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一样的犹太人:揭秘犹太人的创富秘密
6816600000017

第17章 穷人视诚信如粪土,犹太人绝不做影响信用的事(3)

“人先信而后求能”。奥斯曼讲究信誉,保证质量的为人处世方法和经营原则,使他的影响不断扩大。随后几年,奥斯曼在科威特、约旦、苏丹、利比亚等国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为享誉中东地区的大建筑承包商。

奥斯曼讲究信誉的做法,在一定情况下会使自己吃亏。但在这种情况下,吃亏毕竟是暂时的,所谓有亏必有盈,某次吃亏或经济利益受损却会给自己长远的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甚至长远的影响。

1960年,奥斯曼承包了世界上著名的阿斯旺高坝工程。地质构造复杂、气温高、机械老化等不利因素给建筑者带来了重重困难,从所获利润来说,承包阿斯旺高坝工程还不如在国外承包一件大建筑。奥斯曼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阿斯旺高坝工程第一期的合同工程。但随后却发生了一件奥斯曼意料不到的事情,让他吃了大亏。

纳赛尔总统于1961年宣布国有化法令,私人大企业被收归国有。奥斯曼公司在劫难逃。国有化后,奥斯曼公司每年只能收取利润的百分之四,奥斯曼本人的年薪仅为35万美元。

这对奥斯曼和他的公司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奥斯曼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他委曲求全,丝毫不记恨,继续修建阿斯旺高坝。

纳赛尔总统看到了奥斯曼对阿斯旺高坝工程所作的卓越贡献,于1964年授予奥斯曼一级共和国勋章。奥斯曼保全了自己的形象与自己的处事原则。他并没有白吃亏,1970年萨达特执政后,发还了被国有化的私人资本。奥斯曼公司影响扩大,参加了埃及许多大工程的单独承包。奥斯曼本人到1981年拥有40亿美元,成为驰名中东的亿万富翁。

犹太人都是守约的。他们之间,只要签订了契约,就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他们信任契约,相信签订的双方都是会严格遵守的。因为他们深信:“我们的存在,是履行和字晰签定的存在契约”。他们之所以不毁约,是因为他们认为契约是和神的签约,因为人的存在本身也是在履行契约。在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也和神所定的契约相同,决不可毁。

因此,犹太人根本不会有“不履行债务”这句话,对于不履行债务者,严格追究责任,毫不客气地要求赔偿损失,对于不遵守契约的犹太人,他们会把他驱出犹太人商界,加以唾弃。

由于各个国家对契约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犹太人在与外人做生意时,总是小心翼翼,因为对方是否守约,他还未可知。所以他们一般不太信任。

特别是再次与不守约的人打交道时,他们根本不会相信所签订的契约。所以,在与犹太人交往中,要博得犹太人的信任,第一件事便是遵守契约,无论如何都要做到这样,否则你便是白费心机,因为犹太人绝不会信任一个对他们的“神”不敬的人。

犹太人的经商史,可以说是一部有关契约的签订和履行的历史。犹太人经商的奥秘在于“契约”。世界上万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契约的内容是永不变的。遵守契约,维护契约是保证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是赚钱做生意的保障。犹太人就是在这“契约”的保障下,赚钱致富的。

犹太人的一句经商格言是:“绝不漏税”。

犹太人之所以想买“列支敦士登”国籍,是因为“税轻”,税轻对于拼命赚钱的犹太商人来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他们绝不漏税,在不漏税的情况下,尽力寻找“税轻”的商业,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是每个犹太人的想法。

犹太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重视交税,是因为犹太人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税钱是和国家所订的“契约”,不论发生任何问题,也都要履行契约。谁逃税,谁就是违背了和国家所签的契约。违背“神圣”的契约,对犹太人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5.掌握契约的决定权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合同虽然签了,但如果有我们没考虑周全的,我们想到了就要修改,不能一纸定音。

犹太人:合同签订了就不能改变,不管是吃快还是占了便宜。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把各种问题都想到位了。

犹太人的经商传统认为:只要双方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契约,并且在形式上都符合有关法规,即使结果不公正,双方也应该按规定去履行契约,而不能以受害方事先未考虑周全为理由拒绝履行。

正因为如此,“雅各的树枝”的故事才“堂而皇之”地记载在《圣经》中。

传说中,以色列共由12个部落组成,这12个部落各自的祖先,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雅各就是他们的父亲。最初,雅各无家可归,只好替其母舅也是未来的岳父拉班牧羊。雅各是个极其精明的人,他主动提出牧养的报酬,在新出生的小羊中,凡是带斑点的、有花纹的和黑色的小羊就归他所有,其它小羊都归拉班所有。而且,拉班可以先把羊群中属于自己的羊全部带走。

拉班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雅各的提议,雅各从此认真地为拉班放羊。羊交配的季节到了,雅各折了不少树枝,然后将树皮剥掉,露出里面白色的枝干,然后,将这些枝干插入羊饮水的水沟或水槽里。当羊来喝水的时候,成年的雌雄羊便对着树枝开始交配,然后生下了许多带有斑点或花纹的小羊。雅各精心地放牧饲养着这些羊。以后,每当交配的季节,雅各就如法炮制,让膘肥体壮的羊产下有斑点或有花纹的羊羔,让瘦弱的羊生下无花纹、无斑点的羊羔。几年后,雅各的羊群越来越多,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富翁。

表面上看起来,雅各和拉班的契约十分公平,然而实际上,精明的雅各暗中采用了对自己有利的操作方法,对方却并没有察觉,结果吃了大亏。在实际经商活动中,雅各的手法是人们在商场上屡战屡胜的法宝。在现代商业交易中,诸如刚开始故意不交代清楚发货单位、商品型号、件数、等级、或专利期限等商业要素,而在关键的时刻让对方为购买辅助设施、零配件再多支付一笔钱等,这种策略非常简单,手法很低等,智力水准也不高,甚至有行骗的嫌疑。在现实中,号称“世界第一商人”的犹太商人总能不断推陈出新,灵活应用契约。19世纪犹太大银行家赫希男爵导演了现代版的“雅各的树枝”的故事。

莫里茨·赫希男爵是历史悠久的巴伐利亚犹太金融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1826年,他把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和太太的巨额陪嫁共计二三百万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和他的内弟裴迪南德·比朔夫夏姆合作,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银行。从此,开始了他的银行家生涯。

当时,一些普普通通的陈旧的商业银行业务不仅利润很低,而且竞争很激烈,赫希对此不感兴趣,他把热情主要投注在建设铁路和为建设欧洲铁路支线投资上,然后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向干线的所有者出卖这些支线的产权,以此获取厚利。他的这种打算最终在别人还没在意的行业里有所突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868年,奥斯曼土耳其政府计划建设一条全长共计2500多公里的铁路,从维也纳一直延伸到君士坦丁堡。这项工程是一笔数额十分庞大的投资,按当时的价格在较平坦的地区每公里的造价为4万美元,而在山区,每公里的造价高达5万美元。更何况铁路所经过的地方,大多崎岖不平,山峦重叠。另外,还需要铺设一条从君士坦丁堡经阿德里安堡、索非亚、萨拉耶夫到萨拉热窝等地的干线,所经过的一些大城市还需要建设许多支线。由于投资太大,因而一般人是不敢轻举妄动承揽这项工程的。

一开始,一家资金雄厚的比利时公司与土耳其政府达成协议,取得了建造这条铁路的特许权,但该公司还是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维持下去,不到一年就破产了。”到第二次招标时,赫希借助他曾帮助土耳其人建立几家重要银行这层关系,拟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最终得到了土耳其政府的认同,一举中标。

建造铁路的特许权并不等于将来能赚得很多的钱,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计划,随后他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到如何灵活签约之中,因为只有在契约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