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甘肃金融年鉴
6865600000108

第108章 各市(州)金融发展情况(8)

(二)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规范金融业经营行为。一是组织专门会议及时与金融机构签订相关文件,实现了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的书面承诺。二是印发了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事宜相关通知,从六个方面对保护银行卡安全进行了风险提示。三是就个别机构经营不规范、收费不合规现象及时编发相关简报,宣传了政策、推广了经验、指正了问题,在督促各银行业机构严格自查、逐项清理的基础上,对不合理收费进行了及时清退。

(三)以动态跟踪和预警风险相结合,有效防范增量贷款风险的发生。一是针对贷款投放量高度集中的行业,分类别建立了客户监测台账,重点跟踪和掌握其经营、管理、资金流向和流量情况,并按月分析预警。二是通过对金融机构贷款偏离度现场检查,准确掌握了新设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状况,确保了监管措施落实到位。三是结合总体信贷政策和区域实际,严格贯彻执行“三不贷”和“三挂钩”政策,要求各银行业机构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及时杜绝了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投机领域的行为。

三、围绕中心,高效履职,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创新能力

(一)立足基础,着眼重点,努力提升履职绩效。紧紧围绕上级行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巩固成果、抢抓机遇、凝心聚力、高效履职”的总体要求,以强化指导、严控风险、高效服务为己任,确保了金融业的良性运转。以常规工作抓突破,创新工作抓亮点,基础工作抓规范为突破口,各项工作都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目标,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被人民银行总行命名为“2009-2011年度中国人民银行文明单位”,被张掖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外汇管理局张掖市中心支局被总局和省分局分别授予“2011年度国际收支统计之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等6项工作在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组织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

(二)精心组织,强化督导,确保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两个提升。一是加强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设,确保了国库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二是大力推进央行金融服务系统建设,极大便利了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和数据的交换。三是根据商业流通需求,适时对小面额纸币进行了定点投放和恰当配置,确保了全市现金合理供应。

(三)努力提高涉外经济服务能力,确保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实现“两个完善”。一是以提高服务水平为主旨,全面落实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措施,积极推进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努力探索外汇监管的有效途径。二是对辖内银行国际收支统计业务开展了现场核查,商业银行数据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明显提高。三是加强个人分拆结售汇日常监测,对有关银行外汇业务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及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行为进行了处罚。四是通过组织辖区5家外汇指定银行开展外汇业务系统应急演练,提升了办汇银行工作人员应急实战操作水平。五是保险公司大力拓展业务范围,不断提高保险深度和密度,及时进行赔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六是证券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展,年末累计开户数达23239户,全年交易额达59.44亿元,改善了居民投资结构。

四、改进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工商银行张掖分行稳步推进优质客户拓展、经营效益提升、绩效考核进步,根据新的经营形势,努力完善各种激励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全行员工积极性,各项业务继续保持了较快、稳定的发展,全年实现拨备前利润9119万元,比上年增加989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825万元。农业银行张掖分行坚持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并重,深化“三农”服务,推进经营转型,做大主体业务,强化风险控制,各项业务稳步健康发展,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03102万元,比上年增加150382万元;全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48993万元,比上年多投放35249万元;中间业务发展趋快,实现收入4372万元(不含委托资产手续费收入),增长36.16%;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到期贷款收回率99.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0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张掖分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努力实现发展、风险、质量、效益和管理的新跨越,年末实现各项营业收入8479.79万元,增长48.59%;实现账面利润131.69万元,增长32.59%;各项存款余额173059万元,比上年增加29629万元;公司贷款余额95817万元,比上年增加8977万元;零售贷款余额31749万元,新增17023万元。建设银行张掖分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持续平稳发展,经营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年末实现账面利润8877万元,增长43.40%;中间业务收入总体向好,实现净收入3546万元,增长31.17%;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各项贷款余额23.81亿元,新增9.8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72万元,下降20万元。农业发展银行张掖市分行持续加大支农力度,全力推进不良贷款处置,不断规范基础管理,各项工作实现了“稳中求进”。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7.63亿元,同比增加5.7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90亿元,同比增加9882万元;账面利润4081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656万元,比上年增加487万元。邮政储蓄银行张掖市分行紧紧抓住创新机制,努力深化改革,全年自营收入达到3721.80万元,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分行下达的计划目标;年末公司存款余额达3.29亿元,同比增长41%。兰州银行张掖分行强化风险防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3838万元,比上年增加4612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0481万元,比上年增加39991万元。

(贺树杰)

平凉市

2012年,平凉市实现生产总值32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9.38亿元、153.91亿元、102.0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38%、16%、1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64:48.30:31.06调整为21.32:47.31:31.37。人均生产总值15648元,比上年增长13.80%。粮食总产量110.35万吨,比上年增产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44.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进出口总额183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6.20%。旅游综合收入3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9.5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20%。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505.80元和421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1%和17.70%。城镇登记失业率3.5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72.72亿元和260.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4%和11.25%。

一、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一)加强“窗口指导”,增强货币政策执行力。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货币政策导向,紧扣平凉市“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2012年平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增长指导意见》《加快和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等三个指引性文件,并报请市政府批转执行。组织实施《平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评办法》,按季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例会、按月监测贷款投向投量、适时约见金融机构负责人谈话,准确传递宏观调控信号和货币政策意图。配合市政府召开信贷与项目对接促进会,推动举办银企洽谈会,签约项目74个,签约意向资金52亿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充分发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效应,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7.70亿元,余额3.40亿元;累计办理银行承兑汇票1.22亿元,票据贴现1.39亿元。平凉银监分局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召开银企座谈会及项目对接磋商会,签订意向性协议74个、意向资金158亿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努力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积极与市金融办合作,对全市小微企业信贷需求进行全面摸底,汇编小微企业金融产品简介及典型案例,向企业发送《直接融资200问》一书,努力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12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59亿元,较年初增加10.63亿元,增长25.35%,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4.10个百分点。积极推动民生领域贷款投放,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支农再贷款7.70亿元,扩充了涉农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修订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在泾川县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0.60亿元,支持农户1300余户。协调市妇联、社保局、财政部门落实担保基金和贷款贴息,推动金融机构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8.89亿元和“双联惠农贷款”0.45亿元,年末两项贷款余额分别达10.14亿元和0.45亿元。

(三)加强政策研究分析,及时反馈执行效果。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执行全省经济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家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平凉经济金融发展特点,深刻解读和宣传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开展政策实施效应调查研究,及时反馈宏观调控执行效果。认真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以及金融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深入挖掘变化因素,及时开展了民间融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物价上涨、房地产市场发展等问题的研究,重点加强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以及“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专题调查,形成了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成果。

二、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一)加强金融风险监测,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坚持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与推动金融改革发展并重,积极构建区域宏观审慎制度框架,研究制定了《平凉市金融业稳健性评估指引实施细则》等制度,强化对法人金融机构和政府投融资平台、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组织的风险监测,综合运用数量分析、景气预警指数等手段分析辖区经济走势,研判重要指标变动情况,讨论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及时提出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尝试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评价法、因子分析、压力测试等工具,对辖区金融业的现状进行量化评估,开展定性定量分析,改进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和途径。加强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完善金融风险监测的手段和方法,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保险市场运行、证券业风险、房地产跨市场交叉性业务发展情况、金融运行中的突发性事件和社会事件方面的监测预警和实时提示,防范了潜在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冲击。认真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后续跟踪监测和绩效评估,支持符合条件的1家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支持新批设的4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开业,鼓励银行业机构向县域延伸服务网点,配合市政府金融办对19家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合规性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了辖区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二)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提高风险管控水平。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以“两管理、两综合”为抓手,建立金融管理与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制定《平凉市金融机构金融管理与服务指引(试行)》等六项制度,初步建立起了覆盖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评价、综合执法检查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金融管理与服务制度框架。依法强化支付清算、金融统计、国库经理、反洗钱、账户、现金、征信、利率管理等业务监督检查职能,先后对110多家银行、保险、证券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开展了现场或非现场业务检查,对2家商业银行的改制、9家商业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增设机构等事项进行依法管理,有效规范了金融市场秩序。平凉银监分局加强平台贷款风险防控,不断规范平台贷款退出管理,对存量平台贷款按照“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退出类”进行分类,落实还款资金,开展偿债风险专项排查,全年清收平台贷款1.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