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6802900000019

第19章 农村教师必备素质漫谈(4)

3.树立多元的人才观人才观,即何为人才,这与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关联,同时对如何看待教育质量的问题起决定性作用。所谓“人才”就是人上了大学,成了专家、教授、学者、发明家的观念已经很旧了。这种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人才观十分狭隘。其实人才不是单一的。一般而言,人才大致可分普通劳动者和有特殊专长的高级专家两类。

一类是有特殊专长,在某一特殊领域内做出特殊贡献的高级专家,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上述两种人才虽然处在不同层次,却并无轻重贵贱之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需要这样的两类人才。自诺贝尔奖金设立以来,英国的获奖者有60多位,是日本的10倍还多,但由于日本有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大军。所以在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方面才能超越英国。基础教育只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谁能最后成为高级专家还无法确定。

只着重于关注少数人身上,而将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拒之门外,以致断送一批高水平劳动力量,那将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损失。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才这一概念的理解很不全面。在许多教师、家长看来,除了分数高的和高级专业人员是人才,其余的全是“下里巴人”。由于这些人头脑中缺乏多层次人才合理结构的观点,所以这一概念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单一化了,这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无论是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还是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的人以及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劳动者,他们的培养都经过普通中学的基础教育。人才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并不因所提倡的多元的人才观就有所动摇。

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是正确解决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多种人才的前提条件。过去只重视人才的文化、业务素质,严重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一点需引起重视。

4.树立立体的教学观立体的教学观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建立的关于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等的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现代教学,已成为立体化大教学,而非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授。

立体化的教学,需对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等进行一定的改革。曾经的教学体系虽有其合理的成分,然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它的弊端在日益发展的形势中逐渐显现了出来。所以,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改变以往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1)改变封闭式的教学指导思想。封闭式的教学的特征是传授给学生静止,僵化的知识,因此,出现了“重书”“轻人”,使两者之间失去平衡。这种教学观认为,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是教师,学生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学习教材,来记住教科书中的内容,只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全部并不只是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尽管它是必要的。现如今虽科技发展迅速,人类知识总量也飞速增长,但也没必要通过课堂把未来所需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况且也是不可能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素质,为探索新知识奠定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对此应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观,将传授知识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课内外相结合,将已有知识和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

(2)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观。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由课内与课外形成。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发挥专长,促进发展,这也是十分重要的。认为开展文艺、文体、科技等活动,就是开展素质教育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误解。有的学校由此认为缺乏必备的条件,因而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一所学校如果课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课堂教学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耗时多,效果差,素质教育是难以持久和深入开展下去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明确并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思想品德与个性,不仅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使其学会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只有把握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才能够在这个主阵地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单向的“讲一听”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气氛和谐,达到一堂成功课的质量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思考,还要为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有发展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其能力得到培养。此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所在。

(3)多功能的测试观。素质教学观需要改革检测方式。现行教育中的应试倾向被认为是应试教育这种弊端的根源。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如何正确看待考试与应试呢?实际上,实施素质教育并不要求取消或放弃考试,学生素质不高并非由考试决定的,进行必要的考试与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矛盾。考试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通过检测,发现被测人的不足及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在社会上,考试是通行的选择人才的方式;在学校,考试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促进教学,使被评者产生教或学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内的考试不能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强化其选拔淘汰功能,应使考试成为反馈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式。反过来,素质教育的成效如何也要通过考试予以检测,适当的考试与应试包含着素质教育的成分,取消或放弃考试是不切实际的。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把考试的目标由选择淘汰转为及时诊断与纠正。为此,关键在于改革考试。过多和以学生为敌的考试应舍弃,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导方向。为增强考试的正面效应,实行开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相结合,操作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素质教育中的考试是为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应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上。

5.改革错误的学生观,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观即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基本看法。传统的思想把学生看做是被动体,忽视其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出心裁”、“独具一格”等主动性的表现表示反感,从面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把学生“栽培”成了“唯唯诺诺”的人。

今天,尤其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学生观。可依据两个方面来看,其一,我们现在培养的中小学生是实现建设宏伟蓝图“第三步任务”的承担者。我们必须将这一代新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国家、民族相联系。其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建国以来特点最为突出的一代中小学生。他们生活的年代发展迅速,生理、心理成长速度加快,更具有批判意识和强烈的改革愿望。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使否定民族传统,漠视国情,忽视全面发展的倾向发生。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吉林市实验一小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和成长需求,确立了以正确学生观为基础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素质教育实施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否成功,关键在领导,关键在教师。素质教育就是要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勇于改革的队伍。

1.领导观念的转变是实行机制转换的前提

领导者的认识水平对教育发展的水平起决定性作用,学校领导要提出正确目标,制定合理对策,形成改革气势,机制转换才能实现。只有学校领导者先提高了认识,才能领会其中的重大意义,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贯彻方针,才能将办学水平提高。

2.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机制转换的基础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与教师息息相关。教改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要建立一支具有政治业务素质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教育主力军,引导学生提高素质,学知识,塑造他们的心灵。如今,虽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民族素质不能引进。民族素质的提高,教师肩负着重任,起主导作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强化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迫切而且重要了。

校长应积极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符合高一级学校新生的质量标准,就应该要求教师确立新时期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学目标。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应全心全意地追求教学的高质量并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为了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应自觉地遵照《纲要》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

将课堂45分钟发挥到极致,提高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提高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提高身体素质。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使我国在21世纪国际科技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学习研究教科理论,结合工作经验是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最有效的办法。因此,提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搞理论研究的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基层管理和教学积极参加教改实验,从中得到锻炼。教育改革的成果取决于两支队伍的结合程度。

教育科研的课题和教改实验的课题都是就学校中重要问题提出来的。对实际生活中提出来的重要问题进行科学的探讨。完善的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是通过研讨和实验造就的。这支队伍有共同教育理念。能够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

避免进入中小学增加一大批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必修课,造修课和活动课三位一体的原则,从政策上导向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些直接影响教改的标准或应取消。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确定对教师待遇的提高做出了改善。但就整体来看,教师的待遇远没有达到“使人羡慕”的程度。在国家财力还不宽余的状态下,教师不敢有太高的奢望,只求能切实做到《纲要》中所提出的:“‘八五’期间,教育系统平均工资要高于当地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12个行业中居中偏上水平。”在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给予优待,以使优秀模范生到基础教育部门工作。

合理创建课程教材体系

素质活动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路径。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要重视学科课程,现行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需加以改革。然后,增加活动课程,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最后,积极开发潜意识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素质形成的潜意识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增加选修课,让他们有施展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应适当加设综合课程,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采用多种互助课程。传授知识、树立观念、养成习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等功能都是学校课程设置应具备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将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为使学生形成并发展良好的素质,就要实施素质教育。为解决课程单一的现状,部分中小学开设了学科、活动、潜在以及综合课程等,它们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实现了课程的多样化。课时有长有短,门类分为选修课与必修课,尽量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缩短教学内容与实践的差距,同时使学生的视野、兴趣、个性得到开阔和发展。不过,开设的课程多了、全了,会不会反而成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否取得实效呢?所以,一要在了解有关课程的内容、要求和特色的基础上,规范各学科的课时安排,学习总量,教学要求,从而避免反作用的发生。二要确定各个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课程,偏向于理论认识的熟知,让学生在学到东西之余感受到快乐。活动课程的内容,着重于实践的养成和技能训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培养特长。潜在课程主要通过老师和学生以及良好的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十分重视。此外,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才能从而开始一些综合课程也是有必要的。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应增强以学科为主的互补和延伸,使各课实现最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