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6873100000024

第24章 外科疾病用药(2)

用法用量:外用,以白酒或醋调敷患处。

临床应用:

1.治疗血栓及炎性外痔本组男148例,女139例,年龄15~69岁。病程1~10d。血栓外痔151例,炎性外痔136例。用药视外痔之大小将黄连膏涂于纱布上,冲和散适量撒于膏上,敷痔上。1~2/d,用药1~5d。所有病例均未采用其他疗法。疗效标准,痊愈为外痔消失,无自觉症状;好转为疼痛消失,肿胀减轻,外痔未全消;无效为症状体征未改善。结果,痊愈214例,好转7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65%。

2.治疗乳腺炎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22~35岁;病程在7D之内者30例,7~15D者为20例,15~20D者为10例;60例患者来诊之前有半数均曾行不同的口服、注射抗生素治疗。药物组成:紫荆皮150g,独活90g,白芷30g,赤芍60g,石菖蒲45g,另加蒲公英、乳香、没药、冰片各20g。以上诸药用75%乙醇与凡士林各半调拌药粉如糊状,根据肿块面积大小将药膏平摊于敷料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5D为1个疗程,经1~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愈标准为乳房红肿痛解除,肿块消失,无其他合并症,计46例;好转为乳房红肿痛解除,肿块缩小1/2以上,无其他合并症,计9例;无效为乳房红肿热痛无明显减轻,1个疗程后穿刺可见脓液,随行切开引流后而愈,计5例;总有效率达91.7%。

典型病例:女,26岁,营业员,初诊为哺乳期。患者双侧乳房先后红肿热痛10余天,曾肌注、口服青霉素、先锋霉素,效不显,仍时缓时急,视患处肿胀如馒头大小,乳汁要靠吸奶器吸出。遂用冲和散加味调敷患处,1/d,连敷6d后肿痛解除,乳房变软,已能正常授乳而愈。

注意事项:疮疡属阳证者,成脓期及溃后期者不宜应用;外用药,切勿口服。

拔毒生肌散

主要成分:冰片、石膏、龙骨、红粉、轻粉、炉甘石、虫白蜡、黄丹。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用于痈疽已溃、久不生肌、疮口下陷、常流毒水。

用法用量:外用以撒布或以膏药护之。

临床应用:

1.治疗宫颈糜烂50例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51岁,平均31.5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3个月。本组病例均因白带过多而就诊,其中接触性出血10例次,腰痛、下腹痛25例次,尿频5例次,月经不调3例次,继发不孕1例次,原发不孕1例次,接受其他治疗15例。

50例中全部已婚,1例未孕未产;最多6孕5产次。妇科检查:宫颈糜烂Ⅲ度20例,Ⅱ度25例,Ⅰ度5例;伴有不同程度充血,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偶有糜烂面出血等。治疗前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宫颈刮片检查),采用拔毒生肌散。取膀胱截石位,窥阴器暴露****宫颈部,用1%苯扎溴铵乙醇擦洗****,碘酒、乙醇常规消毒宫颈,将拔毒生肌散均匀地喷洒在宫颈糜烂面上,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禁止性生活。疗效标准,症状消失,宫颈光滑为治愈;症状消失,宫颈糜烂面积明显缩小为好转;治疗1个疗程,症状有所减轻,但宫颈糜烂面积无缩小为无效。结果,治愈31例(62%),好转15例(30%),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宫颈糜烂Ⅰ~Ⅱ度一般用药1个疗程,Ⅲ度一般用药3个疗程以上。

典型病例,患者,女,32岁,职员。患宫颈糜烂5年余,白带多,有时脓性并有接触性出血,外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妇检:****有较多黄色分泌物,宫颈糜烂Ⅲ度,明显充血,触之出血。宫颈刮片检查未发现癌细胞。宫颈上药5次后症状消失,宫颈糜烂面充血减轻,糜烂降至Ⅱ度。继续上药2个疗程,宫颈光滑,随访1年未复发。

2.治疗开放性骨折后伤处腐肉溃烂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5岁;病程最短20min,最长10d。骨折部位:胫腓骨19例,肱骨2例,尺桡骨8例,股骨1例。分型:Ⅰ型(伤口在1cm以内而清洁者)3例;Ⅱ型(伤口在1cm以上,污染明显又广泛性损伤者)17例;Ⅲ型(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肌腱、血管损伤,软组织损伤广泛者)10例。治疗结果;伤口无感染于2周内愈合者23例,伤口有浅表感染,在3~4周愈合者3例,伤口深部感染,软组织坏死,在2~5个月愈合者4例。本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最短22d,最长155d,平均50.4d,本组随访病例均无骨髓炎或骨不连现象发生。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可内服。

立马回疔丹

主要成分:蟾酥(酒化)、硇砂、轻粉、白丁香、蜈蚣(炙)、雄黄、朱砂、乳香、麝香、金顶砒。

功能主治:攻毒破结,消肿止痛。疔疮初起,已用针刺后,或误灸失治,以致疮毒走散不住之险恶证候。

临床应用:治疗头疽。患者蒋某,男,60岁,初诊主诉:左侧背部红肿疼痛20d。患者于20d前感左侧背部稍有肿胀,疼痛不显,未曾就医。1周后肿胀疼痛加重,肿块中央出现白头,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而到当地医院求诊。当时体温39.3℃,拟“背痈”予大剂量抗生素(具体用药不详),每日静滴,10D局部肿势仍未明显消退,疼痛加剧,体温持续不下,于10d后求诊。刻下症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体温37.9℃,胃纳较差,大便艰行;左侧背部肩胛处见一10cm×12cm肿块,表面暗红,略高出皮肤,肿块中央表皮部分溃破,按之有少量血性脓液渗出,压痛(+),质地偏硬,波动度不显,查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血RT示白细胞10.2×109/L,n0.78,L0.21,尿RT示尿糖(-)。证属阴虚阳亢,热毒炽盛,诊断为有头疽(上搭手)。在局部麻醉下于肿块中央做十字形切口,流脓不畅。立马回疔丹研粉在疮中央3cm×5cm范围均匀地撒粉1次,黛军软膏外敷,内服清热托毒中药:金银花15g,蒲公英30g,黄芩12g,连翘12g,瓜蒌子15g,生黄芪20g,皂角刺15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8g,天花粉15g,泽泻15g,生大黄4g,生甘草6g。每日1剂,连服3d后复诊。患者疮面溃腐已松动,疮周见散在如蜂窝状溃疡,渗脓已畅,疼痛较前好转,高热已解,大便通畅,胃纳欠佳。予清除局部腐烂组织,改用三青散撒粉,外敷黛军软膏每天换药1次。中药原方加炒白术继服1周。再诊见腐肉全部脱落,局部溃疡6cm×5cm,基底部新肉见长,组织红活,苔薄脉细。复查血RT均正常,改用生肌散撒粉,复方长皮膏外敷,加绑缚治疗,每日换药,1周后复诊,疮底抬升,新肉平复,疮周皮瓣爬生良好,继予外用药1周后收口。

典型病例:患者,男,61岁,初诊主诉:左侧背部肿块疼痛近1个月。患者诉1个月前左侧背部出现肿块,疼痛,曾到社区服务中心就诊,予抗生素对症治疗,肿块反而增大,伴高热恶寒而来本院求诊。一般情况可,体温40℃,神疲乏力,左侧腰背部见10cm×15cm红肿结块,肿块略高出皮肤,质地坚硬,中央见白头成片,苔薄质红,脉细。血RT示WBC14.5×109/L,n0.87,L0.13。诊断为有头疽(下搭手)。用立马回疔丹在疮面8cm×10cm处均匀撒上1层,外敷黛军软膏。同时予清热解毒、托毒透脓中药(生黄芪20g,苏梗10g,皂角刺15g,赤、白芍各15g,川芎10g,连翘10g,天花粉15g,广藿香10g,焦薏苡仁15g)。1剂2次分服。3d后复诊,诉疼痛较前减轻,体温38.7℃,见10cm×8cm红肿高突,按之波动(+),中央有莲蓬状脓头,在局麻下做10cm×8cm十字形切口,用三青散棉嵌,外敷黛军软膏,1天换药1次,继服中药。

3d后再诊,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疮面腐肉将尽,血RT:正常范围。

苔薄质红。予生肌散撒粉,复方长皮膏外敷垫棉包扎,每天换药1次。

中药原方加玄参10g,怀山药15g,西砂仁3g,养阴清热,顾护胃气。

1周后再诊,创面新肉将平,疮周皮瓣生长良好,继用药20d,疮面痊愈。

生肌散

主要成分:寒水石、滑石、密陀僧、油螵蛸、淀粉、枯矾、龙骨、干胭脂、儿茶、赤石脂、龙骨(煅)、血竭、乳香(醋炙)、没药(醋炙)、冰片。

功能主治:解毒,生肌。用于疮疖久溃,肌肉不生,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外用。取本品少许,撒于患处。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药外敷治疗压疮、痈疡,治疗疮疡、压疮、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糖尿病组织溃疡等,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患者男,40岁,因左手外伤后36h来所处置。查左手拇指掌侧鱼肌上有宽约0.1cm,长约2.0cm,深约0.05cm的纵形伤口。周围红并有感染现象,主诉既往有外伤愈合不佳史,并有碘酒、消炎粉过敏史。遵医嘱给予过氧化氢溶液、盐水冲洗,外敷生肌散包扎。第2天,换药、主诉拇指肿胀、且有不断渗液。检查可见伤口有渗出液、边缘呈白色。同前日一样处置,并给土霉素口服。第3天,换药见伤口外围皮肤红肿并有散在的已破溃的小水疱。主诉全身发热,面部肿胀,有大小不等的丘疹,奇痒。经医生确认是生肌散过敏所致。

改用黄连素注射液外敷,同时给予抗炎、抗过敏治疗。17d后,伤口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注意事项:外用药,不可入口。溃烂初期禁用。

二、皮肤发红、灼热疼痛

五福化毒丸

主要成分:水牛角浓缩粉、连翘、青黛、黄连、牛蒡子(炒)、玄参、地黄、桔梗、芒硝,赤芍、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血热毒盛、小儿疮疖、痱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痄腮。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2g,大蜜丸每次1丸,2~3/d。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品治疗血热毒盛、小儿疮疖、痱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痄腮等,疗效确切。

疗毒丸

主要成分:马钱子炭粉、麦麸皮炭粉。

功能主治:散血热,消痈肿,通络定痛。用于疖肿、丹毒、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品治疗疖肿、丹毒、缠腰火丹(带状疱疹)等,疗效确切。

紫金锭

主要成分:山慈姑、红大戟、干金子霜、五倍子、麝香、朱砂、雄黄。

功能主治: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

用法用量:锭剂每锭重0.3g或3g,内服,每次0.6~1.5g,2/d。

外用醋磨调敷患处,每天数次不限。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菌液的制备:除白色念珠菌外,各致病菌株菌液制备方法:分别从各新鲜菌种斜面蘸取少量菌苔接种到营养肉汤中于(36±1)℃培养箱中培养24h后作为原菌液;白色念珠菌从真菌琼脂斜面的新鲜培养物挑取少量菌苔接种到真菌培养基中于20~25℃培养24h后作为原菌液。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10倍系列稀释,使每毫升中含活菌数约1000个,作为实验菌液。供试液的制备:将外用紫金锭与营养肉汤以1∶2的比例置于灭菌匀浆杯中,开动电动匀浆机将其打碎搅匀,制成每毫升营养肉汤中含紫金锭500mg的溶液作为供试液。用营养肉汤(白色念珠菌用真菌培养基)以对倍稀释法对供试液进行逐管稀释,使供试液浓度在每管中呈对倍递减。制成每组浓度依次为500、250、125、62.5、31.2、15.6mg/ml的供试液若干组。于每组供试液的各抑菌实验管中,分别加入相应已稀释好的实验菌液0.1ml。同时做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然后置(36±1)℃培养24h。取出后,对各试管划线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再置37℃培养24h(白色念球菌置20~25℃后划线于真菌琼脂培养基上再置20~25℃培养24h),观察有无菌落生长。

阴性对照不长菌,空白对照长菌。则实验方法成立。对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致病大肠埃希菌250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菌62.5mg/ml,白色念珠菌125mg/ml。

临床应用:

1.治疗中暑时疫应用紫金锭治疗中暑时疫引起的脘腹胀闷疼痛,恶心呕吐,泄泻,及小儿痰厥等,疗效明显。

2.治疗外敷疔疮疖肿等应用紫金锭治疗疔疮疖肿,虫咬损伤,无名肿毒,以及痄腮、丹毒、喉风等,疗效明显。

3.治疗慢性咽炎本病久治不愈者,可选用紫金锭治疗。用法用量为紫金锭30g,人参10g,三七15g,共研为极细粉,每剂为3次醋调敷于颈前喉结上方凹陷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更换,连用3~6次,敷药期间经常用醋湿润,效果良好。

4.治疗接触性皮炎用紫金锭外搽患处治疗接触性皮炎效果良好。用法用量:患部先用温盐水洗净,取紫金锭5~10片压碎,加食醋共研成糊状,外敷患处,3~4/d,一般用药7d左右即痊愈。

5.治疗呕吐夏秋季节,因饮食不慎或感受暑邪所致的急性呕吐,可采用紫金锭治疗。用法为取紫金锭适量,冷开水研化,加姜汁1~2滴内服,止呕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