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人与处世之道
6799200000017

第17章 做人要注重细节(1)

聪明的人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如丝毫不懂收敛,也是很难立足的,而且会招致厄运。展露锋芒是正常的,但应认清形势,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才能做到自我保护。

人,尽管有理性,能够在清醒的时候分清是非好坏,但是,作为有情感的人,却常常容易一叶障目,为一时的冲动和得意而忘乎所以。即使是在理性的指导下,也往往会由于一时激动,忘了保持低调的姿态,在一些事情上陷于难以自拔的地步,而给自身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西汉有位杨惮,重仁义轻财物,为官廉洁奉法,大公无私。好人很难一路平安,他正官运亨通,春风得意的时候,有人在皇帝面前告了他一状,大概是说他对皇帝陛下心怀不满,表现得那么出色是为了笼络人心,图谋不轨。

皇帝当然不喜欢贪官,但更厌恶有人和他唱对台戏,哪怕是你才干再好、品德再好,你如果对他稍有异议,便会招来灾祸。经人这么一告发,皇帝就把杨惮贬为平民。没有让他身首异地,就已经是宽大为怀了。

杨禅原先做官时,添置家产多有不便。现在下野了,添置一些家当,与廉政无关,谁也抓不到什么把柄。他以置办财产为乐,在每天忙忙碌碌地劳动中得到快慰。

他的好朋友孙会宗听说这件事,感到可能会闹出大事来,就写了一封信给杨惮,信里说:“大臣被免掉了,应该关起门来表示‘心怀惶恐’,装出可怜的样子,免得人家怀疑。你不应该置办家产,搞公共关系,这样容易引起人们的非议。让皇帝知道了,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杨惮很不服气,回信给老朋友说:“我自己认为确实有很大的过错,德行也有很大的污点,理应一辈子做农夫。农夫很辛苦,没有什么快乐,但在过年过节杀牛宰羊,喝喝酒,唱唱歌,来慰劳自己,总不会犯法吧!”

难怪杨惮做不好官,他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常识也不懂。有人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向皇帝告发说,杨惮被免官后,不思悔改,生活腐化。而且,最近出现一次不吉利的日食,也是由他造成的。皇帝命令迅速将杨惮缉拿归案,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他腰斩,还把他的妻儿子女流放到酒泉。

杨惮以不满皇帝而戴罪免官之后,本来应该学乖点,接受友人的劝告,装出一副堪于忍受伤害与侮辱、逆来顺受的可怜样子,说不定皇帝和敌人还会放过他。即使是最凶恶的老虎,看到羔羊已经表示屈服,不会再穷追不舍。杨惮没有接受教训,他还要置家产,交朋友,这不是明摆着对自己被贬不满吗?好吧,治你一个大逆不道之罪,这是中国特有的罪名,杀了你还能不满吗?杨惮不能以克制的态度压住自己的不满情绪,不提防皇帝和敌人抓住自己不满的把柄,终于酿成了自己被杀、家人遭流放的悲剧。

善于隐藏自己的突出优点

古人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鸟噬人的法术。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这大概可以形象地诠释古人所推崇的“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一般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时,那就更要既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戒,所以就有了藏巧用晦的各种处世应变的方法。

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叫“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揭示了一种意义上的保藏用晦的处世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期间从容行事。元末的朱元璋在攻占了南京后,因为群雄并峙,为了避免因崭露头角而成为众矢之的,他采取了谋臣的建议,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赢得了各个击破的时间与力量,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暗渡陈仓,最后一并群雄当上了大明皇帝。

对于一般的普通人,也应该有包藏、凝重的胸怀与气度。有这样一句名言:“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古钱币的圆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人处事,就要像这钱一样,“边缘”要圆活,要能随机而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例如,对周围的环境、人物,假如有看不惯处,不必棱角太露,过于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处世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既可以保全气节,也可以保护自己。

一个人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所以,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正确使用韬晦之策

作为低调处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人生智慧中,十分重视“韬晦”,即自己的行动目标,不能轻易暴露,而且必须有一定的掩饰。重大事业,只有在成功之后,才可以论说其成功之谜。如何在人生实践中把握自己的志向目标,便成为一个正确运用韬晦策略的问题。

韬晦之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春秋时楚庄王上台执政,楚国刚败给晋国,国势不振,楚庄王也不知有多少人肯给他卖死命,于是来了一个韬晦之计,三年不理国政,还下令:“有敢谏者死无赦!”看一看大臣中有无不怕死的人,有无忠谏直言的人才。通过伍举、苏从等人冒死抗争,他争取到了支持改革的力量;通过诛杀、提拔数百人的大举措,整顿了行政机构,又对百姓减赋,对外作战获胜,一举成为“五霸”之一。楚庄王不肯过早暴露自己的目的,是为了目的能最终实现,这便是在韬晦中所把握的“度”。当他成事之后,敢于公开问鼎,因为已无人能改变他的霸主地位,这便再不必行韬晦之策了。为此,是否行韬晦之策,只是对自己所处形势做分析后的结论。

使用韬晦之策而显示人生智慧的突出例证,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的表现。那时刘备在吕布与曹操两大势力争夺中无法保持中立,只好依附曹操,共灭吕布。

曹操在许田围猎时故意表露出有篡位的意图,以试探臣下的心态。届时大臣们敢怒不敢言,只有关羽“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倒是刘备“摇手送目”,拦住关羽,还要用语言恭维曹操说:“丞相神射,世所罕及!”体现出深隐的心机。于是当董承、王子服等人凭汉献帝血写密诏结盟讨曹操时,便把刘备也拉入这个政治集团之内。刘备签名人盟后,“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不想曹操何等精明,他想刘备这样志向远大的英雄突然种起菜来了,一定有什么重大事情影响了他,于是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将刘备请至丞相府,“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演出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戏剧。当时,曹操几乎明知故问,要刘备承认自己本怀英雄之智。刘备则故意拉扯旁人,先抬出最让人看不起的袁术,曹操斥之为冢中枯骨。刘备又举出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唯独不提参加了董承为首的讨曹联盟的马腾和他自己。曹操自然不满意,干脆直言相告:“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所担心的是讨曹联盟之事暴露,听到曹操称自己为“英雄”,以为事情已经暴露,手中匙勺也掉在地上。为避免曹操进一步怀疑自己,只好推说是害怕雷声所致。不想曹操想这样一个连雷声都害怕的人,或许根本不是什么“英雄”,反而将戒备的疑心放下。为后来刘备借讨伐袁术为名领兵出发,“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奠定了基础。

韬晦之策实际是在自己力量尚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时,为防止别人干扰、阻挠、破坏自己的行动计划,故意采取的假象策略。

韬晦之策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具有极强的主观意识,极富于人的主体精神。韬晦之策又有极强的进取性,虽然在表面上有许多退却忍让,却更显示人的韧性与忍辱负重的内在力量。韬晦之策又有因极大的隐蔽性,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它往往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韬晦之策是精明人假装糊涂的一种策略。正确使用韬晦之策,实在是把握中国古代人生智慧的重要内容之一。

灵活地适应各种环境

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竞争各方为了跻身众人之前,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推出新思想、新办法、新技术、新产品。激烈的角逐和竞争,使社会现象变化迅速异常。现代社会变化的速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生活于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需要人们具有最灵活、最敏捷的应变能力,审时度势,纵观全局,于千头万绪之中找出关键所在,权衡利弊,及时做出可行、有效的决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素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能力。谁能最及时地正确洞察社会变化,并能最迅速地做出反应,谁就将走在前头。而头脑封闭、反应迟钝、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会一再地坐失良机。不能深察明辨、盲目轻率地追随变化潮流的人,也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造成决策的失误。

在现代社会,如果单单向前人讨教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已经远远不够了,更需要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去探索、去体会、去总结。对于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前人确实探索过、研究过,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著述,充满了哲理和心得。但是倘若你以为凭了前人的经验之谈,就可以顺顺当当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就可能要大吃苦头。

在多变的社会里,真正的危险不在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在于认识不到变化,或不能把握变化的规律。一个发展节奏加快、组合形式复杂的社会,在不同的人们中产生了不同的际遇:对于那些适应力强的人来说,多一扇门就是多一分希望,多一种变化就多一个机会;对那些适应力弱的人来说,多门等于没门,多机会等于无机会。性格封闭的人,不能把握社会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无法对这种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在多变的社会中就会处处碰壁,撞得鼻青脸肿,而找不到出路。加速旋转的生活舞台,可能产生一种离心力,把一些不适应的弱者甩出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部题为《让这个世界停下来吧——我要离它而去》的音乐喜剧片轰动了伦敦和纽约,反映了一部分西方社会的人对节奏加快的生活的反感。托夫勒说,他们是“情愿和这个世界脱离,也要按自己惯有的速度闲混下去”。在变化面前无法入门的人,自己也难以享受新生活带来的乐趣。老年人害怕变化,希望按照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安度晚年,这没有什么奇怪。害怕变化,这是心理衰老的一种标志。但是,青年人却应当欢迎变化,不应当对变化采取漠视甚至固执的态度,因为那将会有使自己的心理发生衰老的危险。

为了适应社会,要保持性格的灵活性。性格的灵活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的适应与变通上。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不苛求”。

①不苛求环境。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提供了日益充分的物质条件,人们对环境的选择要求日益强烈。

然而,即使是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人对环境的选择却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在我们这个正在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更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的主导面,恐怕还是通过人对环境的适应来改变环境,而不是通过新的选择来调换环境。

善于适应环境表现了人的性格的灵活,它具有多方面好处:第一,能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能优化自己的心境与情绪;第三,能调动自己内在的积极性;第四,能为进一步发展准备条件。所以,适应有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之分。我们提倡积极的、主动的适应环境,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顺应环境。因此,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又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不苛求他人。与适应环境同步存在的问题是,人也不应苛求他人。就是要承认别人能同自己一样选择、保护、发展他们的个性、习惯、兴趣和观念等。这是不苛求他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灵活性格的重要表现。

现代心理学认为男性的女性性格化,女性的男性性格化,具有适应环境、适应他人的更大灵活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也就能获得更大的生活自由度。在人际交往中,和谐融洽是人人希望的,只是矛盾、隔阂常要光顾我们的生活。于是,对不苛求他人的灵活性格,又提出了宽容待人的要求。尊重别人的个性、习惯等,是一种宽容;但是,当别人对自己表现出进攻的姿态时,能做到合理的谅解、忍让,则是更大的宽容。当然,宽容并不是不讲原则,更不是寄人篱下,而是以退为进。能宽容别人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性格的灵活性,是有益的交往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