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糕热,热黏糕!”当你在集日来到银北重镇平罗农贸市场上,你就会听到一阵阵宏亮的吆喝声,循声走去,油香扑鼻,烟雾缭绕,那正如古人所言“舌根未尝天真味,鼻尖已闻至妙香”。只见卖糕的中年汉子,肩搭白毛巾,头戴白帽,满脸清秀,地道的一副回回相,微笑着问寒问暖,取凳让坐。难怪人们常说:“回回生得怪,个个都会做买卖。”满脸喜气,伶牙俐齿,殷勤得叫人感动,哪有不吃之理?自动地在锅边围一圈,一色的小板凳儿,只见卖糕人用叉子给这个夹一块,给那个夹两块:“请吃,趁热吃!”招呼不迭。只见盘中之糕,油汪汪,黄灿灿,油润黄亮,别说吃一口,叫人一看,垂涎欲滴。最爱吃的顾客是老爷爷和老奶奶。“跟集不吃糕,枉来集上跑,逢集吃了糕,身体必上膘”。怪不得那些赶集的乡亲说:“要想解渴吃雪糕,要想解馋吃黏糕。”每逢春节、重阳节,卖糕人喜欢坏了,让汉民人全包销了,吃不完带回家去全家尝。这时卖糕人手忙脚乱,顾不过来,需要老婆帮忙。据说汉民有讲究春节吃糕“年年高”,重阳吃糕“节节高”,“糕”意味着“高”,孩子长高,生活提高,步步登高,总之节日吃糕是“吉祥”的意思。那糕咬一口,又软又甜,外脆里嫩,若放一点白糖,那真是锦上添花,正是“精酿无涯游人醉,佳肴有心知音尝”。
黏糕是黏黄米、黏谷米加工成面粉而制成,也称“黍米粉”。我国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青海、河北较多。宁夏以固原山区较多。黏米,米粒呈卵圆形腊黄色,具有黏性大,色泽好,味道香,食性佳等特点。主要营养成分按占干物质计,含粗蛋白质11%,粗脂肪2%,粗纤维1.2%,碳水化合83%,粗灰粉1.5%以及钙、铁、钾、磷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族。具有强身健体,防病去恙的功能。《神农本草经》载:“小米有补肾气、除胃热、治消渴(糖尿病)、利小便”的疗效。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糕米即黄米,气味甘寒无毒。”“北人用此米作酒煮糖,肥软易消。”“糕者,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故能除寒热,利大肠。”可见吃黄米之好处。农村中有习俗,孕妇生了孩子每天熬粥喝,母、婴都不得病。“五谷为养”,肺痨病人喝粥不息,保胃保肺无不宜之。
黏米粉可制作成年糕、油炸糕、蒸黄糕、切糕、糕饼、黏豆包、糖糕、糖油香、糖点心、糖酥饼等具有耐饥耐寒耐渴耐馋的特点。所以回族农村中有谚语说:“多吃蔬菜少吃肉,粗米淡饭能长寿。”现在提倡“吃粗粮,少脂肪”,人不会发胖,有一定道理。古籍《燕都杂咏》中说:“黏糕油炸食之,以求腰板硬朗,耐得劳作。”清代诗人蔡云在《撑腰糕》中咏道:“二月二日春正晓,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二月二日春龙节吃了黏糕后,这一年筋骨强硬,不惜劳作。同代诗人徐士宏在《黏糕》中咏道:“片切黏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凤难摆,难道吴娘少细腰。”黏糕吃了会壮腰,连苏杭美人吃了也不会发胖T'仍然苗条可人。
市场所卖黏糕也叫“鞋底糕”,乍听有点不雅。一次,我询问卖糕的杨师傅:“为啥做成鞋底样JL?”杨师傅告诉我:“这糕要趁热吃,越热越软,越软越甜,越冷越硬,就没吃头。”我仔细一看,他为了使糕保温,油锅上担两根小铁棒,将所炸出的油糕立在上面,上小下大,酷似鞋底,大的一头立在下面,保持平衡,不易掉下。下面油烟热气,时时熏烤,油糕总是热的,随吃随端,老少咸宜。
儿时上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千人糕”的文章。做“千人糕”并不容易,要费很多工序。虽说黏糕好吃,也不易做出。先将黏米加工成米粉,再掺水和成面团,反复揉压,揉到光滑精软时。切成大剂子用笼屉蒸煮。蒸熟后按平时所定的斤两切成小剂子,做成“糕坯”,然后放入沸腾的葫麻油锅中去炸,炸至表面起了薄薄一层带泡黄皮,方可装盘上碟。
陕北民歌中有“热腾腾的油糕桌呀么桌上摆”的词句,当年陕、甘、宁边区的人民还拿油糕慰问子弟兵哩。现代文学家周作人在《炙糕担》一诗中写道:“夕阳下长街,门外闻呼唤,竹笼架罄盘,瓦钵炽白炭,年糕如水晶,上有桂花糁,亦有贫家儿,衔指倚门看。”写出旧社会穷家儿童吃不起黏糕,只好望洋兴叹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