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注意力的类型。按照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不同的意志努力程度,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3种。
A.无意注意:它是指预先没有预定的目标,也不用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学生在上课时,突然有人推门而进,大家会不由自主地去看他,这种注意就称作无意注意。它的产生和维持,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人们顺其自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奇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反映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性(如强度、对比关系、变化活动以及新奇性等)和人本身的状态(对事物的兴趣改变和需要、情绪状态及精神状态)。
B.有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的目标,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受人的意志自觉调节和支配,主动服从于一定目的任务,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C.有意后注意:它是指达到有预定的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属于注意的高级形态,是有意注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注意状态,具备极高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以上三者,在实践活动中密切联系、相互协同。有意注意可发展成有意后注意。而在一定条件下无意注意也可转变成有意注意。只要通过相关的训练活动,三者之间是能够互通的。
②注意力的品质。教师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其实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品质,即注意力的特征,它主要包括4个方面:
A.注意的稳定性:它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保持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点。人的注意稳定性有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其中个体差异与个体的神经过程强度有联系。神经过程强的人,注意力集中;神经过程弱的人,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的年龄差异主要反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始终在发展,特别是以小学阶段的发展速度最为迅速,幼儿阶段和中学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B.注意的广度:亦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可以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知觉对象的特征,二是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经验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人可以“一目十行”,而有些人却是“一孔之见”,这是注意广度在个体差异上的反映。注意的范围有益于提高人的心理活动效率,范围愈广,活动的效率就会愈高。
C.注意的分配: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它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比如,很多妇女可以边织毛衣边看电视;会骑车的人可以边骑车边聊天等。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非常低。随着有意注意的发展,儿童的注意分配能力快速增强。
D.注意的转移:它是指依据新的任务注意的中心,自觉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它被认为是注意的动力特点,具有现实意义。比如,第一节课是数学,第二节课是语文,小学生就会根据这一新任务,将注意由上节数学课转移到下节语文课,这便是注意的转移。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先注意的紧张度和引发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小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还处在发展之中,不够成熟;而中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已趋于基本成熟,能根据目的主动地转移注意。
2.把握注意力的发展规律。从人的一生发展经历来看,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不断丰富的知识经验,不断成熟的心智活动,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逐渐提高,并反应出一定的规律性。只有把握住了学生在注意力发展方面的规律之后,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①由无意注意占主导渐渐发展至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幼儿、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缺少注意的主动性,兴趣受情绪和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刺激程度影响,较易出现无意注意;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意志力发展之后,就会克服外在的很多干扰而集中注意,使有意注意不断提高。
②有意注意从具体生动、直观形象或忽然发生变化的事物,渐渐发展到对抽象、概括的知识的注意。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积累知识经验,对很多抽象化的知识小学生能给以理解、认同,并能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有意注意。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让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对象由直观具体的事物转移到抽象的知识上。
③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以及转移等品质,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3.形成注意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在知道了注意力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规律之后,要着手探讨一些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有效策略。
①加大学生注意的范围。因为学生的注意范围主要受到兴趣、知识和经验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有意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现在有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学生开展题海战术,根本不去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阅历,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就取消学生的课外活动,更不能因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不让学生看一些有丰富知识的课外书籍,这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②增强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极易被外在的客观刺激所影响,其注意力还不是太稳定。教师常常有意识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营造有益于注意力稳定的外部环境,事先尽可能地排除易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干扰因素。
③锻炼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在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同时要训练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教师可利用各种办法,比如让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娱乐活动(学乐器、学舞蹈),使学生的手、脚、身体以及脑的活动能力得到发展。
④注重学生的注意转移。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其心智的成熟度还较低,所以,教师要注意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之间进行互相转换,特别在教育学生有意注意时,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注意听、注意看,或注意想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注意转移,让他们适当地注意一些不相关的事物,开一点“小差”,以避免学生因长时间的有意注意而产生大脑疲劳情况的出现。
⑤重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注意力就是培养有意注意,而有意注意的心理支持便是意志力。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当学生可以克服外在的干扰而成功地集中注意时,要予以及时表扬;那么当学生受外来的刺激而分散注意时,要进行适当的惩罚,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这样,教师就能将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和保持有意注意相结合起来,并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如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里,要求人们辨别、挑选、搜索信息的能力越来越高;人们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把握住瞬息万变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尤其重要,为今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善于观察,提高观察力,对进行科学研究和求知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众多科学家都受益于他们惊人的观察力,比如近代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创立者达尔文在其自传中写道:“我超过常人的地方在于,我能够观察那些很容易被忽视的事物,我还对它们进行精细的观察。”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大楼上,用大字醒目地写道:“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属于现代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但需要证明的是,巴甫洛夫提出的观察是广义上的观察,包括了知觉、思维、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在内的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们在此所讲的观察是仅包括知觉的狭义的观察。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现代心理学把观察当作人们发现并获得知识的重要一环,是构成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之一,所以,锻炼和培养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重要的。那么,如何来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呢?
1.了解“观察”的基本品质首先,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基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观察的基本品质主要包括下面5个方面:
①目的性:它是观察的第一个品质,是一种特殊的有意知觉,要有确定的观察目的、观察要求和观察对象。
②条理性:观察是要有计划的。它是一种有一定预设性的知觉,有较明确的观察计划和具体的观察任务。
要有条有理,这是它与一般知觉相区别的重要特点。
⑧理解性:在观察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分析研究,然后深刻理解,千万不能过目不思量,进耳不进脑。通过边观察边理解,提高观察的实效性。
④敏锐性:学生能敏锐地观察并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把握住被忽略的部分,从而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一科学真理;瓦特从水壶盖被蒸汽顶起现象中,发明了蒸汽机等。
⑤复杂性:指的是既要注意观察预期的现象,又能发现那些意外的情况。学生要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观察的事物要能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观察时,学生要调动起多种感知器官,共同参与到观察活动中。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锻炼学生观察力、培养其观察品质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五个要”:
①要发展学生的观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提高观察的求知欲望,培养观察热情,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仔细地观察。教师要充分利用能引发学生注意和好奇的事情,也可依据家庭及社区目前已有的条件、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兴趣,比如野生动物、树木花草、自然景观、社会人文景观、卡通漫画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从小就培养学生爱观察的习惯和爱好,使他们从生趣-有趣-寻趣-兴趣-情趣-志趣中获得不断提升,进而上升为使其一生受用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品质。
②要训练学生积极的观察态度。态度越积极,学生的观察主动性就会越强。培养观察态度与调动观察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态度越好,兴趣也会越高。当被观察对象引起了学生的观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产生积极的观察态度,并集中精力地观察所喜欢的特定对象。比如学生对卡通和游戏是积极的观察态度,所以就非常精通这两方面,而对学习作业却持消极态度,因此,熟视无睹,就是这个道理。
③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它是顺利进行观察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明确了观察目的,便会清楚观察的中心、重点和范围,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地调整观察的全过程,将观察的重点、难点全部及时地记录下来,真正提高观察的效果。
④要协助学生拟订观察的计划。它是观察得以进行的技术保障。很多小学生的观察计划不周密,因此其观察效果就不好。有了周密的观察计划,学生就能明确观察的对象、任务、步骤和方法,就可以有计划、系统地进行观察,防止了观察时的自发性、随机性和盲目性,确保了观察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⑤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强。教师要适当地引导他们掌握一些简单而实用的观察方法。在家庭生活中,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随机地运用下面一些方法:
A.“扩大”。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观察对象尽可能地扩展,并指导他从多角度去进行观察、了解、分析、思索观察对象。此外,还应教会学生以放大镜的办法来观察一些细小的事物,甚至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微观世界。
B.“缩小”。这种方法是与“放大”相对应的,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都是有限的,而观察对象又隐藏着十分深奥难以理解的科学规律,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以缩小的方法来观察那些复杂又庞大的东西,集中精力去观察适合他们的观察部分,从而突出观察的目的性。
C.“对比”。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后分清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进一步了解到被观察对象的特点与属性,培养观察的实效性。
D“有条理”。教师要教给学生依据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手段,比如由上而下、从表及里、由粗到细、从远至近等,才会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
E.“深入”。随着年龄的增加,观察任务会越来越重、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观察深刻性,即要深入的分析和了解观察对象,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其表面记录上。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分解、切割、解剖需要深入观察的事物,从中掌握一些方法和技术。
3.注重培养中的“三个结合”
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主动观察活动有机结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中,学生常处在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没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应采取“带领——指导——放手”的“三部曲”,仅提出观察任务、目的,让学生自己去制定观察计划,独立地完成观察,从而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观察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困难,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②学校组织活动与家庭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会经常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组织多项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就应常与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与学校开展的观察活动相配合,形成锻炼学生观察力的教育合力,从而拥有更充足的环境支持。比如,语文老师安排学生观察家乡变化、写作文,家长应该与之配合,为学生写文章创造条件,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观察、记录、分析,提高学生对周边事物变化的洞察能力。
③观察活动与其他智力活动有机结合。观察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开始,知觉活动的高级形式,它是智力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少会独立于其他心理活动而独自存在。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训练学生观察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