展开对彭德怀的批判,其中******讲话时,有这样一段:

对计委绝不原谅,10年了,还说没有经验。挖掉墙角,证明没有经验,完全做官。王鹤寿那个部,八个月搞计划;鞍钢还搞计划,不着急。要切实批判,毫不要妥协。一句好话也不讲。当然还不是反革命,还是想把经济搞好。光是动口,矛盾不动手,横直拖拉,团团转,互相依靠(指计委与冶金部),都靠不住。南宁会议后,承认我挂帅。(在江西时)司令部惹不得,党委不能讨论,不然叫越权。经过长期斗争,********后,逐步形成党委可管大事。还是旧军队东西,名为前委,只能管政治,不能管军事。打到一个地方,以鸡吃尽为原则,吃光再走;根据地建立不建立不在乎,无建立根据地思想,叫流寇主义。现在经济部门既如此。蒋门神一派,不能收税。我当武松。(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98页)

******这段话,由批评经济部门国家计委搞计划的“拖拉”,联系到江西苏区时期军事领导者头脑中残存的旧军队的东西,即流寇主义思想:司令部门惹不得,党委不能管大事,或只能管政治,不能管军事,更有甚者是无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打到一个地方,以鸡吃尽为原则,吃光再走”。这后面一点,已经是经济政策问题了,所以******话一转:“现在经济部门既如此。蒋门神一派,不能收税,我当武松。”

******这段话,虽然李锐的记录简略些,但思想主线明确。如果我们联系1959年二三月间他讲的另一段话,对上面这段议论的思想就更好理解了。******在第二次郑州会议(2月27日—3月5日)上说:

(红军时期)打土豪,后来者文明一点叫收税。成吉思汗占了中国,不会收税,叫“打草谷”。打土豪大概是从打草谷学来的。后来有人建议打草谷不如收税,收税才能发展生产,不知比打草谷强多少倍。现在公社党委实际上是恢复蒙古打草谷的办法,过去打土豪是正确的,现在对农民能这样吗?惟一的办法只能等价交换,三级之间要有买卖关系,劳动必须出工资,义务劳动切不可太多。(顾龙生:《******经济年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455页)

红军打土豪是正确的,但办法不如收税;成吉思汗“打草谷”是迫不得已,但后来也改为收税。收税比打土豪、打草谷更为有利,因为“收税才能发展生产”。人民公社“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如同“打草谷”。施恩和蒋忠,都是开黑店不交税。说现在经济部门是“蒋门神一派,不能收税”,这只是一种比喻,一种夸张,一种极而言之,仅取其“不交税”和“不能收税”方面的相似之处,实际指的是经济工作中违背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

“我当武松”!******的话斩钉截铁,态度鲜明。武松醉打蒋门神,将其赶出快活林。******要表达的意思,是要决心纠正“共产风”,对农民群众的劳动成果,不能“取之无碍”,而要等价交换。“庐山会议”期间批判彭德怀是错误的,但******把“共产风”要像蒋门神那样的驱除掉,则是正确的。只是因为会议使全党的政治走向偏“左”,这个正确认识没有得到继续发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