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蹲久了,闷得慌,到乡下走走转转,一来可以吸吸新鲜空气,二来可以捕捉一些乡风民俗。尤其是老家那些“乐从人”,喜欢闹个笑话,哼几句俚歌小调,叫你一听又有趣又解闷,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只觉得天也宽了,地也宽了,心情舒畅得多了。
就拿那“唱家子”——“巧姐儿”来说,什么新鲜事,一经她们稍加琢磨,便出口成章,成了“趣味文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们是不识字的诗人。”他们触景生情,见啥编啥,自编自唱,所创作的俗文化“产品”,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群众的加工、锤炼,受到文人的润色、渲染,日臻完美,变得更富形象,朗朗上口,幽默风趣。就拿银北回族农村的嫁妆歌来说,从建国初期到九十年代,就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建国初,农村人只盼望“三亩田一头牛,娃娃老婆热炕头”就满足了。到了五十年代,农村娶媳妇嫁丫头的嫁妆是“一身条绒一双鞋(皮鞋),骑上毛驴嫁过来”。那时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对嫁妆要求不高。“不图砖墁地,光图好女婿”。只要劳动好,品德好,两相情愿,即可成亲。平罗县灵沙乡的巧姐儿马凤兰曾唱道:“铁皮暖壶自带花,脸盆镜子也不差。围巾吊的是穗穗子,鞋袜配成对对子。娘家陪个大立柜,铜闩铜锁带铜穗。”那时生产条件太差,嫁妆不能过高要求,办不到也是白搭。唱家子形容那时的结婚宴席是:“大饼像锅盖,豆腐上等菜。番茄炒鸡蛋,粉汤泡米饭。”
六十年代的嫁妆是:“三转一响,土坯洞房,卡其穿上,胶车坐上。”“三转”是指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那时称“三大件”,当时流行的是上海表、飞鸽自行车、蜜蜂牌缝纫机。“一响”是指收音机。新娘做一身卡其布衣服当新装,用农业社的套马胶轮车送到婆家。宝丰镇的巧姐儿牛翠花曾唱道:“洗脸盆,单摆下,飞鸽车子捎毛。绒衣绒裤不能少,风雪大衣更潇洒。涤纶涤卡的确良,新娘见了笑哈哈。”因为那时“低标准,瓜菜代,吃得多,饿得快”时期刚过,所以婚宴席上干面食品较多油饼子,干馓子,糖麻丫子花卷子,粉块肉丝加海带,一锅熬成大烩菜。”那时,婚宴席上能吃到五六个菜就不错了。一般是酸菜炒牛肉、鸡蛋炒番茄、葱头炒羊肉、粉条炒豆腐。最后一道菜是:粉块、肉丝、海带、洋芋,熬一锅大烩菜,就食米饭,算是了结。
七十年代是:“土木结构建新房,松木椽子柳木梁。石灰搪墙砖墁地,新娘坐的是拖拉机。”这是婆家为儿子完婚的基本条件。至于新娘的要求,正如巧姐儿王桂花所唱:“的确良,花浪浪,擦油皮鞋好样样。收录机,四喇叭,唱歌说书闹哈哈。”这仅仅是一部分,还有家具摆设,当时时兴的是:“写字台,大立柜,三人沙发绸缎被。”招待亲友的宴席是:“牛羊鸡鸭大鲤鱼,夹板丸子好味气。八大碗,最实惠,最后上来羊杂碎。”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进一步改观,一般家庭炒十个、八个菜不成问题。尤其回民用夹板、丸子烹制的风味小吃,很受宾客的欢迎。
八十年代是:“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放中央。三问砖房水泥地,租上轿车接新娘。”随着改革开放大好形势,农村经济日趋繁荣,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巧姐儿马培芳唱道:“三间砖房四面红,松木椽子松木门。沙发床,电视机,箱子柜子分高低。一边摆的是电风扇,一边挂的是呢子衣。小两口,笑嘻嘻,两对老人歇心哩。”宴席菜谱15种左右,而且请厨师烹制,巧姐道:“木耳海带黄花菜,一盘一盘炒起来,糖醋鲤鱼鸡肉块,手抓羊肉用手拽,三鲜肉汤泡米饭,亲友吃上回家转。”
九十年代,农村生活又上一个台阶,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有很多农民已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农村的嫁妆也上了更高的档次。现在流行的嫁妆是:“三金一窝机,外加VCD,瓦房地板砖,摩托赛飞机。娶亲小轿车,亲朋都洋气。”“三金”指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一窝机”指彩电、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等。至于宴席菜谱,一般在15种以上,请有级别的厨师烹制。巧姐儿唱道:“花生核桃八宝茶,一样一样往上拿,高档饮料高档菜,山珍海味桌上摆,海陆空味都尝到,大人娃娃乐开怀。永走勤劳致富路,日子越过越光彩。”这是对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歌颂,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