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6873100000044

第44章 儿科疾病用药(2)

治疗组中风热证31例,痊愈22例,74.97%,好转7例,22.58%,无效2例,6.45%,有效率93.55%。平均退热时间3d;风寒证18例,痊愈12例,66.67%,好转4例,22.22%,无效2例,11.11%,有效率88.89%。平均退热时间2.5d。两型均服清热解毒灵口服液,但平均退热时间风热证明显短于风寒证患儿,而两种病证的有效率则无显著性差异。

2.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皮肤性病治疗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标准,依据流行病学,口、手、足出现的特征性皮疹确诊。临床症状有咽痛、流涎,不愿进食等;于手掌、足掌、臀部等处可见红色粟粒样斑疹,逐渐转为斑疹,内含微浑浊的液体,口腔内可见黏膜疹,逐渐破溃成浅溃疡。应注意与多形红斑、斑疹性咽炎、水痘等疾病鉴别。资料:112例患儿,有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均以发热与皮疹为首诊,发病时间<48h。按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14岁,平均(3.55±2.11)岁,病程:88~132h,平均(103.52±17.51)h。对照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1~13岁,平均(3.59±2.63)岁,病程75~123h,平均(96.07±14.76)h。两组患儿均予退热、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外擦皮疹及口腔黏膜破溃处,3/d;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由金银花、玄参、石膏、连翘、板蓝根、黄芪、甜地丁、龙胆草、知母、生地黄、栀子、麦冬、牡丹皮、赤芍组成,每毫升相当原生药1.5g,每支l0ml),<1岁,每次5ml,≥1岁每次10ml,3/d。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颗粒,每天15~20mg/kg,3/d,口服;皮疹外用炉甘石洗剂,口腔黏膜以西瓜霜喷雾,3/d。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经治疗48h,体温降至正常,疱疹开始消退,5D内疱疹退净;有效为经治疗72h体温降至正常,疱疹开始消退,5D内疱疹退净;无效为经治疗72h仍有发热和(或)疱疹未见消退,5d内疱疹未退净。疗效,观察组58例中显效36例(62.1%),有效19例(32.7%),无效3例(5.2%)。有效率(94.80%);对照组54例显效18例(33.30%),有效28例(51.9%),无效8例(14.80%),总有效率85.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

二、咳嗽

小儿咳嗽宁糖浆

主要成分:牛蒡子、黄芩。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化痰。用于风热袭肺所致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1~3岁每次5~10ml;4~6岁每次10~15ml;7~12岁每次15~20ml;3~4/d。

临床应用:临床常应用本药治疗风热袭肺之咳嗽,疗效确切。

注意事项:脾虚易腹泻者慎服。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恶寒、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等。对本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小儿百部止咳糖浆

主要成分:百部(蜜制)、苦杏仁、桔梗、桑白皮、麦冬、知母、黄芩、陈皮、甘草、天南星(制)、枳壳(炒)。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肺热咳嗽、百日咳、痰多黄稠。

用法用量:口服,2岁以上每次10ml,2岁以内每次5ml,3/d。

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促进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取14~16g的NIH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小儿咳嗽宁糖浆高、中、低剂量组(生药量分别为20、10、5g/kg,下同),每天灌胃1次,共3d,阳性对照组给予氯化铵(0.5g/kg),按文献方法,用UV-2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测定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物在波长为546nm的OD值。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酚红,以酚红剂量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酚红排泌量。结果:中剂量组及氯化铵组气管段酚红排泌量分别为(1.76±0.48)mg/L,(1.09±0.34)mg/l和(2.25±0.55)mg/L,空白对照组(0.59±0.12)mg/L。

促进大鼠排痰。取140~160g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分组及给药同前,氯化铵组剂量为1.0g/kg,将大鼠以乌拉坦麻醉后,分离出气管并在甲状软骨下缘正中两软骨环之间插入毛细玻璃管(长6cm,内径0.8mm),使之刚好触及气管底部表面,以毛细玻管吸取痰液长度作为评价药物化痰作用的指标。记录给药前2h的正常分泌量后,分组灌胃给予不同的药物,再记录灌胃后4h排痰高度,折算成平均每小时的排痰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及氯化铵组给药后每小时的排痰量高度分别为(2.27±0.27)cm和(2.60±0.44)cm;中剂量组给药后为(1.61±0.23)cm。

2.镇咳作用取经过预选的14~16gNIh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及给药同前,阳性对照组为喷托维林(0.015g/kg)。灌胃给药1h后,将小鼠置于密封玻璃钟罩内,以53.3kPa(400mmHg)恒压喷入稀氨溶液10s,观察并记录小鼠咳嗽的潜伏期(s)以及3min内咳嗽的次数。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及喷托维林组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分别为(60.70±4.50)s、(80.80±5.18)s,空白对照组(40.20±6.91)s,中剂量组(47.10±6.14)s;高剂量组及喷托维林组小鼠3min内咳嗽的次数分别为(45.50±3.84)次和(36.20±3.74)次,空白对照组(58.00±5.06)次,中剂量组(53.30±4.67)次;结果表明喷托维林以及本药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地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并减少其3min内咳嗽的次数。

桃花散

处方来源:朱砂、生石膏、川贝母、半夏。

功能主治:消热祛痰、止咳定喘。

用法用量:3岁儿童每服1g,2/d,温开水送服;3岁以下视病情酌减。

临床应用:

1.治疗小儿肺热咳喘证3岁儿童每服1g,2/d,温开水送服;3岁以下视病情酌减。本药为辛凉制剂,故风寒咳喘者忌用。热退咳止,喘平即停,不可久服。

2.疗产后小便不通用桃花散随症加减治疗此症效果颇佳,若产后恶露未尽加当归,气虚加黄芪,肾虚加肉桂、桑寄生,膀胱郁热加淡竹叶。病案举例:女,8岁。第1胎足月产,第2产程延长,用胎头吸引器助产,分娩后尿闭不能自解,插导尿管3d,拔管后仍不能自行排尿,改服中药。诊得脉细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恶露未净,头晕,少腹作胀,恶心纳减,便干。证属产后肾虚,气虚血涩。法当益气温阳行水,理气润肠通便。方法与结果,方用桃花散加减[肉桂(吞)2g,黄芪15g,冬葵子9g,桃仁9g,滑石10g,槟榔6g,当归9g]3剂。

药后小便已能自解,较通畅,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3.治疗慢性窦道8例患者中,因外伤致慢性窦道者6例,术后者1例,疮疖感染者1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6岁;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7d。治疗方法和结果,桃花散涂膜剂的制备:桃花散6g,达克罗宁1g,甲基纤维素纳4.5g,聚乙烯二醇-1244.2g,二甲亚枫10g,药用甘油1.2g,蒸馏水加至100g。取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二酯12g,各加蒸馏水35m1,浸泡,膨胀,于水浴上加热,溶成胶浆状合并。另将桃花散、达克罗宁置乳钵中,研细混匀,徐徐倒入上制胶浆中,再将甘油、二甲基亚枫混匀,加入胶浆,搅匀,补足水量,混匀,密封备用。使用方法和结果,伤口表面常规消毒,窦道不通者引流,通畅后将乙醇消毒过的守宫尾放入窦道,外端留0.5cm,外涂桃花散涂膜剂,1~2min即可成膜,无须敷料覆盖。换药时用生理盐水将药膜洗去,拭干再涂。8例患者经过治疗,红肿消退,伤口愈合良好,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者7周。最短者2周。

小儿止咳糖浆

处方来源:甘草流浸膏、桔梗流浸膏、橙皮酊和氯化铵。

功能主治:具有镇咳、祛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2~5岁每次5ml;2岁以下酌情递减,5岁以上每次5~10ml;3~4/d。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药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疗效确切。

三、发热

双黄连颗粒

主要成分:由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主治: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包(5g),3/d,冲服。

药理作用:

1.体外抑菌作用双黄连含片和双黄连颗粒分别制备成15%的药液(含生药150mg/ml)作为原液,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将药物用肉汤培养基作1∶2、1∶4、1∶8,稀释(pH无变化),每管为2.0ml,接种菌液0.1ml(105~107CFU/ml),充分混匀后37℃培养18~24h,另设空白对照管(不含药含菌)和自身对照管(不含菌含药),每一菌株均做平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除伤寒杆菌外,双黄连含片和双黄连颗粒对其他5种实验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对金葡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mg/ml)分别为4.69和9.38,其次是肺炎双球菌,MIC为37.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较弱,对伤寒杆菌无作用。双黄连含片和双黄连颗粒的抑菌作用相似。

2.体内抑菌作用取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09cfu/ml金葡菌0.2ml/10g(引起小鼠80%~100%死亡的细菌量),1h后分别灌服蒸馏水(空白对照)、双黄连颗粒10g(生药)/kg、双黄连含片5g/kg、10g/kg、20g(生药)/kg,容量均为0.2ml/10g,每天1次,连续给药3d,每日记录小鼠发病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7d,统计小鼠死亡率。另取小鼠100只,分组、给药方法及实验方法同上,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6cfu/ml肺炎双球菌(引起小鼠80%~100%死亡的细菌量)0.2ml/10g。实验结果表明,感染上述2种细菌的小鼠服用双黄连后,其死亡率明显低于蒸馏水空白对照组小鼠显示双黄连含片和双黄连颗粒对小鼠感染金葡球菌及肺炎双球菌后均具有保护作用。

3.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为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根据病毒毒力测定结果,实验用病毒滴度为1000TCID50/0.1ml,用细胞维持液将流感病毒亚甲1型(H1N1)、流感病毒亚甲3型(H2N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EV),单纯疱疹病毒2型(小时SV-Ⅱ)5种病毒分别进行稀释成1000TCID50/0.1ml,分别感染5组Hela单层细胞或MDCK 细胞管,每组4管,每管0.1ml,置37℃吸附2h,然后加入用细胞维持液稀释为1.0%、5.0%、10%、15%、20%的药物稀释液,置35℃培养,连续观察5~7d,同时设病毒空白对照(不加药物),吗啉呱阳性药物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双黄连含片在10mg/ml浓度可完全抑制流感H3N3、MEV等HelA或DNCK细胞上的致病作用,细胞不产生病变;50mg/ml浓度可完全抑制RSV、ADV3、HSV-在Heal细胞上的致病作用,保护细胞不产生病变。双黄连含片在10mg/ml浓度可完全抑制流感小时H3N3,MEV等在HelA或NDCK细胞上的致病作用,细胞不产生病变;50mg/ml浓度可完全抑制RSV、ADV3、HSV-在HelA细胞上的致病变作用,保护细胞不产生病变。双黄连颗粒在100mg/ml时完全抑制在RSV在Heal细胞上的致病作用,其余同双黄连含片。双黄连含片在体外抗病毒实验中,药物浓度在50mg/ml时可完全抑制5种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表明受试药物在体外感染实验中有较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双黄连含片的抗病毒作用与原剂型双黄连颗粒相同,优于阳性对照药盐酸吗啉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