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甘肃金融年鉴
6865600000113

第113章 各市(州)金融发展情况(13)

(三)加强对经济社会的信贷支持。农业发展银行陇南市分行大力实施“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在全力做好粮油信贷业务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全市特色农业产业、水利建设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20960万元,比上年增长46.02%。工商银行陇南分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成功举办了“工商银行全市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推介会”,与文县华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9户小微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签约金额总计2亿元;深入开展“千人双百”集中营销活动,各项贷款总额为15.31亿元。农业银行陇南分行实施“促强、扶弱、带中间”的资产业务发展战略,以小企业、个人助业、农户小额贷款为龙头,成功营销了物联美、亚特投资、厂坝有色金属公司、亚特矿业、橙子沟电站、金润玉等重点项目贷款,高端客户占比进一步提高;积极向甘肃长河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28户中小企业授信1.1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8亿元;成功营销了金泉源、兴隆、中环置业、远东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项目,按揭贷款比上年净增0.44亿元。中国银行陇南分行积极发展资产业务,零售贷款实现投放总量1.20亿元,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授信面向徽成地区进行营销活动,储备中型客户2户、小企业客户7户。建设银行陇南分行努力消除灾后重建资金大量拨付和铅锌市场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扎实开展“百团千人走万户”等活动。邮政储蓄银行陇南市分行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商贸业和农牧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全市城市化建设步伐,累计发放各类贷款8.27亿元,其中小额贷款6亿元,个人商务贷款1.80亿元,二手房贷款2300万元,小企业贷款2400万元。陇南武都农村合作银行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762户、1.70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村妇女创业融资难的问题;积极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发放花椒贷款267户、金额0.68亿元;发放油橄榄贷款0.43亿元。陇南市武都金桥村镇银行坚持联保贷款模式,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68亿元。

二、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局面

(一)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和跟踪监测工作。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加强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重点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了灾后重建贷款风险预警提示,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影子银行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排查。探索开展了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组织开展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付风险应急演练。加强了金融机构开业申请,组织实施了金融机构综合评价,受理重大事项报告9项,开展执法检查13次,对违规行为经济处罚2万元。

(二)加强监管督导,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陇南银监分局完成了对全市房地产信贷风险、不规范经营、薪酬分配制度及安全保卫等21项现场检查。审批设立金融机构4家,变更地址6家。开展了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213名高管人员2011年度经营业绩与履职情况的考核考评工作。组织召开了陇南市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和安全保卫工作会议。率先在徽县农村信用联社10个信用社中实行会计委派制。开展了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陇南市分行新增贷款投向的合规性专项检查。

(三)全力清收压降不良贷款及灾后重建贷款,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武都农村合作银行年初层层签订《清收工作责任书》,印发了《陇南武都农村合作银行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活动方案》,深入基层网点蹲点督导,对全行不良贷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理造册,对所有不良贷款发放当事责任人进行限期清收谈话,签订“清收责任书”、“承诺书”,对责任贷款清收工作按季度考核,全年累计清收压降不良贷款2.59亿元,其中收回灾后重建贷款1.13亿元。

三、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金融管理与服务工作更上新层次

(一)认真履行职责,央行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完成了县域经济金融数据库更新工作,举办了金融统计制度专题培训,开展了金融统计专项检查,金融统计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开展了“迎七运、话支付”等支付宣传活动,在《金融时报》《陇南日报》进行报道。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工作在全省进行了交流。开展了“国库制度学习月”活动,完成了国债收款单集中催兑工作,积极推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进一步扩大国库直拨范围,国库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扎实开展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应用工作,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的《陇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农村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被市政府批转,征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对武都农村合作银行负责人进行了反洗钱约见谈话,开展了保险业反洗钱现场走访,反洗钱动态评价和风险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科学调拨发行基金,合理调剂券别结构,满足了全市现金需求。加大反假币工作力度,净化了人民币流通环境,货币金银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对辖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开展了外汇业务合规性检查,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完成了网路系统备用线路升级改造,开通了视频到县业务,开展了计算机安全大检查,科技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研究出台了《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二)着眼发展大局,银行业服务层次不断提升。农业发展银行陇南市分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5万元,人均0.25万元;成功营销办理首笔单位通知存款3000万元、国际结算业务41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工商银行陇南分行实施“盯客户、盯资金、盯产品”的“三盯”方案和“一把手”战略;全行销售法人理财产品34.60亿元,占全省工商银行系统销售额的36%,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20.87万元,占总收入的21.30%。农业银行陇南分行积极组织开展了以个人金融产品为主的各类营销竞赛活动,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84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加快推进“惠农通”工程,已建成惠农金融服务点1474个,较年初新增1343个。中国银行陇南分行开展了“中国银行淘宝校园卡”等产品促销活动,举办了电子银行推介会,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98万元。建设银行陇南分行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在陇南市教育系统联动营销中取得重大突破,账务******量占比较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邮政储蓄银行陇南市分行金融业务收入累计实现6431.97万元,银行自营业务收入累计实现3373.42万元。武都金桥村镇银行为5个营业网点配备ATM自助取款机,实现手续费收入11.47万元;营销特约商户POS机281台,交易额9972万元,实现手续费收入16.66万元;办理“敦煌银联卡”8000余张,金融理财和借记卡存款达2.80亿余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6.38万元。

(三)落实农业保险政策,保险业务不断发展。人保财险公司陇南市分公司全力做好国家政策性保险,在玉米、奶牛、森林、能繁母猪保险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实现农险保费收入1050.85万元,全年实收保费收入10384.69万元,比上年增长26.41%。********保险公司陇南分公司按照“精品公司”建设思路和奋斗目标,抓好个险期交业务和短险业务发展,按照规模市场化、期交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抓好银保业务发展,实现总保费收入2.33亿元,其中续期保费收入1.46亿元。

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金融新形象

(一)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作风改进年、基层组织建设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等活动,圆满完成了党的******代表选举工作,积极学习、宣传党的******精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不断完善督察机制。实施了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选拔工作,全年交流、调整、提任副科级以上干部24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二)金融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工会、团委职能作用,积极组织金融机构参加红七月“创造新业绩,喜迎******”群众文化展演,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工商银行陇南分行喜获全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参加了陇南市第七届全民运动会,取得了象棋赛冠军、男篮亚军和道德风尚奖等良好成绩,编印了《陇南投资指南》大型画册。农业银行陇南分行组织了第八届柜台业务技术比赛,加强了基层“职工之家”建设和农村网点“四小”建设。中国银行陇南分行举办了“百年行庆”答谢客户贵金属让利展销会,《陇南日报》作了专题报道。

(三)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扎实开展“学习年”活动,举办了“学习年”活动大讲堂、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等,组织25名业务骨干在郑州培训学院进行了脱产培训,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获得陇南市委的表彰。人民银行康县、宕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5个灾后重建县支行搬入办公新址,办公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农业发展银行陇南市分行深入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提高了员工制度的执行力。工商银行陇南分行翻印了《工商银行员工行为规范教育培训手册》一书。农业银行陇南分行认真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积极创建“平安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陇南市分行增设了监察安保部、人力资源部、渠道科技部,对两水、角弓、安化3个农村网点进行了搬迁改造。人保财险公司陇南市分公司9个县支公司“三农”保险服务站陆续建成。

(王登荣)

临夏回族自治州

2012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实现生产总值15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10亿元、46.44亿元、73.35亿元,增长8.50%、18.20%、15.50%。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13%、30.57%和48.30%,与上年相比,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16和0.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4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11亿元,比上年增长44.6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8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60%。外贸出口总额1858.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0%。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56%。全年财政支出137.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8.40元,比上年增长17.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67元,比上年增长17.6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560.12元,比上年增长12.5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99.54元,比上年增长13.24%。全年旅游总收入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59.50%。全年保费收入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6%;寿险保费收入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0%。全年赔付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31.35%。其中,财产险赔付0.83亿元,比上年增长30.08%;寿险赔付0.06亿元,比上年下降22.83%。证券公司总资产1676万元,负债总额1315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8.19万元,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34.22万元。

一、准确把握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切入点,金融支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注重政策引导,有力推动全州信贷投放的合理均衡增长。加强同地方党政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宣传稳健的货币政策,营造了良好的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制定并由州政府批转实施《临夏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临夏州金融业支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2012年银行信贷增长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实体经济、“三农”、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和社会民生的合理信贷需求。年末,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64%。

强化窗口指导,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扎实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完善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扶贫开发贷款运作机制,支持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年末,全州涉农贷款余额119.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83%;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6%,其中微型企业贷款余额3.32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3%,累计支持2.21万名城乡妇女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