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拿破仑成功之道全书
6798800000003

第3章 规划成功目标(2)

当我们邀请去月球的宇航员给我们讲话的时候,总是要求他们说说月球上是什么样子。就这样,我们把这些人网在历史里。同样的,一个沉迷在上一次成功的销售中的推销员可能错失今天的几次机会。相似地,我们总是无休止地请一些老运动员谈论他们10 年前赢得的比赛。即使是一个新近赢了一场大赛的运动员,可能就此整个星期都在想着这场胜利,失去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的动力。他们在赛场上战败之后,我们会听到:“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赛前准备。”

不要囿于历史,而是可以学习利用历史,帮助你发展。你可以简短回忆一下过去的成功,从而跃向未来。

你可以想想、谈谈渴求的未来,仿佛已经实现一般;这是成长发展和目标设立中强有力的一部分。你在自我交谈中所用的文字引发了情感,所以你的谈话把梦想在成真之前现实般地再现了一番。

起先,你的这种“未来”可能看来好笑。因此你可能说服自己后退:“你凭什么那么想?即使只是想想,也是很愚蠢的。”

然而,你会看到别人成为、做着或者已经拥有了你梦想中的事物,很快你会想:“我觉得我能做。”接着,“我知道我能做。”不久,你说:“我正在做着呢!”

要审慎地选择可以分享你梦想的对象。有些人不愿让你发展在先,有些人不想让你离开眼前的位置,所以他们会说:“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在这儿我们过得挺好,为什么不呆在这儿呢?”因此选择能分享目标的对象时要万分谨慎。公开交谈必须同自我交谈同样重要。

3.感情导向

通常,我们低估了目标设立中的情感成分。如果仅是在理智水平上设立目标并做出决定,就会丧失情感水平上的极大热情。目标,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目标,一定会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如果你仅仅在理智水平上努力,就不会在意太多,就不会有目的和热情。所以,自问:“为什么我要?”并且加深目的感,加强使命感,会激发出情感的力量和热情。

为了使你脑海中的意象、理想、目标或未来比眼前的现状更明晰,你必须利用情感的力量。可能你在描述什么(创造意象)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因而忽略了告诉自己为什么。你得找到为什么来推动自己,因为为什么是热情的源泉。如果你感性地、热情地对待目标,没有什么可以阻碍得了你,你会把事情办好。可是,要是你只作了一个理智的决定,不会在乎太多,事情出了岔子,因为你没有用丰富的想像、充足的理由和强烈的激情来设立目标。所以问问自己:“我要什么?为什么我要?

其背后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你可能是要改变并知道如何改变,然而,如果不让情感去充实目标,你就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如果不是充满激情地希冀什么,它就不会真实地发生。为了改变对于现状的内在意象,你必须梦想这一改变,想像它、思考它、谈论它、计划它、咀嚼它——用情感。

二、目标导向与原则

以下8 条原则将帮助你实现生活中的目标导向。

1.做好行动准备

为个人改变和发展做好准备,是让自己事先熟悉新局面、新环境、新行为的过程。一切富有意义并且延续持久的改变首先发生于内在,然后逐渐向外表现出来;改变始于想像,然后向外自我放大。

要是一开始你不改变关于你是谁的内在意象,就往往会回到原来的样子。例如,假设你有意迫使自己减肥,然而没有首先改变自我意象。如果你仍然用超重20 公斤的眼光看待你自己,信念系统将令你保持原状。你可能暂时减轻体重,但是一旦放松意识控制,就会自动回到占主导地位的意象,回到“应有”的状态。

这就像照着菜谱烹调,打开烹饪书,翻到菜谱,你看见了什么?各种调料。可是你的头脑看见了什么?制成品——一只烤好的蛋糕。

获得改变的菜谱,就是精心地打乱你的系统,在内部制造不和谐,令你具有改变意象的能量和动力。树立理想,发挥想像,加以肯定,宛如你已用第一人称、现在时态完成了它。

假设你知道自己已经欠500 元的债务,然后,突如其来的账单使你陷于欠债5000 元的状态。你想:“我有麻烦了。我所习惯的欠债没有那么多。”这激发了你的创造性能量和动力,你停止无度的挥霍;开始积蓄;找一份额外的工作,做一切必备事宜,以令两个意象相符。

如果你在走出舒适区域之前就运用肯定和想像来提高“你所属的位置”,当你真的到达这个位置的时候,你不会感到紧张了。比如说,你准备送孩子进幼儿园,你提前一个月,而不是一天就和他们谈论幼儿园生活,你让孩子们生动地想像幼儿园的环境,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你就不能让他们呆在家里了。如果孩子事先想像着幼儿园生活并肯定“我将会过得非常快乐”,这个孩子将会适应得很快。

你可以精心地为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母亲、儿子或女儿做准备;精心地为你所成就的事业做准备;精心地为成为更精明强干的领导做准备;精心地为拥有自由支配财富做准备;精心地为财产安全做准备;精心地为你想到的一切做准备。

为什么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为什么不立即行动?

如果你是个行动导向的人,一旦想好一个新的未来,你就会想要立即付诸行动。你马上想到各种“如何”,“好呀,我们可以这么做。”但是,当你立即采取行动的时候,你让三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1)限制了情感成分;(2)固守住第一或第二个想法;(3)排除了别人成为促使事业成功一员以及加入目标计划的可能性——而这些人可能是你实现最终目标所必需的。

同样,如果你立即行动,你会发现自己带着旧的自我形象和思想形式处于一个全新的局面中,于是被远远地隔离在舒适区域之外。即使履行了一次新行为,马上就会回到原有的自我,回到原有的舒适区域,因为你没有改变对事物应有面貌的内在意象。

2.改变内在形象

电视广告中出现的花费了数百万元创造的产品形象使你对旧物品不满,从而购买新的。例如在一则汽车广告中,摄像机镜头把你带到方向盘后,这样你就可以逼真的想像驾着一辆名车的感受。如果经常重复这个形象,你的潜意识就会区分不出假想驾车与实际操作的差别,你将在脑海中另外地驾驶这辆车100 次。不久,你会对现实产生新的形象——“我认为足够好的车”的新意象。

一旦把关于“现实”的新意象——名贵的新车——与旧意象——去年的式样比较,你就会不满于旧有的意象,与你想像中新车相差一丝一毫的任何一辆车都无法令你满意。最终,你会想方设法得到一辆新车,你的合理化解释是:“用那些从明年买新胎中节省下来的钱,用更加廉价的汽油费和更高的新车转手价格,足以抵上购置新车的花费。事实上,我要是不买才傻呢!”

通过目标设立,你在思想上做着自己的广告,你精心地打乱系统来激发解决冲突或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创造性能量。可是,你必须把新形象栩栩如生地铭刻进潜意识,从而使它比现有的印象更加深刻。这一形象必须强烈到足以使你无法再忍受旧车,否则,你会回到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意象。

当你朝着新方向改变内部思维时,感官说道:“啊,这是谎言,你说它存在着,但是并非如此。你说它已实现,但是并非如此。”接着,当你走出了舒适区域,感官说道:

“你与环境不相称。”于是你改变目前环境,使这看上去与新的一致来加以纠正。内在意象首先改变,然后你的感官才引发动力、干劲和创造性来纠正问题。目标导向就是用打乱自身系统,故意给自己制造问题,故意引起混乱、无序或暂时的精神错乱,从而创造更优的新秩序。

当你想像新的,就会对旧的不满。没有不满,就没有发展。如何对房屋外观、对健康状况、对现有收入、对事业、对人生、对如何对待某些人发生不满?通过目标导向,不满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创造性行为和动力,促使你最终达到自我满足。

人总是力求思想上的有序,感官总是在问:“我在哪儿?我怎么样?外观、感觉、滋味、气味、声音如何?”

当你所认为的事物应当如何的观点和与真实现状不相符合的时候,你会经历一场冲突。无论何时感觉到不相称,你会谋求方法来解决混乱。目标,只要适当地设立,才可以引发创造性行为。所以,你的工作是设立目标,破坏现状,然后铭刻什么和为什么。你每天需要多次将什么和为什么全部写出,带着情感铭刻下新的形象。强化这一形象,以使之成为“既成事实”。他需要澄清、强烈的感情、重复,这样才能把你头脑中的旧形象改变为事物应当如何的新形象。

3.保持目标动力

保持目标,而不是达到目标,以免丧失动力。目标设立不是静态的,它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旦达到目标,我们往往会丧失动力,松懈下来,随波逐流。比如,你一旦达到习惯了的行为水准,就不会再有动力去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赚取更多的钱,只做“刚好过得去的事”去缓解紧张,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一旦回到对你来说“已经够好的事”上,你的系统就会关闭。当内外意象相符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做出出类拔萃成就的动力。

只有在冲突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无穷的创造力、动力、能量和能力。

假设某人设立了一个挂牌做牙医的目标,而且勤奋工作,开了家牙科诊所。可是不久这个人就放弃了这个诊所,因为他是开一家诊所,而不是如何经营它、发展它。

学会创造富有生机的新目标,让创造性和谐持久保持,驾驭着目标驶向幸福和成功的更高层次。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到达那里”,一旦到达这个高度后,你通常不会再好好干下去。比如,一名运动员和他的代表队设立了打进奥运会的目标,他们中很少会有人在奥运会中获得奖牌,因为其目标是“打进”,而非获奖牌。

你一旦到达了设立的目标,动力就停止了。要保持前进的势头,就不能坐待目标的实现,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设立一个。当你接受这个目标时,再重新设立,而不要等到目标实现以后才行动。要是想让自己获得人生的成功,就得这样做。你需要目标、意象、想像和肯定来获得进步。

当你认为已经达到目标,你就将动力关闭,停止对发展的渴求。你的目标可能是做公司的副经理,一旦如愿以偿,在未来10 年中,你就参与了公司的发展历程。

自然的发展过程是制造紧张,然后激发创造性去恢复有序。事物的应有状态和实际状态之间的差异引起巨大的焦虑或紧张。除非该目标深深铭刻在心,否则当紧张发生时,你会有借口撤销目标,回到旧的状态。你寻找借口,使目标的放弃显得合理合情,因为你力图证明设立这个并非是你真正需要实现的目标。“我不是不需要,这个目标也是能实现的,只是时机不宜,也没有得到合作,市场也不对头。”这时,你的目标不是如何实现目标,而是如何摆脱紧张。

4.使特殊为一般

肯定、想像和目标设立会引导你把非同寻常变成寻常一般。你把所有特别的日子,所有一度认为异乎寻常的富有刺激的旅行和冒险的生活方式的经历与体验同化进潜意识,就会使它们变得十分平凡。

设立目标的时候,可以同化不寻常之处,这样它对你来说会变得寻常。这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仅仅怀有积极的想法,不仅仅是希望着、期待着,你改变了关于现实的内在形象。记住:一切富有、并且持久保持的改变始于内部,然后逐渐表现出来,而不是始于外部,然后逐渐深入内心。

5.推脱行动借口

冒一下险,不要给自己找推脱的借口。一些人认为还是避免设立目标为好,因为他们这样就可以避免由目标带来的风险和责任。接着,好心好意的朋友们增强了他们不愿设立目标的想法,朋友们说道:“吃多少、咬多少,贪多嚼不烂,不要把手伸向够不到的地方,否则你会失望、受伤。”

这些人避免设立目标,因为他们无法承受紧张、压力或焦虑。即使设立目标,也是些较近的目标,以免遭受失败的不和谐带来的刺痛。如果你设立目标而无法实现,你感到局促不安,你想要呕吐,你无法入睡,你无颜面对别人。所以你说:“唉,我不想有那种感觉。”好吧,别设立任何目标,只要设立,就必须去实现。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一些人不愿设立目标和做出决定,他们在众多选择之中无所适从:“我不知道最喜欢哪个?有太多可以选择的。”在潜意识里,他们向自己问道:“做出决定时我会感到发疯吗?决定错了会怎样,无法实现目标自己会怎样?我会感到糟透了!”如果事情碰巧发生在你身上,你必须认识到,作个决定没什么,即使结果错了也无妨。

错了,确实会不好受,但是没关系,只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然后继续前进。这就是超越。

另一个极端情况是,有些人不想用设立目标来限制自己。他们受的教育使他们的信念超出目标,去相信不切实际的空想和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他们认为设立目标就像在施加限制,他们想表现得尽可能的优异,这种优异可能好过目标。

当决定做某事后——接受新工作,买件新衣服,买台洗衣机——你很可能会担忧:“我做对了吗?”买东西的人想知道:“买这个是个明智的决定吗?”你是否想过要买辆新车?在你想好了要哪辆车,付了钱,签了约——在这辆车为你所有的一刹那,你自问:“买下这车是否有些疯狂?这是否是个荒唐的决定?”我们都会这样问。

你可以学会用积极的肯声的控制关于目标的自我交谈,并勇往直前——如果你有勇气和毅力接受锤炼、忍受刺痛。你必须告诉自己,你对实现目标负有绝对责任。

当不谐调袭来之时,不应该放弃目标,最可行的应当是着手收拾混乱。这就是当你设立目标以后该做的:没有“借口”,没有退路。