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888400000043

第43章 忽氏寻孙吃麻食

“麻食子”是一种回族传统的民间风味小吃食品。宁夏山区的回民叫它“麻食子”,川区的回族习惯称之为“批面子”或“鱼儿钻沙”,中原回民叫它“手撇面”、“捻面卷”,南方人叫“猫耳朵”、“空心面”。

据史书记载,早在元代,回回人首先食用这种食品,唤作“秃秃麻食”。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他的成名作《饮膳正要》一书中说:“秃秃麻食,回回面食,系手撇面,白面6斤做秃秃麻食,羊肉一脚子,炒焦肉乞马,用好肉汤下,炒葱调和匀,下蒜酩、香菜末。”这里指另沏汤烩秃秃麻食。明代美食学家黄正一在《事物绀珠》一书中也有说明:“秃秃麻食是面作小卷饼,煮熟人炒肉汁食。”同时代的饮膳典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一书中更有详细的记述:“秃秃麻食入水滑面和圆小弹剂,冷水浸,手掌按小薄饼儿,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史书将秃秃麻食的制法、煮法以及食用方法表述得颇为具体。据中国营养学家和美食家考证,如今在杭州、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餐馆里的烩小吃——“猫耳朵”,就是由古代回回食品“秃秃麻食”演变而来的。不过在宁夏银南、固原一带和陕西关中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秃秃麻食”的尾音,称之为“麻食子”。

麻食子形态好看,味道鲜美,盛在碗里似颗颗珍珠玛瑙,又像流光溢彩的粒粒雀蛋,瞧着垂涎欲滴,吃着两腮泛红。

1955年我国老一辈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杭州吃了一次养麦“麻食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还特意赋诗一首,称赞麻食子色味纯正,清香诱人。诗云:“惠我荞麦面,回思五五年,深情心已醉,美味助加餐。”

关于麻食子还有一个传说:元朝,忽必烈时战争频繁、吃紧,为了减少拖累负担,轻装上阵,忽必烈把孙子阿南答寄养在固原一位回民家里。过了若干年后,战争结束了,忽必烈到固原去寻找阿南答。一天,正经过一座山,突然,下起了大雨,连忙到窑洞里去避雨。窑洞里住着一位牧羊的回族老人叫索里哈,这时忽必烈走得很累,又饥肠辘辘,好生难受,索里哈很穷,连面板都没有,他一看避雨之人气度非凡,和蔼可亲,必定是贵人,连忙洗手煮饭。着急间,生出智慧,用荞麦面和成面团,搓成筷子粗的条条,掐成蚕豆大的面剂子,放在草帽边上,一搓一个内空外花的面卷儿。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拌了盐、醋、油和腌苦苦菜,清香可口。忽必烈连吃了三碗,问索里哈老汉:“此食何物?”索里哈说不知道。这时,从外面飞进一只麻雀避雨,索里哈一看那面卷儿很像麻雀蛋,说应该叫“麻食子”,忽必烈点头称是。从此以后,“麻食子”的名字就传开了。

麻食子因它多用养麦面制作,营养丰富,耐嚼耐咽,精软润滑,口感强,易消化,老少皆宜。其烹制方法各异。山区回民将养麦面用盐水和成面团,搓成小拇指粗的面条,再掐成指甲盖大的疙瘩,放在草帽边沿上搓成面卷儿,清水煮熟后,捞入碗中,然后氽入羊肉臊子汤调食。又好看又好吃。

川区人将荞麦面团搓成筷子粗的条条,夹入食指和中指间,块放入手心中搓成面卷,煮熟后捞出来,控净水分。然后搭炒锅放香油以及肉丁、葱、蒜等调味品,炒五分钟,再放入麻食子同炒三至五分钟,方可起锅就食。麻食子吃法很多,可荤可素,炒麻食、烩麻食、凉拌麻食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