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人与处世之道
6799200000040

第40章 做人要注重思维(4)

敢于否定自己、勇于打败自我也许是创新能力中最为杰出的一种,因为它带来的是主动创新,是人们对自我极限的超越。无数成功人士的创新,包含了这种最为可贵的精神,今天的我们在这一条路上,务必精心修炼,至少在如下方面应该达成共识:

(1)坚信自己是自己的最大敌人。创新的障碍,与其说来自外界与他人,不如说来自于自身,即旧的自我的阻挡。西方谚语中有句家喻户晓的话,直译为“上帝只帮助那些肯自己努力帮助自己的人”,相当于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天助自助者”,说明了自己的意志之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这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昔日的成功有可能是今日的失败,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假如你渴望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那么,首先在心理上,必须为自己树立一道牢固的防线,就是绝不能在“功劳簿”上安享太平,昨日的成就只能表明过去的历史,对于未来没有决定性意义,甚至有可能阻碍下一个飞跃。如果你不能舍去一些已有的东西,那么,你也不可能得到别的,因为所有的鸡蛋不会放进一个篮子里,既然你的心中已经充满了东西,又怎么能够去考虑更新、更多的呢?

(2)戒除留恋与懒惰心理。我们的过去是血汗的结晶,有的人赤手空拳打下一片天地,有的人历尽艰险才达到目标。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岁月,付出了青春年华和不少代价,因此留恋是难免的,但是,必须牢记,过分地怀旧意味着等死,在留恋中机会已白白溜过,后来者居上的事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怕的是我们所留恋的东西已经变成了“明日黄花”、“旧时庭台”,没有任何价值。同时,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一般情况下比较喜欢安逸的生存环境。从心理上说有时我们是懒惰的,希望“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愿意再经历重新创业的痛苦,不希望现有的幸福被破坏,不敢承担创新的风险。然而在这种岁月中,时代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懒惰的人面临被抛进历史垃圾堆的危险。我们相信没有创新,昨日的成功极可能是今天的失败。

(3)一切向前看。虽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但是,过分怀旧也濒临死亡。曾有作家写道:回忆是老年人的专利,因为他们只剩下昨日的光荣。其实,在现今的时代,年龄似乎已经不是人们是否有创新力的标准。据统计,在美国,喜欢上网的人中三分之一是老年人,他们通过网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活得越来越精彩,像老年人驾车环游全国,70岁进大学早已不是爆炸性新闻了。知识经济为人们的创新建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为它意味着用头脑、知识来征服世界,而不像遥远的年代靠的是自然的体力。所以,老年人有足够的信心向前看,人生充满希望。而对年轻人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停滞不前就是死亡,甚至进步的步子小一点也就成了慢性自杀。知识经济已席卷全球,唯有创新才能保持领先地位,而这种“新”的产生速度早已进入变形时代,又怎么有时间、怎么有地方让我们在过时的旧我中长期徘徊呢?因此,所有的年轻人都应该明白,年轻就是资本,但还不是财富,如果你想将它们转化,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超越就是那通往罗马的大路中最好的一条。

(4)心中有梦想(dream)的人生。有的人敢于不断地挑战自我,往往是因为他们心目中有着更远大的目标、更美丽的前景,所以,他们并不过分看重已有的一切,因为与他们心中的梦想比起来,现在所拥有的还远远不够。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满足感是反叛旧我、不断创新的源泉。梦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词语,它使我们有勇气去做许多的事情,它让青春永驻我们心中,它令生活多姿多彩。在当今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做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为,这个变化的世界,时时都有奇迹发生,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努力和创新,未来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如果你找不到一条好路来让你有勇气忘记过去、放弃已有的成绩,那么,想想你这一生到底希望实现什么,到底愿意留下什么,到底怎样才不算遗憾,相信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遥远的梦想,这就是你挑战自我的动力,不过,当有一天,你发现它已完全变为了现实,那时,你的首要任务便是确定下一个令你激情澎湃的梦想。或许,我们可以换一句话来概括上述内容,那就是,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寻找到人生的价值。

敲门就进去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成功的入口,她很是迷茫,心情也很坏。

一次,她到美国旅游,在旧金山市政厅参观的时候,兴致格外高涨,信步漫游。在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走了出来,惊问道:“小姐,我能帮你什么吗?”她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顿了一会,心想,既然敲了门,那就进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对保镖说:“我能进去看看市长吗?”壮汉保镖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说道:“可以啊,不过,你得稍等片刻。”说罢,他用监视器和市长通话,联系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不一会儿,那个胖嘟嘟的市长,大腹便便地走了出来,很高兴地和她一起拍照、聊天、像一对神交已久的忘年交。

那一次,她特别开心,心情很好。

结束了美国之行后,她悟出了一个道理:敲门就进去。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她顺着其径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终于找到成功的入口,成为国内某知名证券公司银行部的经理。

敲门就进去,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不少人在敲响一扇门之后,心里忐忑不安,信心全无,进而转身离去。这是怎样的一种遗憾啊。

既然敲了门,既然迈开了步子,为什么就不进去呢?是信心不足使然,也是勇气不够使然,长此以往,机会只在眼前闪现片刻,即消失得无影无踪,成功的入口永远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长时间的坚持,固然重要,但接近终点时,片刻的决断,往往是显得更为紧迫和珍贵。我们也许有长途跋涉的勇气,有长期吃苦的准备,但有时,缺乏的正是敲门就进去的精神。

勇于冒险

大海中生长着很多的动物,他们彼此也会相遇。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

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请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当机立断

某成功人士称,影响他一生的最深刻的教训发生在他7岁时。

有一天,他走到树下,突然有个鸟窝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来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同鸟窝一起带着。他走到门口时,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在家里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到门后,然后快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

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他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意犹未尽地嚼着。

从这件事,他得到了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不会做错事。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思维“跳槽”有两个南方商人,他们各自带了一大批雨伞到北方去卖,因为南方的伞质量好而且便宜。到了北方,两个商人发现,北方人很少用伞,因为北方的天气常年干旱少雨,两个商人都陷入困境。一个月后,两个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一个垂头丧气,一个却志得意满。“看你这样子是把伞都卖了,赚了不少的钱?”“是啊,都卖了。”“北方不常下雨,谁用雨伞啊,我都为此而破产了,你是怎么卖掉的?”

“伞还是那些伞,我只是卖的时候把所有‘雨伞’都改成了‘阳伞’,伞可以挡雨,难道就不能遮阳吗!”

我们的失败,常常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势,而成功也许只是思维创新的一点小火花,让思维“跳槽”跳出固有的圈子,你肯定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

换位思考

有一位心理学家作过这样一个测试,将一个家里的门向外开的人关在一间房子里,这间房子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在不告诉他这是个测试的情况下,把他请到了这里,酒足饭饱之后,这个青年就睡在了这里。由于没有窗户,所以,房间里白天和晚上没有什么区别。当他醒来的时候,摸着黑摸到了房间的门,连续推了很多次门也没有开,他以为是有人把门给锁上了,于是接着睡。

时间就这样不停地流过,这个青年有些沉不住气了,再一次来到门前继续地推,但还是无法打开房门。没有办法只能等了,又过了很长的时间他的肚子开始呱呱地叫了,没办法这一次他除了推门以外,还加上了呼叫。叫了好长的时间,听到门外有脚步声走进,并有人大声喊道;“门没有锁,自己开就是了,喊什么啊!”然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宁静。他开始思考,为什么打不开门呢?通常的门只要是没有锁,应该一推就开的………他终于明白了,站起来走到门口,用手轻轻地一拉,门打开了。这个青年哈哈大笑着走了。

唤醒你的思维魔力

创新能力往往表现为思维的超常性,即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在思维方式方法上比普通人要深入、广泛。人们常常说的“直觉”、“灵感”就是思维能力高超的体现。创新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解释事物,其特质在于一个“新”字,即不同于传统、不同于习惯,与“旧”相对,包含的是创造性劳动,也就是创新价值的来源。而创造性则根源于人的思维,像联想与想象力更是创造性的源头。正确的、高超的思维产生强大的创新能力,此类思维可以统称为“创新思维”。

(1)联想

从词义上来说,联想指的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联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联想可以让人超越时空的界限,思绪千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有人称,联想是创造之母。确实如此,事实亦证明,许多新发明或者新创意,其实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经联想而裁减、增加、改造而成。没有了联想,人类亦不会有创造,因为人们眼中所见的仅仅是当时当地、一事一物,又如何能福至心灵、触类旁通呢?

那么,人为什么会联想呢?换句话说,联想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呢?众所周知,人有2200平方厘米的大脑皮层,其中有近140亿脑细胞。人体内有许多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的接通,都是通过神经元的突触进行的。大脑的神经元中有一部分是专门供思维使用的,这是最活跃的部分。这些神经元,每一个可以视作一个信息单位,可以说,任意两个或多个神经元的接通,都可能完成联想。这种接通的速度是极其快的,有人曾计算过,人脑的信息检索速率是1044比特/秒(比特是电子计算机的速率,每开关一次为1比特)。由此可见,联想是以人的一定生理构造为基础的,所以,联想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我们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进行联想。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联想力和联想效率不一致呢?这就是个人能力差异所致。简单地说,头脑中储存信息少的人,信息接通速度慢的人,或者是长期不注意联想的人,他们往往不善于联想或进行的是无效的联想。

科学表明,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一个宽度大约为200A 的空隙,即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隔着一层细胞膜。信息的结通,必须有一股“电流”或者类似的东西,能够击穿细胞膜或者其他动作,达到信息接通的效果,此后才会出现联想。而联想的正确、准确或效率程度,则与接通的信息密切相关,若牛头不对马嘴,联想自然没有大的作用。若信息点太少,则出现乏味,联想不成功。

所以,联想能力的高低在不同人身上是有极大差异的。但是,科学实验表明,通过增加信息储存量或者训练联想方式与速度,联想能力会有所提高,即联想能力并非上天赋予、一成不变的东西,它是可以经人为而增强的。

强大高超的联想能力往往使人的思维灵活、新颖、奇特,表现出来的就是极高的创新能力,即总能想到好办法、想出好点子或者“发他人之未所思”。

许多新发明与好创意常常是联想的结果,甚至在很多时候是在不自觉间得到的。比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温度匙”、“沙漏电话计时器”,就是结合了不同物品的不同用途从而创造出的新物品。从根本上来说,一切发明创造总会有其根源,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从未出现过的东西,似乎是不现实的,就连今天的飞机在很大程度上与风筝、鸟等东西密切相关,尽管这种联系已经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