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难以企及的人物
6836700000007

第7章 精神的世界

如果海亚姆仅仅是个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据说他还精通医术,兼任苏丹的太医),那他很可能不会终身独居,虽然他的后辈同行笛卡尔、帕斯卡尔、斯宾诺莎、牛顿和莱布尼茨等也不曾结婚。这几位西方智者在从事科学研究之余,均把自己的精神献给宗教或哲学。海亚姆在潜心科学王国的同时,也悄悄地把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但却以诗歌的形式。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因为不合时宜,很有可能在初次展示以后便收了起来。或者,由于他的身份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被人们忽略了。事实上,尽管对海亚姆创作的诗歌数量意见不一,后世学者们一致认定,他并不囿于伊斯兰宣扬的真主创造世界这一观点,因此,他不讨正统的穆斯林喜欢。

要谈论海亚姆的诗歌,必须要先了解波斯的文学传统。公元651年,阿拉伯人摧毁了古伊朗最后一个王朝——萨珊,把波斯置于政教合一的哈里发的版图内,伊斯兰教取代了琐罗亚斯德教,阿拉伯语成了官方语言。但波斯民间却产生了新的语言——现代波斯语,他是古波斯语即巴列维语的变体,经过演变,用阿拉伯字母书写并引进了阿拉伯词汇。运用现代波斯语进行创作的文学,就是波斯文学。波斯文学崛起的地方正好是海亚姆的故乡——霍拉桑,之后,在地中海东岸、中亚细亚、高加索地区、阿富汗和北印度也相继出现了著名的波斯语诗人和作家。

不仅如此,在被阿拉伯人占领几个世纪以后,在远离阿拉伯半岛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波斯人的王朝——萨曼,其疆域包括霍拉桑和河间地带。在塞尔柱人到来之前,已经有将近两百年的自由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主要城市撒马尔罕成为学术和诗歌、艺术的中心,另一处诗歌中心则是阿富汗北部的巴尔赫,这两个地方恰好是海亚姆年轻时逗留过的地方。9世纪中叶,被誉为“波斯诗歌之父”的鲁达基出生在撒马尔罕郊外,他年轻时四处游历,晚年贫穷潦倒且双目失明,可仍活到了90高龄,并奠定了被称作霍拉桑体的诗歌风格。

在鲁达基去世前六年,霍拉桑又诞生了一位重要诗人菲尔多西,他也被波斯人认为是他们民族最伟大的诗人,其代表作是叙事诗《王书》(完成于1010年,中译本叫《列王纪选》)讲述了从神话时代到萨珊王朝历代皇帝的故事。将近一千年来,这部诗集被世世代代的波斯人吟咏或聆听。她具有霍拉桑诗歌的特点,即叙述简明,用词朴实,描述人物和环境不过多铺垫,并绝少使用阿拉伯语汇。不过,有些西方学者们批评菲尔多西这部浩瀚的诗篇中韵律单调枯燥,内容陈旧且不断重复。这些人恐怕无法理解现代的伊朗人,这部书对他们就像《圣经》对说英语的基督教徒那样通俗易懂。

在菲尔多西逝世20多年以后,海亚姆降生在霍拉桑。不过,此时他的故乡已经在塞尔柱王朝的统治之下。如果不是在内沙布尔开始他的诗人生涯,那么至少他也应该在巴尔赫或撒马尔罕这两处诗歌中心萌发灵感。由于海亚姆死后半个世纪才有人提到他的诗人身份,我们对他生前的写作状况就无从了解了。只知道海亚姆写的是无题的四行诗,这是一种由鲁达基开创的诗歌形式,第一、二、四行的尾部要求压韵,类似于中国的绝句。虽然,每行诗的字数并无严格的要求,却也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正如海亚姆诗中所写的(《鲁拜集》第71首),

那挥动的手臂弹指间已完成

继续吟哦,并非用虔诚或智慧

去引诱返回删除那半行诗句

谁的眼泪都无法将单词清洗

1859年,即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那年,一个叫爱德华·菲茨杰拉德的英国人把海亚姆的101首诗汇编成一本朴素的小册子,取名《鲁拜集》(Rubaiyat,阿拉伯语里意即四行诗),匿名发表了,那年他已经50岁,在文坛寂寂无名。此前,他曾尝试将其翻译成拉丁文,最后才决定用自己的母语。菲茨杰拉德早年就读于剑桥大学最负盛名的三一学院,与《名利场》的作者萨克雷结下终生的友谊,毕业后过着乡绅生活,与丁尼生、卡莱尔等大文豪过从甚密,对自己的写作却缺乏信心。中年后他才开始学习波斯语并把兴趣转向东方,译《鲁拜集》时他采用不拘泥于原文的意译,常用自己的比喻来传达诗人思想的实质。

从第二年开始,英国的文学同行纷纷称赞这部译作。诗人兼批评家斯温伯格写到,“菲尔茨杰拉德给了欧玛尔·海亚姆在英国最伟大诗人中间一席永久的地位”,诗人切斯特顿察觉到这本“无与伦比的”集子的浪漫主义和经典特色,“既有飘逸的旋律又有持久的铭刻”。更有甚者,有些批评家认为这个译本实际上是一些有着波斯形象的英国诗,这未免夸大其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菲尔茨杰拉德的条目里冠之以“作家”而非“翻译家”的头衔,其实,菲尔茨杰拉德的所有文学创作表明,他作为一个作家十分平庸,不足以收入百科全书的条目。

1924年,郭沫若率先从英文翻译出版了《鲁拜集》,依据的正是菲尔茨杰拉德的版本。从那以后,已有十多位中国诗人和学者从英文或波斯文尝试翻译。郭沫若把海亚姆比作波斯的李白,这是由于他们两人都嗜酒如命。有意思的是,将近半个世纪以后,郭沫若又第一个考证出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岸的托克马克城附近),似乎有意要让李白与海亚姆成为乡邻。假如他的考证属实,那么海亚姆生活过的国家就与毕达哥拉斯一样多了。无论如何,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1971)是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可以阅读的少数几部诗学论著之一。这里随意录下海亚姆的一首吟酒之诗,

来吧,且饮下这杯醇酒

趁命运未把我们逼向绝路

这乖戾的苍天一旦下手

连口清水都不容你下喉

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对《鲁拜集》的印象是,每每“以黎明、玫瑰、夜莺的形象开始,以夜晚和坟墓的形象结尾”。这是因为,海亚姆与博尔赫斯一样,也是一个耽于沉思的人。海亚姆苦于不能摆脱人间天上的究竟、生命之短促无常以及人与神的关系这些问题。他怀疑是否有来世和地狱天堂的存在,嘲笑宗教的自以为是和学者们的迂腐,叹息人的脆弱和社会环境的恶劣。既然得不到这些问题满意的回答,他便寄情于声色犬马的世俗享受。尽管如此,他仍不能回避那些难以捉摸的根本问题。

谈到“及时行乐”,原本它就是“欧洲文学最伟大的传统之一”(英国诗人T·S·艾略特语),这一主题的内涵并非只是一般意义下的消极处世态度,同时也是积极的人生哲理的探究。事实上,醇酒和美色在海亚姆的诗中出现的频率比起放浪无羁的李白还要高,而伊斯兰教是明令禁酒的,这大概是他的诗被同代学者斥为“色彩斑斓的吞噬教义的毒蛇”的原因之一,在虔诚的伊斯兰信徒眼里,他的诗都是些荒诞不经的呓语(迫于教会的压力,他在晚年长途跋涉,远行至伊斯兰的圣地——麦加朝圣)。海亚姆之所以逆水行舟,其目的无非是想从无生命的物体中,探讨生命之谜和存在的价值,

我把唇俯向这可怜的陶樽,

向把握生命的奥秘探询;

樽口对我低语道:“生时饮吧!

一旦死去你将永无回程。”

上个世纪初,14岁的美国圣路易斯男孩艾略特偶然读到爱德华·菲尔茨杰拉德的英译本《鲁拜集》,立刻就被迷住了。这位20世纪难得一见的大诗人后来回忆说,当他进入到这光辉灿烂的诗歌之中,那情形“简直美极了”,自从读了这些充满“璀璨、甜蜜、痛苦色彩的”诗行以后,便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一名诗人。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庸的一部冠名《倚天屠龙记》的武侠小说里,女主人公小昭反复吟唱着这样一支小曲,“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该曲原出海亚姆的《鲁拜集》,作者添加了两个“兮”字,便有了中国古诗的味道,而在这部中国小说的结尾,小昭被意味深长地发配去了波斯。

2006年12月,杭州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