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词则称《一七令》。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后来有增加到一字至十字、一字至十五字的,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由少至多,形如宝塔,上尖底宽,所以叫宝塔诗。其实最早出现的隋代释慧英《一三五七九言诗》和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诗》,都是宝塔诗,并不仅仅限于“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诗在话本小说中常见,如《警世通言》、《儒林外史》、《西湖二集》中都有。宝塔诗字数一般是“依次递增”,个别作品字数则是“依次递减”,不妨称为“倒宝塔诗”。
一三五七九言诗①
释慧英
游,愁。赤县远②,丹思抽③。鹫岭寒风驶④,龙河激水流⑤。
既喜朝闻日复日⑥,不觉年颓秋更秋⑦。已毕耆山本愿诚难住⑧,终望持经振锡往神州⑨。
【作者介绍】
释慧英:隋代僧人。生平不详。
【注释】
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②赤县:中国的别称。《史记·驺衍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也简称为“赤县”或“神州”。
③丹思:即“丹心”,赤诚的心。《孟子》:“心之官则思。”抽:萌发。
④鹫岭:即灵鹫山,又名灵山、耆山,在中印度。为佛说法之地。驶:快速,此指劲吹。
⑤龙河:佛经中地名。尼连禅河的异名,传说河中有龙住,故称。
⑥朝闻:早晨闻道。《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⑦年颓:年老体衰。秋更秋:一年又一年。
⑧耆山:耆阇崛山的简称。一名灵鹫山。《文选·王简栖<;头陀寺碑文>;》:“耆山广远,给园多士。”
⑨振锡:僧人手持锡禅杖出行。
【说明】
这首诗是现存最早的宝塔诗。两句一韵,每两句递增二字。
内容是写印度一年老僧人,在灵鹫山朝见佛祖后,希望有朝一日远道前往中国。
一字至七字诗①
张南史
月
月,月。暂盈,还缺。上虚空,还溟渤②。散彩无际,移轮不歇③。桂殿入西秦④,菱歌映南越⑤。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⑥。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⑦。
泉
泉,泉。色净,苔鲜。石上激,云中悬。津流竹树⑧,脉乱山川⑨。扣玉千声应⑩,含风百道连。太液并归池上[11],云阳旧出宫边[12]。北陵井深凿不到[13],我欲添泪作潺湲[14]。
【作者介绍】
张南史,字季直,幽州(治所在今河北蓟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唐玄宗天宝中(749)前后在世。善弈棋,常出入王侯府第。中年始刻苦学诗,数年便有成就。肃宗时,官至左卫仓曹参军。后避乱居扬州。再召,未赴而卒。《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
②溟渤:溟海和渤海,泛指大海。
③移轮不歇:意谓月亮运行不停。
④桂殿:指月宫。西秦:指关中陕西一带。
⑤菱歌:采菱之歌。南越:古地名,今广东广西一带。
⑥没:沉没。指月落。
⑦永夜:长夜。何超忽:意谓月光照耀多么旷远。
⑧津流:水流。
⑨脉:指泉脉,地下伏流的泉水。
⑩“扣玉”二句:谓泉石相击发出各种声响,随风传送各处。
[11]太液:古池名。《三辅黄图》:“太液池,在长安故城西,建章宫北,未央宫西南。”唐代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章殿后。
[12]云阳:秦邑名。《括地志》:“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宫边:指甘泉宫旁。
[13]“北陵”句:语本鲍照《拟古》诗“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北陵,北面的山或丘陵。
[14]潺湲:流水。
【说明】
现存“一字至七字诗”以唐代张南史的六首咏物诗为最早,分咏雪、月、泉、竹、花、草。这里选了两首。前一首每句咏月,两句一韵,押仄声韵。写月亮或圆或缺,清光无限,照耀天空,照遍大地、海洋,它运行不止,或入西秦,或映南越,或被云遮,待晓而没。虽然寻不到月亮的居处,它却清光永照,无比旷远。后一首每句咏泉,押平声韵。赞美泉清水净,或高悬云中,或伏流山川,它流灌竹树,它激石作声,入太液池,出甘泉宫。末二句谓北陵凿井不出泉,愿添泪水作泉流,立意颇为别致。
一字至七字诗·赋山①
令狐楚
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商老深寻②,谢公远攀③。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④。树岛西连陇塞⑤,猿声南彻荆蛮⑥。世人只向簪裾老⑦,芳草空馀麋鹿闲。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字殼士,华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五岁能为辞章。唐德宗贞元七年(791)进士,召授右拾遗。宪宗时累迁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后出为华州刺史,迁河阳节度使,又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事贬衡州刺史,调山南西道节度使。著有《漆集》、《梁苑文类》、《表奏集》等。
【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题下原注:“白居易分司东洛,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请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
②商老:指“商山四皓”。秦朝末年,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避乱隐居商山,四人皆八十多岁,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
③谢公:指东晋谢灵运,曾任永嘉太守,好游山水。
④关关:鸟鸣声。
⑤陇塞:古时甘肃一带为边塞地区,故称。唐卢纶《太白西峰偶宿……即事寄呈凤翔齐员外张侍御》诗:“白云消散尽,陇塞俨然秋。”
⑥彻:通。荆蛮: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
⑦簪裾: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星桥拥冠盖,锦水照簪裾。”
【说明】
这首诗除“世人只向簪裾老”句外,或写景,或用典,每句都咏山。末二句慨叹世人终生只追求高官厚禄,不愿退居山林,与麋鹿同游,以致“芳草空馀麋鹿闲”。作者宦海浮沉,当是有感而发。
叹水别白二十二①
刘禹锡
水,至清,尽美②。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③,交情淡如此④。君游金谷堤上⑤,我在石渠署里⑥。两心相忆似流波⑦,潺湲日夜无穷已。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又举博学鸿辞科。初为幕僚,后入朝任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实行“永贞革新”;十九年任屯田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朗州司马。宪宗元和十年(815)召回,再出为连州、夔州、和州刺史。文宗朝授主客、礼部郎中。开成元年(836)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加检校礼部尚书衔。著有《刘梦得集》。
【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卷三百五十六。白二十二:指白居易,排行第二十二。题下原注:“一韵至七韵。”
②至清:极其清澈。东方朔《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尽美:极美。
③道性:出家修道者的情志。净皆然:意谓修道者都是心如止水。
④“交情”句:化用《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句意。
⑤金谷:水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水经注·穀水》:“穀水又东,左会金谷水,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
⑥石渠:阁名。西汉皇室藏书之所,亦儒官讲论五经之地。《汉书·刘向传》:“讲论五经于石渠。”
⑦“两心”二句:化用三国魏徐幹《室思》诗“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句意。无穷已,无穷尽。
【说明】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白居易奉命分司东都洛阳,朝官于、王起等在长安兴化池亭设宴饯别,挚友刘禹锡也在座。酒酣,同作“一字至七字诗”的有王起、元稹、李绅、韦式、范尧佐、张籍、魏扶、令狐楚、白居易、刘禹锡等多人,分咏“花”、“茶”、“月”、“竹”、“书”、“愁”、“山”、“诗”、“水”等。
这首诗句句咏水,又作韵。内容是赞美水的至清、尽美,利人利物,修道者心如止水,朋友之交淡若水,抒发别后不尽思念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