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共产主义者队伍说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一定要把苏联同志,看作自己人。
《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231页。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常常活跃在水浒人物的嘴上。小说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交待,少华山头领陈达等人要去华阴县抢掠钱粮,途经史家村,被九纹龙史进率领三四百庄客拦住去路,陈达马上施礼,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烦借一条路。”又小说第四回,鲁智深打死镇关西郑屠之后,于外逃途中巧遇被他搭救的金老汉父女,金翠莲的官人赵员外热情款待鲁智深,鲁智深道:“员外错爱,洒家如何报答。”赵员外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
如此看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种观念,映现了水浒世界的一种时代思潮,具有较为广泛的认同价值。无论山寨强人,还是庄园员外,普遍把它作为联络感情,扩大交往,争取同盟的思想武器和舆论导向。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也活跃在******的嘴上口头。集中表现在1958年5月他主持召开的****八届二次全会上。
在这个会议上,******有四次讲话,其中5月17日的讲话提纲中有一段是:
社会主义阵营的密切合作
学习,辞去主席
四海之内皆兄弟
人人是外行,外行才能领导内行
东风、西风、南斯拉夫,亚非拉,
原子大战,乐观主义
其中5月20日的讲话提纲中又有一段是:
真理:批判学习一切东西,党中央的,马列的,外国的,我的,你们的。
四海之内皆兄弟
几个经济文件,看了没有?(《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199、204页)
1958年5月14日,第二机械工业部党组为转报北京第三工业建筑设计院关于和苏联专家由两股劲拧成一股劲的经验,向******、****中央报告。报告说,我部担负的是一项新的建设任务,很多技术问题我们不懂或者不完全懂,因而苏联专家就成了我们当前的重要技术力量。前一时期,由于我们对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大中小相结合的方针强调不明确,在共同设计的时候,有时我们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彼此之间有些争论,因此在一些技术问题上扭来扭去,各执一词,形成了两股劲。直到成都会议后,我们学习了毛主席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总路线,才有所转变。近一个多月来,我们运用各种方式反复向苏联专家介绍我国建设总路线,介绍整风运动和其他有关的中国实际情况,使苏联专家自觉地掌握中国的方针路线,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效果很好。现在苏联专家能够和中国同志一起主动地讨论怎样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怎样贯彻多快好省路线,许多设计修改了,想了很多窍门,制出新的更合理的设计。这就使过去的两股劲拧成一股劲,正如一位苏联专家所说:“这是中苏友谊的结晶”。
5月16日,******为八届二次会议印发这个报告写了批语:
这是一个好文件,值得一读。请小平同志立即印发大会同志们。凡有苏联专家的地方,均应照此办理,不许有任何例外。苏联专家都是好同志,有理总是讲得通的。不讲理,或者讲得不高明,因而双方隔阂不通,责任在我们方面。就共产主义者队伍说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一定要把苏联同志,看作自己人。大会之后,根据总路线同他们多谈,政治挂帅,尊重苏联同志,刻苦虚心学习。但又一定要破除迷信,打倒贾桂!贾桂(即奴才)是谁也看不起的。(《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231页)
******为这段批语拟定的题目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5天时间内,一次会议上,******三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见这句话对他的烙印之深,也可见他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一种思想的愿望之迫切。
水浒人物口头上的这句话,源自《论语·颜渊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兄弟”乃宗法社会的宗法伦理概念。一奶同胞,宗族同辈,才能称之为兄弟。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有改革思想,他针对司马牛“没有兄弟”的忧思,突破宗法伦理观念的樊篱,指出海内之人都是“兄弟”,这极大地拓展了“兄弟”的外延。君子突破了一家一族、一宗一姓的狭隘视野,放眼四海,立足天下,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那么君子人格就得到了提升,君子岂有无兄亡弟之忧。
从孔子师生到水浒好汉,再到******时代,沧海桑田,变迁剧巨。“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的思想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早已从司马牛无兄弟之忧的具体问题中走出来,变成一种有众多接受对象和适应对象并应用广泛的理念。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初,在社会理想上由于受知识背景和认识框架的影响,也难免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概念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如十月革命后,有人曾把“社会主义”译成“均贫富、等贵贱”;把“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刘少奇就曾经说过,他1921年在莫斯科,看到卢布上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中文翻译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刘少奇:《1948年7月1日在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载《党史研究》1980年第3期)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是共产党人实行国际主义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点上,******借用《水浒传》(包括《论语》)中“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强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密切合作”(那时在国际政治格局中还存在着社会主义阵营),强调批判地学习“外国的”东西,强调尊重苏联的同志,把他们看作自己人,刻苦虚心地向苏联专家学习。当然,在这种尊重、学习和交往中,要独立自主,保持人格国格,而不做奴才气十足的贾桂。这无论从政治上考虑,还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考虑,无疑都是必要的,正确的。后来中苏两党展开论战,分歧越来越大,赫鲁晓夫悍然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社会主义“家庭”走向分裂,“兄弟”终于反目。这当然是后话,也显然违背******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