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水浒传》梁山上有军队有政府,也有保卫侦察这些特务工作。一百零八位高级将领中就有做特务工作的。梁山的对面,朱贵开了一个酒店,专门打听消息,然后报告上面。如果有大土豪路过,就派李逵去搞了回来。
徐中远:《******读评五部古典小说》,华文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08—109页。
革命是大家的群体的事业,要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1938年时的延安,抗战方兴未艾,前方战事如火如荼。许多年轻人都愿意上前线去建功立业,而不愿意在后方做保卫、特务、行政等工作,以为后者默默无闻,没有意思。
正是针对这种思想反映,1938年******在一次关于保卫工作的讲话中,意味深长地说:
《水浒传》梁山上有军队有政府,也有保卫侦察这些特务工作。一百零八位高级将领中就有做特务工作的。梁山的对面,朱贵开了一个酒店,专门打听消息,然后报告上面。如果有大土豪路过,就派李逵去搞了回来。(徐中远:《******读评五部古典小说》,华文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08—109页)
旱地忽律朱贵,梁山偏将之一,南山酒店打听消息、邀接来宾头领,排行座次第九十二。
小说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躲避追捕,来到梁山泊外“枕溪靠湖一个酒店”,要渡水投奔梁山,店主朱贵介绍说:“小人是王头领手下耳目……山寨里教小弟在此间开酒店为名,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但有财帛者,便去山寨里报知……”所谓山寨“耳目”,其实就是以开酒店做掩护的侦察人员。
小说第十五回,阮小二向吴用介绍梁山泊强人头领情况,其中说道:“有个旱地忽律朱贵,见在李家道口开酒店,专一探听事情……”所谓“探听事情”,就是探取情报。
小说第三十九回,有吟朱贵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梁山作眼英雄,旱地忽律朱贵。”“作眼英雄”翻译成现代语,就是侦察英雄。
小说第四十四回,梁山“作眼”工作有了大发展,军师吴用十分高兴道:“近来山寨十分兴旺,感得四方豪杰望风而来……还请朱贵仍复掌管山东酒店……目今山寨事业大了,非同旧日,可再设三处酒馆,专一探听吉凶事情,往来义士上山。如若朝廷调遣官兵捕盗,可以报知如何进兵,好做准备。西山地面广阔,可令童威、童猛弟兄两个带领十数个伙伴那里开店。令李立带十数个火家,去山南边那里开店。令石勇也带十来个伴当,去北山那里开店。仍复都要设立水亭、号箭、接应船只,但有缓急军情,飞捷报来。”
小说第六十回,晁盖阵亡后,宋江代理梁山“寨主”,重新分配头领任务,“请弟兄分头去管”。其中“山下四路作眼酒店,原拨定朱贵、乐和、时迁、李立、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已自定数。”朱贵还干“作眼”的老本行,而且位居四路酒店之首。
小说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108位好汉安排职务大分工,“大小弟兄,各个管领”。其中安排“梁山泊四店打听声息,邀接来宾头领八员”,朱贵与杜兴具体负责“南山酒店”,做两方面工作:一是“打听声息”,做侦察打探机密情报工作;二是“邀接来宾”,做接待、外交、联络工作。
朱贵是梁山资深侦察情报头领,可说是开创梁山保卫侦察事业的“鼻祖”。他是梁山高级将领中专做特务工作的。******讲到的朱贵工作细节,小说第二十回有具体描写:
正饮酒之间,只见小喽罗报道:“山下朱头领使人到寨。”晁盖便唤来问道:“有甚么事?”小喽罗说道:“朱头领探听得有一起客商,约有十数人结联一处,今夜晚间必从旱路经过,特来报知。”晁盖道:“正没金帛使用,谁可领人去走一遭?”三阮道:“我弟兄们去!”晁盖道:“好兄弟,小心在意,速去早来。我使刘唐随后来策应你们。”三阮便下厅去,换了衣裳,挎了腰刀,拿了朴刀、樘叉、留客住,点起一百余人,上厅来别了众头领,便下山去。就金沙滩把船载过朱贵酒店里去了。晁盖恐三阮担负不下,又使刘唐点起一百余人,教领了下山去接就应;又吩咐道:“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刘唐去了,晁盖到三更不见回报,又使杜迁、宋万引五十余人下山接应。晁盖与吴用、公孙胜、林冲饮酒至天明,只见小喽罗报喜道:“三阮头领得了二十余辆车子金银财物,并四五十匹驴骡头口。”……晁盖见说大喜……教人去请朱贵上山来筵宴。
梁山这次打劫客商财物,解决山寨经费困难,朱贵的“作眼”工作,功不可没,所以晁盖请他“上山筵宴”。
朱贵是高级将领,是资深的“老革命”。******讲保卫侦察工作的必要,以他做榜样,是有说服力的。革命工作有前线也有后方,有冲锋陷阵也有看家护院,有壮举豪行也有平凡岗位,样样工作都要有人干。相信保卫人员听了******的引经据典,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戒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