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书读懂销售心理学(实战版)
6809800000031

第31章 商业谈判心理学:摸清心理价位更容易“俘虏”客户(2)

在有些卖场,因为价格问题,买卖双方出言不逊,互相人身攻击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这种极端的方式无疑是愚蠢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导致价格谈判的破裂,交易的终止,当然还有糟糕的心情。于是怎么谈判价格,成为销售人员不得不修习的技巧。

如果销售人员销售的商品是有让价余地的,最好采取先松后紧的让价策略来达成最终的交易。因为采取平均让价方法,比如每次让价三十元,顾客只会在你让出一个又一个三十元后期待另外的一个三十元。而你采取先紧后松的让价方法,顾客会认为商品的利润空间很大或者质量不好,否则你不会一次比一次让价更大,只等你还有没有更大的让步空间。

先松后紧的让步方法则不同,一来,顾客会为争取到的一次比一次少的让价欣慰,二来会觉得商品的价格已经降无可降了,换句话说,他自认为已经占到最大的便宜了,也就不会再讨价还价了。

顾客:“这款滑板多少钱?”

销售员:“这款滑板是今年的最新款,报价是499元,如果您喜欢可以在我们的店里试用一下。”

顾客:“试用就不用了吧,主要我觉得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销售员:“因为这是今年的新款,是不能打折的,但是如果您确实想要的,我的权力可以帮您把价格降到446元,便宜五十元。”

顾客:“那就是还有便宜的余地。可是446元对我来说还是有点贵,你看看还能不能再便宜点,如果400元以内,我或许还可以考虑考虑。”

销售员:“您说的价格我做不了主,不过我可以帮您请示一下经理。”

顾客:“好啊,那你帮我问一声吧。”

销售员假装给经理打了个电话,然后走到顾客面前。

销售员:“您好,是这样的,我们经理说您如果真心想要的话,他可以再帮你便宜40元钱,这已经是最低价格了。”

顾客:“这样,你看,再便宜40元的话,也就是406元,可是6元钱这个零头你能不能帮我抹了。如果400元的话,你就帮我包装一下。”

销售员:“看您是真的很喜欢这款滑板,而且这款滑板确实很不错,我也不希望您因为6元钱放弃这个滑板。我就做主400元钱卖给您了,您以后有什么需要还要来啊。”

例子中的销售员采取的就是先松后紧的讨价还价策略,让顾客在一次又一次的砍价中无价可砍,最后在销售员理想的价格范围内成交。

当然,价格谈判是一桩交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买卖双方都很重视,因此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难免会在价格谈判中坚持自己,也就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谈判的僵局。僵局一旦出现,销售人员首先不能慌了手脚,担心对方万一不购买商品怎么办,而是要主动叫停谈判,转而让顾客再好好考虑考虑,为自己赢得谈判的主动权。而销售人员需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想想,怎么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报价。

俗话说,有备才能无患,销售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各色各样的顾客,每位顾客讨价还价的习惯不同,如果销售人员能够在了解顾客类型上下足功夫,就能准备出几套不同的应对办法,不至于在顾客讨价还价中手足无措,同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业绩。

5.遇到麻烦时学会柔性化解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指如果太过心急是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的,在商业谈判中更是如此。如果遇到和客户的分歧,就据理力争,争个你死我活,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失去了,只会把双方的关系搞僵,最后连成交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柔性的办法化解和客户的纠纷。遇到麻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化解麻烦。而解决麻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能用柔性的方式,在不伤害顾客并且不影响生意的前提下解决麻烦。

有些销售员素来就是强硬的性格,遇事不问青红皂白,还没搞清楚顾客为什么“找麻烦”,就急于为自己“脱身”。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更甚者还会和顾客发生正面冲突,最后不欢而散。如果能够学会用温和的方式化解误会和纠纷,一来能够得到顾客的谅解,二来能够保住自己的生意。

当在销售中遇到麻烦事,顾客有所不满时,销售员需要做的并非急着撇清关系,而是倾听对方提出的问题,让对方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尊重顾客最基本的态度。因为只有了解问题所在,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第二步就是要解决问题。有些顾客比较敏感,也比较较真,喜欢小题大做,本来并不大的问题,却不依不饶,这样的态度很容易激怒人。但是销售人员则要学会控制,不能小事变大,大事发展到不能解决。如果错在自己,应该婉转地、耐心地向他解释,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换得顾客的谅解。如果错不在自己,也不能得理不让人,应该保持优雅的服务态度,向对方解释清楚,说服对方放弃追究。

田平是商场里某红酒店的销售员,有一天,一位顾客在店里买走了三瓶红酒。第二天那位顾客拎着红酒又回来了,进店就气冲冲地大声说:

“服务员,你们的酒是假的!”由于当时还有很多别的顾客在店里挑红酒,田平担心这个人这样的言论影响声誉,于是微笑着迎上去:“先生,我想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我们的酒都是正规渠道进口的,绝对不会出现假货。请这边走,我帮您解决一下问题好吗?”

这位顾客见田平这样好的态度,就跟着去了。坐下后,顾客一下把红酒放在了桌子上:“就是这三瓶酒。我以前也买过的,不是这样的,这三瓶一定是假的。”

田平依旧一副好脾气,说道:“那不知道是哪里有什么不一样呢?”顾客见田平这么问,理直气壮地说:“你看,就是这个小标志,以前是没有的。还有生产商,原来我买的红酒瓶子上也不是写这个生产商的。”

田平一听是这个问题,就放心了,因为这个牌子的红酒确实更换了生产商,因此酒瓶的包装也做了点小改动。于是详细地向顾客解释了这些问题,得到了对方的谅解,事情也和平解决了。

用缓和代替强硬,用解释代替争吵,因此销售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口才和灵活的销售技巧外,还要有能够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尽量减少销售后遗症的出现。田平就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避免了冲突的发生。

实际上,出现问题并不是最坏的结果,最坏的是沉默、紧张的对峙局面的出现。如果一名销售人员能够像谈判员一样用温和的方式解决冲突,为谈判带来轻松良好的氛围,就能使顾客对你产生好感,敌对的状态也会有所消减,妥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在销售过程中,比如商品本身的问题,销售人员的态度问题,顾客对销售员的误解,销售人员工作的失误等种种原因会引起顾客的不满。当销售员遇到这些麻烦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始终把顾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其次,要迅速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进行解释或者补救,争取用顾客最满意的方案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信赖,提升业绩。

6.善用顾客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这种心理出现在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在物理学中也有这样的一个阐述:每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这就提示销售人员:顾客就是销售过程中和销售人员的力相反的力。

顾客也是普通人,也同样会产生逆反心理,越是难得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难知道的事情就越想知道,越是难以发生的事情就越想它马上发生。而在销售中,销售人员越是极力推荐一种商品,顾客反而有很高的警惕性,销售人员越是热情和认真,顾客反而会越想离开。销售人员如果能把握好顾客的这种心理,就能在销售中赢得很多可能原本注定要失去的生意。

早在1993年的时候,就有厂家学会利用顾客的逆反心理进行促销。

当时,全国洗涤化妆用品交易会在南京举行,各厂家纷纷聘请公关小姐、模特,甚至乐队展开促销,而某牙刷用品厂则聘请了一位身体健康、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做公关。这一招反而吸引来比别的厂家更多的眼球,一个下午就成交了上百万的订单。这就是很好地利用了人们的逆反心理,看惯了漂亮的模特做展示,突然出现一位老太太,好奇心促使人们对这家厂商和其生产的商品有更多的关注。

可见,顾客普遍都存在逆反心理,而和逆反心理相伴随的就是好奇心理,正确利用顾客的逆反心理,通常能在促销活动中出奇制胜,不会耗费销售员过多精力和代价,就能在业绩上有很大作为,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个叫何力的店主,故意在自家的饭店门上挂自贬词意的招牌,“糟糕饭店”。经营了一段时间后,何力觉得还不过瘾,索性在大门两侧竖起大广告牌:“请跟苍蝇同坐”、“菜式难看,服务更差”。然而,开业10多年来,他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营业额直线上升。实际上就是利用“自贬”的方法,让顾客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店里的生意自然就好了。

杰克在一家汽车公司做销售员,一天一位先生来看车,杰克在得知对方是因为原来的车用了很多年,很多汽车销售员都曾上门推销过车子,但是他都没有接受。杰克在大脑中迅速运转:他没有接受别人的上门推销,一定是对他们的服务不够满意,毕竟现在的汽车市场差别不大。一定是有什么地方惹怒了他,他才不和别的销售员做生意。

杰克试探地问:“先生,那么多销售人员的上门推销您都没有接受,相信对您的老车有很深的感情,想必要再用上一年半载才会换车吧。要么就是您的老车还好好的,现在换车未免太可惜了些。其实要是这样的话,您可以记下我的电话,有什么需要的话直接打电话给我,我可以上门为您服务的。”

这位顾客一听这样的话,顾客觉得杰克反而比较值得信赖,坦白说:

“其实,上门推销的那些人一门心思只想把他们的车卖给我,没有一个问过我为什么换车,也没有人关心过我是不是真的该换车。其实我本身是真打算换一辆车的,这样,你先把几个车的资料拿给我看看,然后我再看实车,没有什么意外,我就在你这里订车了。”就这样,杰克拿到了一个订单。

其实,大多数的销售员不明白顾客的逆反心理,你越是极力推销的东西,遭到拒绝的可能性越大。杰克从反面出发,并不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利用顾客的逆反心理和伴随的好奇心,让对方主动提出购买。

顾客消费过程中常常伴随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促使顾客更容易产生好奇心。销售人员一旦发现顾客开始产生好奇心,就要抓住机会将这种好奇心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引导顾客主动购买。

大多数时候逆反心理会使顾客拒绝销售员的推销,但是如果销售员能够得当地利用其逆反心理,从相反的方向激发顾客的“反感”,从而让自己的销售事业有所成就。

7.有时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眼、耳、鼻、口,哪个器官的用处更大,相信很多人的回答是各有其用途。的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但是在销售谈判中,更多的时候耳朵比眼睛更为重要。销售员需要学习的通常不是如何用嘴巴说话,而是如何用耳朵听顾客说话。

嘴巴能够帮助人们表达需求,却不能帮忙发现机会,耳朵则不同,耳朵就是信息的来源。销售员在推销的过程中,就要靠耳朵捕捉外界的信息,或者在销售交际中发现重要的线索。这些信息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极为重要,很可能就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销售员需要成为会说话的人,而会说话的人都是会听话的人。自己说个不停的人总是没有会洗耳恭听的人会说话。懂得怎么听的销售员总是比只懂怎么说的人业绩更好。

要使销售员做到会听是相当困难的,不要说会听,有的销售员甚至连交谈和谈判是相互的基本原则都不能坚持。对方刚开口说话,立刻就打断对方,自己长篇大论地说个不停,等对方沉默了就干脆不说了,认为对方已经被自己说服了,可到最后还是一笔订单都拿不到。

销售员和顾客谈判,目标定在卖出商品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顾客的话完全作为耳旁风,只迫不及待地介绍商品,说服对方打开钱包掏钱,这是不会带来好生意的。要知道,在谈判中,会用耳朵听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听是寻求机会,博得对方好感的绝技。

所以,销售员应该学会向顾客表示你对他们的话很感兴趣,欲速则不达,急于表达对销售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顾客说话的时候表现出很关切、很渴望的样子,就能大大取悦顾客,激起对方表达的欲望,不仅能缓解谈判的氛围,还能探听到对方的兴趣和需要。

西塞罗早在2000多年前就说过:“雄辩之中有艺术,沉默中也有。”但是,很多人忘记了我们还有耳朵,还可以听。多数销售员在谈判中认为只要能雄辩就能成功。殊不知,再巧妙的雄辩都有不管用的时候,加之咄咄逼人的气势很可能把客户吓跑。学会运用耳朵,多听,从沉默中寻找最佳机会。

销售员:“欢迎光临本店,很高兴有机会为您服务。”

顾客:“你好,我想买一部微单相机。”

销售员:“好的,这里有几款销售比较好的微单,您请这边看看。我可以帮您介绍一下。”

顾客:“不用急着介绍,我先看一下,有什么需要的我会问你的,好吧?”

销售员:“好的,你请这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