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周瑜的老婆小乔,一个连曹操都倾慕的年轻的女孩子,她不止拥有美丽的外表,更拥有柔情似水的情怀。听说周瑜每次让孔明气得七孔冒烟而怒气冲冲回到家的时候,总会第一个去找小乔。小乔总是把周瑜的头抱在怀里,听他诉说,从不出声。周瑜的气发泄完了,就在小乔的怀里静静地睡去。当他从小乔身边离开的时候,他已经恢复了平静的气色,让无数人对小乔的功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见,年轻的女孩子,不论是长得丑或者生得美,只要具备能当他的“心理医生”这一功能,她就能够抓住男人的心,让男人对她死心塌地。
发掘共性到最大化
男人与年轻的女孩子,在相遇相恋之前,各自生存在自己的空间,各自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所以,男女相恋之初,是因为个性的相互吸引而走到一起的。
爱情的神奇,加上个性的吸引,两个男女就会很快走到一起。最初走到一起的男女,个性成了彼此的优点,让对方无限的放大,于是激情成了恋人最澎湃的节奏。
随着相处的日久,个性尖锐的男女,越容易产生矛盾,这是因为,个性的东西具有排斥性,而且不容易融合。男女双方如果个性太过尖锐,而又不想调和,两个各自保持自由的发展,那么,这段感情势必走向绝路。
越持久的爱情,越需要男女双方的共性发展,如果两人的共性越多,那么爱情就越融洽。为什么我们总说“兴趣相投”呢?兴趣相投,就是两个人的共性的一个体现。因为有了共同的爱情,共同的兴趣,男人和年轻的女孩子在一起,就会为着共同喜欢的某个话题而津津乐道,不会有语塞的时候。
不是有说过么: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里指的就是兴趣相投,指的就是两个人的共性。如果爱情中的男女共性越多,对彼此的欣赏和喜欢就会越加深,爱情的浓度就会越来越深厚。
古代才子司马相如,因为和卓文君在音乐上的相知,觉得此生有她相伴,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司马相如拐走了卓文君,两人越过礼仪的束缚,远走高飞,成就了千古的神话。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生相伴相知,不离不弃,一个抚琴,一个吹箫,把爱情发展到极致。
如果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不是有着音乐上的共性,如果不是两人才情上的相当,卓文君怎么可能抛下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司马相如私奔到他乡?作为一个富家千金,作为一个刚刚丧夫的寡妇,卓文君的身份特别和与人不同。但是,人生难得遇知音,为了不失去这千载难逢的机缘,卓文君选择了勇敢的私奔,也因此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而在现世中,男女的相互吸引却往往不是因为共性,而是因为个性。男人对于年轻的女孩子的第一眼,往往是外表的因素。一个外表亮丽的年轻的女孩子,往往会吸引较多的异性目光,而一个内在优秀外表平凡的年轻的女孩子,却往往很难在初次见面的时候获得男人的青睐。这是男人的一个通病,所谓爱美之心,人偕有之。这也无可非议。
因为个性而相互吸引,却很难因为个性而持久相处。当最初的激情过后,两人在生活上的不同的习惯和处事方式的不同态度,都会使矛盾突现。
亚晴是位80后,美丽而时尚。她嫁了一位70后的老公,两个相差近10岁。最初的时候,亚晴喜欢他的成熟稳重,觉得他值得依赖,而她老公则喜欢她的天真活泼,活力十足。
恋爱的时候,两人的个性形成了互补的状态,爱情进行得如火如荼,难舍难分。随着婚后生活的平淡,两人的各自个性开始显露出来。男人喜欢恋家,喜欢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喜欢在家吃饭;而亚晴则喜欢热闹,喜欢呼朋友唤友到外面拉风,还喜欢去蹦迪唱歌。这些东西,在婚前都被认为是对方的鲜明个性,是优点,可是慢慢的,当激情过后,优点就变成了缺点。两个经常因为不同的爱好而吵架。
亚晴认为男人干涉了她的自由,而男人则认为亚晴根本就不适合结婚,只适合当一个婚前的少女,自由自在。婚姻一度告急。
后来,有做心理医生的朋友帮他们的婚姻把了脉。亚晴慢慢的认识到,婚姻和爱情是不一样的,婚姻更需要两人用心去经营,去相互适应。因为爱,亚晴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来配合老公的生活。而亚晴的老公,则因为亚晴的改变而感动,也主动的配合着妻子的喜好。两人的生活慢慢的走向调和,终于顺利的度过了婚姻的危机。
爱情也好,婚姻也好,没有任何两个人生来就“兴趣相投”,并且就能顺利的相识相知相恋。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很少的,所以才会成为传奇。而现实中,大多的恋人和夫妻,都是需要经过时间的磨合的。许多的个性,因为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转化为共性,让感情走向更深的一步。当然,这些,是需要以爱为前提的。
发掘共性,并把它延长到最大化,是爱情中的一种努力的表现,是对爱情的珍惜和尊重。任何一个对爱情珍惜和尊重的人,都是让人敬佩的。
“温柔”是永远的保鲜良药
都说,男人是钢做的,年轻的女孩子是水做的。年轻的女孩子似水,是指她的性格温柔,感情细腻。男人大多喜欢温柔一些的女孩子,因为男人本身的性格比较刚烈,年轻女孩子的温柔正好成了他的互补。
性格温柔的女孩子,大多善解人意。这类20几岁的年轻的女孩子,最受男人的喜欢。张柏芝主演的《河东狮吼》虽然有她的特色和魅力,但恐怕不是大多数男人所能消受的。试想,一个男人每天在外拼死拼活的,回到家里,还要忍受一个母狮子的震天动地,谁能受得了啊?
所以,电影毕竟是电影,想要现实中的男人去接受那样的年轻的女孩子,男人还是要三思而后行的。而对于温柔的年轻的女孩子,男人从直观上就给予了较好的评价,从心里就已经能够接受。所以,《河东狮吼》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因为现实中,“母狮”和男人融洽相处的几率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伟总说自己上当受骗。他说,婚前,他所喜欢的那个年轻的女孩子温柔得可以拧出水来,话也不大声说一句,对他简直就是温柔有加,柔情无限。所以传爱她爱得入了骨,相恋不过几月,就火急火了地把年轻的女孩子娶回了家。
谁料蜜月刚过,年轻的女孩子露出来本性,原来所有的温柔都是伪装的。知道温柔的年轻的女孩子比较讨男人喜欢,所以这位本性不那么温柔的年轻的女孩子为了得到爱情,得到婚姻,只有把本性藏起来,把温柔摆上场面。果然,成功的猎取了伟的心。
结婚了,年轻的女孩子以为一切都定局了,于是,本性可以恢复了,不然伪装总是辛苦的。温柔没有了,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脾气跑出来了,而且动不动就大吵大闹,摔碗子砸盆子,让伟吃足了苦头,后悔不已。结婚不过一年,伟就已经无法消受,可是为了刚刚出世的孩子,伟又不得不继续忍耐着。这样的生活,对伟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徐志摩写过一首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从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男人对一个温柔女子的期望和渴求。
年轻女孩子的温柔是一剂毒药,能克住男人放荡的心。年轻的女孩子的温柔也是一种解药,再怎么样刚硬的男人,在年轻的女孩子的温柔面前,总会溃不成军。
你记得西楚霸王项羽么?那样一个强悍霸权的男人,在他的年轻的女孩子虞姬面前,却是显得那么温和,那么柔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之后,项羽和叔叔项梁也率众起来,从此转战南北。虞姬随军转战,但只是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留守在家中。
每当项羽战胜归来,虞姬就为他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而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虞姬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虞姬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这样一个刚性的男人,却完全的陷在虞姬的温柔里。他的一生,把爱全给了虞姬,就因为她的温柔,她的善解人意,她的柔情似水。
韩信兵败项羽之后,项羽只身逃回营地。他不怕死,但他放不下他的那个温柔的年轻的女孩子,放不下他死后,她的命运和前途,于是有了我们经常所看到所听到的那段经典《霸王别姬》。
这个爱情故事的最后,是以虞姬自杀,项羽投江而死作为结局的。我们看到的,又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但从这一段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刚性男人和一个柔情女子的爱情搭配。如果不是虞姬的温柔,项羽那样暴躁的男人怎么可能对她爱之如命,到死也放不下她。
在爱情中也好,在工作中也好,年轻的女孩子的“温柔”这一特性,是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功能的。这是真正的“柔能克刚”。在爱情中,年轻的女孩子的温柔能卸去男人的刚性和坚硬,让他顺服在自己的怀里;而在工作中,年轻的女孩子的温柔也能卸去男人的霸气和怒气,让局面缓和。所以,温柔这碗药,20几岁的的女孩子真的是可以多加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