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小社会、大政府”,政府的作用特别关键。解决中国婚恋危机的过程,也是一个转变中国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国要从婚恋危机中走出来,中国的婚恋事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建设“婚恋服务型政府”,简称为“婚恋政府”。
一、建设“婚恋政府”,是人民政府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提出“婚恋政府”,是创造和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建设婚恋政府,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民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婚恋政府,代表和体现了人民政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婚恋政府”——六个含义
所谓婚恋政府,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物质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关系上,以人类自身再生产为中心;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高度重视婚恋事业,优先发展和服务婚恋事业;坚持以家兴国,以创造健全、稳定、幸福、可持续发展的家庭为基础,实现发展一地、振兴一方、和谐社会、建设国家的目标。提出建设“婚恋政府”,是一种“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的重大转变。
“婚恋政府”的具体含义有以下六个方面:
(1)在处理物质再生产和人类再生产的关系上,把人类再生产放在第一位,从“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到“人的建设为中心”,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实现人的再生产与物的再生产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把“家庭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其他一切建设的基础性位置上。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核心是婚恋,婚恋的载体是家庭。
在各项社会建设中,要坚持以“家”的建设为中心,通过积极推进中国婚姻家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家庭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3)把解决民众婚恋、帮助公民成家,作为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核心施政内容,进入“衣、食、住、行、婚”系列。实现娶者有其妻,嫁者有其夫,老者有所养,家家有婚庆,代代有后人。
(4)把结婚谈恋爱,由民间的事情,变成政府的责任,由公民个人和家庭以及亲友操办的事情,变成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和有效操作的事情,形成公民自主,家庭和家族合力,政府宏观主导、积极引导、大力参与和支援的国家婚恋大格局。
(5)把提高民众“婚恋率”、提升地区“婚恋GDP”、增强婚姻稳定、保证婚姻安全,作为评价政府施政、考评领导干部政绩的核心内容,像计划生育一样,实行一票否决。要解决政府在施政问题上只抓GDP的“单纯经济观点”,解决政府在婚恋问题上的不作为。
(6)在人口政策和工作重点上,要从“限制人口生育”、“控制人口数量”,转变到“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上来,着眼实现婚恋公平,保护弱势人口的婚恋权利,鼓励科学生育,帮助婚恋困难家庭等。各级政府要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抓婚恋问题。既要当生育警察,更要当婚恋红娘。
婚恋出盛世——中国有“官府抓婚恋”优良传统婚恋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行为,而且是国家行为。因为男婚女嫁,关系社会稳定,关系民族兴旺,关系国家强盛。早在现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就已经实行“计划婚恋”了。中国自古就有官府直接抓婚恋的优良传统和成功实践。
男孩可以延续家族,女孩可以延续民族。在中国古代,由于男人决定家族,所以,父母催着儿子娶妻;由于女人决定民族,所以,政府催着女子嫁人。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曾令国人“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墨子说:“昔者圣王为法日:丈夫年二十,不敢毋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越王勾践鼓励及时结婚成家,规定男子二十必须娶妻、女子十七必须嫁人,女子年龄十七不嫁人,其父母有罪;男子二十不娶妻,其父母有罪。这就是国家要直接干预婚嫁。
西汉时期,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有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在汉代人口税中有一种算赋,这是15~56岁的男女成年人交纳的。每人一算,120钱。汉惠帝这个法令迫使15~30岁的未婚女子要交的算赋数量是常人的5倍。其实质就是,你不及时出嫁,那么应该生育的子女的人头税,就要你来负担。
西晋时期,政府法律规定:“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也就是说,女儿到了十七岁,父母没有能力把孩子嫁出去的,由国家负责给嫁出去。
唐太宗奖励婚配,释放僧尼,健全户口制度,增加社会劳动力,也是创造“贞观盛世”的重要举措。朝廷以户口是否增加、婚配是否及时、鳏寡是否减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标准,并且一次释放僧尼10万人。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通过税收手段,对那些“丁克家庭”和单身者,进行一定的惩罚,但是与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比较,其程度和力度,还是不够的。而现代中国,目前还没有使用和发挥这一经济手段的作用。
仿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提法,推进中国婚恋事业,也要坚持“计划婚嫁”与“市场婚嫁”的结合。个人努力、亲朋帮助、社会团体关心,是属于“市场婚恋”行为,而政府列入施政计划、成为工作单位责任,则是属于“国家行为”。
阶级斗争政府——GDP政府——婚恋政府
提出“婚恋政府”,人们会感到诧异。实际上,建设婚恋政府,是推进和实现政府科学转型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的政府实现了几次历史性转型。首先,人民政权的建立,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政府由“统治型政府”转型为“解放型政府”,是消灭压迫和剥削、解放人民的政府,这是政府根本性质的转变。
人民政府建立以来,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突出政治”,重点是抓阶级斗争,是“政治型政府”;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抓经济建设,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提升GDP进行,是“经济型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又提出了由“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服务型政府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政府职能的转型。而服务型政府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服务内容,是婚恋服务。我们的政府在抓经济建设上政绩突出,在改进民生、服务民生上也是积极进取的。但是,在婚恋服务上做得很不够,重视抓“计划生育”,而忽视抓“计划婚恋”;抓限制“生育”成绩斐然,而抓成功“婚恋”则乏善可陈。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而婚恋是人类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婚恋危机,在本质上是人类再生产的危机。经济危机,在本质上是物质再生产的危机。比较起来,婚恋危机这个反映人类再生产的危机,是比经济危机这个物质再生产危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府,既要抓好社会物质再生产,更要抓好人类自身再生产,而且必须要把人类自身再生产放在首位。这就决定了婚恋建设要放在经济建设的前面,决定了建设“婚恋政府”比建设“经济政府”更为重要。建设婚恋政府,就是要把婚恋服务纳入政府职能,而且要作为政府的第一职能。
中国革命在彻底砸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民政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府。新中国建立的人民政府,有三个发展阶段,也有三种政府形态:
第一阶段、第一形态,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府,是一个阶级斗争政府,是一个“政治政府”。
第二阶段、第二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是一个崇尚GDP的政府,是一个“经济政府”。
第三阶段、第三形态,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是坚持人类自身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和统一的政府。
所以,建设婚恋政府,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职能与使命上的新要求。
“婚恋政府”,是人民政府与时俱进的新阶段、新形态、新模式。
“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大发展——“婚恋建设为中心”续写新传奇建设婚恋政府,必然实现“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婚恋建设为中心”的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婚恋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以婚恋建设为中心,就是以人的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婚恋建设为中心”,就是实现从“物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把以物的生产为牵引带动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到以人的生产、家的建设为牵引,带动社会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提升GDP为中心,这在中国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是必要的,在中国经济落后的情况下更是十分迫切的,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大的时候,为了迅速扭转被动局面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30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奇迹。但是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人为本。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当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婚恋建设为中心,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一段时间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从根本来说,从社会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婚恋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人口的节制生育,也是服务于GDP,是以GDP为纲。而坚持“婚恋建设为中心”,就是GDP服务于“人”的建设和发展,GDP保障“家”的稳定和健全。
以婚恋建设为中心,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以家为基”的科学理念。
只有婚恋建设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整个社会发展,才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进步。
一个国家,要想从一次“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没有几年的工夫,是不行的。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从一场“婚恋危机”中走出来,就不是几年、几十年的事情,而是几代人的事情。
二、创造“婚恋政绩”,是领导干部必须履行的新使命
婚恋政府的职能,是通过领导干部的职责来体现和实现的。与建设“婚恋政府”相适应,要求领导干部成为“婚恋干部”,履行“婚恋职责”,创造“婚恋政绩”,不仅要创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局面,而且要创造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人丁兴旺的新局面。
“婚恋政绩”上不去——不能提拔重用
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就有规定官员婚恋职责、考核官员“婚恋政绩”的传统。例如,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下诏:“其庶人男女,无室家者,并仰洲县官人以礼聘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需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导劝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驸殿夫。”唐太宗是将一个地方的婚嫁情况,作为考核官吏、确定奖惩升降的标准之一。
现在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资讯越来越发达,但是婚恋反而越来越难。
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只抓经济GDP,不抓婚恋GDP,结果物质生活水平越高,婚恋成功率越低,有了好的物质生活,反而失去了好的婚恋生活、家庭生活。物质丰收,带来的反而是精神生活、感情生活、家庭生活的贫困。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中国地方政府普遍轻视婚恋问题,漠视婚恋危机。
由于中国婚恋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像自然灾害、矿难、急性传染病那么明显,也不像GDP指标容易衡量,一些地方领导人忙于政绩工程,对婚恋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认识和重视不够。必须尽快确定各级政府的婚恋职责,把婚恋政绩考评纳入干部人事工作轨道。
现在,中国年轻一代的婚配问题,只是依靠当事人“自力更生”,依靠家庭、家族“联产承包”,依靠“朋友亲戚”学雷锋、做好事,已经远远不够了。即使拓展到群众团体、民间组织也不够了。解决中国公民婚恋问题,提高年轻一代的成家率,必须使公民婚恋成为国家行为,纳入政府职能,定为干部职责,摆在战略位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市场婚姻与计划婚姻相结合。要树立“为政必须抓婚恋”的理念,像抓经济增长率、抓计划生育率、抓就业率一样,抓婚恋成功率,抓婚姻稳定率,抓家庭安全率。党政一把手,要把婚恋问题摆上位置亲自抓,负起总责持久抓,形成合力系统抓,加强婚恋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手段方法。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婚恋指数上不去的、孤男寡女数量大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婚恋是核心产业,是基础产业,既是攸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更是影响千秋万代的战略事业,各级政府和官员,要创造婚恋业绩,体现事业心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